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有爲突然被曾毅一把拉住,完全一愣的,詫異的看向他:“咋了,老弟?”
曾毅眉頭皺道:“這宅子有些不正。”
說這話時,曾毅一直拿眼去看那府邸牌,對那個弈字很是忌憚。
有道是字如人,看一個人的字就知道這個人的脾氣,爲人處事之風。
眼前的這個弈字就絕對的不正,寫的是殺氣騰騰的,很難想象一處別院休憩用的宅子居然掛着這麼一個字在門口,這不是和宅子的風水格格不入嘛。
錢有爲見曾毅老盯着牌匾,好奇問道:“老弟,你看什麼呢。”
“我在看字。”
“看字?”
“什麼字?”
“弈字。”
錢有爲被曾毅弄糊塗了,道:“你要是不喜歡這牌匾,我讓人拆了換個。”
曾毅搖頭道:“不是這樣的,你不覺得這個字寫的很霸道,很殺氣騰騰嘛。”
錢有爲仔細去看,點點頭道:“是有點,不過這和進宅子有什麼關係?”
曾毅點出道:“府邸牌匾可是一戶人家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不亞於蓋房上樑一樣,如果這牌匾不正,只怕這屋子會生邪氣。”
“你的意思這屋子內有鬼?”錢有爲嚇的臉色一白的,立馬叫道:“難怪王紅軍一家子倒黴,感情是因爲這宅子呀。”
這話立馬點醒了曾毅,點點頭疑慮道:“只怕有這個可能,不過也可能沒關係,總之這房子正門咱們是不能走的,還是走後門吧。”
錢有爲一聽走後門,無語的嘟囔起來:“自家房子居然不能走正門,真是悲劇呀,傳出去都丟人。”
曾毅笑道:“要是走了正門給自己帶來了黴運,害自己倒黴,甚至連累家人,那更加丟人誒。”
“也對,走,咱們走後門去。”
說到走後門,二人摸了一陣才摸到了後院,這要進門呢,曾毅突然又拉住了錢有爲。
錢有爲忍不住叫道:“老弟,你這又是怎麼了?”
曾毅指着門口的一尊石頭問道:“你看看那是什麼?”
錢有爲拿眼一看,見是一塊石頭,石頭有半人高,上半身雕刻着一個貔貅頭,再看石頭底腳有些字,讀出道:“泰山石敢當。”
“老弟,你這次大驚小怪了,這不過就是一塊石敢當,是用來驅邪避兇的,沒什麼好在意的,咱們還是進屋吧。”
錢有爲催促,曾毅則站着不動,搖頭道:“不對,哪有把石敢當立後門口的,這石頭一定有古怪。”
說着曾毅奔過去,腳上踩了一個不丁八步,然後奮力衝着石敢當一推。
石頭居然被推動了,衝着街道上倒去。
轟一聲,聲音振聾發聵,突然間兩道白光從原本石敢當立着的地方飛射而出,白芒直取曾毅的眼睛。
曾毅眼疾腳快,立馬側身躲避,同時左手劈出,重重的掃向了其中一條白芒。
白芒射出,其中一條被掃中落地,這居然是一條白蛇,這白蛇和其他蛇有些不同,他的額頭居然煩着紅光,被曾毅掃落地上的這蛇似乎很是痛苦,在地上不斷的扭動身子,而另一條白蛇偷襲曾毅不成,一落地便衝着下水道鑽去,一轉眼功夫就沒影了。
那被打落的白蛇恢復了些氣力,也要逃走,但是曾毅眼疾手快,一把抓起他的蛇尾,然後來回抖落。
蛇的骨頭都是軟的,最怕的就是這麼抖動,抖上兩下,他想要反撲咬上曾毅的手,可惜曾毅的手法太快,很快便叫他全身骨頭都脫節了,直接死翹翹了。
“這裡怎麼會有蛇,而且還是白蛇。”錢有爲嚇的臉都慘白了,驚恐的看向曾毅。
曾毅抓住蛇,拿眼去看石敢當下面的青磚,見青磚中露出了一個洞,衝內看去,見這立馬好像藏了一個鐵盒,於是伸手去掏。
“小心還有蛇。”錢有爲急忙喊道。
“不怕!”曾毅一笑,接着掏東西,直接拉出了一個長長的鐵盒來。
鐵盒是用銅鎖鎖住的,不過隨着年代的久遠,鎖早已經繡了,曾毅一扯就斷了,鐵盒打開來,二人看見內裡的東西均是一怔的。
這是一尊白玉何仙姑立像,玉質潔白細膩,採用的是圓雕鏤雕工藝,仙姑頭戴花冠,身着霞裳,綵帶纏身,右手持蓮花一枝,左肩扛一樹枝挑花籃,做緩步前行姿態,衣紋流暢,造型優美的很。
錢有爲驚喜的不得了,伸手便拿出了這玉像來:“想不到家門口還藏着這好東西,曾毅,這次多虧你的好奇心呀,不然這麼好東西還沒重見天日的機會。”
錢有爲對曾毅說話,可是突然間發現曾毅的神色大變,他詫異無比,急忙問道:“老弟,咋了?”
曾毅指着玉像的背面,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錢有爲急忙翻看,這一看自己也驚了一跳。
便見着玉像上刻了一行小字,居然是用簡體中文刻的:“白蓮現世,吾道當興。”
二人不約而同的想起了一個古老的教派來——白蓮教。
白蓮教,中國民間宗教。淵源於中國佛教淨土宗。北宋時,淨土唸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主持者既有僧侶,亦有在家信徒。南宋紹興(1131~1162)間,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初期的白蓮教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迄南宋後期,雖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統自居的佛教僧侶視爲“事魔*”,但已到處有人傳習,甚至遠播到蒙古統治下的北方。
元朝統一中國後,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全盛時期。廬山東林寺和澱山湖白蓮堂是元代白蓮教的兩個中心。
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爲號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稱白蓮道人。
因其“在家出家”,不剃髮,不穿僧衣,又被稱爲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元代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佈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
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合稱彌陀三聖)等佛像,上爲皇家祝福祈壽,下爲地方主辦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築橋之類的善舉。
堂庵多擁有田地資產,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成爲地方一霸。
入清以後,白蓮教又增加了許多支派,如老官齋、八卦教等,加上前代已有的支派,名目竟達百餘種。與明代相比,教義更加蕪雜,對無生老母的崇拜則有增無減。
乾隆後期到嘉慶年間是白蓮教的極盛時期,不僅活躍於北方諸省,在東北和南方各省也廣泛傳播。直隸灤州石佛口王姓家族主持的大乘教在各教派中處於特殊地位,影響尤大,傳播範圍擴及長江中下游地區。
清初白蓮教曾受反清復明思想影響,各派與清廷一般處於敵對狀態。
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水教徒王倫的起義,嘉慶元年(1796)收元教發動的鄂、豫、川、陝、甘五省農民起義,嘉慶十八年李文成等領導的天理教起義,都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
但是,就這些教派的教義而言,並不包含反封建的革命因素。
道光以後直到近代,白蓮教的活動並未消失,但其組織往往爲反動階級所利用。1949年以前在個別地區尚存的少數白蓮教支派,已淪爲反動會道門組織。
自此白蓮教開始沉寂當代社會,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如今居然有出現了白蓮教的蹤影,而且還出現的如此邪門,讓人想想都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