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

松漠都護府。

都護府的大堂上,大都護郭孝恪,大馬金刀地正坐在虎皮椅上。下首則是靺鞨部統軍突地稽,丁零部統軍崔序,奚族統軍額託,契丹區絮部軍主枯莫離四人。

郭孝恪治遼東郡數年,處事殺伐果斷,又能施恩惠人,故而在番胡之間很有威望。

現在郭孝恪拿起碗,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誰後,指着桌上的塞北地圖對衆人道:“各位頭人,在白狼山我們已經是站穩了腳跟,不過火兒慎草原上各部卻沒有消停。契丹數部得到高句麗人的支持又捲土重來了,據我所知他們現在就盤踞在烏桓山附近。現在大賀父子已是失勢,契丹各部要重新選舉可汗,若是有新可汗,將一盤散沙的契丹各部再聯合起來,對我們則十分不利。”

郭孝恪說到這裡,頓了頓又指向地圖上烏桓山所在道:“此烏桓山,位於火兒慎草原中央,俯瞰四面,控制了這裡就控制了這片草原,並且附近水草豐茂,十分適合於放牧,當年陛下就對我與王都護言過,若是在白狼山築城之後,下一步可至火兒慎草原築城,深入草原之中。佔據這裡,不僅僅可以壯大我軍,而且還能切斷,突厥與高句麗之間的聯繫。”

“我有意攻打烏桓山,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四名番人大將一併點頭,烏桓山重要他們都是知道,這裡原來是烏桓部的汗庭,後來烏桓爲曹操所敗,烏桓陷入四分五裂,最後併入鮮卑。此後烏桓山一直爲契丹人所據。奚人與契丹一般雖都出自鮮卑,但奚人習俗是辮髮,而烏桓人與契丹人一般,都有髡頭的習俗,所以現在有些契丹部族。都認同烏桓人爲先祖。

四名番人對烏桓山十分感興趣,不僅僅是爲了切斷高句麗與突厥的大計,而是火兒慎草原上豐茂的水草。佔據了烏桓山,各部的勢力。就可以從草原南面拓展至整個草原上。

這也是李重九一貫的政策,與番人言利,當雙方有共同利益時,就會齊心。正如李重九調動番軍南下作戰,作爲回報,李重九也是經常,替番族各部在塞外草原取得立足點,擴大牧場。

現在郭孝恪提出攻打烏桓山,衆番將都是意動。

額託道:“馬上就要入秋了,我部可以出動兩萬騎兵。如果郭都護還要人馬,還可以再調一萬人馬。”

這就是室得奚四大統軍的實力,經過十年生聚,室得奚部佔據了烏侯秦水草原全部,潢水以北草原。還有火兒慎草原南面,如此大的地盤,加上各部來投。室得奚四部的勢力如滾雪球一般壯大。

其中最強的英賀弗,已可以到隨隨便便動員三萬騎兵的地步。四部一併動員甚至有十萬騎兵的兵力,這還不算上遼西靺鞨,丁零部,木昆奚部。歸附的契丹,高句麗各部勢力。否則眼下以突厥人現在草原霸主身份,也不會對室得奚部如此忌憚。

雖然原來突厥人全力動員,加上草原各部的勢力,是號稱有四十萬騎的。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實際上一般突厥南侵。能動員二十萬就差不多了。何況原來突厥人的手下如室韋部,契丹部,奚族三部都被趙軍室得奚部打了半殘,現在處羅要動員人馬,肯定不到四十萬騎了。

額託說話底氣十足。他又看向契丹區絮部軍主枯莫離。枯莫離是當年投降的契丹三部之一區絮部的頭人,現在在額託麾下爲軍主。近兩年來枯莫離帶領族人,修養生息了,區絮部雖未還未恢復元氣,但也算站穩了腳跟。

枯莫離十分謹慎地向額託道:“今年春天,族內鬧了馬瘟,戰馬損失不少,如果出戰兩千騎我們區絮部還是有的。”

額託道:“這有什麼,我給你五百匹戰馬,你出三千騎,火兒慎草原上本就是你們區絮部的地盤,你們最熟悉這裡地形了。”

聽額託發話,枯莫離大喜給額託叩了個頭道:“多謝統軍大人。”

丁零部大將崔序也開口道:“你們都是騎兵,我丁零部就出步兵車兵,也是三千人。如果都護還要人馬,我就從遼東郡那,再調兩千族人來。”

郭孝恪擺了擺手道:“那不必,這次出戰是我松漠都護府的事,不要牽扯到遼東郡來,那個遼東郡郡守周洲聽說是個不好說話的人。我不去找他,他也別來求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三千人馬夠了。”

