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

十五個千牛備身,已經有十一個人確定名額,全部是官二代,官三代。

那麼楊銘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他的屬官問題了。

自己的屬官,跟千牛備身可不一樣,那必須是用着順手,有能力且靠得住的。

楊銘有意請高熲做他的太子冼馬,但是被高熲婉拒了,藉口很充分,我能教出高盛道這樣的笨蛋,怎麼敢去教導陛下的太子?

而且高熲確實年紀大了,楊銘順利成爲太子之後,他已經有了退居幕後的想法,需要幫忙了,他這邊責無旁貸,但也不願意再摻和進朝堂紛爭裡去了。

他在朝堂,會讓蘇威和牛弘很有壓力,我們倆官比你大,但事事都得靠你這個老大哥帶頭,其實挺彆扭的。

楊銘下午在秦王官署,舉行了一場會議之後,便返回了王府。

他能看得出,元文都他們已經急不可耐的等着他的任命了。

這是一步登天的任命,從親王屬官,成爲太子屬官,將來再成爲中樞大老。

按照這個過程發展,他們各自在家族中的地位,將得到大大提升,這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人們常說,裝逼是人的天性,那麼裝逼給誰看呢?當然是親朋好友。

在陌生人面前裝逼,換來的只有鄙夷嘲諷和唾棄,甚至是一頓毒打。

見到丈夫,忙的一身汗的楊茵絳趕忙迎了過來,跟着丈夫進入書房。

她從小就特別能出汗,個人體質吧,反正不是什麼毛病。

接過侍女遞來的溫熱毛巾,楊茵絳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笑道:

“家裡你喜歡的物件,我都收拾起來了,慢慢往宮裡送吧,怎麼樣?千牛備身都有着落了嗎?”

楊銘拿過她手裡的毛巾,爲她擦拭着脖頸道:

“還差四個,慢慢選吧,不着急。”

楊茵絳抓住楊銘的手,又將毛巾搶回,笑道:

“丈夫不該給妻子擦汗的,元慶那邊,阿爺早早就寫信了,他能回來呆在我身邊,阿爺也能放心,我也有個用着順手的。”

楊銘點頭道:“初期,還是要多安置一些你孃家的人,東宮分爲二坊三寺,八率二將,我有意讓玄挺進來,擔任太子左衛率。”

楊茵絳笑道:“不要顧及我的想法,你怎麼安排都可以。”

楊銘道:“玄挺與你父親的其他兄弟不同,他是過繼給楊約做嗣子的,而楊約在你的事情上,是拼了全力的,我不照顧玄挺,楊約那老小子必然在淅陽郡罵我。”

“他敢?”楊茵絳先是打趣一笑,隨即闇然道:“從小到大,叔公最是疼我,如今替我頂罪,被貶去了淅陽,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那邊住的還習慣嗎。”

楊銘雖然清楚,楊約想要回來艱難重重,但還是安慰道:

“等機會吧,機會合適了,就想辦法把他弄回來,這老小子現在說不定都在掐着指頭數日子呢。”

楊茵絳被逗笑了,花枝招展的笑了半天,才繼續道:

“那個魏徵已經被扔進王府了,眼下還在醫治當中,治好了怎麼安置?”

楊銘皺眉道:“裴矩似乎特別看重這個人,私下跟我打了招呼,希望能慢慢給對方安排個事情做。”

“能理解!”楊茵絳笑道:“有時候確實用得着像魏徵這樣敢說話的蠢貨,是個做孤臣的好料子,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本事。”

他有,楊銘笑道:“慢慢觀察吧。”

其實他也能猜到裴矩的用意,魏徵這個人用好了,能做擋箭牌,類似於虞世基對楊廣的作用,用不好就是個攪屎棍,能搞得臭氣熏天。

東宮的行政機構,分爲文、武兩個部分。

文的是門下坊、典書坊、家令寺、率更寺以及僕寺。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門下坊,聽名字也知道其行政功能跟門下省差不多。

門下坊,置左庶子二人,內舍人四人,錄事二人,主事令史四人,統司經、宮門、內直、典膳、藥藏、齋帥等六局。

這兩個左庶子,楊銘屬意李綱和元文都,都是老成穩重之人。

李綱本來是楊勇的太子冼馬,自打楊勇被廢之後,仕途多艱,早年差點被楊素和蘇威整死,現在都不知道躲哪去了。

這個人絕對是有水平的,要不然也不會先後給楊勇、李建成、李承乾三個太子當老師,換句話說,楊堅、李淵、李世民,都認同這個人的本事。

跟吏部打個招呼,讓他們撈人吧。

門下坊的內舍人,管的是東宮內務,包括頒佈太子詔令、輔左政務,起居日常之類的,這就需要真正有才華的人了,暫且定了房玄齡和薛道衡的兒子薛收,剩下兩個名額,以後再補。

至於主事令史,就讓喬鍾葵的兒子喬淳已先幹着,令史的史,就是“吏”的意思,也就是左吏,是輔左左庶子處理公務的,主事令史是正七品,下面還有一羣不入品的令史,帶主事兩字的肯定就是主要負責人。

而典書坊,是內史省的縮小版。

主官爲兩名右庶子,下面有管記舍人四名,宣令舍人八名。

“這兩個右庶子,怎麼安排呢?”楊銘皺眉道:“杜如晦、裴熙載,資歷都不行,李百藥完全就是一個笨蛋。”

“其實他不笨,就是太癡迷於修齊史了,”楊茵絳笑道:“典書坊還要用處事得力的,你覺得封德彝怎麼樣?”

