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總領西路

第477章 總領西路

楊廣見李靖,是在私底下見,就在他修身養性的徽猷殿。

不過李靖是被晾了好多天之後,才被召見了。

而李靖對於皇帝的此番召見,自然也做好了萬全準備,在楊廣的授意下,李靖指着殿內鋪設好的地圖,講解着自己對此番遠征高句麗的見解。

楊廣也聽得非常認真,事實上他在大事上面,是從不含糊的,就是有時候特別離譜而已,離譜的一點也不含糊。

李靖起身道:“兵不厭詐,高句麗已經做好準備,等待我大軍抵達,臣以爲,應在出兵時機上,迷惑敵軍。”

楊廣點頭道:“怎麼迷惑?”

李靖道:“眼下天下皆知,陛下有意在明年開春,率領大軍御駕親征,那麼高句麗在這個時間,一定是嚴加防範,臣以爲,開春之時,應先派小股精銳襲擾,有利於查探敵軍防線佈置,亦可擾亂其心。”

李靖也是非常無奈,因爲楊廣同志做了一件古今以來兵家最忌諱的事情,那就是打明牌。

大隋什麼時候打高句麗,二十四路總管都有誰,都從哪走,他竟然提前昭示天下,人家高句麗那邊已經知道了。

關鍵這不是蠱惑敵人的手段,人家實實在在就是這麼佈置的。

這和鬥地主打明牌一個道理,因爲牌面太好了,但是鬥地主輸了不要緊,打仗輸了那可不是鬧着玩呢。

楊廣太狂妄了。

李靖這個建議,就是爲了彌補他的狂妄。

可惜楊廣不聽,只見他笑道:

“朕意已決,不會更改,不然天下皆以朕爲無信之人。”

李靖內心無奈,其實他也清楚,應該是勸不動的,但利弊之事,還是要提前說清楚。

“既然如此,兵貴神速,我軍先鋒需第一時間渡河,直奔遼東城,此城乃高句麗西北第一堅城,需不惜代價拿下,只要拿下遼東城,我軍可以此爲固壘,掃蕩周邊山城,控制大梁水,小遼水,開闢出一條南下之路,至於北邊的扶余城,只需圍困即可,不宜纏鬥。”

高句麗首都平壤以北,有五大堅城,遼東城、扶余城、國內城、烏骨城,卑奢城,除此之外,還構築有大大小小的山城堡壘共計兩百餘座,可謂步步爲營,非常之難啃。

李靖的計劃,是不管最北邊的扶余城,先拿遼東,再佔烏骨,圍死卑奢(大連),開闢南擊平壤之通道,以期與來護兒的水軍早日會合,只要拿下平壤,捉了高元,剩下的可以慢慢收拾。

這個戰略方針,和宇文述的大致相同,唯一的區別在於,宇文述是希望佔領遼東城之後,九路先鋒軍,以他和於仲文爲主力直撲平壤,剩餘七路東西策應,擋住周邊山城的敵軍。

但是他這麼幹有一個問題,就是一旦攻不下那些山城,他和於仲文的主力,就會被拖住。

而李靖相對保守,認爲南下之路要清理乾淨之後,才能考慮去打平壤。

一個激進一個保守,你覺得楊廣會聽哪個?

“你帶兵穩重,朕是有所耳聞的,太子常在朕面前稱讚你,”楊廣淡淡道:“然來護兒水軍,經海路直撲平壤,若以伱的辦法,來護兒早早便至,然陸路主力遲遲不達,水陸不能相顧,其中一方恐有變動,變者,詭譎難測,不利於大局。”

來護兒的水軍,其實是就給陸路打掩護,負責拖住平壤主力,使其不敢將大軍調離首都,給宇文述方面減輕壓力。

所以水軍也是需要早早出發的,他去的遲了,人家戍衛在平壤一帶的主力,就可以騰出功夫北擊宇文述。

高句麗地盤雖小,軍隊可不少,隋軍一百多萬想要在這地方展開陣勢,非常之困難。

因爲高句麗這地方也是山多平原少,首先一個長白山,是人家的北面屏障,扶余城、國內城,這都在山地,非常難打,最好的也是最平坦的一條路,就是遼東、烏骨、平壤這條線,可是這條線,容納不下太多的軍隊。

誰都知道隋軍肯定是走這條線,那麼高句麗其它地方的軍隊,勢必會對這條行軍路線施加巨量壓力,只要能迫使大隋水陸不能相顧,就算成功一半。

李靖認爲不能操之過急,要緩緩打通這條線,才能打平壤,否則一旦被夾,情形將萬分危急。

楊廣還是不同意,因爲高句麗意在割裂大隋水陸兩軍,那麼大隋就必須保證兩軍如期會合,誰早誰遲都不合適。

畢竟這條攻打高句麗的線路,是沿海線,如果來護兒不能把高句麗的水師滅了,人家的水師就可以沿海騷擾,但是滅了之後,宇文述如果趕不過來,來護兒就會很危險,要麼直接撤走,要麼上岸打,只有這兩個辦法。

實際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上岸,因爲來護兒不敢撤,但是上岸就是孤軍,非常危險。

所以楊廣希望宇文述能夠早點抵達既定地點,與來護兒夾擊平壤。

“你剛纔也說了,兵貴神速,朕是同意的,”楊廣道:“戰場之上風雲變幻,時機一閃即逝,你年紀輕輕,竟如此保守,可見你只是一個攻城掠地的猛將,卻不是帥才。”

