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滿月後,香秀請了湘塔村的唐安華來給吉飛算定根八字。

唐安華問了吉飛的出生年月後,翻了萬年曆,推了時注,就在紙上標上:

乾造:乙卯 / 己卯 / 戊午/ 癸亥

當月節氣:驚蟄(3月6日); 中氣:春分 (3月21日)

一翻推算後說道:“戊是陽之土,日干戊土生於卯月不得月令,月幹己土、日支午火助日干,癸水泄日干,八字日干屬偏弱格,按陰陽平衡道理,戊癸合化火格,用神爲戊、午、己,忌神爲乙卯癸亥,乙木卯木遇戊土,不同陰陽爲正官,傷官配印,貴不可言。但戊土坐午火,癸水泄戊土,需貴人相助。日干戊爲鼻面爲胃,日支午爲眼爲小腸,要注意腸胃。”

又在紙上寫上:大運十神:比肩 正印 偏印 正官 七殺 正財 偏財 傷官

大運干支: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癸酉壬申 辛未

接着道:“娃兒戊午日生人,守信義,重節操。人氣勢強,眼界頗高,對喜惡的感情易走極端。戊午日癸亥時生,以貴人命論。土氣、水氣旺盛,本命屬兔。五行木旺缺金,日主天干爲土,生於四旺。諸事謙尊,成功如登梯,貪急則失敗,切記隨機行事,方萬事安然。二歲、六歲犯災星,初限辛苦,中年發達,四十興榮後,可終年利路亨通。”

又說道:“近期應給娃兒拜‘幹保爺’,帶娃兒在村口等着,遇着第一個生人就是貴人。”

於是,永鵬就帶吉飛在村口等着,恰逢豐壩公社曾姓男路過,講明情況後,那人一口答應收下吉飛。

吉飛的祖父李玉信聽到消息後也從外縣趕了回來,忙着給吉飛辦滿月酒。

三月一日,吉飛的外公席存學及席家其餘親屬早早都來了。挑來了兩擔穀子,兩擔包穀,二百隻雞蛋及其他物品。吉飛的幾個姨孃代來了織的鞋子,襪子等禮物。其他的親戚也都到了。院子裡各家也提着米、蛋、包穀來祝賀。仇千刃、仇先佟兩兄弟也提了穀子來。一時間,這個家裡充滿了祝福聲。

內屋廚房裡席香秀請了全院子的總廚師湯多織、親堂叔李玉義家的大兒媳婦鄭紹惠、鄰居吳楚閒來幫忙。湯多織是每家辦酒席都必請的廚師,沒她來,誰家的酒席就辦不出那個味道。吳楚閒比香秀大十一歲,平時話很少,整日待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似乎從沒笑過,說話也是一板一眼的,總是側臉斜眼看人,村裡就沒人與她和得來,見開朗樂觀的席香秀沒心眼,就常與香秀串門,一來二往,二人竟成了忘年交。弟媳鄭紹惠去年才嫁過來,身材高挑,略顯風流,總是笑眯眯站在你身邊,抿着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縫之間,低陷進去的酒窩沒引起眼角的折皺,說話時,隨着音量的增加,眼神才流露出來。鄭氏與香秀同住在正屋左邊的廂房裡,鄭氏是二樓最左邊一間,香秀是一樓最右邊一間。由於二人年齡相差不大,又是同宗的妯娌,處得比親姐妹還好。畢竟,親姐妹往往是相互妒嫉、攀比的。

李玉信五十出頭,中等個子,兩眼不時閃出冷竣而堅毅的目光,頭上纏着白帕子(長約二米的白布),挺直的脊背常年穿着一襲乾淨整潔的青布杉。玉信是鳳壩公社的養鴨能手,經隊長李玉化同意搞副業,每年交三百元錢給生產隊,是生產隊唯一不參加集體勞動的壯年男子。玉信與故妻唐氏生了三個兒女,後妻童氏改嫁過來時長女喜鳳八歲,永鵬六歲,次女蘭鳳四歲。現喜鳳已嫁人了,蘭鳳也提了人家。童氏與玉信只生了一個女兒慶鳳,與前夫仇道丹生的也是一個女兒丫丫,現已嫁人了。