“我差點把他給忘了,”楊銘道:“楚公臨終前曾經將這個人託付給了我,楊約也跟我提過多次,他眼下應該在西海郡做郡守吧?”

西海郡,就是吐谷渾王城伏俟城所在地區,吐谷渾被滅之後,大隋在那裡設立了西海郡,楊約當時輔政,自然就把封德彝給弄過去了。

這個人曾經在開皇年間做過內史舍人,又外放做了兩年太守,回來任職其實是合適的。

楊銘拍桌道:“就他們倆吧,封德彝加上李百藥,這小子要是還不幹正事,我就把他踢了。”

李百藥其實屬於頂尖文人行列,當年就給楊勇做過太子通事舍人,後來還被楊廣招募,但是這小子拒絕了。

他要是當初沒有拒絕,可輪不到楊銘。

興許是覺得自己這輩子不會有多大成就,於是李百藥開始癡迷於修齊史,方便他青史留名,現在他書房那些如山的典籍,纔是他的心頭肉。

兩個右庶子定下,管記舍人就好說了,暫時讓杜如晦和裴熙載擔任,宣令舍人讓崔弘升的兒子崔處仁來做。

楊銘只要用崔處仁,那麼薛道衡就不會再反對閨女薛池跟人家的事情了。

家令寺,就是東宮大管家,但是徐景不能幹,因爲他是宦官,僕寺纔是他的老本行,管理東宮所有奴婢。

而家令寺的主官,爲丞,下設錄事二人,這個部門,是東宮油水最大的,管着東宮所有的開支進項。

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楊銘打算讓陳淑儀的叔叔陳叔達來做,雖然這個人眼下在尚書省,但只是個小官,跟東宮大管家不能比的。

率更寺,主官爲令,掌伎樂漏刻,舍人值宿事,也就是女伎,音樂祭祀,打更報時,安排值班表的。

歷史上最出名的率更令,是歐陽詢,但那也是在唐朝時期,在大隋,他一直是太常博士,幹到大隋倒閉。

歐陽詢和陳述達,這是好朋友,既然這樣,那你就過來吧。

太子家令丞陳叔達、太子率更令歐陽詢,太子僕徐景,這三個部門的主官,歷史上稱之爲太子三卿。

一直到傍晚時分,楊銘真的累了,不想再去思考這些讓人頭疼的任命。

於是他去了高玥那裡。

高玥心知肚明,楊銘今天爲什麼會來,於是他烹茶調琴,開始熱場。

“屆時大家都去了東宮,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裡,我與誰作伴呢?”一曲過罷,高玥盈盈笑道。

楊銘指了指對方身前的琴:“與它作伴吧。”

高玥心知楊銘是在打趣,正要繼續說話,結果有人進來了。

陳淑儀是聽到琴聲來的。

只見她一個俏皮的轉身,直接倒在了楊銘懷裡,笑道:

“你今晚來這裡幹什麼?是不是不懷好意呢?”

楊銘在她的翹臀tun上大力一拍,笑道:“拆穿別人,很有趣嗎?”

高玥聞言,頓時臉紅,恨不得戴上幕笠,遮蓋眼下的窘迫。

“哈哈我就知道,”陳淑儀雙臂攬住楊銘脖子,笑道:“我就說嘛,今晚的琴音與平日與衆不同,感情是高姐姐春心蕩漾。”

高玥一愣,頓時哭笑不得,這丫頭真是什麼肉麻的話都敢說啊。

楊銘抱着陳淑儀,笑道:“你都收拾好了嗎?”

“不要問這些,”說着,陳淑儀就去解楊銘的腰帶。

楊銘呆住了:“你想幹什麼?”

陳淑儀一臉壞笑,也不答話,就這麼雙手並用,在楊銘的攔阻下,硬扒楊銘的衣服。

“胡鬧!”這下子楊銘都臉紅了,羊怒道:“你也太沒規矩了。”

陳淑儀嬌笑一聲:“是你太規矩了,要知道,兩女侍一夫這種事情,很常見的,高姐姐臉嫩,我不在這裡,她放不開的。”

“胡說!”一把年紀的高玥捂臉跺腳,嬌羞到了極致。

於是這天晚上,三人鬥了地主。

這或許就叫齊人之福吧?山東人是會玩啊。

三三九章 撂挑子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763章 告狀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十二章 南北之爭二九四章 河間王五四章 配婚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714章 寄人籬下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617章 楊老八五九章 豪放名士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725章 共定海內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17章 嚴防死守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09章 反客爲主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四十章 爽約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五十章 破鏡重圓八五章 手起刀落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49章 家宴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55章 敗局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三四二章 倒黴崔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八章 個子最高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九章 香味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九六章 頂包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九六章 頂包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
三三九章 撂挑子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763章 告狀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十二章 南北之爭二九四章 河間王五四章 配婚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714章 寄人籬下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617章 楊老八五九章 豪放名士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725章 共定海內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17章 嚴防死守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09章 反客爲主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四十章 爽約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五十章 破鏡重圓八五章 手起刀落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49章 家宴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55章 敗局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三四二章 倒黴崔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八章 個子最高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九章 香味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九六章 頂包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九六章 頂包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