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

李神通下令之後,記室令狐德棻立即在李神通面前起抄手令。

令狐德棻乃是北周大將軍令狐整之孫,系出名門,年少即以才學聞名,大業末年授予藥城長,但令狐德棻認爲隋室覆滅在即並沒有親去,之後李神通在南山起事,他卻在李神通府內擔任記室,軍中文書皆由他而出。

令狐德棻書就手令之後,李神通看了一遍,甚是滿意,密封蓋上火漆後,當下叫來兩名親兵。

這兩名親兵都是李神通原先家裡的部曲,現作爲的親兵,李神通令二人以四百里加急的速度立即出發前往恆州。

從河內至恆州,要穿越太嶽,太行山脈,路途十分辛苦,二人聽了都是不甚情願,但軍令如山只得依令。

當下兩人備馬出發後,沿着官道,驛站一路路地,從河東送至恆州。

兩名親信,其中一人揹着裝着密信的靠筒,騎着快馬,另一人則監督護衛,一路之上換人不換馬,晝夜而行,每日休息不過兩三個時辰,直朝恆州奔行而去。

恆州,即是恆山郡,李淵晉陽起兵後,靈壽賊帥郗士陵,以數千之衆投降李淵,因此被李淵封爲鎮東將軍,燕郡公,讓其坐鎮恆山郡。

兩名親衛快馬來到靈壽縣郊外三十里後已是入夜,見明日即可入城中交割公文,不由心情舒暢。

一路奔波勞累不堪,兩人當下決定在就近驛站之中休息一夜,明日再入城。

二人策馬,在官道上看見驛站後,來至近前,其中一人當下扯着嗓子吼道:“驛將在哪?”

喊了一會,驛站內一名富家翁模樣的人出來迎接,大唐立國一年,驛站實行是捉驛制。所謂捉驛,就是選州里富戶,擔任驛將。

這靈壽縣旁火通驛的驛將,由本縣富戶裘仲擔當,驛站內有三十多匹驛馬,擔任驛將相當於在府兵之中掛職,爲軍籍同時也享受府兵中免稅的優惠。另外裘仲私下還有一個身份。乃是幽州司馬林當鋒在恆山郡安插下的密諜。

裘仲見了兩人策馬,不由一愣,先是滿臉堆笑地問道:“兩位官老爺,從哪裡來?”

“廢話那麼多,這是你該問的嗎?”當下一人出示了印信。

裘仲將印信往燈籠下一照,見了臉皮一跳。言道:“哎呀呀,原來是右翊衛軍的大爺,小將有失遠迎。”

裘仲話聽對方口風甚緊,從言語上打探不出什麼,但自己卻暗中打量,看二人馬匹上合着泥土,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顯然是倍道而行,必是有什麼緊急的公文送達,當下留了心眼。

那親信舉起馬鞭虛抽,言道:“呱噪什麼,馬兒喂好了,上精料,掉膘了唯你是問。”

“是,是。”裘仲親自牽過馬。對驛丁喝道,“還不趕緊,難道要我動手嗎?你們這些殺才,拿黃豆作馬料,還有準備一桌上等飯食,招待兩位軍爺。”

聽裘仲這麼說,二人倒是笑了笑。一人言道:“你這人還有幾分眼色,但上等飯食不必了,明日一早還要趕路,你就來兩籠炊餅好了。”

“是。是。再給二位打了一壺熱洗腳水。”裘仲應承言道。

“誒,你還真會做事,就這樣吧。”

當下裘仲滿臉堆笑地親領着二人到了歇息處,瞄了一眼對方背後的靠筒,當下心底有數。

二人入房後,裘仲立即命夥計給二人打了溫熱的洗腳水,除了兩籠炊餅外,還有一壺小酒。

那親信看了皺眉言道:“怎麼回事,我們有軍務在身,怎能飲酒?”

裘仲言道:“不妨事,一點私釀,孝敬兩位軍爺。”

“賣什麼好,私釀也不行,要碗米湯,記得明日天一亮,就要叫我們起牀,延誤了事情,要你吃軍棍。”

“是,軍爺,小將記得。”

裘仲退出房外,卻沒有走開,反而是貼着耳朵在外偷聽,聽二人邊吃炊餅邊在閒聊。

辦了這套差,你說懷安王會賞我們多少錢。

別想多了,懷安王,上一趟青樓能花十幾貫,但我們下屬給他辦趟差,哪有錢拿,不捱罵就是好了。

也是,你什麼時候見他大方過了,真後悔,爹媽怎麼讓我們生在李家。

埋怨有什麼用,怨就怨自己生來命不好,別人作王侯,我們當奴僕,我琢磨過些個日子,向王爺請命,外放去府軍中當一任校尉。

這倒是個好出路,好了,別說,夜裡謹慎點,最後趟路別出了差錯。

曉得,這靠筒我合衣抱着,一動,我就醒了。

別睡得跟豬一般。

“以爲不喝酒,就不會有差錯了嗎?”裘仲冷笑,酒不過是迷惑之用,真正下得藥,卻早已是均勻的添在炊餅和米湯裡。

過了一刻,待二人睡熟了,裘仲打開房門,大搖大擺地在二人面前,將裝着密信的靠筒拿在手裡。裘仲心道,淮安王就是李神通,聽上面傳來的消息,此人爲李淵封作山東道慰撫大使,掌握數州兵權,負責對河北山東用兵之事。