玉信因搞副業,收入自然比別人多些,其父李榮慶也做了一輩子生意,還有些積蓄,不用兩個當兒子的承擔養老費用,因此,玉信一家在鳳壩公社也算殷實之家。他回來一看是個男孫,長得虎頭虎腦的,看見自己就笑,心裡着實高興。特地拿了肉票到街上食品站買了幾斤豬肉,加上自留地裡種的蔬菜,準備辦一桌像樣的酒席,於是對後廚總管湯多織說道:“嬋玉姐(多織小名。當地風俗,跟着孩子稱呼別人),酒席的菜我給你們備好了,就是那些東西,不要打折扣。另外,今天的飯用大米,不要包穀。”

三人聽後大吃一驚,尤其湯多織更爲詫異:我嫁到這個院子十多年了,兒子都生了四個。誰家沒個紅白喜事,哪家我沒做過廚?就是生病了,別人也要請。自己不動手,支支嘴也是要去的,但酒席全用大米的話還是第一次聽到。最近幾年雖沒再餓死人了,但院子裡的人整年就沒吃過一頓大白米飯。現在還有人在山上採紅子曬乾,預防生活困難。再說,吃酒席的人都把小孩帶着,不吃白不吃,吃一頓管一天,甚至管兩天也行。今天這酒席要是全用大米,好菜加上好飯,每人吃一斤米不成問題,百十號人怕是要吃兩鬥米(一斗米六十到八十斤)!帶着這些疑問問道:“大舅,我們是不是聽錯了,你要全用大米煮飯?”

“對,全用大米,最多兩鬥米嘛,你們放心做。”李玉信興致勃勃地回道。

於是,湯多織等人淘米下鍋,米半熟後用燒箕過濾,再用木甄子把米蒸了,又將菜做好,到了下午四時,準備開席。

這期間,李玉信承諾用大米做酒席的事成了院子裡的重大新聞,嫉妒的,羨慕的氣氛在鳳山村上空飄蕩着。村民相遇時都相互問道:“要去吃滿月酒不?”

隊長李玉化見李永信出這樣一個風頭,自然不是滋味:不管怎樣,我還是這裡的一匹官吧!準確些說,還稱不上官。但縣官不如現管,就是公社主任、縣長到這個隊裡,也沒我的話分量重!我還讀過私塾,他李玉信不就大老粗一個麼?‘1’字都寫不起。他放鴨子都是我特批的!憑什麼他今天就這樣風光?把我這個生產隊長都比下去了。總有一天我要叫你向我低頭!豆芽長得再高還不就是一盤菜麼?想到這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威嚴,覺得自己又是這個院子裡唯一的主宰了,於是喊道:“毛福!”

李永祿見玉化叫自己,應道:“有什麼事?”

“你過來一下!”李玉化加重了語氣道。

“我正磨刀呢!”永祿回道。

“叫你過來就過來,刀哪時磨不行?”

永祿估計父親是有要事的樣子,起身走到裡屋問道:“有怎麼事嘛?”

“李玉信家孫子吉飛今天辦滿月酒,你曉得不?”

“曉得,剛纔聽運吉家媽還在說酒席全用大米,我正納悶呢!”永祿撓着頭說道。

“永孝、幸福、李永敏早跟我講了。”

李玉化話還未說完,李永祿就說道:“大成叔還真了不起哈,不管他是真富有還是假富有,就憑這個氣魄我就佩服他!”

“廢話,要不是我給他機會,他哪來的大氣!你去吃酒,看他李玉信怎麼辦的!”李玉化訓斥道。“另外,把運吉也帶去。”

“我還以爲是你去呢,以前的酒席不都是你去嗎?”李永祿滿腹疑問。

李玉化沒了耐心,吼道:“叫你去你就去,我今天不舒服!”

