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

臥榻上,李重九與陳孝意君臣二人相談。

陳孝意心知自己時日不多,當下將心底話與李重九道出。舉薦幾名官位不高,但是辦事很得力的年輕人。

“周洲有點才華,難得書生掌兵,胸有溝壑,可是這樣人可以用,也不可以大用。”

“趙欣就不一樣了,處事圓滑,又有父親撐腰,辦起事來可以算得無往不利,不過太過圓滑,失了鋒芒,可以用但不能成事……”

陳孝意說了一陣,突然急咳嗽起來,當下捧起一巾帕,上面一口鮮血吐出。

“御醫何在?”李重九正要開口,陳孝意攔着道:“陛下無用的,微臣早已習慣了,不礙事了,乘着微臣還有最後一點氣力,最後與陛下說說話。”

李重九眼眶一紅道:“愛卿,朕實不忍看你繼續強撐下去。”

陳孝意搖了搖頭道:“老臣時日不多了,能給陛下作的也就這麼多了。吾虛廢國家大事,真恨不能再陪伴陛下,眼下只有將這攤子交給陛下了。陛下微臣走後,接替尚書左僕射的人選想好了嗎?”

李重九道:“愛卿,左僕射之職關係重大,朕尚不知滿朝文武,誰能暫替你之職?”

陳孝意想了一番道:“王叔玠可。”

李重九搖了搖頭道:“尚書左僕射,乃是尚書省之長,按道理而論,王愛卿在尚書省多年,讓他由右僕射晉爲左僕射也好,不過如此不是還要再命人入尚書省,補王叔玠升遷左僕射後,右僕射空下的位置。”

陳孝意道:“陛下,微臣與溫大臨,王叔玠都是河東,太原人,不如另從他選。”

陳孝意的意思。現在朝堂上文官之中,多是李重九的老鄉山西人,而河北,山東。河南三地的人卻沒有。但出身三地的人,在朝堂上的勢力也不小,陳孝意建議李重九從別處調人,平衡一下朝堂上的局勢。

明白陳孝意的意思後,李重九又坐了一會返回殿裡。李重九先召來御醫,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保住陳孝意的病,之後就思索起朝堂上的局勢。

陳孝意病重的消息,很快就爲幽京官員上下所知,對於陳孝意空缺下來的尚書左僕射,不少官吏都是盯着。尚書左僕射在沒有尚書令下,就是尚書省的一把手。大趙文官中排名第二,僅次於中書令。

陳孝意當年是李重九的上司,又是早期投靠李重九,朝廷中官位最高的人。所以他擔任尚書左僕射,也算實至名歸。現在除了陳孝意還有什麼人,可以接任就是一個問題。

除了陳孝意外,趙國官場上,還放出消息說禮部尚書楊林甫,也向李重九上了奏摺,請求致仕回家。楊林甫身子一直不太好。衆所周知的,當年羅藝造反,將當時還是遼西郡郡守的楊林甫關入大牢。楊林甫身入大牢幾個月,壞了身子,出仕後身子一直不佳,所以這一次又向李重九要求致仕。

尚書左僕射也就罷了。加上吏部尚書,尚書省八座中空缺兩個位置出來,還是至關重要的兩個位置。吏部尚書掌管官吏升遷考覈,吏部又歷來是六部之首,在不少人眼底甚至權力與尚書右僕射不相上下。

陳孝意。楊林甫兩人退下之後,誰能接管?

幽京溫府。

朝堂上風風雨雨,但對於溫彥博而言,無論尚書省怎麼變動,對中書省一把手溫彥博而言影響都不大。

現在溫彥博與兩個兒子,溫振溫挺在河邊垂釣。 溫振老成持重不說話,而溫挺卻是性子急。

溫彥博看了溫挺一眼道:“有什麼話不要憋着,說出來吧。”

溫挺鬆了口氣道:“最近國子監的同學都在談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誰能接替的事,爹,不知有什麼看法?”

溫振擺出長兄的架子斥道:“這事也是你們讀書人該關心的嗎?今年秋試就要到了,你不好好讀書,關心這做什麼?”

溫挺道:“我們入國子監不僅僅是爲了求學問,也是關心朝堂上的事,將來可以有用之身,爲朝廷出力,這朝堂上變局,我們國子監的學生平日經常討論,夫子也部禁呢。”

溫彥博沒說什麼,始終是安步當車的宰輔氣度道:“周祭酒倒是開明,你平日一直替他說好話,看來他治理國子監有方啊。”

溫挺似乎把握到什麼問道:“爹,你是不是暗示周祭酒有這可能啊,是啊,這幾年周祭酒爲我們國子監培養了多少人才,又聽說他是從懷荒鎮時就跟着陛下了,比起姬侍郎來說,陛下對他不知親厚了多少,他會不會接替吏部尚書啊?”

“絕對沒有這可能。”溫振道。

“爲什麼?”

“明擺着,周祭酒雖是桃李滿堂,但是他沒有入過尚書省,沒有在尚書省治事的經驗,怎麼可能驟然讓他任吏部侍郎呢?”

溫彥博欣然道:“說不錯,官位講究按序遷搬,挺兒,你遇事要多向你大哥學着。”

溫挺只能不情不願地道:“是,孩兒謹記爹爹和大兄的教誨。”

溫彥博笑了笑道:“其實說說也無妨,將來你們都是要爲官,這些都是要歷練的,早點知道官場上的事對你們有利而無害。”

溫振聽得到父親允許,當下將自己之前一番思量都說了出來道:“爹,你看陳宰輔和楊尚書,原來都是朝廷舊吏,對於前朝而言是忠臣。當初陛下娶當今皇后時,屬這二人最爲支持,現在二人一去,你看會不會破壞朝堂上的平衡呢?”

溫彥博露出孺子可教的欣慰神情道:“很有,有這份見地,看來你在御史的位置上可以往上挪一挪了。”

“多謝爹誇獎。”溫振聽了父親的讚許,雖是高興,但心底更傾向於知道答案。

溫振索性就放開了道:“爹,你說會不會蕭娘娘和皇后,插手此事呢?”

溫彥博看了兒子一眼道:“此事不可隨意猜測,不過不用想,陛下與皇后夫妻情深,皇后若開口,陛下一定會答允,但正是因爲夫妻情深,所以皇后也絕對不會開這個口的。”

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
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