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

上谷郡有六縣,郡治在易縣,另有淶水,遒,遂城,永樂,飛狐,一共六縣。但是除了李重九據上谷飛狐縣,另外五縣在當初王須拔,魏刀兒造反之後,大遭破壞,五縣皆被攻破,僅有飛狐縣一縣殘餘。現在王須拔,魏刀兒率十幾萬之衆轉而攻略恆山郡,準備大舉入晉陽,上谷郡則有魏刀兒麾下豪帥宋金剛(注一)率領兩萬人馬駐守。

這就是眼下上谷一郡的情況,蘇素提出奪取上谷全郡,再行遠圖的策略,實是一步一步穩紮穩打之言。

不過趙萬三卻言道:“上谷郡經流賊塗炭,現在已十分殘破,若要休養生息恢復昔ri六縣之地最少需兩年,而眼下要憑着上谷之地,爭雄四方,暫時沒有可能。現在我上谷郡的形勢,劉武周在西,王須拔在東,而李淵在南,三強挾持之間,我需早定名位,方纔能安定部下上下之心。”

李重九面sè肅然,言道:“定名位是必然,依我之見,就暫以上谷郡郡守自稱,同時發文書安民,就說天子昏庸無道,誤信jiān臣之言,謀害忠良,眼下我李重九暫攝上谷全郡,保境安民,以待明主,你們看如何?”

蘇素聽了不由點頭,笑着言道:“此進可攻退可守之策。”

李重九看向趙萬三問道:“趙主薄,依你之見呢?”

趙萬三聽了言道:“雖沒有稱王那般快意,但是眼下上谷郡尚不在我手,我們可先安定此地後,再圖謀大舉。”

李重九笑道:“如此就好了,既然大家沒有異議,天子皆割去我侯爵,官職,那麼以後就不必以冠軍侯,通守稱呼於我了,從此我自稱郡守之號,號令全郡。”

當下在座之人除了李虎以外,衆人皆是一併站起身來,言道:“參見太守!”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諸位追隨於我的,我也不會薄待。眼下郡官之職,虛位以待,待取了全郡之後再定。”

“蘇四叔,我先任你飛狐縣正。”

當下蘇素站起身來,一拜言道:“諾,太守。”

李重九點點頭,看向趙萬三言道:“趙主薄忠心有嘉,我晉你爲縣丞,輔佐於蘇明府。”

趙萬三喜道:“諾,太守。”

李重九看向高楚,言道:“高楚,我任你爲副都尉,自統領縣內三團郡兵,並再募流民中jing壯,年內再募兩團jing銳來。”

“諾,太守。”高楚大喜言道。都尉,副都尉都是郡內武官,副都尉爲正五品和鷹揚郎將同等。

“趙全庭,你武藝高強,我即任你爲縣尉,募一團鄉兵,並統轄捕頭,衙役,負責一縣城防治安。”

趙全庭這一次憑着破城之功,昨ri還在是田舍郎,而今ri即被拔爲了一縣縣尉,對於他而言,現在幾乎已是昏頭轉向的了。趙萬三見自己侄兒如此,暗罵了一聲丟人。李重九此舉也算是對趙萬三的一個補償,縣丞之位雖比主薄高,但是這一縣的二把手幾乎不管事,手中沒有權力,乍看有些明升暗降,將趙全庭提爲縣尉也算是一個平衡。

有了這嫡系班底,飛狐縣總算是穩了下來。次ri李重九將自己文書的貼於城門之上,當下一時引起縣內百姓沸沸揚揚。縣內唯一可以稱得世家的成家,已被李重九滅門了,現在數千飛狐縣百姓,也只有一二商家,家裡出過官吏的門吏之家,以及讀書人才懂得一二消息的含義。之前有人擔心李重九乃是朝廷逆臣,眼下佔領一縣,可能是要效仿流寇劫掠一番之後遠遁,又或者割據稱王,如此必然引來朝廷平叛大軍,而眼下李重九隻以郡守自居,也沒有說要分疆裂土的意思,當下民間對於新政權的猜疑顧及,這才消除了幾分。

之後陸續有人上衙門來,拜訪李重九,既是聽一聽李重九風聲,也是好救下那些被關押在牢內的家人,也是看一下新政權未來的動向。他們聽李重九安撫之後,紛紛放下心事來,表示要獻糧秣,錢糧資助,看看是否能贖回他們的家人。李重九聽了只要他們以後不再對自己勢力抱有敵意,即可領人回去,至於糧秣,李重九沒有拒絕,只是言之暫借,ri後給與歸還。這些人哪裡會將李重九話當真,至於暫借就是永遠的借出去了。安定縣內的人心之後,李重九當下就處理之前周縣正,縣尉幾人之事。李重九開堂審問,將這些人一一定罪,將五名首犯一律問斬,至於隨從則是監禁數年不等。

