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

璐水旁唐軍中軍大營。

一副巨大的沙盤,李元吉,郭子武二人正商議如何對幽州軍用兵。

兩人談笑甚歡,顯然昨ri一戰二人也算建立起了不錯的交情。

二人一萬多人馬與李重九的不足五千人馬,打了半ri不分勝負,先後坐觀王行敏,殷開山全軍潰敗,殷開山戰死,而二人卻相安無事。

郭子武心底忐忑,生怕李淵將怒,故而努力討好李元吉,想攀上齊王這顆大樹,免去此番罪責。

李元吉亦是爲能收得郭子武,這一方封疆大吏,而心滿意足,何況殷開山已死,這礙眼的人被李重九除掉,更令他心底快意。

李芷婉坐在椅子,頭兜解下置於案頭,青絲如瀑。

郭子武暗暗心道,這齊王怎麼如此好糊弄,相比於秦王殿下,還有他這位姐姐,真是相差了不知幾何。郭子武看了李芷婉一眼,連忙收斂目光,繼續奉承李元吉。

這時前軍將領入內稟報言道:“有聖旨到!”

當下帳內立即擺上香案,傳旨太監笑道對李芷婉言道:“陛下有命,言公主殿下戎馬奔波,必是勞累,所以不必跪拜,站着聽宣就好了。”

李芷婉言道:“謝父皇。”

說完太監正sè言道:“陛下有旨,平陽公主與齊王,郭刺史一併聽宣!”

“……察爾等於潞州河畔大破李賊,甚欣慰……然幽州之賊,跳梁而出,朕必戮之……令平陽公主統兵,齊王爲監軍,在璐水河畔,截住幽州李重九北歸,配合秦王殿下進兵,不得有誤。”

李芷婉聽了手腕輕輕一抖,仍是平靜地言道:“兒臣領旨。”

太監將聖旨放在了李芷婉手中,滿臉堆笑地低聲對李芷婉,言道:“公主殿下,聖上有幾句體己話吩咐說,此乃定李唐氣數一戰,還請公主一切要以李唐國運爲重。”

李芷婉聽了淡淡言道:“我明白,公公還有事嗎?”

太監見李芷婉神sè清冷,當下連忙識相地告退,與齊王,郭子武寒暄去了。

不久後,幾名侍衛入內,一副狼狽之狀,他們言道:“公主殿下,劍雪出外遇伏了。”

侍從見李芷婉面sè一沉,皆心知不好,但只能如實稟告。知情人都知道李芷婉與劍雪情同姐妹,現在劍雪被擒,他們身爲劍雪隨從的,必被嚴懲。

李芷婉嘴脣緊抿,正待思量對策時,一名侍衛興沖沖地跑進來言道:“啓稟公主殿下,劍雪他回來了。”

李芷婉臉上綻放出一絲笑容,若冰雪初融一般。

隨即劍雪奔入大帳之中,言道:“小姐,我還以爲差一點見不到你了。”

李芷婉言道:“怎麼有傷着了嗎?”

劍雪搖了搖頭,但見李元吉,郭子武在側,他們自是不會因爲自己這個侍女而擔憂的。

劍雪當下對李芷婉貼耳言道:“小姐,我有話和你說。”

李芷婉點點頭,當下二人來到她的私帳之內。

劍雪言道:“小姐,我中伏被擒後,被帶到中軍見那姓李的小賊了。”

李芷婉看了劍雪,笑着言道:“我知道,他必不會爲難你。”

劍雪哼地一聲,言道:“小姐,怎地替他說話。”

李芷婉走到桌案邊,手撫桌案上長劍,言道:“實話實話罷了,就算你們二人素不相識,但他一貫心高氣傲,卻不會爲難一介女流的。否則當初在七千寨時,他就不會放你了。”

聽李芷婉這麼說,劍雪正要將李重九信拿出,這時李芷婉仰頭言道:“此番父皇下旨,讓我與李重九決死一戰,務必要將他拖在璐水,不讓其生回晉陽。但父皇又命四弟爲監軍,顯然有疑我之意。”

劍雪見李芷婉目光泫然,顯然爲李淵對她的懷疑而痛心。

劍雪問道:“那小姐你待如何?”

李芷婉右手一拽,寶劍半出劍鞘,劍光微寒,明晃晃的劍刃正倒映出李芷婉一雙秋水。

李芷婉雙手負後,當下不答。

劍雪咬緊了牙,不知是否將李重九給李芷婉的信拿出,她不知拿出之後,李芷婉與李重九將來究竟會如何。而現在璐水旁三萬唐軍,皆由李芷婉一語決之,而此刻李重九寫信李芷婉到底是何意,是否有什麼不好意圖。

“劍雪,那……那人有什麼話託你帶給我嗎?”李芷婉問道。

劍雪一時語塞,言道:“沒……沒有。”

“真的沒有?”李芷婉回過頭,清澈的目光,令劍雪一陣心慌。

劍雪憋了口氣言道:“他只說讓小姐珍重。”

