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

黎陽城變天,對於當地百姓而言已是習以爲常。

在大業八年時,楊玄感在此起兵謀反,遏制了楊廣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的大業。

之後李密,徐世績攻陷此城,黎陽城成了瓦崗軍在河北的大本營。之後宇文化及北上要奪黎陽倉,與李密在此大戰。

百姓們又是經歷一陣擔驚受怕,雖宇文化及沒攻下黎陽,但是百姓們已是顛沛流離。

但兩年後,李密降唐,黎陽城又爲宇文化及所據,宇文化及橫徵暴斂,麾下由原先驍果軍而組成的宇文軍,軍紀極差。

黎陽城內百姓皆是不堪其苦。

現在黎陽城爲趙軍所據,城頭變換大王旗,百姓們皆是有幾分擔驚受怕,但一貫聽聞趙軍軍紀甚好。趙軍入城後,絲毫沒有擾民,士卒與百姓秋毫無犯。

百姓們見趙軍軍紀嚴明,皆是慶幸受苦之日,終於過去了。但這時候城內傳出消息,李神通,王薄大軍已是左右包抄而來,黎陽城又臨一場大戰。

這回百姓們都是慌了,不僅是城內大戶,連平民百姓也是蜂擁向城門而去。

城內民心不穩,百姓們拖家帶口,皆是擁堵在北城城門之後,拍門要求城上守軍放行,讓他們出城。

城下哭喊聲響作一片,城門早已是關閉,士卒們持槍攔在大門前。

正待軍民對峙時,一輛車駕在幾十鐵騎簇擁下抵達黎陽城的北街。

百姓們見了帶着鐵面的鐵甲騎兵,皆是不寒而慄,不敢上前,紛紛退在街道兩旁。

但見車駕來到民衆之間時,車簾挑開,一名二十多歲穿着戎裝的年輕男子,從車駕而出。頓時原本喧鬧的街道,一下安靜下來。

不過這安靜只是頓了頓,當即一名三十出頭的百姓上前作揖。言道:“某乃是本地教諭趙弘,敢問貴官是?”

趙弘看對方十分年輕,但卻有如此精緻的車駕,又兼有鐵甲精騎護衛,還以爲是趙國哪個世家子弟。靠家族之力身居高位的。

那名年輕人看向溫和地言道:“原來是趙先生。”

趙弘見自己作揖。對方本該還禮,但這位年輕人只是隨意的站在哪裡,絲毫也沒有回禮的意思。不由暗惱其傲慢。

趙弘不禁心底有氣,心道就算是世家子弟,也不該如此傲慢,當下其又言道:“不知足下貴姓啊?清河崔,范陽盧還是趙郡李啊?”

對方言道:“都不是,孤乃李重九。”

趙弘聽到李重九三字,臉上一僵,誰都知道這位趙王,弱冠封侯。不過五六年已爲幽州之主,但未料到如此年輕。

趙弘又追問一句:“你真是李……”

趙弘連忙將後面兩字吞下,叫尊者的名諱,這可是大不敬。

對方笑了笑,看向衆百姓言道:“李重九又非三頭六臂的人,孤還無需假冒他。”

趙弘額上冷汗滲出。本想下拜的,但突然雙膝卻是僵硬住了,這時候士人還是很有的風骨,除了天子之外,不對他人下拜。

趙弘重新作揖。朗聲言道:“拜見趙王,趙王千歲!”

街道的衆百姓聽聞是李重九親至,皆是一併高呼趙王千歲。

李重九問道:“衆位爲何要着急出門,以至封堵在城門前。”

趙弘這時心底已是七上八下,言道:“聽聞那殺人不眨眼的王薄,還有李唐的大軍要攻打黎陽城,我等害怕萬一城破後,亂軍塗炭百姓,故而想早日離開黎陽城,卻沒想到衝撞了趙王的御駕,實在是大罪,我等這就回去。”

百姓們聽趙弘這麼說,有的附和要返回住所,有的人則是駐足,看着城門留戀不走。

李重九看了百姓的神情,朗聲言道:“趙先生何言大罪,讓百姓們不能安居,顛沛流離,這是我李某的責任,在此孤還要向衆位父老鄉親賠罪纔是。”

聽李重九這麼說,衆百姓們皆是不動了,人羣中突有人言道:“趙王說得如此大度,爲何不開城門,讓我們走。”

