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

李虎的來信中除了介紹七千寨的近況外,並附在信中一些消息,石艾縣縣令殷開山因爲攻打七千寨時,損兵折將遭到彈劾,被剝奪了縣令的官身。

這點倒是李重九所期望的。陡然之間李重九不由想起李芷婉來,那位在上黨郡時,對方佇立亭中的一幕來。

隋煬帝馬上就要揮師百萬征伐遼東了,這一次對於隋朝是一個沉重打擊,但對於李家而言卻是在低谷的一個轉折。

此外還有李密,翟讓,還有竇建德,他們此刻都該是正在蓄勢待起吧。

隋失其鹿,天下將共逐之,這是將來天下的格局,自己無論願意不願意,皆必須投身其中。

此乃是個人之命運,融入到天下革鼎的命運之中煎熬,不同的是,有人能迸濺出火星,有人只能沉底而去。

最後李虎信中所述,都是些叮嚀囑咐之話,信末當心李重九在外生活不易,還託人給李重九帶來一件皮衣,以及一貫錢。

信中最末寫到,爹與衆兄弟們一切安好,勿以爲念。

見李虎與衆七千寨的弟兄們過得都不錯,李重九足以欣慰,想到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以及喊小九時,那一份親切熱烈之意,李重九心底不勝涌起一份溫馨之意。雖沒有過去的記憶,但李重九亦知道,在山寨裡,李虎無暇照顧自己,所以小時候自己成長,由山寨每家每戶輪流照顧,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

所以對於李重九而言,他們都算是有一份對自己關切之情在於其中。

合上信紙,李重九覺得肚餓,當下去齋堂用飯,喝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之後,渾身舒暢。

這ri正是俗家弟子們一月一次返家省親之ri,故而李重九孤身居住在寺內,無事可做便動了四處走走的念頭。

李重九見外周雨霧濛濛,少室山正是一番初蔥翠景sè。他心道自己來到少林寺亦有近三個月了,少室山上下皆還未走遍,想到ri後此處因商業開發,而旅遊挖掘過度。

此刻李重九隻想看看這原sè原景。

當即他披上一件蓑衣,頭戴竹笠登五ru峰而上。

雨溼衣,遠處而望,五ru峰下遠處的山川輪廓煙煙寥寥,彷彿濃重的山水潑墨畫一般。

清新的風吹面不寒,李重九伐竹爲杖,耳聽簌簌地雨打竹葉之聲,腳踏草葉亦是沙沙作響。

待行至五ru峰將要絕頂之處,忽見有一石洞,此正乃是菩提達摩來少林寺後,面壁九年之洞。

當下李重九大步進洞,正要舉目參觀,卻不妨見到一名老僧正於一石上,盤膝而坐。

李重九還道是達摩還魂,仔細一看原來卻是覺遠頭陀。

見覺遠正在入禪,李重九不敢打擾,亦沒有舉步離去,只是負手站在原處四處打量。

只見這達摩洞內,還甚是寬敞,四周石壁之上,細細密密竟篆刻着不少梵文。

這文字一豎一豎而下,顯然是彌經歲月,不知多久,而洞內還有一大石頭,表面光滑,格外醒目,應就是達摩面壁之影石了。

“此石壁之上,乃是菩提達摩,當年手書之禪宗修行心法,易筋經與洗髓經,皆以梵文所刻,已有不少歲月了。”

李重九聽是覺遠的聲音,聽聞這牆壁之上乃是易筋經與洗髓經,不由詫異。這兩本書在後世可謂是鼎鼎大名。

相傳禪宗二祖慧可,不解其師達摩所留經書之意,後在長安大道上,遇一武藝高強之青年與之相談三天三夜,終於相互印證,悟出易筋經箇中道理。

而那個青年就是衛國公李靖。

不過李重九聽覺遠的意思,這兩本書居然皆是禪宗修行之法。當下李重九笑道:“我還以爲易筋經和洗髓經乃是達摩祖師,從天竺所攜來什麼秘傳武功呢。”

覺遠聞言一笑,言道:“此乃世人牽強附會之說,以至有所誤會。”

李重九不僅好奇地問道:“那麼達摩祖師到底會不會武術呢?”

聽李重九如此問,覺遠一頓,笑着言道:“這,這我也不知道,我入世之時,達摩祖師早已圓寂。”

“更何況達摩祖師修頭陀行,以楞伽經傳燈印心。修頭陀行之僧人,不住聚落,故而菩提達摩才孤身居石洞九年,面壁不出,如此之下外人,實難知曉達摩祖師是否身具武術。”李重九聽了點點頭,心想若是達摩祖師若是真的傳下什麼武術,那麼少林寺那幫和尚,亦不會遭遇流賊,一戰即走,全無反抗之力了,最終還要自己與曇宗來力挽狂瀾。

李重九與覺遠談了許久,之後二人一起下山。出洞之後,雨已停,路上頗有幾分溼滑。

覺遠已是年邁,步伐亦不甚穩健,路上甚至要李重九攙扶方可。

兩人將近寺時,覺遠突然停下,手持一根竹杖,望着少林寺言道:“明ri坐臘之期已盡,老僧我不ri就要遠離,繼續作苦行頭陀,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能否回到少林。”

“今ri本在達摩洞裡坐禪,雖無所得,但是遇見了你,這也算的是一段緣法。”

說到這裡,覺遠從僧袍下取出一個棉布包裹,言道:“此乃四卷楞伽經,乃本寺高僧所譯,而我手書所抄錄的,老僧身無長物,沒有他物贈你,這四卷經書亦是你我的一個紀念吧。”

李重九聞之訝然,覺遠笑道:“明ri我就要走了,這經書不可能攜帶,與其留着蛀蟲,倒不如付之有緣,望莫要推辭。”

李重九見覺遠其意甚堅,李重九當下畢恭畢敬地接過,言道:“長者賜不敢辭,大師相贈之盛情,銘感五內。”

覺遠聞之哈哈一笑,當下拂袖而去。

次ri覺遠與少林寺之內的頭陀僧人,各自下山,作自己苦行去了。

臨別時,李重九,曇宗皆準備去相送,後來方纔得知覺遠頭陀一大早就已是動身,顯然是不yu見之離別,有所牽掛。

曇宗聞之之後,當衆乃是如小兒一般嚎啕大哭,李重九立在少室山上,看着遠處的雲霧,亦是不勝感慨。

當夜僧房的油燈之下,燈火星星。

李重九盤膝而坐,將覺遠所贈的布包裹打開,包裹正中方方正正疊着四本薄薄的經書。其一本上書《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下附一行蠅頭小子,弟子覺遠謹錄。

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
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