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

大索貌閱,輸籍定樣,乃是隋文帝楊堅執行的兩大國策。

開皇初年之時,國家人口不足,故而楊堅下令,州縣官吏徹查戶口,此稱爲大索貌閱。

此國策從開皇三年,一直執行至大業七年。隋朝的人口由最初的三百八十萬戶,增加至大業五年最盛時的八百九十萬戶,此亦代表大隋的國力達到了巔峰。

李芷婉幫助李重九取得黃籍,即是鑽了此空檔,以未被官府收錄的戶口的名額,取得了黃籍。

李重九從錦盒之中,取出幾張黃紙上,皆書有被錄者的容貌,以此定黃、小、中、丁、老五等。

定此五等,乃是爲了輸籍定樣之法,爲了定製稅額,以決定不同者的力役,調傭,以及賦稅。

黃紙並由太原郡的里正、保長、黨長三人的證明,以爲屬實,不過在戶口上,卻定下這九人,乃是商人,cāo持賤業,並不在本地居住。

在大業七年時,因爲征伐遼東之事,不少民戶又棄籍流亡,要麼成了流民,要麼又投身庇護世家。

地方官吏爲了補上流民的缺漏,只要他們肯交納稅賦,對李芷婉此舉亦是默認,不予追究。

李芷婉卻言道:“不過李兄,足下的戶籍卻未辦下。”

李重九一愣,當下問道:“可是殷縣令的緣故?”

李芷婉,劍雪臉上皆露出,此人果然聰明的表情。

劍雪在一旁言道:“不錯,李公子,殺了石艾縣鄉兵旅率,隊正,夥長三人,故而殷縣令已向各郡發下緝捕文書。”

“文書上說,生擒之賞五十吊,殺之者,賞錢三十吊。眼下這緝捕文書,不ri將遍佈太原,上黨,甚至整個幷州之內,到時李兄除非一直在二賢莊之內,託庇於赤發靈官,將寸步難行。”

李重九雙目微眯,這殷縣令在山寨時,自己狙殺對方一箭,故而早令他懷恨在心。

這殷縣令的底細,他早打聽清楚,對方乃歷史上凌煙閣二十四將之一的殷開山,乃是歷史上李唐開國功臣。

不說將來,現在對方現在乃是縣令之尊,又是世家之後,憑他那ri格弓箭的身手來,自己武藝亦是遠遠不如此人。

不過對於劍雪一番關切之意,李重九點點頭,抱拳言道:“多謝提醒,李某自會小心。”

見李重九如此回答,劍雪在一旁yu言又止,李芷婉言道:“劍雪自是一番好意。其實以李兄的智謀,並不會將此朝廷緝捕放在眼底。但無論如何盡到提醒,亦乃是朋友應有之意。”

李重九笑了笑,李芷婉話雖說得漂亮,但他當然不會單純到對方不顧路途艱辛,從太原郡趕到上黨郡來,只是提醒自己幾句。

聞絃歌而知雅意,似李重九這樣商場歷練多年的人,亦是明白李芷婉眼下的招攬之意。

爲李家打工,貌似是個不錯的主意,按照歷史趨勢來看,投資低,回報高,將來李唐奪取天下,自己就是從龍之臣,功勳亦有了保障,只是。

李重九轉頭看向亭子下,那肅然站立的玄甲大漢。

這些人一個個面sè凝重,一聲不吭,顯然是cāo練有素。或許將來李重九加入李家,亦會是是其中一員,站在臺階之下侯立吧。

要知道自己的出身可比不上殷開山,長孫順德。長孫順德尚不過一介門客,自己作爲曲部,還不是要聽李家父子呼喝。

當然還有一個前途就是被推舉爲隊正,準備征討遼東,這早已被李重九否決的。

故而這兩者都是李重九現在不願取的。

李重九想清楚後,自是不會等李芷婉將再度招攬自己的話說出口來,自己再待拒絕,如此只會令兩人尷尬。

李重九搶先一步言道:“說的不錯,若是沒有緝捕此事,我已決定不ri就要南下,離開幷州之地。”

李重九此言一出,等於變相將李芷婉未出口之言堵住了,爲兩邊都留下情面。

李芷婉尚在沉吟,劍雪臉上卻顯然露出失望之意,不由低聲言道:“李公子。”

“呸!”