李重九在飛狐縣還不到數ri,這時四面的軍情也是一個接着一個傳來。不少人還未反應過來,短時間又有新的消息出現,令人不由感嘆這是怎麼了,天下形勢變化居然如此之快。

李重九心知這是天下劇變跡象已現,若是大業七年時楊廣第一次徵遼東失敗,只是大隋大廈將傾的前兆,那麼現在大隋這大廈已是到了搖搖yu墜的份上。首先是太原方面,李淵,王威以不足萬人之官兵,在雀鼠谷大敗王須拔,魏刀兒的十餘萬流寇。王須拔,魏刀兒二人幾乎是隻身而逃,李淵盡收其降衆,並撿其jing銳爲軍,得衆近萬,不臣之心已悄然浮現。

而劉武周借突厥之力大敗陳孝意,王智辨的雁門軍之後,佔據馬邑,婁煩二郡,並出兵攻下了汾陽宮,將宮內萬餘宮女,以及無數珍寶盡數獻給始畢可汗。始畢可汗得到劉武周的美女珍寶之後大喜,當下立劉武周爲定揚可汗,並賜狼頭纛。劉武周被冊封可汗之後,進一步稱帝,以妻爲皇后,建元爲天興,向四方展露其稱霸天下的野心。而據說身在東都的楊廣,聞之劉武周謀反後大怒,準備問罪於都督幷州軍事李淵的責任。當下李重九連忙派子李建成,李元吉,前往長安向朝廷解釋,同時亦爲人質。

而與馬邑,太原同在北地涿郡也發生鉅變,涿郡之地,當年隋煬帝徵遼時,兵仗糧草於此囤積無數,並駐紮有jing兵數萬以備契丹,靺鞨,高句麗。而涿郡虎賁郎將羅藝與左武衛大將軍李景,以及郡內同僚素來不睦,乘此機會突然殺死涿郡郡丞,渤海太守唐禕,佔據涿郡部分,以及柳城郡,懷遠鎮之地,並自號爲幽州總管。

這纔是短短數ri,大隋朝居然已到了這份上了。從幷州到幽州這一線,劉武周,羅藝,再加上自己,這三大邊將,都是對抗突厥,契丹,奚部,高句麗的一線將領,眼下卻一併反了。造此下去大隋國祚還有幾ri。

之前李重九還有幾分擔心楊廣出兵來討伐自己,但眼下大隋的這破屋子已是到處漏風,大雨從屋頂直蓋屋內了,李重九又算什麼,誰現在有心事估計自己。先不說劉武周,羅藝這兩頭大魚,河北王須拔,高開道,竇建德,高開道他們鬧得可謂是天翻地覆。大隋在河北縱楊義臣,李淵這樣的大將在支撐戰局,但是也拆東牆補西牆。

“如此自己的機會,終於也就到了。”李重九將信紙一捏,目光森然在來到飛狐縣的第十一ri,自己可以終於脫離險境,可謂人已得食,馬已得料。但下一步就是擴大自己勢力,還有李淵父子那邊……亂世之中,羣雄並起,在這逐鹿天下,問鼎中原之機,一步錯步步錯,一步慢則誤終身。李重九自己接下來的第一步在哪裡呢。李密那邊乃是遠水,自己暫時指望不到,要收服上谷郡內,先要擊敗王須拔殘部,以及宋金剛,但是以自己眼下勢力,對於宋金剛兩萬之衆仍是不足。

聽聞宋金剛此人善於用兵不說,並且麾下也不是草寇那幫散兵遊勇,他撿兩萬之衆中的四千人,組成親軍,每ricāo練法度與官兵無二,並且數度在涿郡劫掠好幾次擊敗裝備jing良的官軍。這樣的部隊,不僅是訓練好,而且見過血,打過勝戰,可謂是jing銳。憑自己現在在飛狐縣的兵力,根本不是對手。

李重九不要說是一統上谷郡全郡的目的,就是飛狐縣都難以自保,如此何談割據一方,何談進取天下。要知道如按照歷史上,李淵晉陽起兵已是迫在眉睫,若在這時自己無法扯一扯李淵的後腿,待對方一舉破入關中之後,那些隋朝舊吏紛紛四面來投,到時候李淵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獲得天下四分之一的地盤,並且還是被稱爲王霸之資的關中。那時相較自己,就算是歷經一番血戰,擊敗宋金剛後,取得上谷一郡又有什麼用,以一郡之地,與四分天下之李唐對抗,那還不是被隨意揉捏。

“回稟太守,御夷鎮急報!”

“念!”李重九坐在胡椅上,捏着眉頭。

“王校尉寫信來稟,說室得奚舊部的兩萬牧民,從烏候秦水出發,脫離契丹,來御夷鎮投奔,並請求內附收容。”

李重九聞言不由身軀一震,心道我的機會終於來了。

注一:舊唐書卷五十五,上穀人宋金剛有衆萬餘人,在易州界爲羣盜,定州賊帥魏刀兒與相表裡。後刀兒爲竇建德所滅,金剛救之,戰敗,率餘衆四千人奔劉武周。

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十章 搶婚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
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十章 搶婚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