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

汾陽宮以北。

山頭之上,蒼狼大纛,迎風正張牙舞爪。

突厥可汗始畢駐馬于山頭之上。始畢生就一副紫膛臉,短髯如戟,配之突厥人寬臉直鼻的容貌,形相突出,坐在馬背上自有一代霸主的氣勢。

此時他的目光,凝注往山巔中的汾陽宮,閃爍生輝。

而衆星捧月簇擁在他身後的十多名將領,則是突厥之中特勤,設,俟斤,吐屯,大部分皆出自於阿史那一族,皆是草原上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物。

始畢手持馬鞭,對着汾陽宮一指,言道:““這雁門郡,本乃是胡漢甌脫之地,今漢人不但在此開墾,天子竟也來到此處,這對我們突厥人視若無物,是挑釁。趙德言,你說對不對!”

始畢話音落下後,一名消瘦的男子,騎馬向前一步,言道:“隋帝楊廣,目空一切,三徵高麗失敗而不提,竟還敢北巡,要我突厥臣服,實在是不自量力。”聽對方如此言道,始畢哈哈大笑,笑道:“說的好,說的好。”

對方得到始畢的誇讚,進一步言道:“可汗,而楊廣身居於險地,只要我們能將他擒之,將來可憑此人,要挾大隋。到時候不費一兵一卒前去收刮,大隋自會源源不斷,將金銀,女人,絲綢,絹布雙手奉上。”

“嗯。”

趙德言如此說,一衆突厥大將皆是紛紛點頭。

“不對,”始畢出聲斥道,“我蒼狼的後裔怎麼能貪圖這些黃白之物,楊廣的生死無關緊要,不過只要此人一去,南朝就四羣龍無首,我們就可以入主中原,將整個天下都成爲我突厥人的牧場。”

衆人聞言皆是一震,當年突厥擊破鮮卑後裔柔然之後,獨霸草原,但之後突厥被南朝長孫晟,以離強合弱之略挑撥,內部分裂纔有了靈州之敗。而今十年之後,突厥可汗始畢,捲土重來,其志不小。

說到這裡,始畢大聲言道。

“俟利弗設,你率兩萬狼騎,截斷汾河!”

“是,可汗!”

“莫賀咄設,你率兩萬遊騎,佈陣於西南,阻止隋帝出逃!”

“是,可汗!”

始畢接着言道:“其餘各部除了附離軍在此外,控弦,拓揭四面出擊,方圓百里之內,見人一律殺之!”

“是,可汗!”

衆將轟然答應。

晉陽城,李府之中。

李重九高臥牀榻上,閉目大睡。

不久之後,腳步聲響起。

李重九睜開眼睛,只見李淵,李世民,李芷婉,還有一名青年男子,一併前來。

李淵一見李重九,言道:“賢侄,這幾ri在府中睡得可好?”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唐國公府上,華宅廣廈,又有美婢服侍,吾樂不思蜀矣。”

李重九此言一出,李淵不由莞爾,李世民,李芷婉,還有一名陌生男子,皆是露出了好笑的神情。

李重九當下站起身來,言道:“唐公今ri來找我,想必事情已是水落石出了吧。”李淵臉上露出肅然之sè,言道:“賢侄,之前是我怠慢了,昨夜幾個州縣疾報,於汾水之上,發現天子以木詔書,詔書中所云,突厥二十萬鐵騎來犯,將汾陽宮重重包圍,命各郡立即點兵勤王,前往汾陽宮救駕。”

李世民一旁言道:“因爲世兄提醒,父親大人,已通知數個州縣,以及左屯衛大將軍,所以早作了準備,贏得了數ri準備時間,眼下晉陽城內郡兵邊軍皆已是枕戈待旦。”

李重九聽了點點頭,言道:“如此甚好,你們說太原城內,所有郡兵邊軍皆是準備出戰?”

“不錯,不僅是郡兵邊軍,太原郡郡守已下令募兵,讓全郡上二十歲至六十歲男子皆需從役。另外距離汾陽宮就近的,上黨郡,馬邑郡,婁煩郡,亦是二十歲至六十歲男子,必須上陣。”

“倉促之下,其餘各郡的兵馬,路途遙遠,怕是來不及,所以只有我們四郡軍兵,先迎戰突厥!”

李重九看向那說話的年輕男子,對方頗有幾分鋒芒畢露之感覺。

李世民言道:“這位乃是柴嗣昌,聽說天子有難,率領三百曲部前來助力。”

李重九看對方能在此說話,必是柴紹無疑,想到這裡,他看了李芷婉一眼。

“眼下突厥二十萬鐵騎犯境,正需要四方豪傑,爲國赴難,賢侄弓馬嫺熟,若是立下大功,將來老夫可保舉你將來青雲直上?”李淵開口言道。

李重九拱手言道:“多謝唐公看重,在下閒雲野鶴,無心替朝廷出力,於仕途無心。”聽李重九之言,李世民,李芷婉皆是露出失望的神sè。柴紹卻在此臉sè一變,輕哼了一聲,斥道:“臨陣脫逃,懦夫!”“嗣昌不可無禮,”李淵斥道,當下轉對李重九言道,“人各有志,不便相強,既然閣下無心仕途,我李淵有一番厚禮相贈,以謝閣下示jing之意。”

李重九將手一止,言道:“唐公,在下無心仕途,但卻也知道突厥二十萬鐵騎一來,這雁門太原兩郡,百姓難免生靈塗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願於陣前效力,並非是爲了這腐朽的朝廷,爲了昏君,而是爲了這雁門,太原郡數十萬百姓平安,盡一份力。”

聽李重九直斥楊廣爲昏君,衆人皆是瞭然,此人絕對是無心功名,否則不可能說這樣話。李淵見此對李重九抱拳,誠懇地言道:“多謝賢侄!”

說罷李淵大步而去,李世民見了,亦是朝李重九一抱拳,隨着李淵而去。

李芷婉深深地看了李重九,點了點頭,亦和柴紹一併離開。

李重九出了唐國公府後,但見一路之上,乃是一副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晉陽城全城動員,二十歲以上男子,一律赴軍營,聽從召喚,準備迎擊二十萬突厥鐵騎。

凡目皆是爺孃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的景象,故而儘管是赴徵,但是男子們皆充滿勇決之sè。

作爲邊郡子弟,從祖輩起,世代赴戎機,早已是家常便飯之事。

一旦隋軍被擊敗,突厥鐵騎就可以南下,不僅是楊廣,就是合郡百姓也是難逃xing命。這一刻所有人正詮釋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李重九策馬回到李家鏢局之後,當即與李虎,蘇素,孫二孃一併,點了五百名鏢師趟子手,一併前往李淵所在的軍營之中。

既然所有人皆在被官府徵召之列,與此如此,李重九還不如在李淵麾下效命,自己得李淵看重,可以更好把握自己鏢局上下的命運。

李淵于軍營之內大點兵,決定讓李世民,李芷婉,柴紹,李重九四人,率領一千兩百騎兵,乘夜出城,先行向汾陽宮進發。

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
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