第46章 清心館初授課

走進清心館,武清倒是很滿意清心館的門樓,有一種書院的感覺,自己杜撰的那副對聯:說不盡人間佳話笑我癡狂,道不完世間奇談看吾不穿。赫然刻成了桃符掛在了兩邊。

武清知道大唐雖然有桃符,也有往上面刻字的習慣,但這個時候還沒有形成對聯,對於自己這樣一副對聯,長安的讀書人們也不以爲然,故而當初也沒刁難武清學識淺薄。

走進清心館,除了一些正在清掃院落迴廊的雜役外,便看不到其他人了。武清鬱悶,問清楚了自己的書房,便朝着暗香閣走去。

暗香閣位於清心館中央,是一座三層木結構閣樓,院牆角落裡種了幾株臘梅,此時臘梅盛開,一縷縷清香浮動。

武清心中一動,吟唱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好詩!”

只見一個二十左右的儒生和一個身材矮小的中年人從暗香閣中走了出來。

那儒生大禮參拜道:“學生李奉孝見過老師。”

武清一愣,呆立原地,這是拜師?而後大笑一聲,說道:“甚好,甚好,不必多禮。”而後看向了一旁的身材矮小的中年人,問道:“敢問您是?”

那中年人用半生不熟的大唐語言說道:“學生是日本國信皇子,希望能拜老師爲師,學生不勝感激。”一個九十度躬身禮,而後便保持這個姿勢,等待武清答應。

這尼瑪是日本人,大唐時期不叫倭國嗎,怎麼叫日本呢?武清不知道的是自高宗皇帝平了高麗打敗倭國之後,倭國天皇便以“日出之國”更名爲日本。這一次遣唐使來大唐也獻上了國書,並來學習大唐先進的文化等等。其中這信皇子便是天皇**信的皇子之一。

只是沒想到,這信皇子自來大唐後,對大唐的繁華震驚之外,也有些不想回去的意思,而且他還聽過武清的說書,對武清更是崇拜已久。

武清思前想後,覺得這一時期的日本應該沒有後世**,這個時期的日本那是對大唐嚮往已久的。而且有些日本人也在朝中爲官,被賜姓李。也好,先答應了再說。如果有可能買下那幾個盛產白銀和黃金的荒島,那自己這輩子也不用辛辛苦苦地去做生意了。

“嗯,信桑,大唐與日本是非常友好的國度,既然信桑你願意拜我爲師,那就以後跟着爲師學習吧,也好把我大唐的文化傳到你們日本,讓日本的百姓也能沐浴到我大唐的雨露。”武清厚顏無恥地說道。

日本人大喜,又大禮參拜,激動之下竟然說幾句“日語”。

武清走進自己的書房,看到在書案上放着兩匹蜀錦和兩塊金光閃閃的東西,武清一愣,定睛一看,尼瑪竟然是黃金!

武清指着那些東西,問道:“這是?”

李奉孝拱手說道:“這兩匹蜀錦是學生孝敬老師的,這二十兩黃金是信皇子的。”

武清心中大喜,這就是所謂的拜師禮嗎?但臉上大怒,說道:“你們這是賄賂我嗎?讓我顏面掃地嗎?”

李奉孝忙說道:“老師,這是高祖皇帝規定的啊,進入弘文館、太學、國子學的生徒都要有拜師禮品啊。”

武清一愣,心中笑了,沒想到高祖皇帝還是體諒讀書人不易啊,以這種方式給老師們增收,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事情。武清也就不再多說什麼。接下來便問了下他們的情況。

李奉孝是隴右渭州人,算是關隴李氏的旁支,是四門學生徒。自覺在科舉明經和進士上沒有希望,便轉到了清心館做生徒,一者他喜歡武清所創之清心館,二者他也看到武后和高宗都比較器重武清,若將來武清入朝拜相,那他也能跟着沾光不是。武清不知道的是李奉孝的子孫中有個叫李朝威的,寫了部傳奇小說《柳毅傳》。

至於這個日本的信皇子,則是仰慕武清之才學,更想把武清之學傳到日本,武清沒想到的是信皇子的孫女紫姬寫出了聞名日本的《源氏物語》。

此乃後話。

既然有兩個學生了,那就得教授了,好在那日本人在日本時也學了唐字和唐話,教授起來不難。

當下,武清也不羅嗦,於是便讓兩個學生在書房坐下,並讓僕役們燒上了三座炭爐,實在是有些冷。武清很不明白大唐的達官貴人們冬天還穿綾羅綢緞,而且那些貴婦妹子們都露出半抹酥胸,就不冷嗎?不怕凍壞呢?

