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

北面修馳道,江淮嶺南征調水師,江南造戎車五萬駕,東萊郡造海船三百艘,太僕寺徵調戰馬十萬匹,洛陽四大倉的糧食只進不出,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大隋正在謀劃一場對外的超級大戰。

關中的糧食近來告急,糧價飆升,百姓叫苦不迭。

好在西南道行臺那幫人坐鎮巴蜀,也有半年多了,各郡縣賣官換了不少錢,而楊銘又囑咐楊恭仁,以科考名額從巴蜀本土世家手裡換了不少錢,一律在當地換購成糧食,補給關中。

和平時期撈錢的辦法只有一個,從世家身上拔毛,但是戰爭一旦開啓,就不能這麼幹了。

一場規模龐大的對外戰爭之前,首先需要國內穩定,所以洛陽那邊頒下一條聖旨,將大隋各級監獄當中關押的土匪盜寇,一律斬首,首級懸於城門。

這個辦法,有震懾人心的作用,會讓那些流竄的綠林匪盜稍微收斂一下,算是殺一儆百了。

大隋對匪盜的定義非常廣泛,不單單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強人,或者是郡縣當中類似於黑幫的組織,就連偷東西的都算,偷就是盜嘛。

非常時期用重刑,這是無法避免的,否則前線打仗,後院起火,這特麼可不是鬧着玩的。

比如楊玄感,他就是在楊廣屁股後頭點了一把火的人。

蘇烈成婚之後沒幾天,就返回東宮任職了。

而楊銘也將韋雲起、蘇烈、裴行儼、樑師都、羅藝五個人叫至承恩殿。

殿內東宮一應官吏,全部都在。

楊銘率先開口道:“陛下有旨意,你們五個人,未來將會隨聖駕出征,此番遠征爲我大隋東北定鼎之戰,爾等當盡全力,報效君王。”

五人紛紛應命。

五個人當中,四個是楊銘舉薦的,至於驃騎大將軍韋雲起,這是人家楊廣自己要用。

韋雲起當年徵契丹,將契丹打的至今都沒恢復過來,因爲韋雲起擄走了四萬契丹人,發配至大隋各地爲奴,契丹一共纔多少人?總人口也就六七十萬的樣子,絕對是傷筋動骨了。

所以人家回來之後,直接就被封爲驃騎大將軍,極受皇帝喜愛。

楊銘讓五人坐下之後,繼續道:

“韋將軍自不必說了,是有大功勞的人,陛下有意讓你負責涿郡防衛,這是對你的看重,陛下此番遠征雖然還有一年半左右,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及早安排,伱明天便離京前往涿郡,與涿郡太守元弘嗣交接防線,查看當地形勢,該怎麼構築防線,你屆時可請奏陛下定奪,務求萬無一失。”

韋雲起點頭道:“卑職明日便動身,只是元弘嗣經營涿郡已久,卑職想要在短時間內接手邊防,恐得有人幫忙才行。”

涿郡,就是以前的范陽郡,老盧家的地盤,韋雲起這話是在暗示楊銘,你得跟盧家說好了,讓他們幫我的忙。

元弘嗣坐鎮涿郡已久,當地的邊防軍不說都是他的人,至少有一多半,韋雲起一個外來戶想要接手,其實不太容易。

韋家是大戶,元家也是大戶,所以元家那邊也得打招呼。

這時候,元文都笑道:“韋將軍只管放心,漁陽郡公(元弘嗣)那邊,族內已經有信過去,他會完全配合你的,至於盧家,盧中書也會安排妥當,力求韋將軍能夠順利接手。”

韋雲起還是不放心,沒有吭聲,而是將目光看向楊銘。

楊銘知道他在想什麼,元弘嗣只要不走,韋雲起就不好接手,畢竟人家纔是涿郡太守,下面的文官武將,也都只認他。

一山不容二虎,一軍不容兩將,韋雲起的擔憂是很有必要的,因爲他壓不住元弘嗣。

但是要更換一個邊疆太守,楊銘不好辦啊。

“這樣吧,我奏請陛下,將元弘嗣調任東萊郡,負責輔佐榮國公督造戰船,由滑國公韋保巒接任涿郡太守,你看怎麼樣?”

韋雲起頓時放心,緊繃的臉龐舒展開來,笑道:

“太子洞若觀火,對局勢之判斷可謂一針見血,卑職放心了。”

韋保巒,是韋壽的兒子,前太子妃韋盈的哥哥,以前在賀若弼的右候衛,被架空的乾淨利落,後來和另一位將軍鄭元壽,被楊銘給擼了,至今賦閒。

韋保巒和韋雲起,這是自己人,韋雲起當然放心了。

而他也清楚,太子一定可以說服陛下,畢竟接手關防,不把上一任換走,我接個空氣啊?

接下來,楊銘看向蘇烈,笑道:

“成婚才四天,就將你召回,裴姝心裡恐怕在怨恨孤吧?”

羣臣頓時鬨笑。

蘇烈臉紅道:“不會不會,國事爲重,拙荊是識大體的,連日來時常囑咐卑職,此番當效死命,以不負太子栽培。”

裴行儼當即翻了個白眼,我那妹子會這麼說?蘇烈你小子也學會騙人了啊?

