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

衙堂左廂廳,居中長案之上,乃是用河砂、樹膠精心製作的淮上地形沙盤,呈現桐柏山、伏牛山及汝水、潁水等山川起伏不平的走勢。

楊麟此時率左驍勝軍將卒所駐守的汝州大部分地區以及河洛其他的南部地區,都在沙盤上有精準標識。

徐懷手按腰間的佩刃,深深皺緊眉頭盯住沙盤上的伊、滍二水,輕輕咂着嘴,說道:

“多借木赤、嶽海樓、曹師雄一個膽子,他們這個冬季都不可能強攻淮上,你們看看,嵩縣、汝陽這兩個地方,曹師雄能佔到什麼便宜?”

伊河源出伏牛山北麓,徑直往北,於洛陽城北與洛水合流成伊洛河,經偃師、鞏縣流入黃河。滍水源出伏牛山,則是經汝陽、樑縣、郟縣、襄城往東流淌,舊道與洪河、南汝河等水合流成汝水,經上蔡、新蔡、淮川,流入淮河。

伊河、滍水雖說分屬黃河、淮水兩大水系,但兩河的上游發源地卻同在伏牛山北麓的崇山峻嶺之中;兩河上游河道相距最近處僅二十餘里。

位於伊河上游的嵩縣與位於滍水上游的汝陽,曾經分別隸屬於洛陽府、汝州,但在鄭懷忠棄守河洛大部之後,楊麟率左驍勝軍退守伊水上游地區及汝州,嵩縣也就劃入汝州轄下。

嵩縣、汝陽乃是洛陽的東南門戶,換個角度,嵩縣、汝陽則是汝州的西門戶,又是河洛敵軍經伏牛山與嵩山之間的汝州古道、東進淮上的西隘。

入冬之後,河洛敵軍往嵩縣、汝陽北部挺進,京西敵軍往許昌大規模集結,單純從勢態上有三個可能:

一是嶽海樓、木赤率京西敵軍從北面牽制住楚山軍,方便曹師雄率河洛敵軍從西往東進攻汝州。

一是曹師雄率河洛敵軍從西牽制住楊麟所部,方便嶽海樓、木赤率京西敵軍從北往南進攻淮上西線防區。

一是河洛敵軍、京西敵軍同時對守禦汝州左驍勝軍、守禦淮上西線的楚山右軍發動進攻。

徐懷直接否決掉後兩者的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京西敵軍在許昌大規模集結,意圖從北面牽制住楚山右軍,以便曹師雄率河洛兵馬進攻汝州。

而嵩山、汝陽作爲汝州的西門戶,自然就是河洛敵軍必需拔除的第一目標。

“鄭家連永寧都不敢守,使洛水中游狹地,盡落曹師雄之手河洛敵軍現在僅需要在永寧駐以數千精兵,就能堵死神武軍從盧氏沿洛水北上的通道,曹師雄可以心無旁鶩的將主力兵馬集中到東南側,進攻汝州,”

徐武江蹙着眉頭,沉吟道,

“不過,嵩縣、汝陽都位於伏牛山北麓的羣山峻嶺環抱之中,側翼又有我們覬覦一側,曹師雄真有膽子敢長久圍困嵩縣、汝陽嗎?”

鄭懷忠之前率神武軍退守洛水上游太保守了,將洛陽中游永寧等城都放棄了,徹底退到洛水上游的盧氏縣境內。

這使得曹師雄僅需要在洛水中游擇險地駐守數千精銳,就能

擋住神武軍沿洛水北進的通道,從而無法擔憂神武軍來自西南方向的威脅。

雖說鄭懷忠的保守、畏戰,方便河洛敵軍能夠集中主力兵馬心無旁鶩的進攻汝州,雖說楊麟所率左驍勝軍兵馬規模有限,但左驍勝軍在汝州境內所據守的都是易守難攻的堅固城寨,並非河洛敵軍憑藉優勢兵力就能輕易攻陷的。

更爲關鍵,汝州與淮上西線互爲脣齒,汝州形勢危急,誰會相信楚山先選擇袖手旁觀,而不施以援手?

“京西敵軍從許昌南下,最多牽制我西線主力兩個月,兩個月後必然撤退,”史軫敲着長案,沉吟道,“看來曹師雄很有信心在兩個月內攻下汝陽、嵩山其中一座城啊!”

理論上,敵軍今年冬季不敢強攻淮上,也不應強攻汝州。

除非曹師雄有把握在兩個月之內,有把握在楚山西線精銳被京西敵軍牽制住無法脫身之際,將嵩山、汝陽等城池攻陷下來。

徐懷對嵩山不是特別熟悉,但當年隨王稟北上,他與唐盤、殷鵬、韓奇等人遊歷河洛大地,曾在汝陽逗留了三天,對汝陽城及周邊的山山水水很是熟悉。

汝陽城踞滍水西岸高坡而建,雖然是座小城,但城池四周地勢險峻,臨水倚山,高伏不平。

不要說展開優勢兵馬了,汝陽城前連放置投石機的空間都沒有。

當世投石機,特別是重型投石機,最多需要組織二三百青壯一起拽動繩索發力,才能將上百斤重的石彈,狠狠砸到二三百步開外去,每放置一架重型投石機,加上少說上百人的操作空間,通常需要上百步縱深的開闊空間纔夠。