李靖心中無奈,高句麗地形複雜,本就是易守難攻之地,多年經營之下,固壘遍野,大軍想要長驅直入,哪有那麼容易?人家於這條線上的佈防,必然非同一般,真要按照宇文述這麼幹,絕對會把來護兒給坑了。

兩條建議,皇帝都不採納,但是李靖沒有放棄。

因爲他剛纔說的這些,都是大的戰略佈局,而他是來爭取行軍總管,既然改不了大戰略,那就改自己吧。

“臣願領精銳,攻遼東、烏骨,圍卑奢,爲大軍西路側翼,以護主力順利南下。”

楊廣笑了笑:“今我大隋,有精煉鋼鐵之利,將士被堅執銳,可謂無堅不摧,幾座城池之敵酋,必然望風而降,遼東、烏骨已是不堪一擊,誰去都是一樣的。”

李靖一愣,心如死灰,看樣子皇帝似乎對他有成見了,或許是因爲剛纔那番諫言,與皇帝的初衷相悖,以至於皇帝不想用他了。

接着,楊廣又道:“但是朕,還是想給你一次機會的,老成持重,可用於國政,但在用兵一道,有時會誤事,太子對你寄予厚望,朕亦如此,此番北上,將楊素教給你的那套統統忘掉,好好領兵,不要辜負朕。”

李靖頓時大喜,道:“臣當效死命,以謝陛下。”

楊廣微笑點頭:“兵部段文振,都跟朕說了,太子已經在兵部都給你打點好了,朕讓你頂替趙孝才,統領右驍衛本部三萬人,外加你所在的右武衛兩萬人,共計五萬精銳,辛世雄、麥鐵杖歸你統帥,負責主力西線側翼,具體事宜,可與兵部協商。”

李靖半跪於地,行軍禮道:“臣若有失,以死謝罪。”

“下去準備吧,”楊廣擺了擺手,李靖退下。

接下來,一直就在隔壁收拾藏書的虞世南進來了,他是皇帝的起居舍人,絕對心腹,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秘事。

“伯施認爲,太子關於永濟渠半糧半貨的建議,是否合理?”楊廣問道。

虞世南整理着書架上的藏書,笑道:“要想馬兒跑,得給馬兒吃點草,臣以爲,太子此法乃顧全大局之策,可行。”

楊廣笑道:“他也太好說話了,現在搞得所有人都會去找他求情,就好像朕不講道理,只有太子講道理。”

“他們是害怕陛下,卻不怕太子,原因正如陛下所說,太子好說話,”虞世南笑道。

楊廣點了點頭:“這一點到是很像昭兒,圓滑有餘,霸氣不足啊,給人家辦的事多了,哪天若是不辦了,立時便會遭人嫉恨,將來有他頭疼的時候。”

“人心如此,”虞世南點頭道。

楊廣道:“將太子今晨的那封信取來,朕再看一看。”

虞世南從一堆卷宗當中,取出了那封家信,信上的內容楊廣已經看過了,太子想要舉薦宇文靜禮在李靖手底下做慰撫使。

其實一開始,楊廣是不打算用李靖的,就是看到兒子這封信之後,才改變了主意。

因爲兒子的信裡,已經將李靖出任行軍總管,當做了既定事實,就好像李靖肯定會去一樣。

普通家庭,當爹的也會顧及兒子的想法,何況是皇家,皇帝當然需要顧及太子的想法,事實上,楊廣最顧及的就是太子。

因爲太子,是一人之下。

於是楊廣又將這封信遞給虞世南,讓對方也看一看,等到虞世南看完之後,楊廣笑問道:

“怎樣?你現在還覺得太子好說話嗎?”

虞世南笑道:“那陛下似乎也要改一改剛纔的話了,圓滑是有餘,但霸氣未必不足。”

楊廣哈哈一笑,道:“你說說,朕該怎麼改?”

虞世南想了想之後,道:“舉重若輕,舉輕若重。”

淺了,你看不懂,你以爲他將宇文放在前線,是懲戒嗎?人家是給李靖鋪路呢。

他原本就反對朕設置慰撫使,可見宇文靜禮此番安排,是衝着李靖去的,好讓李靖心無旁騖,安安心心的領軍。

這孩子的心計,不是你能領會的。

好說話?朕說他好說話,他就好說話嗎?

楊廣笑道:“伯施這八個字,恰到好處。”

(本章完)

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八二章 實話實說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691章 謝恩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三三章 做妾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十二章 南北之爭四二七章 捱打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683章 南面可汗七三章 醍醐灌頂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74章 平反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596章 關稅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684章 五五開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七章 夫妻恩愛五六章 胡商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九章 有求於人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98章 一鍋飯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三章 爭取儲君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六章 晚宴第518章 西方之劫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503章 初步試探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五五章 吃剩飯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三章 小狗崽子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581章 出使突厥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
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八二章 實話實說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691章 謝恩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三三章 做妾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十二章 南北之爭四二七章 捱打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683章 南面可汗七三章 醍醐灌頂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74章 平反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596章 關稅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684章 五五開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七章 夫妻恩愛五六章 胡商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九章 有求於人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98章 一鍋飯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三章 爭取儲君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六章 晚宴第518章 西方之劫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503章 初步試探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五五章 吃剩飯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三章 小狗崽子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581章 出使突厥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