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城

孟節、朱亢此時並不能確知淮川北面到底有多少敵軍,但確信不會低於兩萬人馬,其中有四五千最精銳的赤扈騎兵,以致宣威軍兩萬兵馬在焦陂以東所結大陣沒能支撐住一個時辰,就被打得全面崩潰。

宣威軍主力如此輕易被打潰,雙方並沒有僵持太久,就註定虜兵的傷亡非常有限,使其能調動足夠的兵馬往淮川掩襲過來,甚至都不需要進行休整。

而淮川位於淮水北岸,控扼汝口,乃是虜兵勢在必奪的一座城池,孟節、朱亢不禁懷疑楚山在淮川城外埋伏兵馬僅千餘人,到底能不能殺退虜兵的掩襲,能不能支撐到羅山、潢川等城的人馬來援?

當然,徐懷率三千人馬千里奔襲太原,在敵軍十數倍於已的太原、嵐州、忻州攪得天翻地覆,最後還成功將十萬太原軍民接援到襄陽,堪稱奇蹟之男。

孟節、朱亢等人以往對這些傳聞,是嗤之以鼻的,認定其中必有虛誇,也嚴禁下面人隨意議論、宣揚這些事,憂慮武將驟得大名,終桀驁難制,有害綱常。

不過,這時候他們卻特別願意相信這些傳聞是真的,巴不得徐懷麾下精銳一個個真就是銅頭鐵臂,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

天色已然昏暗下來,一輪清冷的圓月已然升至半空,澄澈的月光,將鉛藍色的蒼穹映照得就像深山幽潭,幾絲浮雲飄蕩蒼穹之下,朦晦的夜色籠罩大地,將田野、溪河、樹林以及田埂、驛道勾勒出模糊的輪廓來。

城門已正常關閉,此時已有不少潰兵逃到城下,大喊大叫拍打城門要進城,城牆之上的守軍這時候也都醒悟過來:

天啊,前天經略使劉獻、都統制傅潛剛剛從淮川率領北上的宣威軍主力,已經被敵軍打得大敗!

潰兵都逃回淮川來了?

遠處已有小股虜騎出沒,不時逼近城下,射殺逃到城牆腳跟的潰卒,這叫城頭守軍越發的恐慌。

他們都意識到,宣威軍在焦陂不僅被打得大敗,很可能主力已經被盡殲了,要不然敵騎不會這麼輕鬆、毫無顧忌往淮川城直接進逼過來。

恐慌在城頭蔓延,守軍一個個臉色發白,手腳顫抖,沒有人敢在這時候打開城門。

有人忍不住從垛牆探頭出去,朝城下潰卒詢問焦陂的戰況,卻不防虜騎逼近後冷箭又精又狠的射過來。

徐懷他們登上北城門樓時,城頭已有十數將卒被逼近城下的小股虜騎射死射傷,城頭更是亂作一團,甚至有人驚惶失措,都想逃走,只是看到徐懷他們走過來,才被迫又回到城頭。

孟節、朱亢等人剛剛平復下來的心緒,驟然間又慌亂起來,忍不住要追問徐懷,虜騎已經逼近城下,援軍到底藏在哪裡?

“這些只是赤扈人的小股斥候兵馬,第一波掩襲兵馬沒有那麼快趕到!”徐懷看孟節、朱亢等人慌亂神色,便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平靜的說道,暗指現在還不是楚山伏兵現身的時機,要他們稍安忽躁。

徐懷又看了左右一眼,吩咐城頭守軍道:“城樓前還要多加四堆篝火點燃起來,本侯要北城牆所有的將卒都能看清楚這邊的情形!”