院壩共擺了十二桌,席香秀後家坐一桌,童氏後家、玉信故妻後家唐氏各坐一桌,其餘親朋好友各自找了位置都坐下了。

玉信和玉義是兄弟倆,玉義現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玉信也有四個子女,與院子裡其他四宗相比,人也不算少。只見玉義一家幫着打盆傳菜、抹桌洗碗,招待客人,每人都忙得不亦樂乎,臉上的汗珠也顧不了擦。旁人看到這情形都說:“這家子好和睦!”今天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件喜事,不就圖個人丁興旺麼?

席間,各桌親朋好友邊吃邊聊,氣氛相當融洽。按常理,主人家李玉信拿了幾包煙在席間向各位親朋好友問候致謝。他走到石階上,對院壩裡衆人說道:“各位親朋好友,今天永鵬兒子滿月,歡迎各位光臨,希望大家吃好喝好!在這裡,我要特別說幾句,感謝席家給我家送來香秀這個兒媳婦!在我們鳳山村,怕是沒人趕得上她!”此言一出,席間頓時沉寂了下來。永字輩的小年青幸福接嘴較快:“大成叔說得對,嫂子就是不錯,將來我也要娶一個這樣能幹的媳婦!”話音未落,席間爆發出了哈哈的笑聲,凝滯的空氣又活躍了起來。有道是:“誠信尚可取,心思未可拋;該隱尚須隱,謹防小心腸。”

宴畢,親朋好友都準備返回。童氏後家來了童氏二哥童必亮、其侄童蘭柱及其他童氏親屬共五人。童家上輩人是地主,住在離這裡三十里地坡上的童家院子。童必亮讀過私塾,在童家院子算知名人士,有長者之風,一縷白鬚讓人倍感親切。他過來向童氏及李玉信告辭。

童氏開口道:“他二舅,天也快黑了,上坡的路又不好走,等後天趕完場再走了。”

李玉信忙道:“二哥,天色也晚了,後天就趕場,待趕完場再走不遲。”童姓五人遂留了下來。童氏隨即去安排後家人的生活起居去了。

隨後李玉信前妻後家唐氏八人一行人告辭。玉信和李永鵬回贈了一些禮物,也就是每家包一些未吃完的菜。

席家一些婦女還在廂房裡與香秀嘀咕着,席存學、席存德及一干後生站在外面。玉信過去與席存學、席存德交談了起來。席存學對李玉信說道:“親家,香秀生了個男娃,我們後家也不擔心了。”接着說道:“我當醫生走遍了鄰近的公社,還沒聽說過誰家辦紅白喜事用白大米招待客人的。今天這頓酒席,我們席家也覺得臉上有光。”

玉信平生直爽,大字不識一個,吃了不少虧,從心裡就佩服讀過書、寫得起字的人。看到席家衆人穿得雖然簡樸,但長輩的席存學中等個子,皮膚白暫,談吐間留露出淡淡的儒雅,晚輩的也文質彬彬,對席家人益發產生了好感。聽到席存學的讚美,也着實高興,覺得這頓飯沒用錯地方。但他隱隱感到席存學語氣中略帶些傷感,似乎有好多心事,於是就回道:“親家,人生就圖個快樂二字,有什麼事別太在意。只要小孫子將來像你一樣多讀點書,知書達理,當個醫生或者老師,平安就好,這點糧米算哪樣!”

一直在廂房裡照顧吉飛的席香秀也出來與後家人告辭。席存學、席存德告誡香秀道:“香秀,我們兩家是生親,你在這裡要做到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少說話,多做事,注意家庭和睦,我們也就放心了。” 香秀見父親和幾位兄弟眉心緊鎖、心事重重,幾次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心裡不由得充滿了憂慮,看着後家人走出很遠,才返回廂房。

一夜無話,第二天,喜鳳家傳來消息:喜鳳又生了個兒子。童氏、仇氏及忠誠家鄭氏也都提着雞蛋和米去看望。

當天,永鵬將辦滿月酒借來的用具一一歸還,又請了幫廚的人和玉義一家吃了謝宴。童家的人該走的也都走了,只童蘭柱留了下來。童蘭柱三十二歲,有了一個女孩和三個男孩,其妻正懷着,怕是最近也要生了。

