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

在休整了一段時日之後,秦國開始在雲中等地聚集兵力。

在這個時候,因爲連年的戰爭,除卻秦國之外的各國都已經失去了主動開戰的能力,諸侯之間,相處的非常和諧,戰爭的主動權,完全落在了秦國的手裡。諸國只能被動的進行防守戰役,不再能主動出擊任何國家。而秦國,根本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越戰越強,國力不斷的上漲,動員能力也越來越強。

秦國在結束與趙魏的戰爭之後,在很快的時間裡就可以聚集士卒,準備下一次的戰爭,而秦國的老對手趙國,此刻卻是夠嗆,趙王逝世,國內的存糧全部消耗在上一年的戰爭之中,還沒有到秋收...爲了應對秦國的威脅,趙國只能無奈的向民間徵糧,這就是賦,賦不只是索要糧食,還要盾,駿馬,車之類的戰爭物資。

在四年之內,趙國已經向百姓們徵了十一次賦,他們將稅率調到了最高,也不再顧及百姓的死活了...趙國百姓民不聊生,尤其是當趙王偃逝世之後,趙國高層也就不再去施行由孝成王丹所留下的輕稅政策,毫不在意的將戰爭所帶來的壓力全部轉移給了百姓。趙國之內,哀鴻遍野,處處都是如強盜一般的官吏衝進百姓的家裡,拿走他們所有的東西。

看得出,當初繚所制定的對付趙國的辦法,是相當成功的,只是通過不斷的消耗趙國的國力,就將趙國逼入絕境,趙國如今所面臨的絕境,比當初的長平還要危急,還要讓人絕望。窮兵黷武,或者說,被迫窮兵黷武。

鄉邑之外,站着很多高大魁梧的武士,他們把守着大門,握着手裡的兵器,目光是那樣的冰冷,而在鄉邑之內,則是哭聲震天,格外的混亂,就好像有盜賊衝進鄉邑里那樣。官吏們行走在道路上,他們瘋狂的敲打着大門,門內的百姓,抱在一起,顫抖着,看着那搖晃着的大門。

這敲門聲,便是死亡的聲音,當官吏們踹開了大門,衝進了院落內的時候,男人擋在他們的面前,苦苦哀求,而官吏只是冷漠的宣讀來自邯鄲的消息,因爲戰爭,又要向百姓收賦...賦遠比稅要可怕的多,收稅是有定期的,一年一次,而賦不同,只要戰爭物資短缺,或者糧食不足,官府就可以一次次的不斷收賦。

而一家人用以熬到秋天的糧食,自然也就在招收的範圍內,在警告了他們抵抗者的下場之後,武士們就開始了這次的收賦,他們開始搜刮,搶走院落內所能用得上的物資,若是院落的主人表達出強烈的敵意,那麼就按着律法,將他們處死。家家戶戶裡,都能聽到撕心裂肺的哭喊。

官吏們扛着戰利品,傲然的離開戰場,前往門口,這裡停放着不少的馬車,他們將物資放在馬車,隨後運往邯鄲。

當騎士趕到這裡的時候,正好看到官吏們推着一批不願意合作的男人,讓他們在鄉邑外挖坑,這坑是做什麼的,路過這裡的騎士心裡很清楚,他翻身下馬,身後的隨從也紛紛跟在他的身後,看到他前來,那些正在忙碌着的官吏們,停下了腳步,面朝騎士,俯身行禮,彷彿那一瞬間,他就從野獸變回了君子。

又或者,他們一直都是如此。

李牧看着那些看着自己的良人,父親嚎啕大哭的妻,子...他們都被武士們擋在鄉邑內,他皺着眉頭,看向了爲首的官吏,這樣的場面,他並不是第一次看到...在先前,他看到幾個荒廢的鄉邑,四處逃亡的百姓,還以爲是秦人殺來了,只是,後來他才知道,這都是因爲官吏收賦的原因。

“你若是拿走了他們全部的糧食,他們要如何熬到秋收呢?你這是逼殺百姓的行爲啊!”,李牧有些生氣的說道,而爲首的官吏雖然不認識他,可是看到他的打扮,就知道得罪不起,他無奈的說道:“這是邯鄲的命令,要求各地都徵收足夠的糧食來抵抗秦人...我們若是不能完成命令,是要被殺死的,您說我該怎麼辦呢?”

