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

當然對於李重九而言,這一次對高句麗作戰,出動丁零部,以及自己水軍,並沒有牽扯多少,自己對竇建德作戰的力量,同時又完成了新羅盟友的拜託,對攻高句麗實施以牽制。

萬一在遼東半島奪下一據點,李重九水軍就有勇武之地,如此與新羅,在渤海灣間就有了一處中轉停泊的港口,大大方便兩邊貿易往來,甚至可以南下山東。

這是李重九佈下一步棋,雖薛萬徹等將領,皆沒有想到其後深遠用意,但因爲用兵不多,故而都沒有反對。

至於與竇建德作戰之事,李重九亦一直在佈局之中。竇建德軍力現在強於李重九,又有劉黑闥,蘇定方,程名振,王伏寶等名將,麾下宋正本,凌敬也是擅某之輩。

幽州軍若主動出擊,採取攻勢,風險很大,但等竇建德來攻,等於將主動權操之在竇建德之手,何況攘外必先安內,李重九幽州內也非穩固。

這時李重九言道:“此還有一事,告知各位。”

李重九先看一眼,在旁的盧承慶,言道:“齊王殿下已決定娶已故太僕卿王諱尊業之女王氏,擇於這個月大婚。”

此言一出,衆人聞言皆是詫異,因爲之前傳聞齊王殿下有意娶的盧家之女,甚至兩邊都已有默契,但最後結果齊王王妃,人選卻是太原王氏。

太僕卿王尊業何須人,正是記室參軍王珪的父親,而王尊業的父親王神念,乃是先後出仕魏樑二朝的名臣,而王尊業還有一親弟弟,則是與陳霸先爭天下敗北的王僧辨。

王神念這一支乃是太原王氏名門,因爲其祖上做過烏丸校尉,故而烏丸王氏,以身份地位而言,絕對配得上齊王。

在場會意之人。同時想到李重九這麼做,顯然放棄盧家,而轉而倚重同樣爲五姓七望,同時與李重九有同鄉之親的太原王氏。而事實上,比之范陽盧家出仕幽州消極態度而言,太原王氏卻沒有那麼傲慢。

太原王氏現在最盛爲三支。

王珪一支烏丸王氏在北周時,爲太原王氏翹楚,但因爲參與漢王楊諒謀反,被朝廷追究,結果現在反而最差。王珪現在出仕李重九。就是政治投資。

此外太原王氏還有被譽爲當世孔子的大儒王通其一支。王通雖已是故去。但其弟王績,其子王福寺皆在蘇秦,王珪出面下,在太原郡出仕。這一來是王珪的情面。二來蘇素當年乃王通門下學生,兩邊關係一貫良好。現在王績任太原郡郡司馬,王福寺則爲太原郡太谷縣縣令,除了二人之外,還有王氏子弟十餘人在李重九麾下仕官員。

歷史上大詩人王勃,正是王福寺之子。

除了王珪,王通兩支,還有西魏名將王思政一支,不過這一支與關隴門閥走得很近。現在已投靠李唐,在歷史上,與武則天宮鬥失寵的唐高宗李治皇后王氏,就是王思政的孫女。

現在齊王與太原王氏的聯姻,加上李重九與楊娥皇的聯姻。幽州政治格局已是大體清晰。

太原王氏被拔高,但范陽盧氏就一落千丈。衆人看向盧承慶,不由皆是暗歎,盧家乃是幽州本地最強的士族,但現在卻遭到李重九下令的悔婚,那麼范陽盧家會甘心嗎?

盧承慶看似表現的十分鎮定,從容地向李重九表達了祝賀之意,這其中只能用榮辱不驚四個字來形容。

盧承慶返回盧府之後,平靜地向盧子遷轉告了李重九的決定。

盧子遷聞言有驚怒之色從臉上一閃而過,隨即反笑言道:“這石艾小兒,看來真把自己當作角色了。”

盧承慶言道:“叔父,我看是父親和你接受李唐封賜之事,爲刺史知道了,他以爲我們要左右逢源,故而才作此決定。”

盧子遷冷笑言道:“這是什麼道理,李淵要封我們盧家,我們能推之不要嗎?你知道不僅你父親,我盧家還有十幾名子侄在李唐出仕。”

“那叔父你又爲何接受李唐的冊封呢?”盧承慶問道。

盧子遷怒道:“你在質問我嗎?”

“不敢。”盧承慶低頭言道。

盧子遷深吸了一口氣:“以你之見,眼下該如何挽回呢?”

