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

夜色之中的徐州城上,那歌聲遙遙襲來。江淮自古以來戰亂頻生,故而民歌中,有不少傷別離,難長久這樣蒼涼悲傷得曲子。

在帶着鄉音的歌聲中娓娓唱來,帶着些許悲傷離別之情,對於江淮軍士卒來說,彷彿故鄉的親人在耳邊泣訴一般。唱着歌的男女都有,似父母,似妻子,似家中的孩兒,在向自己歌來,敘述着離別之情。

聽着這歌聲,不少年輕且又未離家甚久的江淮軍士卒,當下就忍不住哭出聲來。

就是那些久經沙場老卒,這時也是梗着身子,依在牆邊,目眶都是紅了。

輔公佑站在城頭,剎那之間也是想起了自己身在丹陽的妻兒,心底涌起無限牽掛來。但這只是片刻,輔公佑待想明白後,卻突然大怒喝道:‘好個李重九,竟然用此四面楚歌之策,亂我軍心。‘

聽輔公佑這麼說,麾下親兵士卒立即到各處牆頭,對着那些失聲痛哭的人,一頓拳打腳踢。

‘不許哭,此乃是趙軍亂我軍心之策!再哭者一律斬首!‘

將令傳達下去,原本在哭泣的士卒,當下只敢偷偷嗚哽,而幾名意志薄弱,控制不住自己的士卒當場被斬殺。血腥鎮壓之下,城頭上的哭泣聲,倒是停止了。

但是鐵血的鎮壓只能鎮得徐州城內,卻抑制不住城外歌聲得傳進江淮軍士卒的耳立。漸漸的唱歌的人越來越多,四處城牆邊上,江淮軍士卒都可以聽到這帶着鄉音的歌聲,就算他們不想聽也不能。

此刻不僅是士卒,連輔公佑也是心驚,這麼多人在唱。莫非趙軍不僅僅攻陷了江都,丹陽,連整個江楊都落入了李重九的手中。

輔公佑心道,連自己都這麼想了,其他的江淮軍必然更是人心惶惶。而這一下丹陽失陷的消息肯定是瞞不住了。無論如何,現在江淮軍士卒的士氣必然是跌到谷底。

混亂,不安各種情緒蔓延着,城下的歌聲時而停止,時而繼續,將江淮軍士卒的心緒攪得一塌糊塗。

輔公佑幾乎是在提心吊膽中迎來了天明。

天亮之後。李重九登上東城前的望樓,從五丈高的望樓中,眺望徐州城。城牆上一覽無遺。守在城牆邊上一夜的江淮士卒,但是縮在牆邊一動不動,顯然士氣低迷至極。

在他的左右趙軍士卒休整了一夜,並在四更前吃過早飯,現在都是精神飽滿,士氣高昂。摩拳擦掌的準備迎來馬上要進行的攻城之戰。

依照昨日的安排。守衛在南城的趙軍士卒盡數撤離,只是留下一片空曠的營帳。以及縱橫相錯的營壕。

反而在北,東。南三面,趙軍士卒嚴陣以待,圍城二十餘日打造的箭樓。撞車,攻城車,拋石機各種各樣可以想像出的攻城器械,都是陳列於城下。

在攻城器械左右,則是望也望不到盡頭的趙軍士卒,刀槍劍戟倒映着寒光,那嚴整的軍容,令人透不過氣來。

時間一份一秒的過去,這時候差不多快到了江淮軍照往常時開始作早飯的時候了。

李重九自是不會給江淮軍士卒這個機會,他緩緩將手一按,這時候上百面的牛皮大鼓,同時擂動。北,東,西三面趙軍士卒,開始沙沙地朝城下移動。

陳阿四所在的行伍,聽到鼓聲後,其鷹揚郎將,當下舉旗,士卒們也是紛涌而動。

陳阿四這一夥十幾人奮力推着一輛箭樓向前。箭樓下六個輪子,土地上滾動着,箭樓之上站立着六名弩手,六名旗手。

這戰場上土地,並沒有經過事先平整,故而好幾處是坑坑窪窪的,到了這樣地方,陳阿四他們幾乎就要自己費老大的力,才能推着箭樓通過。

陳阿四麾下士卒,就開始抱怨道:‘這破東西,簡直要了我半條命了,推得我上氣不接下氣。‘

‘還不是,早上吃的那點飯早就沒了,這樣的大戰也不給俺們吃飽,上面實在也太摳了吧。‘

‘蠢物,哪裡有吃得十分飽上陣的, 我軍戰前都只吃三分飽,不要問爲什麼,這是規矩。‘

陳阿四他們埋着頭奮力的推着箭樓,對於他們而言,在這場近十萬人蔘與的會戰中,他們的任務就是將着箭樓推進離城一百五十步,並守衛着望樓,任務就是這麼簡單。

在他們身前,推着雲梯的士卒,正冒着城頭上射出的箭雨,奮勇地前進。相對於此,陳阿四他們無疑是安全的。

終於他們將箭樓推到了預定位置,豎起了支木固定後。陳阿四長長送了一口氣,下面只希望江淮軍不殺出城門就好了。

這時候望樓上,趙軍弩手已是上矢,不斷有弩矢射出,直抵徐州城城上,而攻城雲梯的勾子,也是剛剛好達上徐州城的牆頭。

血戰即將展開,陳阿四的部下們也開始賣力地爲袍澤們打氣。

徐州城城頭,輔公佑經歷着趙軍狂風暴雨般猛攻,還不到一個時辰。到了這一刻,他明白爲何趙軍可以橫掃南北,爲何當年三十萬隋軍也攻不下的高句麗會給趙軍給滅了。

從這不到一個時辰的進攻來看,趙軍真是不愧爲天下強軍。無論是攻城時,士卒的對攻城武器操練的熟悉度,行伍行進之間隊伍疏密,士卒間彼此的配合,以及將領對軍隊的掌控,都遠遠勝過當年的精銳隋軍府兵幾籌不止,更不用說江淮軍。

‘難怪李重九有與李淵叫板的實力,若是我輔公佑也有這等人馬,早也就橫掃天下了。‘輔公佑帶着幾分羨慕又帶着幾分嫉妒言道。

‘輔公,眼下趙軍攻勢如此之猛,城內將士軍心喪失,繼續在據守這徐州城,恐怕是不利啊。‘

‘我看趙軍沒有包圍南城,而是將兵馬全部撤走,是懷有善意的。李重九也並不是個非要趕盡殺絕的人,我看他們只是要這徐州城,而不是要滅我江淮軍啊。‘

‘是阿,不如我們從南城突圍,將徐州城讓給李重九好了。‘

聽部下這麼說,輔公佑冷笑一聲道:‘你以爲李重九真那麼好心,我告訴你們南城纔是最危險之處,若我所料不錯,趙軍必然在南城上,佈下層層埋伏,就等我們突圍以後去鑽!‘(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
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