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

李重九想到對於宋金剛動手,統一上谷郡之事,眼下論戰場上的勢力,自己並無打敗宋金剛的能力,既戰不能贏,就只能用計取。

數月河北鉅變,薛世雄破了高開道,高談聖,王須拔,楊義臣現在又大破張金稱,高士達。而竇建德作爲原先高士達軍中的司馬,這時卻收容殘兵,先是出其不意攻下了饒陽,有了根據之地,讓士卒修養生息。之後竇建德一反反王亂賊,攻下城池後殺戮朝廷官員以及士人的習慣,禮遇饒陽縣令宋正本,令其作爲自己的謀主。竇建德因此漸漸贏得了朝廷官吏的支持。

接着就在不久前,李重九聞之竇建德,收容潰軍,收斂了那些投降楊義臣後,反而被隋軍背信所殺俘虜的屍體,好生安葬。之後竇建德自稱將軍,爲高士達發喪,全軍縞素,不過一個月,竇建德已聚有五六萬之衆,過萬勁卒。用朝廷的話來說,就是賊勢復大。

那麼現在竇建德下一步的目標何在,李重九記得如果依照歷史上的路線,竇建德取勢之後,就是要吞併王須拔死後的隊伍,所以他眼下與自己是絕對有一致目標的。

兩邊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否和可以合作,就是李重九要考慮的了。歷史上竇建德是奪取了河北的一代梟雄,乃是李密之後,天下義軍之中,唯一有可能與李淵一較長短的人物。若是李重九將來要奪取河北,與竇建德勢必要有一場血戰。

兩邊這次合作,會不會是與虎謀皮。今ri的同盟,明ri可能反掌爲敵人,或許竇建德在心底也將自己視作勁敵也有可能。當然兩邊最佳就是,一併先消滅了魏刀兒之部,李重九可吞併上谷全郡,而竇建德好處自也是不小。但如何能與竇建德搭上線呢,李重九想到了趙萬三,當下命人將他請來書房來。

趙萬三一襲官服,走進了書房內,向李重九畢恭畢敬行了一個參見之禮。

李重九示意對方坐下,趙萬三當下言道:“稟告太守,眼下范陽內局勢已是穩定,之前受王須拔之亂,范陽縣內豪族多有逃逸,卑職已是努力請他們返回范陽,現在已一兩家豪族答允了。”

李重九笑道:“眼下百事繁忙,贊府兼任范陽,飛狐兩縣之事,卻處理的井井有條,實在是能吏。”

趙萬三得誇獎十分喜悅,拱手言道:“多謝太守稱讚,這都是卑職應當作的事,現在在范陽裡新募的一千郡兵,高都尉也已是訓練了一個月。因爲承諾每個月一斗米的軍糧,范陽內報名的百姓十分踊躍,故而也算挑了一批不錯的健卒。”

李重九聽了心底有數,一斗米是十二斤多,按照現在的米價差不多三四十個錢。在這個時代一個成年男子若想吃好,最少要兩鬥米,而半鬥米,差不多夠家裡妻兒,熬粥吃上半個月了,若配上點野菜,榆錢什麼的,勉強夠養活一家兩三口的老小。何況入了軍營自己是肯定能吃飽肚子的,這對於生活在戰亂之中的百姓而言,簡直是一個美差。

不過對李重九而言,現在整個上谷郡也不過兩千郡兵常備,並非是他不想擴軍,實在是糧草不足。這一萬草原鐵騎南下,每riri吃馬嚼的所消耗的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兩千郡兵已是上谷郡極限。但是即便加上這兩千郡兵,李重九依舊沒有攻下易縣,擊敗宋金剛的把握。

李重九當下言道:“贊府幹事得力,我是知道的,這次請你來,卻是問一件事,當初我去趙莊時,記得贊府似乎與竇建德有舊是嗎?”

趙萬三聽了立即站起身來,額頭上滲出汗來,惶恐地言道:“回稟太守,以往竇公卻是對我趙某有大恩,但出仕太守之後,卑職一心忠於太守之事,已與竇公再無往來交往了。”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無妨,贊府坐下說話。”

趙萬三在胡椅上屁股墩捱了半邊坐下。李重九言道:“贊府不要在意,我找你來,正是爲了竇建德之事,你與他如何熟識的?”

趙萬三當下言道:“不敢有瞞太守,我與竇公相識是,天子一徵遼東的時候,那時我與摸羊公,也就是孫安祖孫兄本是要一同赴遼的。孫兄驍勇過人,縣令有意重用,但這時孫兄家裡剛剛發過水,妻子餓死了。孫兄遂向縣令求情,免了他的兵役。縣令反是要鞭打孫兄,我們幾人都是看不過,與孫兄一併就將縣令殺了。”

“之後我們一路逃亡,幸有竇公相救,所以才免遭一死,之後孫兄要往高雞泊落草爲寇。而我擔心家人就是偷偷返回了趙家堡,官府也沒有通緝我。過了幾年,原族長病死,我就成了趙家的族長。”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贊府,你看竇建德此人如何?”

趙萬三毫不猶豫地豎起大拇指,言道:“太守,竇公乃是我見過最重義氣之人,當年我等殺官都是殺頭的干係,竇建德與孫兄和我,也沒多大的交情,也肯冒死相助,純粹是爲了一個義字。幾年前他父親病故,不論鄉里,還是河北豪傑盡數前來送葬,有幾千人之多,衆人送贈其的錢財,他一概不收。如此重義輕財的好漢子,趙萬三如何不佩服。”

“李重九點了點頭,從趙萬三的推崇中,他對竇建德的瞭解已是有了個大概。這樣的人並不好打交道,也很好打交道,成與不成就是在他一語之間。若換作以往李重九貿然請竇建德出兵,被拒絕機率十有**。但熟知歷史後,李重九卻恰恰知道竇建德現在心事的所在,兩邊十有**會是一拍即合。

當下李重九言道:“眼下我軍yu勝宋金剛,但是戰事不利,暫坐困於上谷之地,需向外尋求強援,我意yu和竇建德共伐魏刀兒,贊府可願意爲我出面奔走。”

趙萬三聽了臉上露出幾分爲難之sè。李重九見趙萬三神sè,知道他不願意爲了公事而廢了私交,這事倒是叫他兩下爲難了。

不過趙萬三仍是言道:“既然是太守有命,卑職就替太守奔走一趟,我想太守與竇公都是當今英雄,必能共成大業。”

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
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