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

戰馬踢着三尺厚的堅冰,噗噗地行駛在草原之上,馬上二十多名騎兵皆是披着厚厚的氈衫。

爲首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儘管鬍鬚眉頭上都染了少許雪末,但是整個人卻是喜氣洋洋的,又是興奮,又是焦急地望着趕路的方向。

此人當然是李重九的父親李虎,在得知室得芸懷孕之事,他頓時樂呵的不顧一切,定然要趕往御夷鎮。

在李虎身旁,一人用氈衫蒙着面,一雙眼睛jing溜jing溜的,似在想着什麼,這人就是最早投資的懷荒鎮商人之一,粟特人石康。

石康在懷荒鎮有着不小產業,主要是從事西域那崑崙奴,買賣奴隸,他與李重九關係平平,與李虎卻是不錯。在他有意巴結下,他的生意在懷荒鎮一直是不錯。

石康當下笑着言道:“李老爺有這麼焦急麼?”

李虎不住笑呵呵。石康當下言道:“李老爺,我是外人,說一句不當說的話,眼下李使君雖還是年少,但眼下妻妾只有室得夫人一人,若是室得夫人誕下一子,那對於麾下的室得奚族大將,就意味得不尋常了。”

李虎心底一凜,他雖是山賊出身,但也知道此意味什麼。李重九麾下室得奚系的大將,如額託,英賀弗,室得峰等皆是手握重兵的大將,他們一直希望李重九能將室得芸納爲正室,草原上稱之爲可墩。

但李重九似不願意,而漢人大將們也不支持這想法。但現在室得芸若誕下男嬰,那麼無疑室得芸分量加重,很可能室得奚部的大將會藉此給李重九壓力,希望能將室得芸作爲正室,一旦室得芸成爲正室,隨即她的兒子,將來八成以上爲繼承李重九的一切。

當時李重九所有的部下,都必須向他效忠。

那時候不論是李重九麾下的漢人大將,還有眼下尚且不太支持他的河北士族們,有可能因此而心有不快。他們更希望李重九能立漢女爲正室,就是代北貴戚也是好過奚族之女。

李虎琢磨了一下,對於室得芸這個兒媳婦,他本人還是相當的滿意的,坦率,真誠,對李重九又是一片心意,能得兒媳如此還有何求。

他並不排斥室得芸作爲正室,他也曾爲此詢問過李重九,但李重九之言確實也有道理,室得芸心思單純,如此的女子,放在將來李重九的後宮之中,擔任正室,必然逃不過權位的傾軋。

與其如此,倒不如讓她安安樂樂在李重九身旁,不需多想什麼。李虎想到這裡,不由長嘆了一口氣。作爲父親的願望,他只是希望李家可以開枝散葉,僅此而已,但是未料到國事和家事牽扯在一起,卻是他不願意見到的。

李虎正在默想着心事時,這時遠處的草原,忽然出現大股的騎兵。在往常冬季的時候,很少會在草原上遇到這麼多人馬。

突厥人,李虎不由心底一凜,雖不能斷定,但是李虎卻不敢冒險,當下喝令部下立即往懷荒鎮的方向加速撤退。

退了一會,猛地一瞧,發覺對方居然真的是朝己方而來,李虎身旁的護衛,斷然將馬旁的牛角號,放在嘴邊,長長的吹起。蒼涼的號角聲,透過沉沉風雪傳了出去,向周圍示jing,也是向人報信求援。

風雪下得越來越大,劈頭蓋臉的雪粒子,打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換做以往,是絕對討厭的風雪天,但對於此刻疲於奔命的李虎他們而言,卻是最好的掩護。

這一下一直往東疾行了二十多裡,眼見離御夷鎮是越來越近了,但這股騎兵卻仍然突進了李虎附近。

御夷鎮之中,李重九正坐在室得芸旁邊,拿着一本晉版的古籍山海經翻譯成白話,說給室得芸,平平聽。室得芸,平平聽到故事中如夸父追ri等故事,不由悠然神往。

自室得芸懷孕以來的這十幾ri來,李重九將一切大事都推掉,而自己則是給自己放了一個假,於家中陪着室得芸,平平二人。

說了一會話,室得芸雖是仍由睏意,但是仍是打起jing神,認真的聽着。

而這時門外,似傳來的飛快的腳步聲,李重九因爲要陪室得芸,故而懷荒鎮,御夷鎮給溫彥博,姬川,劉易他們管理,而這時有人突然來找自己,肯定是出了他們三人不能處理的大事。

之後腳步到房門前停止,應是被自己的親衛攔在了門外。不久李重九聽見了敲門聲。

李重九當下對有了幾分睏意的室得芸,平平言道:“明ri再與你們講,早點入睡吧。”

室得芸,平平聽了這纔不情願地,室得芸言道:“明天可不許耍賴啊。”

平平隨即附和地點了點頭。李重九笑着大營了,當下走出門去。

李重九收斂房內溫和的笑容,面無表情地問道:“何事?”

