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當張唐聽聞丞相派人來見自己的時候,張唐頓時就變得有些不安,他拒絕了呂不韋的提議,也算是得罪了呂不韋,他很害怕呂不韋會處置他,可是又擔心自己還沒有燕國,就被趙人殺死...趙國的遊俠武士很多,這些人若是想要刺殺自己,那燕國肯定是不安全的。

可是,當張唐看到坐在自己面前的孩子的時候,他更加驚訝了,他瞪大了雙眼,思索了許久,這才困惑的問道:“您是奉丞相的命令來拜見我的嘛?”,他又看了看這孩子身後的幾個武士,這些武士正是負責保護呂不韋的,張唐認識他們,他又忍不住的問道:“丞相爲什麼會派個孩子來見我呢?”

甘羅甚至都沒有張唐的兒子大。

甘羅平靜的說道:“因爲連我這樣的孩子都能想明白的問題,您卻不知道,所以丞相派遣我來拜見您。”

張唐一愣,方纔問道:“您想要說什麼呢?”

甘羅這才詢問道:“您的功勞與當初的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更大呢?”

“武安君在南面挫敗強啊的的楚國,在北面施威震懾趙,燕兩個國家,戰則勝,攻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比不上他。”

“那您的威望與武成君相比,誰的威望更高呢?”

“武成君是天下聞名的仁義君子,著書育人,寬厚愛人,荀子這樣的賢才也稱讚他的仁義,自以爲不如,公孫子這樣的賢才都願意來學習他的學說,我的威望是比不上他的。”

“您果真覺得自己功勞不如武安君,威望不如武成君嗎?”

“是這樣的。”

“那當初執掌秦國政治的應侯和當今的丞相來比,誰的權力要更大呢?”

“應侯的權力不如丞相的權力大。”

“您確認應侯的權勢不如丞相嗎?”

“是這樣的。”

甘羅這才嚴肅的說道:“當初的武安君功勞無數,卻都不敢違背應侯的命令,應侯想要攻打諸國,武安君拖着病軀爲他統帥軍隊,如今的武成君威望很高,可是他面對丞相都不敢無禮,表現得非常尊敬。如今您的功勞不如武安君,威望不如武成君,而丞相請您趕往燕國您卻執意不肯,我不知道您這是憑藉着什麼啊!!”

張唐呆愣了許久,這才無奈的說道:“好吧,我就聽從您這個孩子的建議,前往燕國吧。”

甘羅笑了起來,點着頭,說道:“請您不要擔心,我會幫您來安排好這些事情,一定不會讓您受到任何的傷害。”,張唐看着面前這個孩子,一時也分不清這是他自己的想法還是呂不韋所教的,可他還是非常恭敬的起身拜謝了甘羅,甘羅急忙回禮,與張唐約定好了出行的時日,甘羅這才返回丞相府邸。

“什麼??張唐同意要去燕國了??”,呂不韋瞪大了雙眼,自己可是苦苦勸說了那麼久,這小子,到底是跟張唐說了什麼,如此迅速的就說服了張唐呢?當甘羅將自己與張唐的對話告訴了呂不韋之後,呂不韋卻是笑了起來,原來只是去恐嚇了一下啊,也難怪,張唐懼怕趙人,肯定也懼怕自己,甘羅又那樣恐嚇他,他大概是以爲這是自己的最後通牒吧。

呂不韋搖着頭,不過,他心裡也是愈發的看重這位甘羅,他纔不過十二歲,就能說出這樣的話,有這樣的能力,這實在是很了不起,等他長大之後,定然就是未來的國相啊,呂不韋笑眯眯的打量着他,這才說道:“您的功勞,我已經記下了,請您先回去吧,我要去稟告大王。”

甘羅卻是搖着頭,認真的說道:“其實張唐所想的也不能說是錯誤的,趙國在秦國與燕國之間...秦國本該是結交燕國來一同討伐趙國,可是燕國實在不堪,他數次敗給了趙國,我看燕王在戰敗之後便將罪責全部推給劇辛,他是個沒有什麼才能的庸碌君王,這樣的國家,對秦國實在是沒有什麼幫助。”

“他甚至都無法再牽扯趙國,與其跟燕國繼續交好,不如想辦法來爲秦國獲得足夠的好處。”,甘羅認真的說着,方纔又問道:“您覺得怎麼樣呢?”,呂不韋眯着雙眼,甘羅說的有些道理,跟燕國結盟,似乎對秦國完全沒有什麼好處,而且經歷了這一次的戰敗,燕國就變得更加虛弱,甚至連牽扯趙國這點事怕是都做不成,張唐就是當了燕國的國相,那對秦國又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呂不韋思索了片刻,方纔問道:“那您覺得該怎麼辦呢?”

