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

聽李重九這麼說,數人皆是肅然,竇建德無論攻打上谷,恆山,涿郡對於李重九而言,都是不能輕易丟失。

李重九當下言道:“事有輕重緩急,我們可依次劃分,如北平,漁陽二郡在北,竇建德在渤海郡沒有重兵,而二郡又有燕山阻隔,易守難攻,也非我軍要害所在啊,此可爲輕。”

“那何爲重呢?”王珪不由問道。

“涿郡乃是我軍心腹所在,錢糧之所,絕不能有失,此可爲重。”

王珪點了點頭。

“恆山郡有徐世績的一萬屯衛軍駐守,這一萬人馬皆是瓦崗軍精銳,還有數千臨時募來的鄉兵。憑藉太行之險,完全可以固守,而尉遲將軍隨時可以從太原郡增援,故而恆山郡爲緩。”

“至於上谷郡,雖有曇宗驍衛軍,以及有趙萬三的鄉兵,若竇建德全力來攻,是守不住的,此爲急。”

李重九言道:“輕重緩急,眼下上谷郡遂城失去聯繫,一旦竇建德攻破遂城,可直抵易水,甚至北走飛狐,與劉武周呼應,此乃又急又重之事,當速決。”

溫彥博笑道:“上谷公之言倒是令我耳目一新。”

李重九笑了笑,這些都是後世自己處事經驗,眼下放之軍略上,也可旁通。

姬川言道:“眼下我們可以令一軍,前至易水河河畔佈陣,守住上谷郡,萬一竇建德攻打涿郡,就可以令此軍回師涿縣,好萬無一失。”

“正合我意。”

李重九欣然,肅然言道:“傳令下去,讓王馬漢立即率一萬翊衛軍星夜南下,趕到易縣駐紮,沿易水河佈陣。”

“諾。”

這時姬川言道:“啓稟上谷公,是不是令駐飛狐縣陳都尉,以及范陽的趙郡守,也一併率鄉兵趕至易水佈陣。”

李重九言道:“不必,范陽也是要地不可輕離,而飛狐口更乃是太行要道,必須在此以策應雁門郡,別忘了山後還有劉武周。”

李重九地盤以太行山劃分,太行山北支以西,雁門郡,太原郡皆算山後之地,而上谷,恆山,涿郡都算山前。眼下李重九與竇建德決戰,自也要防着劉武周乘火打劫這一手。

恆山郡九門縣。

幽州二字的旗幟已是取下,現在夏軍大旗高高飄起。

穿着紅襖,扎着黃色頭巾的夏軍士卒騎着黃膘馬,從城門洞下緩緩而過。

一旁頭蓋皁巾正在入城的百姓,看到生面孔,不由連忙加快的腳步。

在九門縣外一處亭中,徐世績穿着一身樵夫的衣裳,雙手負後,看着九門縣黃土夯築的城池,略有所思。

身後一人亦是如樵夫打扮,乃是徐世績心腹將領,他向徐世績言道:“將軍,此處太危險了,我們還是馬上回真定吧。”

徐世績擺了擺手,言道:“我來一窺視夏軍虛實。依我看竇建德來的不過是千餘人馬,真正大軍不在我恆山。既然如此,我今夜就要奪回此縣。”

“將軍太冒險了吧。”

徐世績擺了擺手,言道:“九門縣城小,故而夏軍不駐紮城內,而駐紮城外。但此舉顯然驕狂之極,憑我這三百人馬,就可以拿下,這樣的好機會,我怎麼能錯過。”

那將領言道:“若我軍主動反擊,於大局無益,又會遭來更多夏軍……這恆山郡的一萬人馬都是我們瓦崗寨的老弟兄,折了一個都不好,既是竇建德沒有主攻我恆山郡的打算,何必主動攬下這攤子。”

見徐世績瞪向對方,那將領忙拱手言道:“將軍請恕罪,末將是直言,衆兄弟們都是這麼想的。”

徐世績轉過身來,笑着言道:“你啊,平時就愛打小算盤,若不是真打起戰不含糊,我早就讓你去餵馬了。”

那將領笑着言道:“將軍說的,誰沒有小九九,論拼命我們瓦崗寨的弟兄又怕過誰。”

徐世績點了點頭,言道:“我瓦崗弟兄都是性情中人,恩怨分明,不過也要學着將眼光放長遠,身在山中,只能坐井觀天,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難道你們只想一輩子在這太行山裡打轉。”

那將領點點頭,言道:“我明白了。”

徐世績笑道:“明白就好,今天是望日,晚上月圓,傳令下去,弟兄們都給我拼命,今晚我就要拿下九門縣。”

“此事就交給我吧。”