徐懷說過話,孟節、傅樑等將吏都又衆星拱月的圍着徐懷,當下有幾個手腳機敏,此時還算鎮定的將卒便聽吩咐去準備更多的篝火點燃起來。

徐懷就徑直站在垛牆前,冷眼看着往城下逼近過來的十數虜騎。

爲方便作戰,徐懷、陳子簫等人在路上已經將之前用來掩飾身份的兵服脫去,露出裡面所穿的瘊子甲。

瘊子甲與尋常的鱗甲、扎甲相比,主要是用冷鍛技術反覆錘擊去雜,進一步改良提善精鐵的堅韌性,通常要將一片甲葉鍛打到原先三分之一的厚度視爲合格。

爲了檢驗甲片鍛打是否合格,每一片甲葉會有意留一小塊不去鍛打,凸出來就像臉上所長的瘊子,故名瘊子甲。

甲片經過反覆的錘鍛,呈青黑色,表面光滑、亮如明鏡,在月光照耀下,有如銀鑄。

楚山此時已經掌握瘊子甲的冷鍛技術,但還沒有辦法量產。

而瘊子甲放在任何一支軍隊,都是千里選一的良甲。

徐懷着甲站在垛牆前,十數虜騎當然視之爲大魚,其他人逼近城下,持弓照舊往城下潰兵射箭,其有一人冷不丁將長弓擡高,一箭就朝徐懷面門射來。

冰冷的箭簇在月下彷彿一點寒芒疾射,五十餘步距離,羽箭幾乎瞬息前就到徐懷眼前;許凌、傅樑等人站在側旁看到一幕,心臟驟然一緊,幾乎要暈眩過去。

徐懷鬆開手,將一支扁頭箭扔到城牆鋪磚地上。

許凌、傅樑、陳肅作爲武吏出身,多少還是有些能耐的,但也只能勉強看清楚徐懷出手抓箭的過程。

那一瞬間單看徐懷的右手似鷹喙啄擊,似靈光一點就將眼前利箭捉住,但徐懷在那一瞬間氣勢之凌厲,給人的感覺就像一頭毒蟒驟然間怒張獠牙,所有的精氣神都鎖在那一啄之間。

徐懷身上所穿的瘊子甲像水波一般盪漾,顯示渾身的筋肉在那瞬間一齊發勁。

這是何等強悍的武技修爲,這是何等強悍的自信!

城上守軍以及孟節、朱亢等人都沒有看清楚徐懷怎麼將箭抓住,但也都明白空手抓箭絕非尋常武將能爲。

十數虜騎也陡然驚醒過來,知道城頭有真正的武道強者坐鎮,立即拽住繮繩,驅馬往外圍拉開距離。

見十數虜騎停在一箭距離之外,徐懷這時候才從容不迫

的看向左右,冷笑道:

“都說赤扈人皆擅騎射,射術之精冠絕天下,我看也不過如此!子簫、史琥、徐憚,你們給這些蠻夷之輩見識一下大越精絕射術!”

徐憚乃徐武磧之子,桐柏山匪亂時,與蘇老常之子、蘇荻之弟蘇蕈都只是十二三歲的少年,但這些年過去,他們都已經是桐柏山後起之秀了。

徐懷往後讓出垛牆前的空間,陳子簫、史琥、徐憚取下所負強弓,各踞一處垛口。

敵騎已在一百步之外,尋常步弓都難有效射傷。

陳子簫、史琥、徐憚三人所持強弓,光將弓弦拉滿就需要三百斤力,而大越絕倫科的要求,不單將這樣的強弓拉開,還要四肢身骸保持相對放鬆的狀態,才能保證射箭有足夠的精準性。

天雄軍有徐、王兩族子弟爲根基,數年積累招攬英傑人物,也不過十數人有這樣的箭術。

不過,就算如此,想要射殺一箭之外的赤扈精銳武士也絕非易事。

陳子簫、史琥、徐憚也不託大,三人各扣三支羽箭在手,九支羽箭在一個呼吸間都奔居首那人連珠射去。

赤扈斥侯都是軍中精挑細選的精銳之士,即便這隊斥候只有十數人,居首之人也是百戶級別的番將,反應絕對夠快,左手持弓、右手持箭,接連打落六支利簇,但還是連中三箭,其中陳子簫射出的一支利箭,又準又狠的射穿其頸項,就聽得其慘叫一聲栽馬下去。

其他虜騎將落地後生死不知的那人搶走,不敢再在近處逗留,往更遠處馳奔而去。

“我乃靖勝侯徐懷,相信在場諸將卒有不少人聽過本侯的名頭,”

徐懷這時候才緩緩朝城樓附近的守軍將卒看過去,說道,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劉使君、傅將軍在焦陂吃了敗仗。本侯也不跟大家多說什麼廢話,現在形勢很危急,敵軍隨時會掩襲過來,需要諸將卒與本侯同心協力守住淮川支撐到援軍趕來。今夜不知道會死多少人,本侯不能保證在場的將卒都能活下來,但本侯能保證的,本侯只要有一口氣,在此期間與孟節、朱亢、程嘯三位郎君絕不會離開此間半步,而諸將有膽敢臨脫逃者、亂我軍心者,立殺無赦!”

孟節、朱亢、程嘯沒想到他們還需要守在城樓之上,臉色頓時間有些垮,但他們不管心裡有多不願意,還是知道分寸保持住沉默。

徐懷這時候對城樓前的兩名隊率說道:“好了,你們現在着人去找些繩索過來,將城下手足縋上城來,但每縋一人,都要將本侯這番話原原本本告訴他們,令他們在城樓後暫歇,不得離開……”

這時候城中守軍都將以上武將差不多都召集了過來,徐懷與衆人直接進城樓議事……

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三十章 接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三十章 西進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二百七十五章 禪讓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八十章 觀敵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六十九章 聲東
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三十章 接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三十章 西進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二百七十五章 禪讓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八十章 觀敵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六十九章 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