甘羅認真的說道:“請您爲我準備五輛馬車,讓我出使趙國,我有辦法來改變這一點,爲秦國奪取足夠的利益。”

呂不韋看着面前這個嚴肅的孩子,還是決定相信他,於是乎,呂不韋就來拜見秦王。呂不韋拜見了秦王,這才認真的說道:“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他的年紀很小,可是名門之後,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他,最近張唐打算推病不願意去燕國,是甘羅去說服了他,讓他答應前往燕國。”

秦王一聽,便覺得很驚訝,便要呂不韋繼續說。

“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爲張唐清楚障礙,請大王答應派他去。”,嬴政笑着說道:“寡人居然還不知道秦國內有這樣的人才,請您帶他來見寡人吧。”,甘羅其實早就在王宮外等着了,呂不韋連忙派人將他接回來,當甘羅出現在了嬴政面前的時候,嬴政也是瞪大了雙眼,呂不韋沒有說他的具體年齡,只是說他年輕。

嬴政還以爲他大概二十多歲,可如今看來,他似乎跟趙康差不多大,還只是一個孩子,這不是年輕,這是年幼啊!

嬴政看着面前的孩子,好奇的問道:“你多大了啊?”,甘羅認真的回答道:“我今年十二歲。”,嬴政忍不住的笑了起來,看着一旁的呂不韋,說服張唐的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呂不韋卻有些平靜,沒有解釋什麼,嬴政也就收起了自己的輕視之心,方纔嚴肅的問道:“您想要出使趙國?”

甘羅點着頭,方纔說道:“是的,這些年裡燕國總是與趙國交戰,趙國雖然能擊敗燕國,卻因爲秦國的緣故而不能佔領燕國的土地,他們肯定也是非常的着急,而我們庇護燕國除卻減弱趙國的實力之外,對秦國並沒有什麼好處...故而我想要出使趙國,趁着趙國與燕國的戰事,來爲秦國獲得利益。”

“哦?趙國與燕國交戰,秦國能獲得什麼利益呢?”

“我可以讓趙國和燕國都拿出土地和城池來獻給秦國。”,甘羅信誓旦旦的說道。

嬴政大笑了起來,隨即板起臉有些憤怒的說道:“若是您不能完成使命呢?”,甘羅也是嚴肅的回答道:“那我願意死在趙國,若是沒有完成使命,絕對不會活着回來。”,嬴政不由得讚歎道:“好啊,如此年紀就有這樣的膽魄...丞相啊,寡人想要讓甘羅出使趙國...”

呂不韋自然也是沒有什麼意見的,秦王又說道:“十二歲的孩子都可以擔任使者來出使他國,看來年紀也並不能說明什麼啊,朝中有不少人覺得寡人年幼,無法親政...他們真應該來看看甘羅啊。”,甘羅頓時覺得有些不妙,自己似乎無意成爲了秦王手裡的武器,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果然,呂不韋皺了皺眉頭,這才說道:“您說的很對。”

嬴政若有所思的看着甘羅,笑着說道:“請您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也好讓大臣們看看,年紀小的人也能成就大事!”,甘羅無奈的領命,秦王又賞賜了他不少東西,這才讓呂不韋送他趕往趙國。呂不韋帶着甘羅走出了王宮,路上,呂不韋一言不發,只是皺着眉頭,甘羅心裡明白他在想什麼,卻又不敢多說什麼。

呂不韋沉默了許久,當甘羅準備回去準備的時候,他這才笑着說道:“不必多想什麼,好好完成大王的吩咐,這就足夠了。”

甘羅的爺爺甘茂是秦國的名將,也曾任相,他就學於史舉,學百家之說,經張儀、樗裡疾引薦於秦惠文王。在赧王三年,他助左庶長魏章略定漢中地。後遭向壽,公孫奭讒毀,在攻魏國蒲阪時投向齊國,在齊國任上卿。赧王十年,爲齊國出使楚國,秦王想讓楚國送還甘茂,爲楚所拒,後卒於魏國。