秋風夜涼,又是明月高照,此時尚未興盛中秋之節。

在夜間,瓦崗軍的士卒,悄然從四面摸向九門縣外夏軍軍營。

徐世績突然將手重重一壓,隨即三百名瓦崗軍士卒一併從地上起身,手持刀槍向夏軍軍營攻去。

夏軍將領駐紮城外,本因爲城內狹小,沒有屯兵之處,故而纔將大部分人馬都駐在城外。不過城外軍營,一日之間修葺也並非堅固,鹿角沒有布,壕溝沒有

挖。

徐世績的人馬,衝到大寨外,紛紛將勾索拋去,套在木柵欄上,之後衆人用馬一拽,輕而易舉的就將木柵欄弄翻。

夏軍倉促之間,也是迅速反應,搶出營來。身着紅襖頭扎黃巾的夏軍士卒,舉盾豎搶,殺出營來與瓦崗軍士卒戰作一處,試圖堵住缺口,不讓瓦崗軍衝入大營。

但隨着徐世績來劫營的,都是瓦崗軍精銳士卒,夏軍被打了先手,如何防備得了。

而這時九門縣城之中,又是數度起火,原來徐世績乘着城內兵力空虛,派自己心腹部下二十多人冒充樵夫商販混入城中放火。

夏軍營內士卒,見城內失火,以爲城池已是丟失,當下更無戰意。

三百瓦崗軍將士,氣勢如虎,當下一口氣攻破了營門,夏軍士卒當下四散而逃。

次日,九門縣不過淪陷數日,即爲徐世績光復,並擊敗夏軍千餘人,繳獲戰馬二十多匹,鎧甲四十餘具。

徐世績立即派人向涿郡,並沿途告捷,以示恆山郡一切無事。

高陽城。

竇建德坐在一張虎皮大椅上,聽着前方軍情稟告,不由哈哈一笑,對張玄素言道:“張愛卿,你這陳兵高陽,實在高明。”

張玄素微微一笑,言道:“是陛下,能虛心納諫,否則微臣的計謀,也沒有施展之處。”

一旁大將蘇定方言道:“陛下,我聽說兵爲上者,不可輕動,眼下十萬大軍屯兵於高陽,猶如劍在鞘中,沒有出鞘的劍,纔是最令人畏懼的。”

張玄素笑道:“蘇將軍,這一比喻很好,兵勢如水勢,我軍現在蓄水壩築,李重九主力一日不敢輕動之下,我們就可以派輕兵分掠各縣,待李重九邊縣皆失時,我們再步步爲營推進,穩紮穩打,纔是用兵之道。”

夏軍謀主宋正本看了張玄素侃侃而談,心有幾分嫉妒,言道:“回稟陛下,李重九不是無謀之輩,區區小計,必會有應對之策。”

正說話之間,一旁一名將領入內稟報言道:“啓稟陛下,幽州急報,李重九派大將王馬漢率一萬翊衛軍南下,奔易縣而來。”

大將高雅賢看了一眼地圖,言道:“易縣,進可攻退可守,這一應對,足可解上谷郡之危。”

張玄素笑着言道:“此不出我之所料,李重九增兵,我們也增兵,懇請夏王命一路人馬,由鄚縣進兵固安縣,威脅涿郡,李重九擔憂涿郡大本營,必不敢再添兵上谷郡。”

竇建德點點頭,撫掌笑道:“妙計。”

隨即竇建德臉上一沉言道:“高士興,羅成聽令。”

隨即兩名大將步出,言道:“是,陛下。”

“你們二人率本部人馬,於鄚縣紮營,未得我的命令,不可與李重九決戰。”竇建德大聲言道。

二人一併抱拳言道:“是。”

二人剛剛退下,一人將領言道:“恆山郡疾報,兩日前,徐世績率恆山郡府軍反擊,擊敗我軍,九門縣已被徐世績奪回。”

程名振聞言言道:“徐世績怎敢如此大膽,萬一我軍主力在恆山郡,豈非是自投羅網。”

謀士凌敬言道:“程將軍不知,昔日李密麾下瓦崗軍諸將中,以單雄信最勇,王伯當最忠心,但論最擅用兵的,卻當數這徐世績徐大眼。”

竇建德言道:“我也有聽過徐世績的名聲,此人若能爲我所用,何懼天下羣雄。”

“大哥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衆人看去,出聲原來是竇建德頭號大將王伏寶,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

竇建德聞言哈哈大笑,言道:“原來王兄弟。”

王伏寶言道:“讓某率軍將徐世績擒之,以獻陛下。”

張玄素皺眉,王伏寶此人勇冠三軍,既有膽識,用兵果決,大破薛世雄時,正是他率二十八名死士在前的。不過王伏寶恐非足智多謀的徐世績對手。

張玄素上前言道:“陛下,對付徐世績何必王大將軍出手,要知道幽州的堅城之下,纔是用武之地。”

竇建德言道:“但我們也是要防着徐世績一手啊,人少了,他會側襲高陽,人多了,卻又分兵了。”

宋正本言道:“啓稟陛下,微臣舉薦高將軍,足可擋之。”

竇建德看向高雅賢,笑道:“兄弟,你就與我走這一趟。”

高雅賢抱拳言道:“爲了陛下的大業,某萬死不辭。”

張玄素言道:“高將軍只需謹守博陵即可,無過就是大功一件。”

高雅賢言道:“某知道黃侍郎的意思,徐世績乃是名將,我不會輕忽,謹守博陵郡即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四百章 情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
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四百章 情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