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

幽州冰雪消融。

去年埋在地裡的麥,已在地面上冒着出翠綠的苗頭,百姓們忙着在田間澆水固墒,幸而今年冬季幽州頻降大雪,所以墒情不重,正應了瑞雪照豐年那句話,田裡的老農,都說今年幽州大半會是一個豐年。

河北只要風調雨順,百姓都能過活,但最怕一是乾旱,二怕黃河氾濫。

在這個以農爲本的時代,是否豐年,成了百姓一年活下去的希望。河北與關中之間,爭霸天下,有一個大不利的地方,就是河北處於黃河下游,而關中在上游。

要知道,河北雖然廣袤,天地易於耕種,但黃河氾濫改道多發生在下游,大業七年的黃河大水,漂末河南山東三十多郡,百姓淹死無數,幾十萬畝良田盡被水泡,顆粒無收,加上同年隋煬帝征討遼東敗北,喪師百萬,直接導致了王薄,高士達等人在河北山東的揭竿而起。

所以不能馴服這條黃龍,百姓都年年受災,何談與關中爭霸天下。

但對於無可掌握的氣候,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盡人力,對於幽州激增的人口而言,新田的開墾,就變得至關重要。魏徵爲了鼓勵流民開墾新田,令涿郡大匠坊造了三百鐵犁,以及從草原上新買五百頭牛,用作開墾新田之用。

流民有了安生之地,如此就不會禍亂地方。

而在薊縣城北的草市之中,胡商們從草原上牽着種馬,來到薊縣。

暖花開,這是馬兒配種的時候,草原上出名馬,好馬,特別是李重九去年大破辱紇王部,繳獲了數千匹的烏珠穆沁馬。

故而對於漢人而言,擅長奔跑,耐力極佳的烏珠穆沁馬,十分受青睞。漢人的馬商都是牽着一匹匹毛sè上好的母馬,來到草原,尋覓合適的種馬。

榷場內,胡漢兩邊馬商激烈的討價還價後,雙方達成交易,若是不合,也可以到魏徵新設的市署令仲裁。

在演武場中。

新一批的士卒加入了府兵。這批士卒都是由鄉兵之中,選拔jing銳而出的。

選入府兵,需考覈弓馬劍矛槊,若有一所長者,就可以入選,若你能識文斷字,那麼連考覈都不必了,直接挑入軍中。

去年與李唐在關中一戰,幽州軍上下亦意識到唐軍之能,全軍上下意識到將來若要與如此勁敵作戰,還需苦練纔是。

與以往不同,府兵之中,新設了一軍種,名爲工兵。

初設時,衆將皆以爲所謂工兵,就是如同之前的輔兵,幹着挖壕溝搭橋等之事。

但事實上不僅僅如此,去年在攻打晉陽時,攻破城樓,而大發神威的八梢砲,正式編入軍中制式武器,而工兵就乃是專門cāo作這八梢砲。

此外還有力達十二石的牀弩,也是由工兵cāo縱。

李重九正在視察着工兵cāo練着六梢砲和十二石的牀弩。

一旁負責製作兵器的李作匠,周作匠站在一邊。李作匠向李重九稟告言道:“此新制的六梢砲,我們以八輪牽引,兩頭牛或四匹馱馬就可以託載,如此此拋石機就可以隨軍行進,隨時都可以入陣。”

一旁薛萬述質疑問道:“此六梢砲,能牽引是不錯,但必須平地而行,一旦我軍若翻山越嶺,這六梢砲如何能隨軍?”

李作匠早有準備,當下言道:“若是出兵幷州,翻越太行山,這當然是沒有什麼用處,但是若是攻打一馬平川的河北之地,此六梢砲就可以用了。”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甚好,可下令再打出三十具以來,還有十二石牀弩,還是太重,寧可輕便一點,我也要能隨軍行進,隨時可入陣,與敵野戰的。牀弩我還要二十具來。將來我軍用兵的方向是在河北。”

“諾。”李作匠聽李重九答允了他拋石機改進方案,頓時大喜。

李重九準備繼續視察新軍時,這邊一騎快馬從校場大門中入內。

新任記室參軍的王珪,來到李重九身前下馬言道:“上谷公,河北疾報,魏公李密率二十萬瓦崗軍進兵,留王伯當駐守金墉城後,自率jing銳之兵數萬至偃師,而王世充亦率兩萬人馬至偃師迎戰。”

李重九聽王珪之言,腳步猛然一頓。

薛萬述言道:“此戰可定東都之得失啊,想必王世充屢敗於瓦崗軍,應不是對手吧。”

李重九聽薛萬述直言,連旁觀之人都如此認爲,那麼瓦崗軍從上到下,豈非也都是以爲必勝。

王珪言道:“這倒未必,只是瓦崗軍新與宇文化及大戰,元氣未恢,驟然決戰恐怕不是上策。但魏公若所謀無誤,以當今瓦崗軍的實力,擊敗王世充亦不在話下。”

王珪說話謹慎一些,但同樣也是認爲李密會勝王世充。

李重九言道:“備馬,我要立即回刺史府,讓盧承慶立即爲三千騎兵準備糧秣。”

薛萬述,王珪二人對視一眼,不知李重九爲何突然作這打算。

回到刺史府後,溫彥博正與魏徵二人相談,原來魏徵聽說李密出兵與王世充決戰後,亦從郡守府至刺史府來,想看看李重九如何處置此事。

溫彥博,魏徵見了李重九一併作揖。

李重九卻擺了擺手,言道:“沒時間作禮了,我今夜就自幽州率三千騎兵南下,前往黎陽!”

