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

六箭斃殺六名突厥騎兵。

令當前突厥人突擊之勢一頓,不過如此依舊不能阻止突厥騎兵殺來。

正當無數突厥鐵騎要淹沒李重九時,李世民率着數百騎兵從後趕到。

“上馬!”

李重九隻覺有人一拉一拽,將自己扯至馬上,轉眼一看原來乃是李芷婉。

“放箭!”

李世民大喝一聲,一衆騎兵對着迎面殺來的突厥騎兵,一陣亂箭!

“始畢已死!”

數百騎兵齊聲咆哮。

遠處隨着金狼大纛的倒下,突厥軍的陣腳已開始散亂。

隋軍乘勢反攻,而突厥軍不明情況下,亦不肯再死戰下去,萬一始畢身死,草原之上就要大亂,突厥的霸主地位,將會受到鐵勒諸部的挑戰。

如此數年之內,草原之上將是一片大亂,突厥人根本無力南侵。

“混賬!誰說我死了。”

在人堆之下,始畢將壓在身前的護衛一推,把肩頭上的銳箭一拔而下,頓時鮮血淋漓。一旁突厥人的巫醫,連忙將一把藥粉撒在了始畢可汗的肩上止血。

始畢可汗倔強的重新上馬,待見四面已是風雲突變。

眼見自己金狼大纛一倒,隋軍在楊廣指揮下,開始大反攻,而突厥軍則是士氣衰退。

“可惡,一場大勝,轉眼即被隋朝人偷走了,”始畢可汗大怒之下,肩頭鮮血直流,“我饒不了那放箭shè我之人,誓要將之扒皮。”

“可汗,眼下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一旁趙德言策馬言道,言道,“隋帝已脫困,如龍入大海,再也無機會擒之。”

“不過數年之後,隋室傾覆的必然的,正是將來可汗可乘勢入主中原,這一次圍困隋帝於雁門,已足令中原之人膽寒,我們不必爭一時之長短,ri後再圖大業。”

聽趙德言之言,始畢可汗哈哈大笑,言道:“我怎麼會不知,放心,只要我們突厥人自己不亂,這草原,這天下無人會是我們鐵騎對手。”

說到這裡,始畢可汗雙目一凝,言道:“用你們中原人的話,報仇之事,來ri方長,傳令下去撤兵!”

始畢可汗言畢,突厥牙帳所在,三隻巨大的牛角號嗚嗚地吹起。

金狼大纛重新豎起,各方突厥軍皆是心定。

各處仍在激戰的突厥兵,聽聞號角聲之後,不再糾纏,紛紛縱馬脫離戰圈,開始撤退。

突厥人十幾萬騎兵來去如風,隋軍根本追擊不上,眼見自己取得優勢,但仍阻止不了突厥人退兵。

正是先行者不躁,殿後者不懼,突厥人井然有序開始全面退兵。

“啓稟聖人,二十萬突厥鐵騎正在敗退!”

樊子蓋向楊廣叩頭一拜,大聲言道。

眼見突厥大軍席捲而去,楊廣龍袍一甩,冷然言道:“突厥匪寇,我何時放在眼底了。”“吾皇聖明,天威浩蕩,遠逐北狄!”裴寂大聲言道。

楊廣笑了笑,言道:“此番能退突厥,多虧衆卿協力,方纔直衝突厥可汗陷陣死士,是何人統領?”

樊子蓋看了李淵一眼,大聲言道:“乃是唐公之次子!”

楊廣聽了有幾分訝然,雙目爍爍,言道:“李卿,果真是你之子。”

李淵上前一步,言道:“這還是多虧了天子上陣奮戰,樊公居中調度策應,犬子不過效一點犬馬之勞,不敢居功。”

楊廣聽了哈哈大笑,言道:“李卿,何必謙讓,你李家父子,正可謂疾風勁草,板蕩忠臣。”

李淵聽了當即大喜。

這時長樂公主,在一旁言道:“父皇,方纔我見突厥金狼大纛突然被shè落,不知是何人所爲?”

楊廣嗯地一聲,言道:“金狼大纛被shè落,這是怎麼回事?”