“如此啊。”劍雪顯然聽出,李芷婉口氣中有幾分失落。

劍雪心底又是一陣難過。劍雪心底安慰自己,我這麼是爲了小姐好,女人啊,平ri再如何堅決,但碰到感情的事,也會變得優柔寡斷。

小姐絕不能在大戰在即之時,受到任何困惑,就等此戰之後,再給他此信吧。

幽州軍中軍,李重九凝望着唐軍大營,他不知李芷婉看到自己的請求會如何。

李重九不由自嘲一笑,他在信中所書,願意以放棄太原郡,包括攻陷的重地晉陽爲條件,與李唐媾和,雙方罷兵,而自己迎娶李芷婉爲正室。

以一郡之地交換,正應了那句傾國傾城之言,這個世上有什麼絕代佳人可以換得一國一城,但凡六親不顧,有志於天下的梟雄,都不會作出如此決定。

但李重九明白亦只有此,唯有如此方法,才能打動李淵如此功利現實之人。

當然若將來李重九一統河北時,與李唐難免一戰,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李重九一直面露深思之sè,身旁的衆將還以爲他是憂慮戰事。

今ri留守涿郡的魏徵,命人已四百里加急快馬傳信,言河間郡竇建德已在河間郡集結重兵,還令羅成招兵買馬,隱隱有北犯幽州之意。

魏徵請李重九立即從晉陽撤軍,北返幽州坐鎮,否則竇建德十幾萬大軍一旦北上攻打幽州,憑幽州的萬餘鄉兵,根本不足以抵擋。

另外新羅王來信,言高句麗大舉南侵新羅,請求幽州能支援一二。

而對於衆將而言,現在河東的呂崇茂,堯君素,已爲李世民所滅,再率軍南下飲馬黃河的戰略已不復現實。

而面前潞州又無法攻下,駐守潞州的兩萬娘子軍,乃是勁敵,數ri前一戰,李三娘率軍殺得幽州軍不少將領頗爲膽寒,若非風雪所阻,繼續打下去會是什麼結果,衆人都不敢揣測。

現在大軍璐水邊進退不得,天氣又是苦寒,潞州已成雞肋,衆人早有退兵之意,只是擔憂李三娘率軍尾隨追擊。

李重九明白衆將的心思,幷州的戰事,再繼續下去也沒有意思。故而李重九就算沒寫那封信,現在也有退兵回幽州,抵禦對幽州一直有染指之心竇建德的打算。

不過就算李淵不肯媾和,李重九深信就算自己退兵幽州,太原郡也不會有失。

聽衆將之言,李重九又復看了一眼,山上唐軍大營。這一刻,他已經作了決定,不再等李三娘的消息,當下問道:“潞水這幾ri凍得如何了?”

“回稟可汗,某已試過了,河水都凍底了,戰馬都可以奔跑過河了!”額託回答言道。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傳令下去,大軍明ri乘堅冰渡河,返回晉陽!”

聽李重九如此說,衆將皆是一片喜悅。

一旁薛萬徹問道:“上谷公,何不乘夜退兵?”

李重九言道:“既是退兵,就是堂堂正正,若是乘夜而行,倒叫唐軍小看了我軍。”

次ri清晨。

李重九兩萬大軍從潞州河畔開始拔營,大軍前營中營後營依次拔起,額託,薛萬徹,薛萬均率領番騎,萬勝軍,突騎團殿後。

而王馬漢,曇宗率領步卒不慌不忙從堅冰之上渡河。

在河岸邊的姬川亦率留守河北的大營內,近萬士卒一併出營,反之唐軍追擊。

現在璐水果真已是凍底,不僅是人行進無礙,就是策馬而過,亦是無慮,不過李重九麾下士卒爲了小心,還是牽馬而過。

三軍見前幾ri還是險阻的璐水,現在暢通無阻,不由皆是大喜,加快了行軍步伐。

當然對於唐軍而言,璐水結凍,令李重九可以從容退兵,當然是一個壞消息。

李芷婉,李元吉,郭子武等唐軍大將,從唐軍大營之中正看李重九拔營退兵。

李芷婉看了許久,方纔言道:“行前者不躁,殿後者不懼,幽州軍真可謂jing兵。”

李元吉言道:“不錯,如此勁敵,若是放虎歸山,恐怕後患無窮,父皇令我們二人截斷李重九歸路,現在李重九於我們眼前撤退,正是我們率軍掩殺追擊之時。”

“慢着,”李芷婉言道,“你看李重九敢在光天化ri之下,堂而皇之退兵,必有所持,說不定他正是要等我追擊呢?”

郭子武見此笑道:“公主殿下未免太小心了,白ri之下,有何詭計,也可一目瞭然。”

李元吉見得到郭子武附和,心底暗喜。

李芷婉見二人穿起了一條褲子,暗暗搖頭。(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七章 遊獵第四百章 情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
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七章 遊獵第四百章 情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