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

在李密與李重九二人之中,李重九固然是有意通過單雄信,王君廓藉助瓦崗寨的力量,更深入一步,若是將來瓦崗軍萬一失敗,李重九唯一能對抗李淵的辦法,就是不讓瓦崗羣雄投靠李淵。當然李密也有通過單,王二人來拉攏李重九勢力的目的。當然最重要是李密與李重九二人私交不錯。

就在盧子遷設宴款待房彥藻之際,李重九卻沒有去,盧子遷當然也是想加深與李密的聯繫,雖說是支持李淵,但是兩頭買好,一貫卻是累世高官士族的習慣。何況李密與李淵二人現在關係還算不錯。

而房彥藻亦有意加深與盧子遷的關係,對於這位一張嘴替李密說下一個豫州的人物,如果能替李密取的范陽盧家的支持,那麼對於瓦崗軍的大業是相當有好處的。

在如此有心之下,盧子遷與房彥藻二人都是老成歷練之人,當下很快就熟絡起來,一口一個盧兄,一個房兄的叫着,把腕走去郡府之大門。

對於盧子遷,房彥藻這點小心思,李重九也是明白,不過這點容人之量還是要的。

不過無所謂李密繞過自己來,取得自己手下士族的支持,因爲李密摺戟在東都前的可能xing很大,若李密真得攻下東都,那時就是李密與李淵兩分天下之戰,李重九必更支持李密纔是。

當然也無所謂涿郡衆士族對李密的依靠之心,他們現在往李密那靠得越厲害,將來若李密失敗,再轉投李淵時,就要估量下自己的價錢是否有當初那麼高了。

數人離去之後,李淵,李世民的使者,薛收後腳就徑直坐車來到盧子遷的府上。

盧子遷正在與趙,高二人一併陪同房彥藻,雙方言談甚歡。這時聽到薛收前來後,盧子遷一愣,靠着盧思道的關係,兩邊可謂是世交,這必須要見。何況對方還言是奉了李淵的意思。

一見面薛收即轉交給盧子遷,他兄長盧赤松的密信,當下盧子遷就當薛收當作了心腹。

所以聽了薛收的來意後,盧子遷當下拍腿,言道:“薛兄立即去李府,否則遲了一步,李重九真的就要投了李密了。”

薛收聽了一驚,當下弄清楚來龍去脈,立即坐車,連夜拜見李重九。

郡府門前。

薛收負手看着郡府門前的郡兵,當下言道:“告訴你家使君,就說是河東薛收,奉唐公李淵之命來前來拜訪。”

這名郡兵見對方氣度不凡,當下不敢怠慢,言道:“還請稍待,我立即稟告。”

薛收負手站在門前,氣定神閒。不久之後得到通稟,直接入內。

薛收上了中堂之上,看見一名穿着戎服的年輕男子,正坐在一張胡牀之上。

薛收見了先是一愕,他雖知道李重九十分年輕,但卻沒有相當年輕過這個地步,先是弱冠之年,爲天子親口,封侯拜將。現在不及兩年,已是據有四郡,馬上就要在幽州一面稱孤的人物。

特別是桃李子,楊花落,梨花開的讖言,傳遍天下後,天下甚至有將李淵,李密,李重九,並稱作三李之言。當然不是說李重九現在可以於他們二人並稱,而說的是年紀,李淵已是五十知天命,李密三十而立,而李重九二十而弱冠。

“拜見李使君。”

對方輕輕頷首,伸手一指,言道:“薛兄請坐。”

薛收當下坐下,心道:我來秦王殿下帳下,迄今寸功未立,若是此番灰頭土臉的回去,必然爲他人所笑。

薛收素有自比蘇秦,張儀之心,當下就以言挑之言道:“李使君,可知眼下大禍臨頭了麼?”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薛兄請說,李某有何之禍?”

薛收心下一凜,這乃是說客的一種路數,先作大言一驚對方,無論李重九有何反應,不屑,斥之,掩飾,狡辯,都可以摸清對方底細。

但是李重九卻沒什麼反應,當下薛收言道:“李使君雖坐擁四郡,但是涿郡民心不附,士人不肯齊心,若是有人興兵來犯,李使君安能自保。”

李重九笑道:“此事李某自有計較,形勢也並非你說言的那般,額,對了,薛兄,若是隻言於此,我想我們二人沒什麼好談的。”

薛收當下正sè言道:“李使君,好吧,聽聞你yu投李密,實乃是差矣,當世豪傑之中,唯唐公乃是龍鳳之姿,雅量高才,李密與之相比不過是螢光比之皓月,烏鴉比作鳳凰。”

