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

東突厥王庭,位於大利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一帶。

大漢的牙帳就在這裡,啓民可汗早早在榆林等候楊廣,然後以臣子之禮,一路護送着楊廣巡視塞外各個部落。

楊廣的陣勢,屬實把啓民嚇壞了,五十萬大軍連綿不絕,旌旗招展聲勢浩大,是個人看到,心裡也犯虛。

而楊廣,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以及唯一一位,以中原皇帝身份駕臨北方草原民族可汗牙帳的天子。

確實是非常長臉,也非常裝逼,反正把啓民是嚇壞了。

資治通鑑記載:啓民奉觴上壽,跪伏甚恭,王侯以下袒割於帳前,莫敢仰視。

此情此景,令楊廣志得意滿,忍不住作詩一首:《雲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賦詩》,實際上他在來突厥的半路上,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更出名的《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徵羣臣》。

他是暴君,也是才子。

抵達突厥牙帳之後,楊廣賞賜了啓民非常多的禮物,而蕭皇后則是賞賜了突厥的可賀敦義成公主。

義成公主楊氏,是大隋宗室楊諧的閨女,於開皇十九年在長孫成的護送下,下嫁突厥啓民可汗。

是下嫁。

可賀敦,就是大可汗的妻子,類似於皇后,義成公主在歷史上先後成爲啓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的可賀敦。

爲什麼頡利跟大唐乾的那麼兇,因爲人家老婆是大隋公主。

而始畢、處羅、頡利,這都是啓民的兒子。

他們這個習俗叫收繼婚。

也就是說丈夫死後,可以嫁給亡夫的兄弟、叔、伯以及兒子,這個兒子可不包括親生兒子。

塞外草原,壯闊無垠,楊廣居高遠眺,草場隨風拂浪,景象甚美。

一旁的裴矩道:“啓民已然坐大,不可不防了,觀其年邁,可於其子中擇選親隋者,封爲少可汗,以正起名,將來好繼承汗位。”

他這是要出鬼主意了。

長孫成不樂意了,他和啓民是鐵哥們,一起受過罪的患難之交,覺得裴矩這個主意是在插手人家家事,不合適,於是道:

“誰來繼承汗位,這不是咱們能管的事情,突厥雖臣服於我大隋,其實不過是迫於我上朝天威的權宜之計,眼下局面平和,宜維持不宜干預,否則恐生不必要的禍端。”

他的建議,完全是正確的,人家啓民想讓誰繼承就讓誰繼承,大不了咱們與繼承人搞好關係就行,何必管人家這個事情?

裴矩笑道:“長孫之言有理,是我多慮了,今後走一步看一步吧。”

“不敢不敢,裴公也是爲國憂慮,”長孫成級別低,而且他輕易不敢得罪裴矩,別看人家笑臉相迎,陰你的時候也是一副笑臉。

楊廣哈哈一笑:“兩位所憂,皆有道理,然眼下啓民臣服,待朕甚恭,如今確實不宜變動,至於今後如何,再觀後效。”

說着,楊廣看向裴矩:“朕也不是真的萬壽無疆,有些事情還是得靠子孫來做,世矩覺得呢?”

“陛下之功業,前無古人,試問秦漢以來,我中原天子,誰來過這裡呢?”裴矩笑道:“獨陛下一人而已。”

楊廣放聲大笑。

裴矩知道皇帝的話中,是在暗示他什麼,但是他沒有正面迴應。

宇文述也聽出來了,心裡非常不是滋味,這特麼一來到塞外,他這個頭號寵臣的位置,就被裴矩搶走了,這個老狐狸,比他還能拍馬屁,真奸詐狡猾之人。

看樣子皇帝已經傾向立秦王了,不然不會這麼優待裴矩,先是封了他的女兒爲正妃,眼下又特麼封了尚書右僕射,他有什麼功勞?不就是會拍馬屁嗎?我也會啊。

這個時候,兩封奏疏,被門下省黃門侍郎楊達,送到了楊廣面前。

楊廣皺眉道:“京師事務,朕已交給秦王全權處置,他有什麼奏疏需要千里迢迢送到朕這裡?”

“不是秦王的,一封是觀王,一封是運河營造大監閻毗,兩封奏疏相隔三天抵達,陛下正受啓民朝拜,不宜閱覽,所以臣現在纔拿了出來。”

其實楊達這麼做,也有一份心思在內,按例,奏疏是先呈給門下省,由門下省轉呈皇帝。

但是這個轉呈,是有說法,有些奏疏,門下省不能看,必須立即上呈皇帝,比如楊銘楊暕的,或者是緊急軍情奏報。

但是有些可以看,如果看了,那麼就能玩心思了。

比如閻毗的這封奏報,是狀告齊王的,那麼私下呈給皇帝和當面呈給皇帝,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門下省兩個侍郎,楊達和韋貞,這尼瑪都是秦王黨。

楊廣頂級聰明,立即意識到,這兩封奏疏裡多半對齊王不利,要不然楊達不會當着這麼多人呈上來。

他心裡知道,楊雄楊達兄弟,是傾向老三的。

“拿回帳內,朕得空了再看,”楊廣澹澹道。

我擦,不接招啊,楊達內心無奈,趕忙領命道:“是。”

裴矩也是全身長滿心眼的人,聞言道:“萬一這兩位有緊急公務上奏呢?陛下還是看一看吧?”