這封密信說不定,會有牽扯到我幽州的重要消息。

裘仲回到房間,將靠筒打開,信件爲火漆封得完整。裘仲笑了笑,這絲毫難不倒他。

當下裘仲將油燈撥得更亮些,之後將信紙放在油燈上,不久信紙上的字跡就清晰的現了出來。

裘仲看完信後,臉色一變,言道:“幸好,此信落在我的手裡,否則主上就麻煩了。”

當下裘仲將信放回靠筒,送還回屋內,那兩名信使仍是睡得如死過去一般,明日他們會一無所知的將信送入靈壽縣去。

裘仲則冷笑一聲,回到自己房間中,取出一布帛,在上面將情報寫下,之後用蠟丸封好,混在一堆藥材中,放進藥盒內。

忙着這些後,裘仲叫過一名可信任的驛丁,言道:“趙家三莊主,患了心絞病,我這裡有一救命藥材,你連夜送去,記得此乃救人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擱。”

驛丁答允一聲後,立即就騎着驛馬,連夜朝趙家莊奔去。

一番輾轉,次日中午時,此信已到了幽州郡守府郡司馬林當鋒案頭上。

林當鋒見信之後,當下也不顧衣袍不整,立即從屬衙出門,直奔向正堂。

正堂內郡守魏徵,郡學祭酒周旭,正在與幽州各郡郡學博士,商議今年郡學士子科舉之事。

魏徵聽聞林當鋒稟報後,當下放下手頭上的事,立即前往幽州刺史府,將溫彥博,陳孝意,姬川,王珪,薛萬述,薛萬徹,曇宗,盧承慶等幽州官吏大將一併召集商議開會。

李重九當初離開幽州,是讓溫彥博,陳孝意,魏徵三人聯合議事的。陳孝意,魏徵都不甚通曉軍務。故而碰到軍務,就由溫彥博來拍板。

溫彥博老成持重,心知雖李重九不在,自己掌握大權,但更不能隨便下決定,這其中若有絲毫差池,那麼他在幽州軍的地位也就到了頭了。所以他決定詢問姬川,薛萬述二人,以及薛萬徹等軍中大將的意思。

溫彥博先是笑了笑,言道:“諸位不要老是看着我,大家說一說,也好集思廣益。”

姬川當下第一個起身,當仁不讓地言道:“郗士陵此人,我有聽說過,此人乃是恆山郡豪強,後爲賊寇,在當地頗得民心,當年趙萬海勢大時,都拿此人沒什麼辦法。不過此人雖有本事,但當初平陽公主駐紮在恆山郡的三萬大軍,已是調回絳郡。郗士陵此人再了得,手底也不過數千鄉兵,不足爲懼。倒是永安王李孝基從上黨郡來的援軍,倒是需小心一二。”

薛萬述言道:“諸位官長,從地圖上看,恆山郡與雁門,上谷,太原三郡接壤,若是取之恆山郡,太原,雁門,上谷三郡我們可連成一線,另外恆山郡乃是大郡,極盛時戶數有十七八萬之多,雖經過王須拔,趙萬海等人肆掠,但合郡仍有七八萬戶的百姓,若是我軍取之,足足大大增強勢力。”

聽薛萬述這麼說,衆人皆是點點頭,涿郡的戶數,因爲吸納流民的緣故,今年也纔剛剛突破十萬戶。而奪之恆山郡,取其錢糧,可以大大增加現在幽州軍的實力。

溫彥博看向薛萬述問道:“薛記室的意思,是要我們反奪恆山郡?”

薛萬述拱手,畢恭畢敬地言道:“回稟溫長史,敵軍出兵的方略已爲我秘諜所知,眼下我們有心算無心,勝算很大。若要上谷公平安返回幽州太簡單了,反奪恆山郡纔是我等應該想得,否則就浪費了此先機了。”

溫彥博想了下,卻有幾分憂慮,反奪恆山郡是有幾分冒險的。

薛萬徹抱拳言道:“末將倒是有一個大膽的決定,不知溫長史意下如何?”

“但說無妨!”

薛萬徹言道:“我們可乘郗士陵率軍埋伏上谷公時,從幽州出兵,與聯合駐紮在太原的尉遲將軍,上谷郡的曇將軍,雁門郡的高將軍,配合上谷公南面的大軍五路並襲擊恆山郡,前後夾攻,殲滅郗士陵,李孝基部,如此不僅奪取恆山郡,也可在與李唐將來河北角逐中佔得先機,不知溫長史意下如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章 羊大爲美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章 羊大爲美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