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

休整一天後,楊銘的隊伍繼續啓程,這一次,他專門將元文都和楊茵絳喊來與自己同乘。

這兩個人對荊州地區都有自己的見解,楊銘需要聆聽二人的想法,來彙總爲自己對荊州的初步印象。

荊州地區的世家,在關中集團眼中是小門小戶,但在當地百姓眼中,無疑是招惹不起的龐然大物。

而這些世家背後,都有靠山,其中以蘭陵蕭、漢王府、弘農楊、京兆韋、洛陽元對荊州地區影響最大。

這五派勢力,或多或少都與楊銘有所牽連。

首先蘭陵蕭氏,雖然樑國滅亡後,皇室成員大多被拐至大興,無詔不得離京,但蕭氏在江陵郡一帶的影響力不做第二人想,原因再簡單不過,因爲蕭妃。

即使蕭妃原先只是晉王妃,但足以罩着整個蘭陵蕭氏,不過楊銘聽母妃說起過,除了蕭璟、蕭瑀之外,她與其他幾個兄弟見面次數並不多,更逞論老家的族人了。

就算如此,簫氏仍是可以打着老媽這塊金字招牌,在荊州及江南地區混的風聲水起。

至於漢王府,很簡單,楊諒曾任荊州總管,荊州地區很多家族原先都是依附於漢王府,正如整個南方都依附在晉王府之下一樣。

弘農楊氏在荊州地區的影響力,基本來自於楊玄感,而楊玄感顯然沒多大能耐,但是他身後有弘農楊氏。

京兆韋,大隋開國之初,第一任荊州總管就是韋世康,老二楊暕老丈人韋衝的親大哥,據說當年韋世康上任之後,也是在荊州地區殺了不少人,甚至將有些家族直接連根拔起,幼齡兒童尚且不放過,完全就是往絕戶了殺。

雖然手段殘忍,但確實在短時間內將整個荊州地區鎮壓下來,楊老五接任之後,荊州地區已經是太平之地了。

至於洛陽元氏,當然也是因爲元孝則曾任江陵總管的緣故。

楊銘此番既然就任荊州總管,那麼他就要對自己的轄地擁有絕對的控制權,畢竟這一次,他會在這個位置上幹很久。

按照歷史上推算,至少也得四年,四年後老爹就會成爲皇帝,而他就是親王,很可能會調任其它地方。

在荊州,他會住進總管府,那裡是他處理政務的地方,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河東,還沒有建好呢。

而他也不打算在江陵蓋一座府邸又或是購置一座大宅子,沒那個必要。

六天後,過了淅陽郡,進入湖北地界,入目所見水道縱橫。

這些河流要麼斷斷續續,要麼水淺難行大船,它們都是長江的支流,華夏民族的第一母親河,孕育出了閃耀世界的華夏文明。

再往南下,楊銘可以望見一條寬闊大江橫亙在大地之上,這便是漢水了,長江第五大支流,

漢水起源於秦嶺,一路向東於江夏縣匯入長江,江夏縣就是武漢了,武漢古稱漢口,就是因爲這裡是漢水的入江口。

楊銘曾詢問楊茵絳,要不要見見她爹,楊茵絳搖了搖頭,她實在不敢見,因爲她害怕父親將她抓回去。

未出閣的少女私奔,這是非常丟人的事情,弘農楊氏丟不起這個臉,所以楊茵絳清楚,祖父和叔公那裡一定會保守秘密,免得被外人知曉。

這期間,楊銘的隊伍又先後在襄陽郡、竟陵郡逗留數日,於十二月二十八日當天,抵達江陵郡。

幾天後就要過年了。

大隋開皇曆依照夏曆,將一月初一定爲歲首,也稱爲年節,也就是後世的春節,

夏曆便是夏朝時期的歷法,也稱黃曆,1970年改爲農曆。

日子趕得確實巧,年前又能收一筆賀歲錢了。

眼下

的江陵郡太守,叫做慕容三藏,祖籍東北,鮮卑人,現年五十四歲。

這個人以前是跟着韋洸guang混的,韋洸是民部尚書韋衝的親二哥,開皇九年以行軍總管身份征討嶺南,慕容三藏爲副手,韋洸於戰場上中流失而亡,屍體就是慕容三藏揹回來的。

這老頭現在有個野王縣公的爵位。

慕容三藏率領百官,在城門口迎接楊銘,而他的身旁,站着一個身着官服的中年人頗爲惹人注目。

楊銘之所以注意到這個人,是因爲這孫子下巴挑的挺高,與身邊一衆俯首的官員相比,顯得非常突兀。

你很diao嗎?

楊銘直接指着對方道:「閣下何人?」

那人拱手見禮:「下臣鄂州刺史楊玄感。」

原來是你這個小癟三楊銘頗爲驚訝,你不是在江夏嗎?怎麼跑江陵來了?

「噢原來是玄感,」楊銘點了點頭,怪不得這麼得瑟。

這麼一來,楊茵絳肯定不敢下車了。

不幸中的萬幸,楊茵絳的相貌一點都沒有隨了她爹,楊玄感長相多少有點粗糙,醜橫醜橫的。

楊素年輕時候應該也算少見的美男子,怎麼生了個兒子這麼難看?

