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破敵

周述被安排率部埋伏在西側山崗上的樹林裡,倘若有敵援從西邊營壘馳來,他們作爲疑兵要儘可能遲滯這個方向上敵援的馳進速度。

周述叫部下盯住西側虜兵營壘那邊的動靜,距離僅約四里許,他放心不下,走到西崗靠清泉溝寨的一處崖頭,朝長溝裡看過來。

周述所立的位置,距離清泉溝寨僅有一千步直線距離,這時候霧氣差不多快消散掉了,陽光透射下來,四周的景象也清晰起來。

周述擅長槍、也擅騎射,眼力比常人銳利,將清泉溝寨宗祠西側巷道內的激戰看得一清二楚,內心掀起一陣陣狂瀾。

守鞏縣一戰,雖說也是慘烈無比,但桐柏山卒都是在守陵軍抵擋不住或短時間內陣腳被打亂時,纔會上城抵擋一陣。

即便嵐州叛軍填造的坡道直接連上城頭,徐懷也剋制着,不叫桐柏山卒打反擊;從頭到尾就是負責守住城頭,待守陵軍穩住陣腳,或者等休整好的守陵軍調上城頭,桐柏山卒就會撤換下去。

鞏縣守城一戰,守軍也有上千傷亡,但絕大多數都是守陵軍士卒,徐懷身邊桐柏山卒的傷亡,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因爲桐柏山卒與守陵軍的傷亡相距太懸殊,守城戰中也沒有看到桐柏山卒打什麼硬仗,守陵軍諸將心裡難免有些不滿或者說不忿。

而在自視甚高的周述眼裡,桐柏山卒是可以說得上精銳,但在他看來,未必能及得上西軍最強的戰兵。

在鞏縣守城戰中,徐懷、王舉等人都不怎麼出手,最多拿張步弓在後面撩陣——每回看景王對徐懷、王舉等人以禮相待,周述心裡多少覺得他們浪得虛名,又或者是景王身邊真沒有人可用,纔會顯得如此。

然而宗祠西巷道所展開的激戰,就直接呈現在周述的眼底,令他心湖波瀾涌動起來。

“好強!這就是王孝成當年所創的伏蟒刀、伏蟒槍嗎?”周述身邊幾名健銳,都是他在軍中精心調教出來的好手,這時候看着半山坡營寨中的廝殺,嘴巴微微張在那裡,震驚了半晌都不知道該怎麼描述他們所見。

“我倘若說徐軍侯、王舉將軍手裡這刀、這槍,比周頭兒你手裡的那杆雲海槍,還要強出那麼一點點,周頭兒你以後會不會給我小鞋穿啊。”一名青年隊目湊到周述身邊,禁不住感慨的說道。

“在鞏縣沒有看到他們出手,還以爲他們徒有虛名,心裡想着盜寇出身,再強能強到何處去?以爲他們只是仗着手裡有幾百名廝殺慣的老卒逞強……”

守陵軍的弊端,可能比一般的禁軍還要更嚴重些,除了將職都爲好鑽營、逢迎有術的人所把持,武備更爲鬆馳,操練也只圖表面漂亮,不適用於實戰。

不過,禁軍檢選機制的存在,還是能保證不時有一批強人選入最朝廷重視的軍隊之中。

只是這些人被選入後,想進一步的出人頭地,就難了。

餘珙、餘整、韓文德、凌堅四人是這類人,周述、陳縉二人其實也是,但他們出身要好一些,在守陵軍能任都將,已經進入將官階層,手下還聚攏了一些眼力、身手不弱的悍卒——要不然,他們在鞏縣守禦戰中,也不能脫穎而出。

聽着身邊人調侃,周述臉有些發燙,畢竟他對身邊說過不少對桐柏山卒不屑的話。

曹師利所部,整體上算不上多強,鞏縣守禦一戰,周述對此也深有感觸,但問題在於,徐懷親自率桐柏山卒從西牆土垣突入寨中時,寨中恰如鄧珪所料,曹師利率親衛精銳正好在北寨門附近整隊集結,做好隨時出動增援鞏縣北部戰場的準備,沒有散漫一團被殺個措手不及。

也就是說,第一時間趕到宗祠西側進巷道狙擊桐柏山卒的數百甲卒,不僅兵甲皆齊、陣型整飭,將校都在隊列之中,沒有離開,將卒都沒有什麼慌亂外,這些人更是追隨曹家兄弟多年、作戰經驗豐富的親衛、親兵精銳。

這些兵卒除了第一時間接到指令後,能直奔最關鍵的位置,在被徐懷、王舉連破好幾層盾陣都沒有亂陣腳,還能源源不斷的、有序的舉盾往前,都足以證明這點。

而曹師利倉促之間也沒有說要立刻將入侵之敵殲滅掉,而是以老卒、悍卒一層層結盾陣,利用巷道的狹窄地形圍堵襲敵,也可以說是再正確無比選擇。

周述看到這種情況,他才自視再高,也不得不承認他手下倘若率三五百百戰精銳,一定會被封堵在巷道里難以突進,雙方最多是僵持住,短時間內誰都奈何不了誰。

然而真要是如此,曹師利就會有充足的時間,組織更多的兵馬從兩翼的院落破牆穿屋,或直接組織弩手箭士從牆頭、屋檐包抄過來,以及拉來更多的戰械,代替單純的盾陣,對襲敵進行更爲有效的封鎖圍困。