“黎陽?”

溫彥博,魏徵,以及李重九身後的薛萬述,王珪二人都是一驚,黎陽乃是瓦崗軍的大本營,同時黎陽倉也是河北的糧倉所在,李重九驟然去黎陽作什麼。

李重九長嘆一聲言道:“此戰魏公必敗!”

“上谷公,何故作此言?”溫彥博,魏徵皆是不解。

李重九沉默不語,這就是知道歷史大勢走向的難處,確實在天下人都想不到李密不會敗時,李密卻終於敗了。

從破張須陀奠定威名後,李密率瓦崗軍連戰連捷,奪洛口倉,以糧濟民,深得民心。但殺翟讓時,李密一直不忍殺,單雄信,徐世績,邴元真這三人,卻又不肯信任。

故而三人與李密雖表面甚密,但實際上卻是背心離德。

一旦李密戰敗,這三人必先反,之後李密靠連勝威信所創立瓦崗軍,因他不敗神話的破滅,而最後毀於一旦。

李重九搖了搖頭,對魏徵四人,言道:“無論如何,我都要去黎陽一趟,你們不要勸了,準備就是。”

當夜,李重九與王馬漢二人率三千騎兵,從涿郡出發趕往黎陽。

從涿郡出發,李重九率騎兵經上谷郡輕騎南下,離上谷郡後所經之處,各個勢力犬牙交錯,有李唐的勢力,有竇建德的勢力,還有各個佔山爲王的草寇亂賊。

李重九三千騎兵,一路謹慎,並且大軍疾行,李重九來得突然,無論是李唐還是竇建德誰也沒料到,李重九派這麼大隊的幽州騎兵過境,到底是意圖何爲。

各州縣得知之後,想派兵來攔截,也是慢了一拍。

到了武安郡,算了入了瓦崗軍的地界,但形勢卻沒有稍好。李重九甚至連一座瓦崗軍的城池,進入歇腳都不能。

這裡局勢混亂,交錯複雜。

當初據魏郡林慮山的賊帥王德仁,當初縱兵殺了來往於李密李重九之間房彥藻。當時李密聞之消息大怒,派徐世績征討,王德仁抵擋不住徐世績,就投降了李淵,李淵授他巖洲刺史。

李淵又置相州刺史呂珉,介入李密地盤,之後武安通守袁子才也自李密帳下投奔李淵,李淵也是一併收容。

而武安郡境內,除了馬賊,盜賊之外,宇文化及北歸的驍果軍又佔據了魏縣,趣城,境內更是不斷有驍果軍與地方勢力交戰。李重九路上遇驍果軍強徵兵糧,居然被主意打到自己騎兵的頭上,結果驍果軍被王馬漢大敗。

李重九見此情景,不由長嘆,李密簡直是白取了河北五郡,枉費自己當初一片給他獻計。

這瓦崗軍境內,人心不附,草寇橫行,李密只是各置冊封當地官員,反王,或者是亂賊,授以官職,卻根本不思如何消化招攬。不僅沒有用心經營地方,甚連有效的管理約束當地勢力,都沒有做到。

洛口倉,黎陽倉裡堆積如山的軍糧,反而是害了瓦崗軍,李密有源源不斷的軍糧供給,就不思去經營州縣。反而是瓦崗軍空有軍糧,卻無錢財來源,將士立功而不能厚賞,陣亡卻不能撫卹,史書上評價是說士卒多怨李密。

現在宇文化及佔據李密當初河北五郡之一的武安郡,李密不思先滅老將宇文化及這殘兵,反而率軍前往東都與王世充決戰。

當初李密與宇文化及打得幾乎兩敗俱傷的時候,王世充帶着洛陽的殘兵,休養生息,緩過氣來。現在李密帶着疲憊之師與王世充決戰……

李重九越看越是失望,果真是馬上得天下容易,馬下治天下難,而是瓦崗軍皆是草寇出身,哪裡懂得治理地方。而李密心底只想着快點打下東都,好憑此號令天下,而疏忽了對地方的治理。

如此只要李密在偃師一敗,那麼整個瓦崗軍的勢力,將會崩潰無疑。

李重九按馬行在路上,不由懷疑起自己此番前往黎陽的目的,是否正確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八章 羊大爲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
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八章 羊大爲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