盧承慶言道:“以侄兒之見,只有重新取得上谷公之信任,爲第一要務。否則除非我們盧家全部遷出幽州,否則我怕盧家大禍不遠了。”

盧子遷言道:“我盧家在幽州根系數百年,豈能搬走。我一貫是恩怨分明的人,李重九既然不仁,我們也只有不義。”

“叔父!”盧承慶吃驚地言道。

盧子遷言道:“此事我一個人決定,你不需要知道,也不需要插手,到時候萬一事敗了,我一力擔之就是,若是若是事成了,我就要那石艾布衣好看。”

樂壽,金城宮。

秋風肅殺,甬道之上甲士林立。

一名身穿僕人衣裳的男子,向竇建德言道:“此是我家盧公送上的,涿郡九縣地勢圖,以及城防要害,官員大將名單。以襄助陛下奪取涿郡。”

竇建德從內侍手裡接着這地圖,書冊,掃了一眼,直接遞給了身旁的宋正本,凌敬二人。

宋正本,凌敬二人拆看認真查看,竇建德言道:“朕與你家盧公一貫沒有什麼來往,爲何這次卻給朕送來如此重禮。”

這盧家家僕言道:“陛下起兵以來,戰必勝,攻必取,英明神武,乃天命之主,我幽州父老無不盼望,夏軍平定幽州。”

“馬屁精!”一冷哼傳來,原來是大將劉黑闥冷笑言道。

竇建德看向劉黑闥言道:“說錯了嗎?郭絢,薛世雄,魏刀兒哪個不是我手下敗將,戰必勝,攻必取,說得極好。”

被竇建德這一斥下,劉黑闥咧嘴一笑不說話了。

竇建德虎目一番,言道:“說實話,盧子遷爲何突然投我?”

這名家僕爲竇建德之威勢震懾,當下低下頭言道:“回稟陛下,實在是李重九欺人太甚,之前奪取幽州,就用了不光彩的手段,而今我盧家本欲與齊王提親,但李重九卻突然反悔,讓太原王氏與齊王結親。此人背信無義,實非幽州明主。”

竇建德雙目一眯。

“李重九悔婚之事是真的嗎?”劉黑闥問道。

那名家僕言道:“此事幽州官場盡數都知,我盧家實在是顏面掃地,你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陛下,這些涿郡地圖,書冊都是真的。”宋正本言道。

凌敬問道:‘既然有地圖,書冊,那怎麼沒有兵馬布置圖呢?”

這名家僕言道:“幽州軍對此兵馬布置圖一向控制甚嚴,內外都有人盯梢,我盧家也沒辦法取之。”

宋正本冷眼看着對方言道:“若沒有兵馬布置圖,你們怎麼讓我相信,你家家主是真有意投靠我們夏王呢?”

家僕言道:“這你放心,若是夏王真的有意奪取幽州,我們盧家必會將此在近期內拿到。”

“還是等拿到再說吧,今年秋天,我們沒有出兵的幽州打算。”宋正本冷笑言道。

凌敬言道:“不錯,秋季草長鶯飛,塞上騎兵正是膘肥馬壯,據說我知李重九用兵,第一年攻宋金剛,第二年攻涿郡,第三年攻太原,每次都是秋冬之季,藉助草原番騎之力出兵。所以我們要戰也是選在春季夏季,水澤氾濫,騎兵難行之季,而不會選擇在秋冬。”

竇建德點點頭言道:“宋納言,凌祭酒的意思,就是我竇建德的意思。”

家僕哈哈一笑,言道:“陛下還是不肯與我交心啊,誰不知陛下向突厥借兵,欲向幽州南北夾擊,何必忌憚草原番騎。”

劉黑闥冷笑言道:“你們盧家的消息,還真是靈通,那你們也該知道突厥沒有答允我們的要求吧。”

家僕言道:“可是據我所知,突厥沒答允,但也沒有說拒絕出兵懷荒鎮。只要我們盧家在草原上散佈消息,言突厥會起大軍來攻打懷荒,御夷二鎮,懷荒鎮的番人一旦恐懼,必守護家土不敢南下。此事我們盧家可從旁策應。”

聽對方這麼說,竇建德眼中一閃,顯然這邊都有幾分意動。

這名家僕言道:“若沒有草原番騎相助,憑着幽州幾萬人馬,又有我盧家作內應,陛下二十萬大軍難道還攻不下幽州嗎?”

“這是用言語來激我嗎?”竇建德虎目一動。

這名家僕言道:“不敢,我盧家確實是有私心,李重九此人面善心狠,一旦他翻起臉來,我盧家在幽州數千口人,恐怕性命不保。”

“給我下去,等候消息。”竇建德擺了擺手。

家僕一愣當下在金殿甲士押送下退出大殿。

竇建德看向衆臣問道:“你們看如何啊?”

大臣王琮言道:“我軍自崛起河北以來,所戰無所不勝,眼下三軍士氣正旺,氣勢如虹,眼下河北之地只餘下幽州未取,我軍若乘現在攻打幽州,可一戰而下,如此河北盡在掌中。”

此言一出,衆將皆是點頭,竇建德起兵河北來,確實是全無對手,

一旁黃門侍郎張玄素卻言道:“陛下我看此事尚要商榷。”

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章 古武術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
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章 古武術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