不過隱隱約約能從楊玄感那張醜臉上,看出點楊素的影子,想來是楊素夫婦基因改造沒有成功,生下來個僞劣產品。

這小子小時候有個外號,叫癡呆兒,此番再看,果然有點呆。

在百官的迎接下,楊銘的車隊進入城中,入駐總管府。

江陵縣的規模遠不是河東縣可以比的,不管怎麼說,這地方在二十年前還是樑國首都呢。

做爲大隋四大總管之一,荊州總管府的規模極爲恢弘,而且極具氣勢,門口那兩尊石獅子,跟他們晉王府那對一樣大。

總管府自打楊諒離開之後,這裡便空置下來,不過時常有人打掃,還算乾淨。

府中分爲前後兩部分,前面是府衙,是處理政務的地方,後面是內苑,起居之所。

眼下的楊銘,算是徹底分家了,以後再去大興,那座晉王府就是大哥家,不再是父母家了。

徐景今後就是楊銘的管家,留在大興的小金庫,這次也都被帶來了,府中具體事宜,楊銘無需憂心,徐景會安排妥當。

隊伍中的一千一百名王府部曲,以後就是總管府衛士,外院七百人由龐牛統領,內苑四百人分別由陳奎和麻老六統領。

麻老六之所以被老爹安排在自己身邊,原因只有一個,因爲形象不好,他是個光頭,不能被帶進東宮。

至於剩下九百名僕役婢女,楊銘都交給楊茵絳來安排打理,這種事按理說應該是陳淑儀來做,但非常遺憾,她幹不了。

內苑正北的庭院,做爲楊銘的寢院,東側安頓楊茵絳,西側安頓陳淑儀與高玥,周邊屋舍則是下人們住的地方。

至於元文都和他手下的門客僕從,則是住在前面府衙。

百官們一路將楊銘送至總管府之後,便知趣的離開,等到府中收拾完畢,他們纔會來道賀。

尤其三天後就是守歲,也就是除夕,這時候是他們送禮的最佳時機。

新的總管府這麼空,你們不得給我填滿嗎?

郡守慕容三藏是個會辦事的人,提前一天便將總管府地窖裝滿,果蔬鮮肉皆有。

楊茵絳現在頗爲緊張,因爲她摸不準,自己父親到底知不知道她在楊銘身邊。

如果叔公派人送信的話,無疑會比她們先一步抵達江夏。

而她,真的不敢見自己的父親。

楊銘看出她的擔憂

,於是先一步派人送信給郡守慕容三藏,讓對方知會楊玄感一聲,令楊玄感返回自己的任地。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至於楊玄感會不會聽話,就說不準了,正常人肯定會聽話,但楊玄感顯然不是正常人。

第二天,拜帖如雪花般飛進了總管府,徐景抱着厚厚一摞的貼子堆在楊銘面前,由一旁的元文都負責整理。

按照元文都的說法,這裡面有些人值得見,有些人不值得。

但楊銘不這麼認爲,怎麼能將送禮的人拒之門外呢?大隋又沒有紀,他收多少是沒人管的。

再說了,現在收了你的東西,也不影響將來收拾你。

於是楊銘令元文都着手安排,宴會只設十二個座位,其他人送完禮之後打發走即可。

這十二個人的人選,由元文都自己斟酌。

守歲當天,總管府起了二十四堆篝火,是爲歲火,楊銘會將庫中酒食發放下去,無論衛士僕役都有一份,還會有一份歲錢。

楊銘深知,自己手底下這幫人有多忠心,完全取決於他們跟着自己能撈到多少好處,所以今年的歲錢頗爲豐厚,每人錢一貫,如元文都龐牛等人,則是每人十金。

這種錢,不能吝嗇。

總管府兩千人,開銷是非常大的,而楊銘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河東的稅賦,在荊州,他只有那份俸祿。

他的俸祿說出來都有點丟人,一年下來,也就幾千貫錢,一萬石糧食。

俸祿是當地府庫中撥,楊銘可不會想楊老三那樣,挪用幷州府庫的錢供自己吃喝玩樂,他還沒貪到那個份上。

賺錢嘛,要自力更生。

別看他今天發出去這麼多,當天晚上就能全部收回來,聽徐景回來說,總管府外面的街道已經堵的水泄不通,看不到盡頭的馬車就等時辰一到,便會入府拜見楊銘。

酉時剛至,總管府的大門被衛士們從兩側推開,賀歲者蜂擁而至,但是他們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進不了內苑,更別說見到楊銘的面了。

禮到了,就行了。

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691章 謝恩二九一章 滎陽王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五三章 楊廣進京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517章 嚴防死守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四章 說和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四四章 說和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22章 監門將軍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50章 名字不好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六一章 寡婦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20章 大柱國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14章 野心第738章 五鳳樓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91章 駙馬都尉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八八章 紅拂私奔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549章 家宴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六一章 寡婦六九章 舉薦四九章 有求於人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484章 僧籍道戶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
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691章 謝恩二九一章 滎陽王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五三章 楊廣進京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517章 嚴防死守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四章 說和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四四章 說和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22章 監門將軍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50章 名字不好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六一章 寡婦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20章 大柱國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14章 野心第738章 五鳳樓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91章 駙馬都尉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八八章 紅拂私奔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549章 家宴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六一章 寡婦六九章 舉薦四九章 有求於人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484章 僧籍道戶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