一旁突然一人開口,言道:“劍雪,對方不過是區區山賊身份,如何當得公子如此稱呼。”

李重九看去只見站在李芷婉,身旁那身穿鐵甲的大漢,面露不快。

“長孫叔叔。”李芷婉說了一聲,對方卻伸手一止,目光森然地看向李重九。

長孫,李重九卻從李芷婉的話中,聽到對方姓氏,不由略有所思。

長孫氏在北魏時,可是皇族顯姓。當初北魏孝文漢化時,將其一支拓拔氏,以皇室宗門皆改爲漢姓元氏,而同姓拓拔氏的一支改爲長孫氏。

而對方名爲長孫氏,又在李家之中行走,那麼就很好猜測了。

長孫無忌這時候年紀還太小,與自己差不多,顯然不可能,而對方從年紀上看,是一名中年大漢,所以必定是李家忠狗長孫順德無疑。

對方乃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垢的族叔。

面對對方的挑釁,李重九淡淡問道:“區區自然當不得公子二字。敢問足下可是長孫氏一門。”

那名大漢傲然言道:“不錯,某正是長孫順德,爾等小賊亦知道長孫氏的威名。”

李重九當下作揖正sè言道:“果真是長孫氏一門,失敬,失敬。”

那名大漢用鼻孔重重一哼,心道,小姐什麼眼光,如此阿諛奉承的小人,也算的什麼賢才。

只聽李重九不緊不慢地言道:“在下確實當不得公子二字,想來只有長孫家的子孫,才當得公子,只是不知道這位公子,爲何故意在李家屈身爲奴僕,難道有什麼苦衷嗎?”

“爾不過一介山賊,竟敢如此放肆。”長孫順德被李重九話語一嗆,不由大怒。

亦難怪長孫順德大怒,他屈身於李家門客實有不得以的苦衷。

他本來也是朝廷右勳衛之官,但不幸這一次朝廷征伐遼東,他榜上有名,爲了躲避遼東之役,長孫順德逃匿軍職,託庇於李家,暫時統領這一隊玄甲jing騎。

只是他明明是門客的身份,竟然被李重九視作奴僕,如何不令他大怒,可是他又偏偏無法反駁,因爲無論是門客奴僕,都是辱沒了長孫家的身份。

長孫順德,身上鐵甲鏘鏘晃動,對方瞪圓雙眼言道:“姓李的小賊,我告訴你,你切莫不識擡舉,辜負了小姐對你一番好意,要知道你乃是朝廷要犯,我們……”

“長孫叔叔……”見李重九面sè漸寒,李芷婉當下出聲喝止,她誠懇地言道,“無論李兄是否出仕我李家,都乃是我的朋友。”

長孫順德聞言,當下一愕,退了一步,只能將怒氣憋了回去,言道:“是,小姐。”

李芷婉長嘆了一聲,以一種頗爲惋惜的口吻,言道:“李兄,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請李兄記得,無論何時李家都是,足下一個選擇,我的誠意不會改變。”

“但是既然李兄心意已決,我遺憾是本家與李兄這樣的人才失之交臂,三娘只能在此祝李兄一路順風!”

李重九當下抱拳,言道:“三娘言重了,亦還請多多保重,後會有期。”

說完李重九起身走出亭外,從玄甲大漢手裡接過繮繩,策馬而去。

李芷婉站立在亭子之中,目送李重九策馬遠去。

長孫順德在一旁言道:“小姐,此人如此不識擡舉,掃了我李家顏面,應與教訓。”

李芷婉出聲言道:“長孫叔叔,合則來,不合則去。豈能有強求之理。我觀此人胸中有錦繡之志,將來之前景,不可預料。可能他別有宏圖,看不上我李家吧,真是可惜。”

劍雪在一旁微微笑道:“小姐,倒不是覺得,此人看不上我們李家。”

李芷婉回頭看向劍雪,言道:“你這小妮子,又有什麼看法?”

劍雪吐了吐舌頭,言道:“小姐,我哪裡有什麼看法,我猜,李……李重九他對小姐一片傾心,但是自持山賊出身,自覺得配不上小姐,若是再出仕我李家,不過一介家僕,更難有機會與小姐在一起。”

“故而,故而我想他要自己闖蕩一番,將來有所成就門當戶對,再來迎娶小姐。”

劍雪如此笑吟吟地言道。李芷婉聽了卻是低啐了一聲,臉上有幾分微紅。

倒是長孫順德在那邊,嘿嘿冷笑,言道:“一介山賊,亦有攀龍附鳳之打算,寒家子弟闖蕩一輩子亦還是寒家子弟,就算是一千年也是改變不了的事。”

劍雪聽了怒氣衝衝,正待反駁,卻被李芷婉一攔。

只聽李芷婉言道:“我的親事,只會選我心之所鐘的,哪管是王侯將相,天家貴胄。至於寒門子弟……”

李芷婉搖了搖頭,這時候門戶之見太重,世家與寒家雲泥有別,彼此通婚乃是根本不可能想象之事,更不用說李重九還是山賊出身了。

李芷婉頓了頓言道:“這小賊言過,漢高祖至布衣而天下,我信他說的,我倒有興趣,看看他將來可以如何,只是不要讓我等太久。”

說到這裡,李芷婉嫣然一笑。

這時夕陽直下,橋下的小河潺潺而流。

天際四野已經是一片血染之sè。

“走吧!”李芷婉將馬鞭一揮,劍雪,長孫順德亦然一同跟隨。

翻身上馬之後,李芷婉看了一眼二賢莊的方向後,奮力一抽馬鞭,胯下坐騎四蹄狂蹬,頓時絕塵而去。

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十章 搶婚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
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十章 搶婚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