襲入寨中的兵馬,倘若不能及時西牆土垣狼狽逃出,一般說來,是難逃滅頂之災的。

這也是鄧珪一開始主張中止這次突襲行動的原因。

鄭懷忠這些西軍將領太保守,霧氣休戰,沒有將曹師利及親衛精銳調走,他們殺入寨中太冒險了。

周述當時聽了鄧珪的話,都覺得除了他們之外,禁軍之中並非就沒有可用之人了。

他卻不想徐懷太剛愎自用,而鄧珪這樣的人物,在軍中的地位看似不低,在徐懷面前卻也不怎麼敢堅持自己的主張,這點多少叫周述失望。

鄧珪武舉出身,在地方做過好幾任巡檢使,此時以州團練使的身份在京西南路部署司任職,雖說這次才率三百兵馬援來,但論及軍中的地位並不比徐懷低多少。

而周述他們剛剛被提拔爲防禦都指揮使,這都不能算正式的任命,更不可能跟兼理軍政的徐懷對拗。

遵令行事是一方面,但周述心裡還是覺得這次襲營會吃大虧,心裡一直琢磨着,要怎樣完成掩護側翼的任務,避免事後會被徐懷遷怒,還要保證手下兄弟們不被剛愎自用的徐懷坑死。

然而看着敵軍烏龜殼一般的盾陣,在徐懷、王舉親率精銳猛打猛攻下,一層層破碎,周述才意識到他們從來都沒有真正見識到徐懷、王舉以及他們身邊桐柏山卒的戰力是何等恐怖。

曹師利派出來進巷道結盾陣封堵的是精銳悍卒,但徐懷身邊跟着衝鋒陷陣的,又何嘗不是精銳悍卒?

而所謂的精銳悍卒,也是分層次的。

徐懷身邊的精銳悍卒,顯然要更強。

徐懷、王舉二人雖然武勇,但也不可能將數百面悍卒所持盾牌一一破開,氣力再強,也不可能無限制的壓榨。

徐懷、王舉二人更多是強攻密實盾陣的至堅之點,令堅密的盾陣出現破綻,使兩側的將卒得以更輕易的將缺口撬開,以更高效的速度滅殺陣腳浮動的敵卒。

當然,這本身就需要兩側的將卒都能跟得上徐懷、王舉二人的進擊速度,還要能準確捕捉進攻的時機,彼此能配合無間,不需要徐懷、王舉擔心身側的事情。

桐柏山卒恰恰做到了這點,這簡直就是強將悍兵完美結合的典範,看得周述熱血沸騰,恨不得也置身其中跟着一併廝殺。

桐柏山卒這一刻,就像一隻精鐵千錘鑄打成的鐵釺,將敵卒看似堅固、有如烏龜殼般的盾陣一層層鑿開。

從頭到尾竟然都有什麼停滯,一層層鑿開,一層層捅進。

巷道之中,從接戰之處到宗祠西的巷口,從西到東約三十丈的距離,敵卒以十五到二十人一組持盾堅密結陣、間以矛戈,前後差不多有二十層,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被鑿穿了?

而此時青泉溝寨兩翼的敵營纔剛剛派出少量斥候偵騎馳來,想要探清楚這邊到底發生什麼事,援兵還沒有開始集結呢。

這是什麼速度?

“周頭兒,你看牆那邊的令旗,是不是要召我們一起進寨廝殺?”這時候一名老卒提醒周述看西牆土垣上的令旗變化。

“正是如此,”周述也振奮大叫起來,“二剩兒,你去找周樸,叫他帶人繼續守在這裡充當疑兵,其他人都跟我殺進敵寨!”

曹師利倘若沒有及時將精銳都調到位於寨中的宗祠西側狙擊徐懷,還繼續以南北寨門處相對完備的守禦工事組織兵馬,周述知道他們在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還沒有機會進寨亂殺一通的,這次襲營只能是淺嘗則止,還得照着原計劃趕在敵援馳來之前,部署好撤退之事。

現在曹師利將親衛精銳集中到宗祠西側巷道,意圖封堵桐柏山卒,卻反遭重創,只要進一步擊潰、重創,這意味着寨中守軍看上去還有六七千人衆,但已經沒有哪隊人馬,能稍稍抵擋得住桐柏山卒如此迅猛的鑿穿戰術。

他們就有可能趕在敵援趕到之前,以最短的時間將寨中任何一處抵抗都粉碎掉,甚至有可能在北寨門緊急建立起針對敵援的防禦。

那爲何不大賭一把?

現在看到西牆土垣令旗變化所發的指令,就要將部署後路的兵馬都召往寨中廝殺。

周述也很清楚徐懷就是要大賭一把:趕在敵援之前控制清泉溝寨,他們就有可能像一支鐵楔子,插入虜兵的營壘羣之中,很有可能就迫使敵軍不得不退往虎牢關,使西軍援師能大跨步的東進逼到虎牢關下……



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十九章 援至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三章 難民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章 京師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二十九章 憑風好借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六十章 武經修撰人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九十章 說服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
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十九章 援至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三章 難民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章 京師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二十九章 憑風好借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六十章 武經修撰人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九十章 說服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