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

盧承慶一語言畢,當下十幾名穿着紫sè衣裙的女子,翩翩入內,兩兩奉食而入。菜餚濃湯皆盛在鼎內,上面蒸着騰騰熱氣。盧承慶坐於主位之上,李重九,溫彥博皆坐在他左手下首,每人面前食案之上皆乘上五鼎,分爲牛、羊、豕、魚,麋五菜。生當五鼎食,這是當年主父偃的畢生之志。

盧承慶作爲主人,先夾了一塊羊肋,言道:“兩位請!”

當下李重九與溫彥博這才動筷,之後盧承慶每菜只夾一筷便停箸,上前親自爲李重九,溫彥博斟酒。見對方斟酒,李重九當下起身離開所坐的葦蓆,跪坐一旁,避席以示謙遜。

盧承慶見此暗暗點頭,心道這徐某雖然是乃行伍出身,但行止中卻絲毫不見那兵痞的野蠻,反而是舉止有度,從容不迫。麾下一名鷹擊郎將都如此,可想象李重九如何。盧承慶哪知,來前李重九曾特讓溫彥博教了自己一番禮儀。十年商場沉浮,李重九自知商務接待重要xing。

盧承慶當下點了點頭,回到主位上夾了一筷,言道:“不知方纔曲大家一曲二位所覺如何?”

李重九放下筷子,笑着言道:“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君子高潔之志,可比幽蘭,曲大家此曲可謂孔仲尼心聲。”

盧承慶聞言撫掌大笑,言道:“說得極好,妙哉,妙哉。”臉上笑意更濃了幾分,當下他揮了揮手屏退侍女。

當下盧承慶拿起一旁巾帕擦臉拭手,開口言道:“徐將軍乃是李使君帳下,不知來此找我有何見教?”

李重九當下言道:“見教二字不敢當,吾主公想進取涿郡,希望盧家能助使主公一臂之力。”

盧承慶心道果真如此。當下三人密談了一會,盧承慶推說此事茲事體大,不敢擅自拿主意,需回報家伯方纔答話。

李重九與溫彥博對視一眼,點了點頭,這個結果並不出乎意料。范陽盧家當事的,乃是盧承慶之叔盧子遷,而是盧承慶之父也有很大的話語權,但是人卻不在范陽,而是在河東爲官。

當下便放下了公事,聊些書法風月之事,溫彥博知識淵博,與盧承慶言談甚歡。談了一半,突然敲門聲,盧承慶聽了當下對溫彥博,李重九言道:“二位莫驚,來的是我兩位好友,不用泄露你們的身份。”

當下軒門推開,二人一前一後走了進來。溫彥博立即起身介紹,言道:“這位薛兄,諱萬述,乃是出自河東薛氏。”

河東薛氏乃是關隴士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朝中多有薛家子弟爲封疆大吏。如贊溫彥博家三兄弟,皆卿相才的前司隸大夫薛道衡,以及剛剛在隴西自立,號稱西秦霸王的薛舉都是出身河東薛氏。當然河東薛氏後世最有名,還是三箭定天山薛仁貴。

李重九聽了當下起身作揖,他若沒有猜錯,這位薛萬述,應該是薛世雄的長子,薛萬均,薛萬徹的兄長,但既對方沒有表露身份,他也沒有道破,只是言道幸會,幸會。薛萬述聽到李重九乃是溫彥博隨伴時,矜持地隨手一揖,對於溫彥博倒是正式地一拜。

至於薛萬述身後的,爲盧承慶稱作獨孤兄的,倒是令李重九微微詫異,沒想到倒是相識的。

對方與李重九相見,也是一愣,但似一時忘了對方是誰,於是抓頭思索。這令盧承慶,薛萬述倒是看出來,盧承慶笑道:“獨孤兄久在東都,莫非在涿郡也有故人嗎?”

這姓獨孤的男子,當下笑了一聲,卻仍不記得李重九是誰。

“綺妹,你怎地也來了,不是讓你在房內嗎?”盧承慶面露幾分不快,自己妹妹在拋頭露面,這事若是讓一貫注重家風的母親知道了,定是不高興。

哪知他這妹妹看了李重九也愣在原地,陡然臉sè一紅,看向低下了頭。

這姓獨孤的男子,見到盧綺的神sè,當下突然拍腿言道:“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我記得了,你就是白馬寺前與李法主相談半ri的人。”

李法主是誰?

現在提及這個名字,整個天下的人誰能不知誰能不曉,一旦瓦崗軍攻破東都,那麼李密就是天下共主。

盧承慶,薛萬述知此人,居然與李密相熟,皆是露出了震驚的神sè。待重新打量李重九後,二人似同時又重新認識了一番般。

盧承慶當下言道:“莫不是那舍妹riri念在口中,不是樽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我聽舍妹說此乃是一介布衣而作,沒想到卻是李兄。”

薛萬述言道:“此詩我亦聽聞過,我想能作此詩者,他ri絕非池中物,方纔怠慢了,請再受我一揖。”

李重九見薛萬述胸中坦蕩,當下也十分喜歡,還了一揖。

倒是眼前,當初那白馬寺門前的獨孤三郎,卻是不忿,心道什麼,池中之物,當年在白馬寺時不過是一介布衣,現在六年後穿得還是如此寒磣,顯然也不是什麼了得人物。

這位獨孤三郎,於是雙手虛握,問道:“當年白馬寺匆匆一別,不知李兄眼下在何處高就呢?”

李重九看去,六年不見,這位獨孤三郎也已非當初那意氣少年,沉穩了許多,看他腰間革袋,舉止氣度看來也是位居人上之輩。不過此人這點淺薄的心事,李重九依舊輕而易舉的一眼看穿。

李重九笑了笑,佯作一副心虛的樣子,言道:“在下蒙得溫先生青眼,在溫家行走。”

這位獨孤三郎聞言搖了搖頭,桀桀笑了兩聲地言道:“原來如此。李兄高才,若不想屈居人下,不妨來左御衛軍。我獨孤修德,身爲左御衛軍虎牙郎將,讓爾作個司倉,參軍應是可以的。”

盧承慶聞言搖了搖頭,暗道獨孤修德張狂,生擔心李重九動怒。但卻見李重九輕輕擡手,言道:“多謝獨孤兄好意。”

獨孤修德哈哈一笑,當下入座。薛萬述亦是搖頭,言道:“還請溫兄,李兄不要見怪,家父乃是左御衛大將軍,若是李兄有意,我可爲你引薦家父。”

這薛萬述顯然有誠意多了,替李重九引見薛世雄。李重九微微一笑,仍是淡然稱謝而過。薛萬述見李重九不吭不卑倒是肅然起敬。

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章 情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
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章 情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