一名穿着羊皮的部屬在李重九身旁跪伏下,言道:“啓稟可汗,令大人,在御夷鎮外,遭遇了突厥人的襲擊!”

李重九雙目一凝,言道:“他現在如何?”

“幸虧烏古乃聽到城外號角聲,率軍救援,殺退了對方,但令大人受了箭傷,但是所幸沒有大礙,但衛隊傷亡過半。”

李重九聽了不由大怒,但隨即踱步言道:“在風雪之中,道路不行,突厥人突然殺到並截擊,此事對方必然事先偵知,早有預謀之事。”

當下李重九當即上馬,隨即往城外而去,這時烏古乃正率軍返回。

李重九當下向烏古乃問道:“抓到突厥人的俘虜了嗎?”

烏古乃搖了搖頭,隨即部下言道:“啓稟可汗,並非是我們過錯,我們殺了對方三十五騎,本是可以生擒了兩人,但對方皆是自殺了。”

李重九雙目一凜,當下言道:“此事有所蹊蹺,立即讓額託,英賀弗前來”

城樓之下,屍體排列成一排,都是偷襲李虎之人,屍體被人從雪中撿來。

額託,英賀弗從屍體上一一監視過去。隨即二人又回來回稟,英賀弗言道:“可汗,這些人的屍體我已經看過,他們雖都是打扮成突厥人的模樣,也使用彎刀,但他們都是奚人。”

“真的?”李重九問道,阿史那一族的蘭突厥人,乃是塞種,人種上雖偏近白sè人種,十分好辨認,但黑突厥中,雖很多乃是草原上當地部族之人。

若說區別李重九還真看不出,不過英賀弗他們就可以,就如同現在判斷是韓國人,ri本人,中國人一般,在歐美人看來都一樣,三國人都長得差不多,但是其中區別,只有我們才能辨認出與ri本人,韓國人的不同來。

英賀弗當下言道:“是的,可汗,確實是奚人,其中一人我們部族之人會認得。”

“是奚族五部中哪一部的?”

“是辱紇王部的一名勇士。”

李重九聽後雙目一眯。

自從處羅可汗發出風聲要對懷荒鎮不利之後,室得部的長老,一直通過與突厥各種關係,用重金收買突厥的大臣大將,要他們向處羅說好話。

現在李重九率大軍,平定涿郡,返回草原之上後。突厥人對李重九能征慣戰的大軍,也頗有顧忌。

對於屹立於東方崛起的李重九,據說突厥人內部也有兩方意見,一是認爲ri益崛起的李重九乃是大患,將來會如同薛延陀一般,對突厥草原上霸權,形成挑戰,要儘早拔去。

一是認爲李重九現在雖是草原一霸,但是始終是一個漢人政權,不會如薛延陀如此草原部落般,對突厥的霸權產生威脅,他的重要戰略目標是中原,而並非是草原之上。有李重九如此強大的割據勢力存在,對於隋朝而言絕對是一個大患。

突厥人始終認爲昔ri擊敗過他們的隋朝,乃是最強大的敵手,故而他們一直奉行是離強合弱的戰略。扶植了劉武周,樑師都,高開道這樣的分裂勢力,以對抗隋廷,同時以希望中原越亂越好。李重九這樣強大割據勢力,對於突厥而言,既是與隋朝之間的屏障,同時漢人分裂的勢力越多,突厥就越能從隋朝這亂局中取利。

所以如此之下,突厥對李重九動武的決心始終不會很強,否則處羅可汗不是放出風聲,來攻打李重九,而是率領三十萬大軍真的兵臨城下了。

李重九猜測處羅可汗的目的,真正也是希望李重九能像劉武周,樑師都他們一般,正式向突厥稱臣,故而故意宣兵於外,希望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現在兩邊你來我往,明面上暗地之中都是彼此施壓,又在暗中不通溝通。兩邊內部都有一票子主和派,不希望兩家進行大戰。

所以眼看這個冬天就要過去,李重九與突厥戰事還沒有爆發,兩部之中,所有人都以爲戰事在最少明年秋季之前不會爆發時,果然有第三方勢力,不想看着兩家相安無事,出現了辱紇王部冒充突厥人刺殺李虎之事。

李重九也可以明白,奚族五部,原先的辱紇王部是五部中聯盟首領,但現在懷荒鎮,御夷鎮出現,使得奚族五部中現在已是室得奚部,取代了原先辱紇王部的地位,李重九現在強大的勢力,更成了他們ri漸恐懼的。(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四百章 情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七十一章 比箭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四百章 情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七十一章 比箭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