童蘭柱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一半的時間待在玉信家。香秀、李永鵬雖看不慣表哥這種習性,但玉信常年在外,李永鵬體質也不是很好,家裡許多農活也正好有人幫忙。平時童蘭柱就坐在火鋪上陪童氏擺龍門陣,然後彈彈衣袖,揉揉褲腿四處閒逛。

童蘭柱的幺妹的婚事成了姑侄最近討論的話題。

童蘭柱:“唉,幺妹咦,哪裡都不落實,坡上那麼多人家提親,她哪家都看不上。”

童氏:“也別怪她,坡上土多田少,靠天吃飯,就是種了花生、包穀來換大米,背都要背一天。苦啊!”接着說道:“你看鄭氏嘛,人長得那麼標緻,要不是生在坡上,哪會嫁給忠誠那個黑炭頭。”

童蘭柱:“鄭氏喲,我看她一見李永敏就眉歡眼笑的,一點也不安份,忠誠怕是降不住她。”

童氏憤憤道:“那小蹄子喲,不要看她整日皮笑肉不笑的,機怪多得很,懶太太的,我就看不怪。”

童壯柱:“堂叔家老六從雲南帶了個姑娘回來了。”

童氏笑道:“這小子還行啊!”

童蘭柱有些不平:“還不是騙那姑娘說我們那裡一馬平川、土地肥沃。騙回來後,那姑娘每日就哭哭啼啼的,嚷着要回家,老六看着格。”

童氏嘆口氣又說道:“老幺呃,人才也標緻,我給她聯繫了幾家她都不滿意,不曉得怎樣落實呀。”

童蘭柱:“我的想法呀,看下壩上的哪戶人家,只要小夥能勞動就行。挑三撿四的,怕是不好落實。街上那個曾駝背那個樣子還不是在我們坡上娶了個好姑娘。哪個叫她生錯命囉。童秀也十三歲了,比她幺孃還要刁蠻。二孃你也留意下,看有合適的人家沒有。”

第二章 第三章 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六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13章 粘滿血跡的鈔票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四章 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1章 樓越高,風越烈第12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二章 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5章 搏奕第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1章 樓越高,風越烈第14章 迷 信猶如清晾劑第四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七章 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四章 跳大神第六章 第八章 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三章 第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13章 脊樑(二)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八章 第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章 第十章 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12章 脊樑(一)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二章 第13章 粘滿血跡的鈔票第九章 第八章 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十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四章 第14章 迷 信猶如清晾劑第5章 搏奕第二章 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二章 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1章 樓越高,風越烈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12章 脊樑(一)第二章 第7章 暴揍遲早要來第八章 第四章 跳大神第13章 脊樑(二)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5章 搏奕第四章 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章 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九章 第六章 第13章 粘滿血跡的鈔票第九章 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5章 搏奕
第二章 第三章 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六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13章 粘滿血跡的鈔票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四章 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1章 樓越高,風越烈第12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二章 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5章 搏奕第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1章 樓越高,風越烈第14章 迷 信猶如清晾劑第四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七章 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四章 跳大神第六章 第八章 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三章 第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13章 脊樑(二)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八章 第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章 第十章 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12章 脊樑(一)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二章 第13章 粘滿血跡的鈔票第九章 第八章 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9章 汗水的結晶第十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四章 第14章 迷 信猶如清晾劑第5章 搏奕第二章 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二章 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8章 漂來的異種--法律第1章 樓越高,風越烈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12章 脊樑(一)第二章 第7章 暴揍遲早要來第八章 第四章 跳大神第13章 脊樑(二)第11章 青春的誘惑第5章 搏奕第四章 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14章 有鬼分子麼?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章 第6章 寄託的理想第10章 明天是他們的第九章 第六章 第13章 粘滿血跡的鈔票第九章 第11章 政治的魔力第3章 真理就在腳下第5章 搏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