甘羅的父親,也就是甘茂的兒子,喚作史,甘史先是在魏國擔任官職,後來因爲與段乾子不和,憤怒的離開了魏國,回到秦國來任官,呂不韋非常的賞識他。當甘羅回到家裡,告訴自己的父親,自己要出使趙國的時候,甘史大笑了起來,認爲甘羅是在跟自己開玩笑,可是當呂不韋派來武士幫甘羅準備東西的時候,甘史懵了。

他去找呂不韋,詢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呂不韋誇讚了他的兒子,又說出大王要派遣他兒子去趙國的時候,甘史也是說不出話來,他不知道自己是該爲自己的兒子開心,還是該去找大王,讓他不要派自己的兒子去趙國,他的兒子才十二歲啊,天下哪有十二歲的使者呢???

呂不韋自然是勸說了他許久,讓他放心,趙王怎麼也不會去傷害一個孩子,他兒子是安全的,何況甘羅聰慧,他也絕對不會惹出什麼事情來。甘史回到了家,甘羅也是勸說他,又舉了很多的例子,甘史也是無奈,只好默認了這件事。很快,甘羅就在諸多武士們的簇擁下,朝着趙國出發。

他的那些朋友們,趙康,成蟜這些人也是來送別他,看着甘羅坐着馬車,晃晃悠悠的離開了咸陽,趙康只是笑着揮手,而成蟜心裡就有些觸動了,大哥年輕而有壯志,衆人都說他有明君之風,康雖然頑劣,可是他深受大家的喜愛,本身又悍勇,大家都說他將來會是很優秀的將軍,連這甘羅,如此年幼都能來當使者出使趙國。

那自己呢?自己一無是處...成蟜低着頭,神色落寞,而康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得知秦國派遣使者來趙國的事情,趙王也很意外,畢竟雙方的關係是非常惡劣的,自從馬服君前往秦國之後,雙方的關係就已經惡化到了一個最大值,沒有辦法去改善的那種,趙國與燕國交戰,秦國又支持燕國,趙王本來不想要去見秦國的使者,他的寵臣建信君告訴他:

“如今趙國之所以不能攻佔燕國的城池,是因爲秦國在支持燕國,若是可以改善與秦國的關係,讓秦國不再去支持燕國,這對趙國而言,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嘛?”,趙王思索了許久,這才決定要親自去接見秦國的使者,於是乎,趙王親自到邯鄲的郊外來迎接甘羅,當他看到使者是一個孩子的時候,趙王也是驚呆了。

秦國這缺人是缺到什麼程度了,居然讓一個孩子來出使,可是,趙王隨即發現,這個孩子行事非常的有禮儀,很多使者所要知道的禮節和儀式,這孩子都知道,他先是拜見了趙王,又說起了趙國與秦國從前那些友好相處的事情,又說秦王是多麼的渴望與趙王結交之類的話,趙王頓時就不敢將這個使者再當成孩子來對待了。

甘羅就好像是一個成年人那樣跟隨在趙王的身後,面色平靜,談笑風生,在遇到羣臣的詢問後,也是條理清晰,對答如流,這讓趙王非常的震驚,當他們回到了王宮裡的時候,甘羅這才詢問道:“上君聽說了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的事情嗎?”

趙王點着頭,回答道:“寡人有所耳聞。”

甘羅接着問:“那您聽說了張唐要到燕國任相的事情嗎?”

“也有所耳聞。”

甘羅分析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敢背叛秦國。張唐到燕國任相,說明秦國不會欺辱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來擴大在河間一帶的領地。”,趙王猛地皺起了眉頭,甘羅繼續說道:“您還不知道啊,大王想要加封丞相爲侯,準備將河間作爲他的食邑...丞相與燕國結交,就是爲了擴大自己的食邑啊!”

趙王恍然大悟,這才問道:“那您還來找寡人做什麼呢?”

甘羅搖着頭,笑着說道:“上君,丞相與燕國結交,只是爲了在河間的那些食邑而已,如今趙國擊敗了燕國卻得不到任何好處,這是因爲丞相與燕國結交的原因,上君不如先送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丞相去送回燕太子丹,秦國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

“您想想,如果您可以捨得河間的食邑,那您可以在燕國那裡得到更多的城池,還能與秦國結交,這難道不是很好的事情嗎?而有秦國幫助,您攻佔燕國也就會更加的迅速...如今獻出五座城池,將來您可以在燕國得到五十座城池啊!”

趙王頓時就動心了,他笑着說道:“好啊!”

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
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