“何況,若是不徵集糧食,我們要如何抵禦秦人呢?”

李牧看着周圍的情況,卻是不由得感慨道:“就是秦人來了...也不會造成這樣的慘況吧。”

李牧還是制止了這些官吏,並且加快了速度,朝着邯鄲趕去,繼續這樣收下去,那就不必等秦人來攻,趙國就要自己滅亡了...各地已經開始出現很多的盜賊,愈演愈烈,遲早會爆發更大的叛亂,道路上的百姓都在逃亡,大批的逃向秦國的方向,而百姓們的遭遇,卻讓李牧都有些動搖。

這些時日裡,李牧一直都覺得,自己就是趙國的守護者,自己一定要護住趙國...他也的確是擊退了來犯的秦國,可是趙國的百姓卻沒有因此而過上好日子,他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到如今,幾乎都沒有活路了....這就是自己所想要看到的嗎?這就是自己守衛趙國的功績嗎?

李牧的腦海裡一片空白。

當他來到了邯鄲的時候,趙王並沒有出去迎接他,他甚至都沒有派人去迎接李牧。李牧帶着騎士們來到了邯鄲,而邯鄲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處處都是來回巡視的士卒,以及來往不斷的馬車,馬車上載着糧食以及各種物品,每架馬車上,都載幾十個百姓的生命。

李牧走進了城內,隨即便朝着王宮趕去,當他來到王宮的時候,王宮外的武士們認出了他,急忙向他行禮拜見,李牧讓他們前往稟告...過了片刻,這些武士走出來,他們有些難爲情的看着李牧,遲疑了一會,說道:“上君身體不適...他說,您若是有要事,可以去找郭相。”

李牧看着面前這幾個武士,又看向了他們身後的王宮,新任趙王並不喜歡自己,不,他是非常的厭惡自己,李牧心裡已經明白了這一點,他爲趙國征戰了十幾年,到最後,卻好像什麼都沒有做到,百姓們依舊在受苦,而君王卻已經公然表達出了對自己的不滿,李牧沉默了片刻,離開了王宮。

他帶着人來到郭開的府邸。

郭開正帶着人在統計各地送來的糧食物資,李牧忽然闖進來,郭開笑着站起身來,快步走到了李牧的身邊,“武安君?您是何時回來的?”,他就像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那樣,非常的開心,李牧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他問道:“您爲什麼要這樣做?您的一道命令,殺死了數萬人...”

郭開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他從腰間拿下了國相的印章,直接丟給了李牧。

“好啊,那您來處置這些事情吧...秦人準備進攻雁門,國庫內一粒糧食都沒有...那就看您的了...您可以想個辦法來抵禦秦人。”,郭開轉過身來,頭也不回的離開這裡,直接走進了內室。李牧看着手裡的印章,咬緊了牙,將印章狠狠丟在地面上,方纔也離開了院落。

郭開待在內室,聽着自己的心腹報告李牧的情況。

郭開不由得笑了起來,好,很好,李牧的末日到來了。

次日,趙王召集羣臣來商討大事,李牧終於是見到了這位新王,趙王年幼,尚且不能親政,故而一切事務都是由李牧來負責,趙王坐在上位,忍不住的打着哈欠,毫無君王的威儀,而郭開卻是皺着眉頭,憤怒的指責着秦國的罪行,隨後,郭開又表達出了自己對目前局勢的擔憂。

秦國不斷的在雲中等地聚集士卒,只怕在不久之後,就要對雁門等地區發動進攻,而若是雁門失守,那邯鄲就是全方面的暴露在了秦人的面前。到時候,秦國甚至可以繞過趙國長城來攻打邯鄲,邯鄲最重要的防守舉措都沒有辦法發揮出作用來,而更加危急的是,趙國沒有糧食,甚至都沒有辦法徵召士卒來作戰。

總不能讓士卒們自己帶着足夠的糧食來出戰吧??

羣臣憂心忡忡,只有年幼的趙王,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不在意郭開所說的那些情況。

郭開最終看向了李牧,他認真的說道:“武安君不贊同我召集糧食的做法...既然您不贊同,那我就不繼續去召集了...可是,您得有信心來擊敗在雲中的秦人...若是您不能擊敗,就請不要反對我的命令,我這麼做,也是爲了趙國...沒有足夠的糧食,如何應對秦國的入侵呢?”