李重九言道:“不開城門,是擔心有細作出門,將城下之虛實告之敵軍。一旦敵軍退去,就會再開城門,放任大家自由。”

這時又有人言道:“趙王說得輕巧,萬一破城了,我等百姓遭亂軍之苦,趙王哪裡還保得住我們。”

李重九見有人在下面爭對自己,心底有數,這不是李唐,就是李神通派來混入城中奸細,一般百姓如何有這麼大膽量質問自己。若真的放他們出城了,城內底細就爲李神通,王薄瞭然了。李重九給侍衛使了個眼色,他們會意立即去搜索說話出聲之人。

李重九站在車駕上,面對衆百姓高聲言道:“城不會破!孤敢在此擔保。”

“空口無憑啊!”

李重九看向說話之人的方向,言道:“孤乃一國之主,與閣下相較,這條命孰輕孰重,你也可曉得吧。我既不怕死,坐鎮在城中,你又有何懼之呢?”

此言一句,下面反駁之人不再出聲。

李重九言道:“衆位子民,皆是黎陽城的百姓,孤知道我們漢人子民,皆是安土重遷,若非爲戰亂所苦,何必遷離呢?這點是孤的不是,攻取了黎陽,以至驚擾百姓,但孤率十萬鐵騎南下,就是爲了結束這亂世而來。”

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言道:“方纔那人說得空口無憑,但孤要在這裡,向諸位百姓承諾,只要我李重九爲趙王一日,所以黎陽城的百姓三年之內,皆可不徵,不調,不租,不役。”

“趙王說得可是真的?”一名皓首白髮,滿臉滄桑的老者,抱着懷中嬰孩,雙目顫顫的看向李重九。

李重九言道:“君無戲言。”

老者聞言臉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言道:“前年許軍破城,我的兒媳被許軍看上拉入軍營再也沒有回來,兒子又被抓了壯丁,沒在了魏縣,眼下就我這老漢還有這苦命的娃娃,若非兵荒馬亂,老漢怎會帶着這兩歲大的孫兒出城,既然有趙王這句話,老漢就放心了。我這就帶着孫兒回家。”

說完老者先邁一步,身後的百姓看了皆是紛紛掉頭。

“孩子他娘,回家了!”

“回家,不知門栓了沒有?”

“不說走時,那兩件破傢什不帶了嗎?怎麼還惦記着。”

“唉,破家值萬貫啊。”

李重九默然看着百姓們熙熙攘攘的背影,這時一旁侍衛言道:“奸細已是抓到了,王上是否審問。”

李重九言道:“給我撬開他們嘴巴,看是王薄,還是李神通的人。”

白馬渡河邊。

濁浪排空,對岸就是黎陽城所在的黎陽渡。

從白馬渡望去,黎陽渡上只有區區幾艘水船,絲毫不見重兵防備的跡象。

王薄在站在白馬渡口,心情很好,躊躇滿志的以馬鞭指着滔滔黃河,對左右笑着言道:“李神通居然來派人來求我出兵,我眼下都不知道我王薄現在,居然有在他們眼底有這麼重的分量。”

一旁將領言道:“大當家,李神通的價碼不錯啊,可以幹一票。”

王薄笑了笑,言道:“你不懂,宇文化及是我們的大主顧,李神通也是我們的大主顧,兩邊眼下都出價要我攻李重九,奪下黎陽倉。我王薄不會作虧本買賣,他們漫天許諾好處,但我們在地上等半天,也沒看到空中砸下一兩個銅錢來。”

“沒見到真金白銀前,憑什麼要我們弟兄去拼命。”

衆將聽了都是哈哈大笑,都言大當家果真謹慎,弟兄們自嘆不如。

王薄當下問道:“我們大軍要攻打黎陽城的消息,放出去了嗎?”

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笑着言道:“回總管的話,早放出去了。我兩萬大軍,加上李唐的兩萬,左右包夾而來,黎陽城現在早就是人心惶惶了。總管這一招攻心爲上的計謀,實在高明。”

王薄冷笑言道:“李神通,宇文化及都是草包,若是我有一日攻陷了黎陽倉,憑着城內幾十年也吃不完的糧草,又憑什麼來看李神通,宇文化及的臉色。”

文士言道:“總管是否要在黎陽招兵買馬?”

王薄言道:“有何不可嗎?”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九十章 內附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九十章 內附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