“何況唐公待李使君,有提攜之恩,若非唐公李使君焉能在雁門外,得殿下賞識,古人有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李使君乎。唐公一貫有言視李使君有若子侄,豈是李密可以親厚的。”

李重九冷笑言道:“唐公對我的提攜,罷了吧,當初若非我去往雁門知會唐公,唐公焉知天子被圍於雁門,後他因此爲太原留守,若說恩德,之後雁門我亂軍中刺殺始畢可汗,也算報答過了。但唐公於晉陽宮前,剝我衣冠,去我筷箸,奪取我一切官位,此恨凡大丈夫皆難消。好了,薛兄若無要事請回吧。”

薛收聞言見李重九不yu在談下去,言道:“李使君豈可記恨唐公,唐公當ri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李重九沒有理會,走到門口,薛收這時將牙一咬,追上一步,言道:“李使君,若是你就此走出門,會終身後悔的。唐公已是答允了,願意將李三小姐嫁給李兄你。”

李重九走到門口頓時腳步一頓,薛收拱手言道:“唐公一片盛意拳拳,李兄不可辜負啊!”

薛收說得如掏心掏肺一般,李重九倒也是一怔,李三娘的容顏,恍然又出現在自己眼前一般。李重九回過頭來,問道:“你再說一遍。”

薛收暗自一笑,心道果真此是對方的弱點。當下薛收面上不露絲毫得sè,一副十分誠懇的樣子,言道:“李使君,唐公願意將李三娘子嫁給李兄。”

李重九猛地回過頭,言道:“薛兄,不要說笑了,你話沒有說完吧,唐公此人豈是無的放矢之人,哼,他的條件呢?”

薛收心底一凜,沒想到李重九居然這麼說這麼一句。

薛收大答反問言道:“難道李使君不中意李家三小姐嗎?聽聞她爲你孤身一人,離開太原李府,前往東都找司隸部官員懇求,希望他能赦免你的罪責。當時唐公大怒,以爲她爲你私奔,差一點就斷去了父女之情。在這裡,我深羨慕李兄有如此佳人傾心。”

李重九聞言整個人怔住,上輩子他談過幾個女朋友,要麼是因爲自己一無所有,要麼是因爲事業聚少離多,吹了幾個,也曾遊戲花叢一段時間。事業有成之後,身旁有意無意接近自己的女子多了,但是那時已是三十而立,到了這個年紀男人,很難再相信一段感情了,所以一直耽擱之下。

現在李三娘對自己如此情深意重,作爲一個男人如何能不感動。

李重九言語中露出關切之意,反問言道:“李三娘子,她現在哪裡?”

“似乎在關中。”

李重九心知歷史上,李三娘這位奇女子,應如歷史上這時率領大軍席捲關中,安全應是無憂。如此李重九心底稍安,而對方來求親,說明她也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嫁給柴紹。

當下李重九深吸了一口氣,當下又沉聲再問:“我最後說一遍,唐公的條件是什麼?”

薛收見李重九的神sè,額上汗水滴落,心道此人難道真的如此冷血無情嗎?這都沒辦法打動他。

薛收言道:“使君,若是你娶了三小姐爲妻,那麼與唐公也是一家人,唐公希望兩家爲一家。”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原來如此。”

“唐公是要我將幽州獻之,來交換三娘嗎?”

薛收一凜,言道:“怎可如此說,難道李使君既要娶了三娘,又反對唐公,支持李密奪取天下嗎?還請三思啊。”

李重九負手言道:“李淵若真有心將三娘許配於我,換我未得幽州之前,我與唐公之前恩怨可一筆勾銷,但支持不支持他另說。而如今他將三娘許配於我,要得不是我這個女婿,而整個幽州。李淵此人連自己的女兒都視若貨物,這樣的人,真是無恥老賊!”

薛收頓時sè變。

三ri之後,李重九於郡守府從房彥藻那,接過上柱國的虎符印信,當下李重九自稱爲涿郡郡守,假幽州刺史,而上谷郡郡守則有蘇素擔任,之後李重九當着涿郡官吏,以及麾下番漢諸將的面,宣佈支持李密攻佔東都,奪取天下,並傳檄各郡各縣告之此事。

要知道竇建德已向李密獻表稱臣,再加上李重九等於河北之地,已是拱手落入了李密手中,加上李密現在據有的河南諸郡。天下三分,李密有其一。

消息傳出,一時之間,四方驛站,快馬如飛,無數驛卒向四面告之此消息,百姓聞之之後,更是奔走相告,頓時天下震動,四方皆驚!(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章 古武術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
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章 古武術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