李牧皺着眉頭,他說道:“我一定會擊敗秦人...請不要再這樣強行徵集糧食...您所逼死的人,比秦人殺死的還要多。”

“好,那您就帶着邯鄲的士卒,前往雁門,抵禦秦人吧。”

“邯鄲的士卒不過四萬多人...而秦國若是出征,數量大概不少於十萬..”

“四萬就四萬...”,李牧說着,他是真的不能能看着趙國的百姓來承受這樣的災難...而最後的結果,就是李牧帶着邯鄲的四萬軍隊,前往雁門,不少人都覺得,李牧是必敗無疑的,四萬人如何能抵禦秦國的十萬大軍呢?這一天,王后非常的開心,她覺得,這是郭開的計劃,讓李牧帶着少量的士卒去戰場送死。

只可惜,郭開從來就沒有這樣想過..邯鄲這四萬士卒,可是被郭開上下滲透,裡頭滿是秦國的奸細,郭開的心腹,這支軍隊怎麼能跟着李牧陪葬呢?郭開當然是不捨得的,郭開隨即下令,又令司馬尚,田約爲副將,跟隨李牧一同來抵禦秦國的進攻。國內最優秀的這些將領都來到了雁門。

而此時,秦國卻還是在操練士卒,並沒有急着出戰。

這讓李牧有些驚訝,他自己也不理解,爲什麼秦國在雲中召集士卒,卻又遲遲不來進攻...當然,秦國的目的並不是要攻打趙國,他們只是在配合郭開,他們的目的是李牧。李牧開始操練士卒,觀察秦軍的動向,如此過了一段時間,邯鄲的援軍來到了這裡,說是援軍,其實也不過一百多人。

而帶領援軍前來這裡的,卻是郭開的心腹顏聚。

李牧,司馬尚,田約等將軍們坐在營帳,顏聚則是站在他們的面前,宣讀趙王的命令...趙王要求李牧將軍隊交給顏聚,然後返回邯鄲...顏聚還沒有說完,司馬尚就打斷了他,司馬尚向來暴躁,他猛地站起身來,幾步走到了顏聚的面前,方纔說道:“你這廝,有什麼功勞,可以接替武安君?”

“上君年幼,這肯定都是郭開代替上君所下達的命令!”

司馬尚一把抓住顏聚的手臂,方纔惡狠狠的問道:“你說,郭開爲什麼要下達這樣的命令?”

顏聚看着他,心裡雖然害怕,卻還是裝作平靜的模樣,他說道:“我到來之前,都不曾見過郭相,是上君派我來的,這命令都是上君親自書寫的...他都不許我告訴國相...”,司馬尚奪過了命令,仔細看了片刻,這才笑了起來,他說道:“還真是,就這筆跡,的確像是頑童所書!”

李牧瞪了一眼司馬尚,這才說道:“派我出征的是郭開,他既讓我出征,也就不必再派人來取代我,想來這是上君的命令,上君年幼..尚且不知道國家的大事...何況,將軍在外征戰,君王的命令是可以不接受的。”,李牧這才起身,對顏聚說道:“你返回邯鄲,找到郭相,將這件事告訴他...”

李牧心裡已經認定,這就是趙王的任性舉動。

顏聚尷尬的笑了笑,這才說道:“武安君,請您不要怪罪,上君下令,我也不敢違背...”,李牧搖了搖頭,他說道:“我不會怪罪您的...這不是您的過錯。”

司馬尚冷哼了一聲,這才坐了下來。

田約感覺有些不對,國內的事情,都是郭開做主的,就算這是趙王偷偷下達的命令,郭開也不該不知情啊?

顏聚離開了營帳後,田約就坐在了李牧的身邊,並且將心裡的想法告訴了李牧,李牧若有所思,他也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情況,秦國遲遲沒有發動進攻,而趙王的這封命令又如此的古怪...

顏聚在離開營帳後,並沒有離開雁門,以休息的藉口繼續待在這裡,如此過了幾天,顏聚這才悄悄的以趙王的名義召集了軍中的中層將領們,衆人到齊之後,顏聚拿出了王令,認真的說道:“李牧等將領不願意執行上君的命令,請二三子幫助我抓住他們,若是不服從命令的人,將要被視爲是叛賊的同夥!”

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九十二章 名將的誕生與消逝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九十二章 名將的誕生與消逝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