武清看到兩個學生正襟危坐,輕咳一聲,說道:“我清心館之宗旨,便是‘清新優雅,明心淨道。’希望你們在往後的學習中能夠深刻體會。聖上令我清心館收集民間雅俗之物,說實在的,爲師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收集。民間何其之大,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北有突厥風土,南有嶺南人文,西有西域吐蕃民俗,東有吳越文化。如此之多,非我一人能夠做到。而是要靠千千萬萬的我輩之人才能收集或許才能完成。”

李奉孝問道:“先生之言故而有理,可我等如今該如何做呢?”

武清笑道:“自然是有的。首先你們要明白,我清心館不是那執掌禮教的弘文館,也不是執掌儒學的國子學,也不是書學、算學、律學,而是大家之學。各方學說,清心館都可以採其精華,去其糟粕,爲我清心館所用。無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甚至佛學,都可爲我清心館所用。”

武清描繪出了一個巨大的藍圖,而後也不理會李奉孝的驚訝的表情,繼續說道:“我清心館不僅僅只關注以上學問,更要關注百姓之生活,吾謂之‘民生’,故而清心館要注重於農耕之發展,水利之發展,交通之發展,商貿之發展,醫藥之發展,以及其他雜學之發展等等。有了這些,我清心館纔算是包羅萬象,盡收天下奇人異士,爲皇上治國作出可行之道。才能使我大唐長盛不衰。”

李奉孝被武清說得熱血沸騰,一張英俊的臉上漲的通紅,這樣一個偉大的構想,一旦實現,那將是光耀千古的偉業,而他也將參與其中,李奉孝說道:“學生一生將追隨老師左右,爲老師之宏願而奮鬥。”

日本人也很高興,只是他現在還爲要不要回日本而糾結中。

武清喝了口茶,差點沒吐出來,這些奴僕,不知道他的口味,竟然放了香料,忍住噁心感覺,便說道:“往後的道路很長,我相信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爲,我還有你們。我所寫《三俠五義》可讓你等仔細閱讀抄寫,順便我傳授你等說書之道。”

李奉孝和日本人相視一笑,眼中露出了驚喜,二人都是來學習說書之道的,本以爲要經過艱苦卓絕的考驗後才能得償所願,沒想到,竟然如此快就可以學習了。

武清心中一笑,就知道你們是來學習我的本事的,不過說書人多了,這娛樂文化不就豐富起來呢?自己這評書鼻祖,是不是又要加上一個頭銜,偉大的評書家?

“你們可別高興太早了,我雖然允許你們說《三俠五義》,但你們也得學會創作,只有自己創作無數的作品,才能使我清心館走上壯大之路。不然,或許用不了幾年,便要關門歇業了。”

“學生謹遵教誨。”

第289章 揚州平叛(四)第378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六)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122章 海船試航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276章 廢立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138章 考試第118章 發明創造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85章 太子死了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353章 牀弩陣再發神威第268章 師姐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28章 婉兒是個女漢子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第78章 一晃五年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14章 神秘拜師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342章 火燒天堂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74章 武一刀第18章 亂世如狗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352章 高舍雞立功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185章 出征(十)第277章 新皇立第302章 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78章 一晃五年第169章 賜婚第172章 立家法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148章 蘭陵蕭氏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477章 一代帝王(十五)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288章 揚州平叛(三)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468章 一代帝王(六)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393章 來俊臣之死(五)第371章 後突厥末路(中)第463章 一代帝王(一)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261章 新發現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422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三)第397章 來俊臣之死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358章 宰相議軍情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4章 艱難生活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133章 喜當爹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120章 醉酒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341章 薛懷義邀寵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247章 太后令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20章 夜宴風波第2章 赤貧人家第29章 槍術如神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215章 麻將誕生第316章 擴編爲千騎第435章 六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201章 早朝
第289章 揚州平叛(四)第378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六)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122章 海船試航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276章 廢立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138章 考試第118章 發明創造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85章 太子死了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353章 牀弩陣再發神威第268章 師姐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28章 婉兒是個女漢子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第78章 一晃五年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14章 神秘拜師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342章 火燒天堂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74章 武一刀第18章 亂世如狗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352章 高舍雞立功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185章 出征(十)第277章 新皇立第302章 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78章 一晃五年第169章 賜婚第172章 立家法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148章 蘭陵蕭氏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477章 一代帝王(十五)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288章 揚州平叛(三)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468章 一代帝王(六)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393章 來俊臣之死(五)第371章 後突厥末路(中)第463章 一代帝王(一)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261章 新發現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422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三)第397章 來俊臣之死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358章 宰相議軍情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4章 艱難生活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133章 喜當爹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120章 醉酒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341章 薛懷義邀寵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247章 太后令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20章 夜宴風波第2章 赤貧人家第29章 槍術如神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215章 麻將誕生第316章 擴編爲千騎第435章 六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201章 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