即便是輕型投石機,沒有三四十步縱深的開闊空間,也很難操縱,而輕型投石機對守城兵馬的威脅,要比重型投石機小得多,基本上都沒有辦法砸塌城牆之上戰棚、城樓等附屬防禦建築,更不要說威脅到堅厚城牆的本體了。

汝陽城踞險而建,環城四五百步之內都沒有放置投石機的空間,河洛敵軍不能借助投石機等重型投擲器械,也沒有辦法讓攻城車、衝車、洞屋車等戰械通過崎嶇地帶進逼到城下,純粹驅使兵卒以雲梯等簡陋戰械附城強攻,得到付出多大的代價,纔有可能攻下汝陽城?

而楊麟接管伏牛山北麓的汝州防區,一年多時間也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強汝陽、嵩縣、樑縣等地的防禦,其在汝陽城駐有兩千精銳兵馬,必要時可以從民衆徵募青壯,將守兵擴大到四五千人。

嵩山駐守兵馬相差無比,但守禦形勢比汝陽更好。

如今的左驍勝軍一萬五千正卒,絕大多數都是經歷多次血戰淬鍊過的精銳老卒,楊麟麾下也不乏能戰善戰的勇將與兩次北征伐燕時期相比,諸部兵馬,甚至包括鄭懷忠麾下的左右神武軍,戰鬥力都得到極大提升,殘酷的戰爭既能血腥的淘汰兵馬,也能鍛鍊兵馬。

現在大家很難想象曹師雄要如何強啃下汝陽、嵩縣,打開東進汝州的缺口。

而樑縣作爲汝州州治,楊麟親率六千精銳坐鎮樑縣,楚山衆人也很難想象曹師雄撇開汝陽、嵩縣不大,從狹窄的穀道穿插到樑縣城前,直接強攻樑縣。

通常說來,河洛敵軍想要攻陷汝陽、嵩縣,唯一可靠的辦法就是依仗兵力上的優勢,強行切斷汝陽、嵩縣與汝州大部的聯繫,長期進行圍困。

不過,楚山精銳熬到春後,滍澧水勢再一次上漲,從西線增援過去僅有兩百里路程,楚山也不懼與河洛敵軍野戰,衆人也很難想象曹師雄有長期圍困汝陽、嵩縣的決心。

“敵軍會不會擔憂我們有出兵干涉淮南戰局的可能,他們兵出兩路夾攻淮上、汝州,真正的目的只是爲了確保將我軍主力徹底牽制西線動彈不得?”徐武江沉吟問道。

“目前看他們可能是這個意圖,但這世間有太多不可能之事,”徐懷輕輕吁了一口氣,吩咐周景道,“你代我到樑縣走一趟,看楊帥那邊有沒有什麼別的發現,切不可大意……”

汝潁會戰,楚山想他人不敢想設下引水北泄的奇謀,最終斬獲汝潁大捷。

此時在河洛、京西所聚集的敵軍,是楚山軍、左驍勝軍的兩三倍之多,除了降附兵馬外,還有大量的赤扈騎兵與色目精銳,楚山衆人也不敢有半點的大意。

誰知道他們有沒有楚山未能窺透的伏筆?

徐懷除了使周景親自代表他前往樑縣見楊麟,進一步瞭解汝州的守禦情況外,還簽署一系列軍令,確保冬季能動員的軍事力量,比原計劃更多的往西線傾向。

楚州人口主要還是集中在東線的淮源、楚山、信陽三縣,秋收之後,兵馬都監司派出大量的將吏下面負責鄉兵、寨勇的操練、備戰,也主要集中在東線。

州兵冬季實編三萬兵卒,其中東線佔到三分之二。

之前考慮到赤扈在這個冬季會對淮南發動大規模的攻勢,淮王府軍倘若支撐不住,朝廷有可能緊急下令楚山增援淮南,在東線入冬後能編兩萬州兵以及水軍都主要駐守在周橋等地的情況下,徐懷還是將四廂甲卒放在東線。

現在即便揣測京西、河洛敵軍的意圖,很可能就是將楚山精銳徹底牽制於西線,難以兼顧淮南的戰局,徐懷也只能照着當前的局勢,進行戰備上的調整。

除了從東線抽調五千州兵,補充西線諸縣(城)的基本守禦力量外,徐懷還簽署軍令,將殷鵬所部從東線調往葉縣,以便能隨時從葉縣出發,經滍水上游南岸的驛道,增援汝州諸城。

徐懷同時調陳子簫所部進駐襄城,與唐盤兵合一處,召陵留守王憲率部駐守;選鋒軍也在史琥、烏敕海等將的率領,先期往襄城集結。

在人事任命上,徐懷還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使徐武江兼領右司馬、舞陽知縣,與史軫、潘成虎、範雍等人留守舞陽署理軍政事務,以便他隨時能從繁瑣的軍務中脫身,趕往前線督戰……

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七十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十二章 北城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六十章 職事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十一章 天命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
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七十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十二章 北城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六十章 職事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十一章 天命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