崔序當下領命。

當下衆人又看向,靺鞨統軍的突地稽。靺鞨人驍勇善戰是衆所周知的,由於趙軍府兵待遇高,不少靺鞨勇士都去府軍中投軍了,其中就有烏古乃那支赫赫有名的具裝甲騎。

現在在七萬多趙軍府兵中服役的靺鞨士卒已超過三千人,而室得奚部在趙軍府兵中服役的,也才五千多人。就連松漠都護府的三千常備軍中,靺鞨奚族士卒也佔了半數。

突地稽伸出五個手指道:“五千人馬。”

聽突地稽這麼說,衆人都是露出欣慰之色,有了五千驍勇善戰的靺鞨士卒加入,郭孝恪暗暗心道此事成了。

這一次襲擊烏桓山還是以額託的兩萬騎兵爲主,白狼城內守軍出戰兩千人,高句麗軍戶兩千,契丹丁零靺鞨出戰一萬一千人,總計三萬五千人馬。

衆將商議後,約定二十日後出兵當下散帳。

郭孝恪正要用晚膳,這時門官卻來稟告說:“新來報道的屯田校尉,不服軍令,要調動位置。他說是從幽京來的,還是廷衛軍出身的,要加入巡城甲騎,不去屯田。”

郭孝恪聽了罵道:“他孃的,廷衛軍那幫都是公子兵,能出幾個好貨,告訴他這裡不是廷衛軍,我不管他什麼出身,翅膀都給老子收緊了,敢動了一動就廢了他。先給我拿下打二十軍棍再說。”

“諾。”

在都護府上,滿懷着報效之情的王實,來到白狼城第一日,就吃了二十軍棍。

被打完軍棍後,王實被兩個家丁背到休息的屋中。一名家丁看了王實臀上慘狀哭道:“少爺啊,早就聽說了這姓郭的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貨,沒想到居然把你打成這樣。少爺我這就修書稟告給老爺。”

“混賬!別把這丟人的事告訴我爹,”王實罵道,“否則我還要再吃二十軍棍。”

“那不然告訴陛下和皇后,陛下說不準,但皇后一定是給你撐腰的。”

王實想了下道:“好,就寫信給皇后,不過不準說我被打的事,就說松漠都護府裡有人給我使絆子,讓我當屯田校尉,不給我去前線立功的機會。”

“好啊。”家丁聽了立即答允。

北上返回幽京的趙軍艦隊,在黎陽渡碼頭登陸靠岸。

“末將宋金剛拜見陛下。”

碼頭上,李重九剛下了船,大將宋金剛即上前向李重九行了叩拜之禮。

李重九笑道:“宋將軍,你甲冑在身,就不必行此大禮了。”

“末將不敢。”

宋金剛一臉恭敬,與以往李重九所知那幾分彪悍跋扈的宋金剛全然不同。

李重九對宋金剛道:“你在渤海剿匪的戰績,我在奏摺裡看過了,渤海郡郡守向我上奏摺說你辦事得力,將盤踞渤海已十數年的數大流匪,盡數連根拔起。告訴朕你有什麼辦法?”

宋金剛道:“末將靠着是陛下天威,但凡大趙旗幟一到,匪寇皆是降伏,末將哪裡有點功績呢?”

李重九聞言笑着道:“你到會說起好話了,實話與朕說,朕不喜歡聽恭維話。”

宋金剛垂下頭,當下將渤海剿匪之事說出,李重九越聽越是讚許道:“愛卿真乃良將,僅用兩個月就平定亂匪,難怪當年朕也敗在你的手上。”

宋金剛連忙伏下惶恐地道:“陛下這麼說,末將真不知如何自處了。”

李重九笑着將宋金剛扶起道:“知敗方能知勝,現在宋愛卿不也是朕的良將了嗎?聽說你平定匪寇收編其精銳爲軍,有三千人馬了。”

宋金剛當下道:“陛下,這些匪寇在渤海縱橫多年,當年官兵都拿他沒辦法,我看其驍勇,就收編爲士卒。不過也很苦惱,這些人匪寇作久了,軍紀就差了那麼一點。末將正在整頓。”

李重九道:“軍紀差一點也無妨,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時,你收編了強軍這很好,你現在還是鷹揚郎將吧,統帥三千人馬身份有所不足,朕着升你爲虎牙郎將。”

宋金剛聽了連忙道:“末將出身降將,蒙陛下不殺,已是天大的恩典了,何敢爲大將。”

李重九笑着道:“朕用人唯纔是舉,不在乎你的出身,你有戰功就應當提拔,我提拔你將,還有一件要緊的事,要交代你去辦。”

宋金剛肅然道:“陛下對末將的恩典,如同再造,但凡有什麼吩咐,赴湯蹈火一定去辦。”

“好,你也知道了,徐世績正率軍在攻打山東,山東綦公順,臧君相都是強敵,朕擔心徐將軍一人之力,不能平定山東,想讓你率這三千人馬南下助戰。”

宋金剛道:“多謝陛下對末將看重,平定山東,不知陛下有何機宜要面授給末將呢?”

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十章 搶婚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十章 搶婚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五章 古武術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
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十章 搶婚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十章 搶婚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五章 古武術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