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

(感謝第四十四位新盟主數字兄慷慨捧場……)

雖說州縣班頭帶着忤作都跑來看過幾次,但鄧珪還是不敢將郭曹齡等三人的屍身找個地方埋葬了,迄今猶用石灰封入棺中,停在遇刺的那小院子裡。

“殺人者楚山夜叉狐”八個醮血寫就的醜字,這時候已變成黑褐色,房間裡散發着淡淡的腥臭味。

程倫英走進屋來,眉頭輕輕皺起來,盯着牆壁上的這幾字看,一聲不吭。

“這字真醜,敢自稱夜叉狐?”縣尉朱通玩味的笑道。

鄧珪站在程倫英的身後,一聲不吭。

過去十天,鄧珪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走進這間房,郭曹齡等三人的屍首也親自查驗過多次。

郭曹齡右肘臂骨寸裂,左頸被扎破一洞,致命傷是胸口被捅刺十一刀以及喉管被掐碎,出鞘的長刀也有崩開米粒大的口子,這些都說明郭曹齡遇襲時,並非完全失於警覺,而是在出聲示警後,奮力拔刀與刺客搏殺過。

郭曹齡的兩名手下也都及時進入房中,被同一名刺客殺死。

鄧珪都不知道自己在剛奪得武舉的盛年,身手能不能及得上這刺客;或許是不及的。

鄧珪心裡很清楚,他就算自詡年輕時身手不差於郭曹齡,也斷然不會冒險去做這種事的。

這個“楚山夜叉狐”到底是誰?

除開徐武江這些受人蠱惑就不知輕重的粗莽武夫外,到底還有誰藏在幕後保護王稟?

這些天,鄧珪他本人無法離開淮源,卻寫了無數信四處“請罪”,但接任的巡檢使郭曹齡死了,這節骨眼裡沒有誰願意佔這個屎坑。

偏偏鄧珪的調令還沒有正式簽發下來。

鄧珪“論罪”,都應該削職爲民了,鄧珪他自己也迫切想削職爲民,但從路司到州縣,都決定給他戴罪贖罪的機會,將他繼續摁在淮源巡檢使的任上,他能奈何?

程益作爲驛丞,原本也應要被追責奪職,但路司到州縣似乎都忘了有他這麼一個人。

現在看到程倫英推脫不了,硬着頭皮親自到淮源過問刺殺案,鄧珪才稍稍寬心一些。

程倫英比他官大,又是士臣,這事最終一定要找人來背黑鍋,鄧珪這時候可不覺得他比程倫英更有資格。

“桐柏山裡以往真沒有這個叫‘楚山夜叉狐’的人物?”程倫英轉回身來,問道。

“或許有,但下吏到淮源兩年多來,卻孤陋寡聞,沒有聽說過這號人物?”鄧珪說道。

“要是連這號人物都沒有聽說過,該將他從哪個角落裡挖出來,給路司及樞密院一個交待?”程倫英沉聲問道。

鄧珪謙卑的說道:“下吏蠢鈍,請程郎君降罪。”

“降罪,降罪!這事處理不好,鄧珪你以爲自己能脫得了身?”程倫英聽鄧珪這時候還不痛不癢的打着官腔,氣不打一處來,壓不住心頭的煩躁,不客氣的惡聲說道。

鄧珪苦笑起來,也不爲程倫英惡劣的語氣犯惱。

蔡鋌權勢薰天,派人暗中控制虎頭寨,在路司又有陳桐等人作爲內應,誓要取王稟的性命,他們以往不想直接捲進這事裡去,主要是不想擔惡名、不想最後淪爲替罪羊被推出來背黑鍋。

而這時已經不是背不背黑鍋的問題了,他們要是敢做助紂爲虐的幫兇,這個“楚山夜叉狐”,會不會就藏在暗中盯着他們的頭顱?

要不然,鄧珪實在想象不出,刺客殺死郭曹齡後,爲何還要蘸血留下“殺人者楚山夜叉狐”八字名號?

不會是想着揚名立萬吧?

“王相公被貶唐州,理應從許昌一路南下,經方城去泌陽,卻偏偏從許昌偏往上蔡,從上蔡之後,又繞往信陽,以致最後走入桐柏山中……”鄧珪稍作斟酌,對程倫英低聲說道。

王稟出京貶往唐州,食宿都由沿途驛館供給,因此也有清晰的軌跡可供查詢。

王稟從汴京往唐州,要是從許昌渡過潁水之後,直接走伏牛山脈西麓的驛道,經方城往泌陽,一路道路通暢,僅有三百六七十里。

王稟抵達許昌之後,卻沿穎水南下,渡淮水到信陽,再從信陽穿過桐柏山前往泌陽,這差不多將近有六百里地。

最開始時,旁人或許以爲王稟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也沒有誰會爲他在路途上多耽擱幾天而去糾纏什麼。

鄧珪現在認定王稟從許昌改道,不是沒有緣故的。

他見程倫英沉默着不作聲,又低聲說道:“王相公居留軍寨三月有餘,雖說身邊僅有盧雄護持,但下吏從未見他爲匪事煩憂過……”

“你是想說這個‘楚山夜叉狐’,實際並非桐柏山裡的哪個人物,而是跟盧雄一樣,實是從汴京就一路追隨王相公到桐柏山裡來的?”程倫英問道。

“下吏只是胡亂揣測,程郎君聽聽便罷,莫要當真。下吏只是想着,王相是越政年間的進士,之前就有文名,三十餘載爲官又剛正,雖說不爲同僚所喜,但不知死活的江湖之人以及故吏門生受他蠱惑,或許不僅盧雄一人——要不是如此,王相也不會爲某人所忌?”鄧珪說道。