楊銘笑道:“你和守敬,眼下是驍騎軍的長史了,驍騎軍當中多爲關中子弟,不好駕馭,我讓郇王楊慶之、觀王三子楊續爲你二人壓陣,以使調度得當。”

蘇、裴二人起身領命。

大隋的主力,都是關中子弟,能壓得住關中子弟的,只有宗室,尤其是驍騎軍,裡面姓楊的太多了,好多是被賜姓的。

賜姓本就是一種殊榮,尤其還是皇家賜姓,那麼你就會被歸入宗室派,這尼瑪都屬於皇親國戚了。

老楊家人口凋零,所以賜姓是維護家族基本盤的一大手段,金字塔下層穩固,上面纔會穩。

楊慶之是河間王楊弘的長子,現任滎陽太守,他和楊續不懂領兵,但是他們對驍騎軍的將士,有極大的約束能力。

例如,驍騎軍若有將士犯律,不遵調派,蘇烈和裴行儼不好處置,而楊慶之和楊續處置的話,就沒人敢說什麼了,他們類似於政委之職,是做思想工作的。

至於樑師都和羅藝,他們作爲錄事參軍,級別就很低了,屬於是主將身邊的副將,但是這兩個人,起步就在軍府,關係網絡都有,也熟知軍府的那套潛規則,對付起來遊刃有餘。

再說兩人的爹也都還行,刑部侍郎樑毗,左監門府將軍羅榮。

樑師都也沒有想到,太子會突然用他,心裡肯定是受寵若驚,心知當年太子經常去升道坊私會美人,他剛好管着那片,在那段時間整治坊內治安頗有成效,被太子給記住了。

殊不知,楊銘用他,是因爲他在歷史上小有名氣。

“諸位謹記,高句麗犯我大隋,辱我國體,陛下興正義王師討伐,是大義之舉,爲國家計,也是消除東北邊疆隱患,以期我北方承平,爾等應用心準備,不負聖恩。”

五人紛紛出列,異口同聲道:“末將謹記太子教誨。”

楊銘起身道:“明日朝會過後,孤會爲爾等踐行。”

來護兒還是給力的,聯合裴矩、虞世基、楊約、楊玄感在洛陽朝會上與宇文述爭執了好幾日,終於纔將楊銘要求的這五個人給安插進去了。

宇文述當然是異常惱火,我特麼是行軍大總管,你從京師把手伸到我這裡來了?

但是皇帝已經同意了,他再爭也沒什麼用了。

於是他將於仲文、衛玄、薛世雄以及妹夫李渾,約到家裡商量。

“你們說說,這叫什麼事啊?太子此番安排,無疑將打亂我的部署,我幾可預見,這五個人將來必出問題。”

宇文述在客廳內,一臉怒氣道。

他這是裝的,人混到他這個地步,早就喜怒不形於色了,所有的面部表情,都是因情況而定,戴上的面具而已。

他本來就在謀劃一場大敗,楊銘安排進五個人來,無疑給大敗找到了一個很好藉口。

所以他開場的第一句話,就已經在給未來甩鍋五人,做鋪墊了。

右屯衛將軍於仲文皺眉道:“沒有那麼嚴重吧,太子安排的五個人,位置並非關鍵要害,而且五人都是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應該不會影響大軍調度,許國公是不是太多慮了?”

右屯衛大將軍,本來是楊銘,但是楊銘成爲太子之後,不兼了,做爲楊廣心腹的於仲文被提了上來,從將軍變爲大將軍,而眼下右屯衛的兩個將軍,分別是獨孤楷和辛世雄。

辛世雄出身隴西辛氏,是北周時期宿國公辛威的侄子,也屬於關中集團。

薛世雄也跟着笑道:“許國公的意思是,裴行儼敢不聽我調度?他有那個膽子,也沒那個本事。”

來護兒是右翊衛大將軍,但是他要去東萊郡,所以眼下的右翊衛,是薛世雄和宇文化及說了算,而裴行儼,就是右翊衛驍騎長史,是歸他節制。

宇文述搖頭道:“諸位想的太簡單了,大軍調度,府、團、旅、隊各級,都需服從調派,你們也都知道,太子對我有偏見,他將那個心腹蘇烈安插在我麾下,這不是監視我嗎?”

刑部侍郎衛玄兼衛尉寺卿的衛玄笑道:

“蘇烈纔多大?許國公無需擔心,我反倒覺得,這個人值得一用,監視就監視吧,太子的初心不會有問題,他不過就是希望蘇烈藉此混個戰功而已,畢竟裴家這事鬧的挺大,現在人家可是裴仁基的女婿,你就照太子的意思,給他點權力。”

шшш ⊙Tтkā n ⊙C 〇 宇文述頓時冷笑道:“我就算給他,他也拿不住,驍騎軍也是他一個毛頭小子能夠鎮得住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衛玄道:“太子總鎮得住吧?”

宇文述嘴角一抽,無言反駁了。

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637章 救荒法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28章 誠信第一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一九章 撮合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747章 楊老四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490章 非大不可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二三三章 麥秋二六四章 高玥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零七章 檢校衛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761章 勸酒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617章 楊老八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六九章 舉薦四三二章 七貴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一章 三胎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74章 平反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五章 未雨綢繆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一九六章 亂戰七二章 佛道領袖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九七章 吃軟飯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四章 說和第691章 謝恩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
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637章 救荒法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28章 誠信第一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一九章 撮合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747章 楊老四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490章 非大不可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二三三章 麥秋二六四章 高玥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零七章 檢校衛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761章 勸酒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617章 楊老八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六九章 舉薦四三二章 七貴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一章 三胎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74章 平反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五章 未雨綢繆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一九六章 亂戰七二章 佛道領袖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九七章 吃軟飯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四章 說和第691章 謝恩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