楊廣被逼到這個份上,不看也不合適了,不看就是怠政,就是昏聵,他可不想自己勤政的威名有損。

於是點了點頭,先拿過觀王的那封奏疏。

看完之後,楊廣甩手就給扔掉了,裴矩比宇文述快了一步,屁顛屁顛的將奏疏拾回來,但是沒敢看。

因爲皇帝沒讓他看。

“傳朕旨意,責令秦王立即更換上黨太守一職,擇一良臣上任,速速剿匪。”

楊雄的奏疏裡,說的是叛軍,到他嘴裡,就成匪盜了,兩種定義可是南轅北轍。

大家都看不到奏疏,也不知道上面到底寫了什麼,爲什麼要更換上黨太守?

但這裡的都是聰明人,不要問原因,順着皇帝的意思去辦就好。

蘇威連忙道:“既有匪盜猖獗,擇選大將就任,恐喪失時機,不妨以臨汾太守喬鍾葵暫代上黨太守,領軍剿匪。”

“就這麼辦,”楊廣點頭:“楊約去擬旨吧。”

楊約領命一聲,調屁股走了。

接下來,楊廣又拿過閻毗那封奏疏,看完之後,還是甩手扔掉。

這次宇文述早有準備,跑的更快了一些,早早將奏疏撿了回來。

他也猜到奏疏裡,恐怕有不利於齊王的言語,畢竟當年修通濟渠,宇文愷就告過齊王的狀。

大家都在等着皇帝說話,但楊廣什麼都沒有說。

楊達內心嘆息一聲,看樣子齊王還沒到倒臺的時候,他和門下省的人,是不能泄露奏疏內容的,這是死罪。

牛弘開口道:“那麼原上黨太守齊郡公,又該如何安置呢?”

眼下在場的這些人,都是頂級聰明的大老,已經猜到呂永吉是剿匪不利,以至於驚動楊雄親自告狀。

那麼這個匪,恐怕不是一般的匪。

爲什麼不是楊銘告呢?因爲呂永吉跟楊銘是親戚,楊銘不方便出面,再說了,楊銘也用不着告狀,他要動呂永吉,眼下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根本不用請示楊廣。

雖然楊恭仁是吏部尚書,但是牛弘也有參掌選事之權,所以他當然要詢問上意,好做安排。

楊恭仁不方便問,因爲告狀的是他爹。

楊廣沉聲道:“讓他滾回京師養老去吧。”

好了,這下子所有人心中都基本確定,這特麼絕對不是一般的匪盜,只是匪盜的話,皇帝沒必要拿下一個太守,而且還是皇親國戚。

皇帝不肯說,好辦,他們會給家裡寫信詢問狀況,早晚都是會知道的,至於閻毗那封奏疏,如石沉大海,楊廣連個屁都沒有放。

接下來,楊廣略微收拾一番心情之後,帶着羣臣,在左右翼多達十萬大軍的護衛下,揚鞭策馬,縱橫馳騁於草原之上,沒於夕陽餘暉

有第一就有就有第二,還會有第三第四。

張開這邊還沒有剿滅,河間郡也出了民亂,好在這裡距離涿郡很近,太守元弘嗣稍微擡擡胳膊,就把這起民亂給鎮壓了。

雖然民亂已平,但楊萬石也嚇出一身冷汗,河間郡是他管着,那幫賊人打縣城的時候,他也是虛的不行,畢竟他手底下才幾百號人。

他這裡可是被整整抽調走八萬民夫,而他狀告宇文述的奏疏,也是沒有動靜,不過叔父楊約來信囑咐,讓他就這麼耗着,亂了也不要管,只想着怎麼保命即可。

所以楊萬石緊急在民間徵調了一些馬匹,萬一再生民變,他隨時準備往涿郡跑路。

河北數百萬生民,因爲一條河,生靈塗炭,運河周邊到處都是亂葬崗。

死在河道上的民夫,連條草蓆都沒有,會被官兵一車一車的將屍體拉走,集中挖個坑草草掩埋。

有些地方糧食供給不足,甚至有人挖出新埋的屍體,以此果腹。

由板渚始,從新鄉、汲縣、滑縣、內黃、魏縣、大名、館陶、臨西、清河、武城、德州、吳橋、東光、南皮、滄縣、青縣,抵涿郡,沿途十八個縣,共計1900多裡,皆爲人間地獄,慘象橫生。

告狀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飛往京師,楊銘每一封都看了。

以大局爲重,他不能迴應,於是他失眠了,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二六四章 高玥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一九章 撮合二十二章 撩妹第655章 敗局四十章 爽約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666章 天寒地凍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69章 大冢宰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673章 渡河之戰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476章 項籍虞姬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684章 五五開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520章 大柱國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八三章 皆大歡喜八八章 紅拂私奔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十三章 老實人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766章 體面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545章 雙眼皮三七一章 裴看穿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742章 日月二門第566章 以牙還牙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八八章 紅拂私奔九七章 吃軟飯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零六章 上嫁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476章 項籍虞姬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一九章 撮合
二六四章 高玥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一九章 撮合二十二章 撩妹第655章 敗局四十章 爽約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666章 天寒地凍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69章 大冢宰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673章 渡河之戰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476章 項籍虞姬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684章 五五開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520章 大柱國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八三章 皆大歡喜八八章 紅拂私奔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十三章 老實人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766章 體面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545章 雙眼皮三七一章 裴看穿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742章 日月二門第566章 以牙還牙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八八章 紅拂私奔九七章 吃軟飯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零六章 上嫁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476章 項籍虞姬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一九章 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