“鄧郎君是說大神鬥法,我們這些小蝦米遭殃?”程倫英沉着臉問道。

“下吏絕不敢小看程郎君,就是想着這事或許需要高人指點,才能撥開迷霧。”鄧珪說道。

當世崇文仰武、以文制武,朝堂之上,士途出身的文臣佔據絕對的主導,又個個拉黨結派。

鄧珪這些年在地方基層流徙不停,對朝堂裡士臣之間的黨爭不甚明瞭,但也清楚程倫英作爲士臣出身,在朝中多半也是有援奧的。

現在這樁案子,路司及州府還是想着置身事外,鄧珪也不知道繼續拖延下去,會醞釀多恐怖的風暴,但知道單憑藉他及程倫英個人努力,或許已不可能扭轉局勢了。

“是嘛?”程倫英遲疑的問了一句。

“嗒嗒嗒!”有馬蹄聲從遠及近急馳過來。

鄧珪皺緊眉頭,朝院子看過去。

快馬直接馳入軍寨,通常是路司及汴京發出的加急文函過路,又或者周邊有極其迫切的軍情傳遞。

聽着馬蹄聲是往巡檢司公廨方向而去,這叫鄧珪心頭籠上一層陰霾。

加快公文會從驛館這裡換馬、拿吃食,與巡檢司無關,現在快馬是直接奔巡檢司公廨而去,鄧珪怎麼可能高興得起來?

“程郎君,這邊請。”鄧珪請程倫英等人一道前往公廨。

他們卻是剛踏入驛館,報信的人已從巡檢司公廨那裡找尋過來,看到鄧珪稟道:“虎頭寨點檢人馬,約摸六七百人衆,正奔磨盤嶺的仲家莊而去……”

一股寒氣從尾椎骨直竄起來,鄧珪手足無措的往程倫英看去。

“這些山賊好生大膽,安分幾年又蠢蠢欲動起來,真是可恨,鄧郎君你且去仲家莊看形勢,要是盜匪兇殘,你也不要急於一時跟他們計較,但本官回縣裡點檢刀弓手過來,再給他們一個教訓!”程倫英氣憤的說道。

鄧珪吃驚的看向程倫英,沒想到他聽到虎頭寨搞事,竟然連在淮源多停留一刻都不願,即刻就要逃回縣裡去。

然而程倫英這次是在縣尉朱通等人陪同下,帶着百餘刀弓手來淮源來,這時執意要走,鄧珪都沒有理由強勸他。

晉龍泉、唐天德還不清楚內情,這時候還不忘在迫不及待上馬待走的程倫英面前表忠心,說道:“虎頭寨賊衆日益猖獗,今日竟然擾到縣尊,我等定會好好收拾他們。”

“好說,諸姓宗兵向來都是朝廷砥柱,但有繳獲,本官定上書朝廷,爲諸壯大請功。”程倫英說了一些體面話,就催促朱通帶着刀弓手、衙役速走。

鄧珪心裡恨程倫英溜之大吉,卻也帶着人恭送他們出西寨門才返回公廨,着手安排軍寨內部的防務。

“不召集兵馬趕去仲家莊?”唐天德微微一怔,問道。

不到半個月前,鄧珪集結鄉兵武卒在玉皇嶺北大破歇馬山賊衆,唐天德等人的心氣也高了起來。

雖說在此之後,發生郭曹齡遇刺身亡之事,令大家心裡不快,但路司到底是沒有直接追責的意思。

這時候虎頭寨的賊兵異動起來,唐天德以爲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應該點檢人馬趕去仲家莊,好再多賺些軍功將功贖過!

仲家雖然沒有什麼人在巡檢司任事,族衆雖然比不過徐氏、唐氏,但在建磨盤嶺腳下,莊子時平時都有百餘武裝莊客以防匪事,就族兵寨勇而言,實力比徐氏、唐氏更強。

在唐天德、晉龍泉等人看來,虎頭寨賊衆此時往仲家莊而去,無疑跟半個月前歇馬山賊衆擾襲鹿臺寨卻慘遭敗北一樣,是自取滅亡。

對垂手可得的剿匪功勞,唐天德、晉龍泉他們怎麼可能不想撈到手?

雖說再大的功勞,他們都很難直接躋身武臣序列,但上一次打潰歇馬山賊衆,他們作爲領兵的都頭,州縣以及以徐氏爲主地方宗族所湊的賞錢,他們每人所得都有小兩百貫,算是一筆橫財。

他們這次率人馬趕去仲家莊,仲家能少表示了?

唐天德、晉龍泉卻沒想鄧珪非但不動心,反而要勒令在外巡視的人手都撤回軍寨裡來。

鄧珪也不知道要怎麼跟唐天德、晉龍泉他們解釋,難道說他早知道虎頭寨賊衆已爲樞密使蔡鋌所派刺客暗中控制?

難道說郭曹齡在接任之前遇刺而亡,他早就猜到這些人不會善罷甘休,必然要搞大事情,也正因爲如此,桐柏山裡那幾家山寨勢力,他才專門派人盯住虎頭寨的風吹草動?

他能這麼說嗎?

他敢將一切都公佈於衆嗎?

不要說鄭恢、陳桐這些人手腳做得乾淨了,就他手裡有確鑿的證據,事涉聖恩正隆的樞密使蔡鋌,坐龍椅上的那位主,會相信最寵幸的大臣會幹下這等惡事?

到時候蔡鋌將一切推到黨爭上,他這條雜魚被扣上誣告大臣的罪名,會有怎樣的慘烈下場,在基層輪調十數載的鄧珪,怎麼可能想象不出來?

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五十章 圍困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五章 駐與戍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十章 韓時良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章 大捷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
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五十章 圍困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五章 駐與戍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十章 韓時良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章 大捷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