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

隋末大亂鬥,隋軍基本拿地方起義勢力已經沒辦法了,因爲主力在打高句麗的時候,幾乎損失殆盡。

但眼下,朝廷想要收拾地方造反,簡直不要太容易,因爲關中精銳都在。

來護兒從定襄郡(呼和浩特)南下,進入太原郡,然後開始部署剿匪事宜,張開雖然被剿滅了,但是他引起的騷亂,在山西地區還是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很多吃不上飯的平民老百姓,選擇當土匪。

人在吃不上飯的時候,是最容走極端的,反正不管幹什麼,我能吃上口飯就行,土匪無疑是當下最熱門的行業。

一個村的聯合起來,搶另一個村的,幾個村的聯合起來,搶隔壁縣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面對這種情況,除了殺人,沒有第二個選擇,安撫?不存在的,安撫需要糧食,你哪來的糧食安撫呢?

隋末人口銳減,大興土木是最直接的因素,大部分人不是死於戰爭,而是死於飢餓。

裴淑英一路上,遇到不少逃難的饑民,她都會送一些糧食給這些人。

隨着送出去的越多,越來越多的流民聞訊趕來,於官道兩旁簇擁着秦王妃的車隊,期盼着能領到一些口糧。

車隊往前走,老百姓在兩旁跟着,望眼欲穿。

“裴忠,你過來一下,”裴淑英掀開車簾一角,朝外面喊了一聲。

做爲裴淑英親衛隊長的裴忠趕忙策騎靠近,道:“王妃有什麼吩咐?”

“我們的糧食還有多少?”裴淑英問道。

裴忠道:“不多了,王妃一路施捨太多,現在糧食,勉強夠我們抵達晉陽。”

“勉強夠,也是夠,那就再撥出一點來,給這些災民吧,”裴淑英道。

裴忠頓時皺眉:“災民太多了,我看這架勢,恐有上千人了,這麼多張嘴,就算您發善心,也只能救得一時。”

“我不想說第二遍,每人領三斤,讓他們走吧,”裴淑英放下車簾。

一個人三斤糧食,一千人就是三千斤,基本是裴淑英輜重的一半了。

裴忠知道自己主母是什麼性格,也就不再勸說,撥出三百人專門用來發放糧食,剩下的繼續護送車隊前進。

他不擔心王妃沒有吃的,一路上所遇郡縣,都是就食的去處,王妃是奉旨前往晉陽,如果缺糧,各地衙門必須保障供應。

蕭摩訶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策馬過來馬車旁邊,笑道:

“這些災民領到糧食之後,恐會被周邊匪盜所劫,甚至是他們之間互相爭搶,您的一片善心也會付之東流,王妃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做。”

車廂內,裴淑英的聲音傳出來道:“這纔剛出河東,已是遍地饑民,匪盜猖獗,蕭將軍在任上都幹了些什麼呢?”

蕭摩訶頓時語塞,他是河東府驃騎將軍,只要河東沒有匪盜就行了,眼下已經在絳郡,關他什麼事呢?

裴淑英繼續道:“我不需要這麼多人護送,蕭將軍如果有心,就調撥出一些兵馬,將附近的盜匪清理清理,你的心裡只在意河東百姓,但是秦王在意的是天下黎民,我的話如果還管用,你這便去做吧。”

蕭摩訶無話可說,領命下去吩咐去了。

他手下的精銳,是由匪盜與河東軍府的衛士組建而成,因爲是匪盜,所有不懂領兵,真正的將領,都是世家出身,其中以河東裴氏居多。

這是李靖當年故意安排的,因爲蕭摩訶的麾下,是楊銘真正的部曲,最精銳的部隊,不可能交給蕭摩訶一個人。

裴氏子弟的加入,就是爲了制約蕭摩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句話是用來哄人的,真正的掌權者,幾乎不會信任任何人。

從絳郡開始,秦王妃用自己的口糧施捨百姓的事蹟,就這麼漸漸的傳播開來,以至於沿途百姓紛紛自發的護送車隊北上

宇文述派出了左翊衛最精銳的一萬五千騎軍率先進入河北,然後直插河間郡。

喬鍾葵從南邊北上,打河間縣,叛軍賀若彌收到消息後,率領麾下殘部棄城往北逃竄,他又一次運氣不好,直接撞上了大隋精銳中的精銳。

只看旗幟,賀若彌連逃的心思都沒有了,下馬請求投降,結果可想而知,全員被斬,首級被綁成了一串,掛在了河間縣的城門上。

緊接着,左翊衛將軍陰世師繼續率領大軍,直奔渤海郡,幫助魚俱羅消滅高應年部。

當他抵達的時候,渤海的戰事已經結束,高應年在魚俱羅和張須陀的南北夾擊之下,於饒安縣大敗一場,最終在陽信縣一帶的村莊,主力被全殲,高應年自盡,斛律善業投降被殺。

至此,河北最大的一場叛亂就此終結,但是各地的騷亂,還遠遠沒有結束。

陽信縣,高杵在得知高應年兵敗自盡,朝廷大軍兵臨城下之後,便來到了縣衙後院,關押高盛道的地方。

他親自開鎖,推開房門。

只看到高杵一個人,而且神情落寞,渾身是血,高盛道心中犯疑,問道:

“是張須陀殺來了?”

