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

徐世績,王馬漢,尉遲恭,薛萬徹,李重九麾下趙軍府軍的四員大將。

徐世績身穿戎裝,面容肅然而沉靜,他今年還不過三十歲,但能征善戰之名,已是冠絕趙國。在易水之戰生擒竇建德,破劉黑闥時,配合李重九水軍,從趙國邊境將戰線一路推進至永年城下。

軍中士卒私下議論,趙軍首屈一指的名將,當首推徐世績,甚至論軍略也私下認爲在李重九之上。畢竟徐世績出道以來,未逢一敗,而李重九卻吃過敗戰。

徐世績身旁的尉遲恭,面色又黑又沉,若論府軍四大將中,誰能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唯有尉遲恭莫屬,衆將士偷偷議論說尉遲恭,乃是李重九在少林寺時的師兄,是真是假無人知道。

但李重九對於尉遲恭的信任器重卻是不假,將太原一郡重任委託蘇素,尉遲恭二人鎮守。尉遲恭征戰沙場,也打了不少硬戰,但論威名之盛,在趙軍中卻不遜色于徐世績。

在尉遲恭之側的薛萬徹,神色威然,目光猶如出鞘長劍,透着一股堅韌不拔的氣勢來。論趙軍四大府軍中,武衛軍的士卒對於這位主將是又愛又恨。薛萬徹打戰最愛冒險,例如深入火兒慎草原大破契丹之戰中,孤軍深入數千裡。

所以薛萬徹指揮戰事,萬一不勝,就是慘敗。另外薛萬徹治軍嚴酷,他下的軍令,武衛軍臨敵作戰凡是敢後退者,一律殺無赦。特別每逢大戰,薛萬述都會從嚴治軍,稍微觸犯軍法,不由情由,就會被薛萬徹下令仗斃。

京觀如此,但趙軍不少將士都樂意跟着他打戰。原來薛萬徹打戰時,微功必錄。無論士卒將領只要立下一點功勞,薛萬徹都會上奏,絲毫不用擔心給遺漏了,在薛萬徹麾下絲毫不用擔心有功勞不被提拔。並且薛萬徹一勝就是大勝。下來的賞賜極爲豐厚,薛萬徹自己絲毫不取,盡數分給部下。

薛萬徹在武衛軍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甚至超越了他父親薛世雄當年薛家將的名聲。不少河東將門子弟都投效薛萬徹,薛萬徹如此治軍,手下很是聚攏一般打起戰來不要命的瘋子。故而武衛軍戰力在趙軍士卒談及時都豎起大拇指,乃是可以與徐世績屯衛軍並驅的強軍。

四大府軍將領中最末的王馬漢,望去粗獷豪邁,滿臉下都是鬍渣。

趙國四大府軍中翊衛軍基本都常駐幽京,有御林軍之稱。其部有趙軍最精銳的突騎團,萬勝軍都配屬翊衛軍。但是作爲翊衛軍主將王馬漢名聲最小。因爲翊衛但凡要出戰了,都是李重九要親征了。

雖說王馬漢是主將,但沒有人認爲,是他在統帥大戰。翊衛軍士卒每日見得最多的。就是巡夜時,身爲主將王馬漢手持兵器,在中軍大帳外給李重九看門。

故而王馬漢基本淪爲打醬油的份,同樣經常戍衛京畿的武衛軍士卒,私下議論,常常笑這位翊衛軍主將乃是陛下的忠犬。

笑話歸笑話,衆士卒都知道王馬漢是李重九的發小。如同劉邦之樊噲,對李重九最是忠心不二。故而李重九將趙軍裝備最精良的翊衛軍交給王馬漢,將戍衛京畿的重任交給他。因此四人封爵郡公算得上實至名歸,被稱爲開國四將也不爲過。

“……封中書令溫彥博爲馬邑郡公,世襲罔替,賜食田三十頃,其妻爲郡君。長子襲爵外,蔭次子挺爲縣侯……”

“……封尚書左僕射陳孝意爲天水郡公,世襲罔替,賜食田五十頃,其妻爲郡君……”

“……封尚書右僕射王珪爲河東郡公,世襲罔替,賜食田三十頃。其妻爲郡君,長子襲爵外,蔭次子爲縣侯……”

此外與四員大將一併位列郡公的,還有溫彥博,王珪,陳孝意趙國三大宰輔。王珪留守幽京,沒有前來,而陳孝意卻是抱病在身,留在京畿,他一個月前剛剛給李重九上了年事已高,病請年老歸鄉的摺子。

陳孝意此人一貫正直,辦事剛直不阿。有一次李重九去陳孝意府上,但見府內殘破,其夫人還是穿着縫縫補補的衣服。

李重九大爲不滿問陳孝意:“吾趙國官員俸祿一貫不低,爾身爲堂堂宰輔,怎麼夫人連件像樣的衣裳也沒有。這成何體統,傳出豈非叫人笑話。”

陳孝意回答道:“微臣當年在雁門郡據守以拒劉武周時,城中食盡,不少士卒因我固執之念,凍餓而死。故而微臣爲官後,一直拿俸祿救濟他們的親人。”

李重九聽了霍然道:“原來如此,但這也是你的不是,你是尚書省長官,只需向戶部發一紙公文,讓朝廷來養這些陣亡士卒的家屬呢?何必自己用俸祿來辦呢?”

陳孝意聽了拱手道:“當時微臣身爲隋臣,乃是爲大隋守城,而士卒也是爲大隋而戰死,而今微臣仕趙,實不敢用大趙庫帑分毫。”

陳孝意據守雁門抵禦劉武周時,李淵尚是太原留守,當時李淵向突厥稱臣,對於雁門郡被劉武周攻打視若不見,反而截殺了陳孝意派至西京求援的信使。最後陳孝意據孤城抵禦劉武周半年之久,若非李重九恰好來攻劉武周,陳孝意大概就要與城同殉了。

陳孝意說到這裡,他夫人陡然痛哭,李重九問道:“夫人爲何悲切?”

但見他夫人哭道:“王上,愚婦與夫膝下僅有二子,但都在雁門保衛戰中而沒。”

說完陳孝意夫人掩面而去。

李重九聽了對陳孝意肅然起敬,最後下了聖旨讓戶部來撫卹這些陣亡將士。現在陳孝意要致仕,李重九當然不肯,下詔賜陳孝意人蔘鹿茸之物,再派御醫醫治。

陳孝意仍掛着尚書省左僕射之職,而尚書省的事,由右僕射王珪,吏部尚書楊林甫共理,待陳孝意病癒後,再復出理事。

現在三名趙國文官領袖之中,唯有溫彥博在場。溫彥博年事也很高了,但身體還不錯。這一次李重九封爵,除了他長子溫振繼爵外,連還在國子監讀書的次子溫挺也被封爲縣侯。

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
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