“想必是唐公之子,奮然建功,聽聞令公子騎shè無雙,乃國之大將。”樊子蓋現在也算爲李淵投桃報李。

裴寂在一旁,言道:“臣方纔觀戰,似有一騎直突突厥可汗而去,金狼大纛被shè落後,衆軍齊呼始畢已死,我軍這才士氣振作,大敗突厥人的。想來必是唐公之子。”

言畢衆臣亦一番疾捧,錦上添花之事,人人喜作。

李淵立下救駕大功,此前一直受得猜忌,天子必然釋然,眼下故而人人捧之。

李淵心以爲李世民指揮三軍,必不會親自上陣,但是既然是刺殺突厥可汗,不是李世民的大功,亦是他的部下,故而自承此功,亦沒有什麼。當下受壓抑多年的李淵,這一刻終於吐氣揚眉。

二十萬突厥鐵騎,終於退卻。

戰場之上,槍折劍斷,馬屍伏斃處處。

李世民,李重九他們一行數百騎,追擊得人疲馬乏,聽得鳴金收兵之聲後,緩緩而退。

放眼望去,皆是屍橫遍野之景象。

隋軍士卒追擊突厥人,皆是脫了氣力,不過人人臉上皆是勝利的喜悅。

“看,那就是追擊突厥可汗,殺奔金狼大纛的人馬!”

一見李世民他們回來,一衆疲憊yu死隋軍的將士,紛紛起身高呼。“真猛士!”

“好樣的!”

“大丈夫!”

李世民,以及李虎鏢局上下,從未感受過如此風光。

衆人至於從戎,乃是應朝廷之徵,卻未想到,有這麼一朝受萬人之敬仰。

刀頭舔血,從戎赴死,圖得什麼,黃金萬兩太遠,封萬戶侯太渺茫,衆人只是爲了這一時風光無量,爲萬世稱頌。

聽着無數軍士,舞動長槍歡呼的一刻,衆豪傑們只覺得身子一輕。“來,吼一個!”四面隋軍越聚越多,來觀這得勝之軍。

李世民臉sè漲紅,亦無法遏制內心激動之情,大聲吼道。

大風飛兮旌旗揚!

底下一片喝彩之聲不止。

先是李世民一人,之後數百騎兵一併高呼。

大風飛兮旌旗揚,大角吹兮礪刀槍!

隋軍騎兵上下齊着嗓子大吼,一股金戈鐵馬之意悍然而出。

衆人聽得分明,李重九坐在李芷婉身後,亦不由感嘆,這漢軍大勝之後,踏歌而歸之雄渾氣勢。

從沒有這一刻,李重九感覺自己融入了這個大時代中,與出生入死的袍澤們共同呼吸,一併高歌。

李重九看得分明,李芷婉眼中亦是晶亮晶亮。

天蒼蒼,野茫茫,

藍天穹廬兌獵場,鋒鏑呼嘯虎鷹揚!

先是數百,之後千人萬人一併高歌。

十餘萬隋軍的齊唱之聲,聲震天地,直上雲霄。

遠去二十萬突厥騎兵,聞之紛紛變sè。

而正在離去始畢可汗聽到隋軍雄渾之得勝歌聲,不由震怒,當下傷口一裂,登時一口鮮血噴出,跌落馬下。

“可汗!”

衆突厥大將皆是驚慌。

大風飛兮旌旗揚,大角吹兮礪刀槍!

天蒼蒼,野茫茫,

藍天穹廬兌獵場,鋒鏑呼嘯虎鷹揚!

嘹亮的歌聲,響徹天地,十餘萬隋軍唱了一遍又一遍。

站在高臺之上的,楊廣見此一幕,亦不由熱淚盈眶。

當下楊廣深深吸了一口氣,重新坐下,擲地有聲地言道:“宣箭shè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見駕!”

“宣箭shè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見駕!”

聖旨一下。

御駕之前,十二名身材魁梧千牛備身,扭過身去,朝着山下,挺直腰桿,聲若洪鐘地言道:“宣箭shè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見駕!”

“宣箭shè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見駕!”

三百名身穿金甲的御前衛兵

“宣箭shè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見駕!”

數千天子禁衛軍齊聲高呼。

“宣箭shè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見駕!”

數萬隋軍一併高呼。

聲音激盪,一聲壓似一聲,震盪響徹不止。

御駕之前,數萬大軍如劈浪一般分開,爲數百騎兵之前,鋪就一條大路,直通山頂天子的華蓋之處。數萬大軍於大道兩側肅然以待。

而聞此一聲,李世民上下皆是震懾了。

自李世民而下,衆人皆不禁回頭之視之,正坐在李芷婉馬後的李重九。

李世民朗聲笑道:“重九兄,天子召你見駕!”

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七章 遊獵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章 臥虎藏龍
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七章 遊獵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章 臥虎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