高杵點了點頭,在門檻邊的石墩上坐下,望向天空,苦笑道:

“早些時候,我就勸過高應年,眼下還不時候,隋廷還沒有爛透,起兵不是時機,他不聽我的,反而相信高句麗會從海上支援渤海,呵呵,可笑啊可笑。”

“外族不可與謀,那個高應年還是太年輕了,”高盛道也來到門外,在另一邊坐下。

高杵道:“大隋終歸還是要大亂的,可惜我等不到那一天了,獨孤公天下稱賢,終究也是勸不住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高句麗經此一遭,必被楊廣惦記,北征遼東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了,屆時我河北百姓,又要遭逢大難,兄爲柱國之子,盼將來能爲我河北百姓,說上幾句話。”

說着,高杵起身,朝着高盛道深深一揖。

高盛道也趕忙起身,揖手道:“義不容辭。”

說着,高盛道好奇道:“賢弟身上的血是怎麼回事?”

“妻子兒女,我已送他們上路,免得受隋軍踐踏侮辱,”高杵面無表情道:“城破在即,請兄暫時返回室內。”

“賢弟這是何苦由來?”高盛道仰天長嘆,片刻後,勐的轉身回屋。

高杵再次將門鎖上,然後前往縣衙前院。

陽信縣的守城士兵,已經大開城門投降,迎朝廷大軍入城。

魚俱羅一馬當先,帶着一隊騎兵趕往縣衙方向。

密集的馬蹄聲由街道盡頭傳來,高杵將縣衙的兩扇大門推開,然後獨自一人立於前方,

“河北高杵在此!昏君廣賊,不得好死!”

一騎勐然衝上臺階,一刀揮下,高杵脖子瞬間被砍斷一半,鮮血噴涌而出,屍體搖搖晃晃,片刻後仰天栽倒。

那名騎兵迅速下馬,用刀一點一點的將高杵的腦袋割了下來,高舉道:

“賊首伏誅,陽信太平。”

“陽信太平,賊首伏誅,”這樣的聲音迅速在大街小巷開始傳播。

高盛道自然被放了出來,與他一樣有運氣的,還有崔弘峻,這個人也沒死,區別在於,高杵無心殺高盛道,但是崔弘峻是被史懷義從叛軍裡救出來的。

當天傍晚,幾路大軍的主將在縣衙大堂碰面。

級別最高的還是魚俱羅,因爲他是楊銘授命的行軍總管。

“渤海剩下的事情,還要仰仗高太守了,遭此一難,地方不穩,還需太守安撫,”魚俱羅坐在主位上,客氣笑道。

高盛道,那可是高熲的長子,雖然他爹眼下沒了爵位,他以後也沒爵可襲,但也沒有人敢不把他放在眼裡。

“高杵與我是至交好友,因一時湖塗,受賊人蠱惑,希望總管能準高某,安葬他的家卷,”高盛道闇然道。

陰世師頓時皺眉道:“不妥吧?高杵爲賊首,犯的又是謀逆大罪,家卷雖死,然應烹煮其肉,予城內百姓分食,安葬?他們也配入土?”

高盛道沒有反駁,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要求不好過關。

“我這裡沒什麼意見,”史懷義笑道:“賊首伏誅,大事已定,幾具屍體嘛,沒有人會在乎的。”

他爹史萬歲,和高盛道的爹,那都是秦王黨,所以他自然要幫着說話。

張須陀也點頭道:“眼下的渤海需要安撫,高杵原爲渤海郡丞,愛惜任下百姓,素有廉名,此時不宜再有激烈手段,以免刺激百姓。”

“你們隨便吧,平叛的事情,我只是幫忙,將來上面也不是找我問話,諸位覺得可以交代,那就請便,”陰世師笑道。

這下子難題到了魚俱羅這邊,畢竟他是做主的,將來這件事要是被人揪出來做文章,首先就得算到他頭上。

“其實不妥,”魚俱羅看向高盛道:“謀逆是要夷三族的,高杵的親卷,如今已經在搜捕,抓到後也都會被剮死,其妻兒屍體,不可擅做處理,高太守還需明白。”

高盛道嘆息一聲,無話可說。

然後就在半夜,魚俱羅找上門來,告訴高盛道,高杵妻兒的屍體已經被他調包,現在可以派人接手,將屍體找個地方葬了,但不能立碑。

“城裡遭此大難,屍骸遍地,找個頂替的不難,”魚俱羅在屋內,獨自面對高盛道,笑道:

“日間當着那麼多人的面,我不方便幫你,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高盛道感激道:“多謝總管大義。”

“些許小事,何足掛齒,以後說不定還要多多仰仗賢弟,”魚俱羅笑道。

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12章 一諾千金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33章 狼頭大纛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七五章 舐犢情深六三章 舊時主僕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五六章 胡商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491章 軍府亂象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666章 天寒地凍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九十章 納吉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690章 善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43章 焉能背主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650章 宗團驃騎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69章 大冢宰第766章 體面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540章 沒錢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596章 關稅十三章 老實人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一一九章 撮合一九六章 亂戰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13章 氣暈了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九八章 帶下醫
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12章 一諾千金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33章 狼頭大纛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七五章 舐犢情深六三章 舊時主僕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五六章 胡商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491章 軍府亂象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666章 天寒地凍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九十章 納吉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690章 善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43章 焉能背主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650章 宗團驃騎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69章 大冢宰第766章 體面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540章 沒錢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596章 關稅十三章 老實人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一一九章 撮合一九六章 亂戰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13章 氣暈了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九八章 帶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