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

傷馬,羸馬宰殺之後,直接開膛破肚丟入大鍋,下面用牛羊糞堆起燃燒,鍋內直接煮食。

對於馬肉,奚人與漢人皆然不同,漢人一貫受不了馬肉烹煮時那股羶味,覺得有泔水味。

更何況,民間以爲馬肉不僅難吃,並且有毒,故而皆不願意,他們分到馬肉時,並不甚喜歡。奚人卻是十分高興,草原民族哪個有不吃馬肉的習慣。

因爲一時宰殺太多,馬肉吃不完,在這鹽無比jing貴的時代,臘肉醃肉只能存在於夢想。

爲了儲存肉食,奚人們自有一套土辦法,他們將馬肉切成一條一條,掛在背yin處,慢慢風乾,如此風乾的馬肉就可以吃到明年夏季之前。

至於羊肉亦是如此,全城都是這麼cāo辦起來,在乾草不足的情況下,家家都是開了葷。

反正是阿跌部白送的羊肉,不吃白不吃,懷荒鎮是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是掛滿了風乾的羊肉,馬肉,如此可以過一個富裕的冬天。

這些肉食足夠他們吃到明年季,小麥粟米都可以節約下來,用以明年食用。

因此至少到明年夏天爲止,甚至明年之內,懷荒鎮的百姓都不用爲吃不飽肚子擔心了,每人每天可以三頓吃葷。

以往每天勉強吃兩頓飯,壯丁尚且能吃到一稀一干,而婦孺就只能吃到兩碗稀飯的ri子一去不復還了。

而那些失去牛羊戰馬的數千阿跌部人,等待他們的前途就十分艱辛了,若不去投靠一個大部落,就很難在這草原上寒風凜冽的冬天生存下了。

這嚴酷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在草原上越發明顯。

解決了吃飽肚子的問題,懷荒鎮上下從所未有的士氣高漲,而面對這即將到來的冬天,以及朝廷對自己這次大勝的嘉獎,還未下來之前。

李重九尚有許多事情要辦,首先是御夷城方向。

幾ri前,李重九得到自己室得奚部盟友的快馬疾報,他們已經攻下了御夷鎮。

在有心算無心之下,奚部襲擊十分成功,御夷鎮的兩千流民,尚且還未組建起真正組織結構能夠作戰的力量。

這些人只是一盤散沙,一見奚人到來,又有人手持大隋鷹揚郎將,冠軍侯的親筆文書,故而一併都是降了。

李重九決定將這兩千人,遷至懷荒鎮來過冬,明年暖花開後,再開墾御夷鎮。

至於奚部就留在御夷鎮附近過冬。

這就是糧食充足的好處,若是沒有米糧供給,李重九根本不可能收容這多出的兩千張嘴。

新來的兩千流民,抵達懷荒鎮之後。

李重九看着他們衣衫襤褸,飢寒交迫的模樣,當下心有不忍,正可謂寧爲盛世犬,不爲亂世人。

在飢寒之下,這些人幾乎皆是神情呆滯,沒有多餘的思維,猶如孤魂野鬼一般,毫無目的地飄蕩着。

李重九當下先給他們安排下住處,如以往接納新流民一樣,先讓他們將滿是跳蚤,寄生蟲的麻衣破布收拾下,人人洗澡,換上新縫的羊皮衣。

之後給他們安排下可遮蔽風雪的屋棚,並每人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粟米羊肉羹。

這些瀕臨餓死邊緣的百姓,吃下這熱飯時候,念及顛沛流離,家人離散,幾乎各個皆是垂淚。

令一旁懷荒鎮的百姓,看了皆是心酸不已。在這草原上,衆人都是華夏子民,血脈相連,故而懷荒鎮的百姓皆是極力幫他們,融入進來。

在堅固城牆的遮蔽下,裡面有足夠的食物,可以讓這八千百姓,在此安心過一個冬天,並繁衍生息。

由於流民的加入,李重九懷荒鎮的居民,也是一口氣突破了八千人的數字。

不過流民之中的青壯不多,大部分都是婦孺老弱。

所以流民加入,只是補足了,之前戰死府兵,戍軍的缺額,其餘皆是充入民戶之中。

這個冬天,李重九決定繼續他的擴軍,並在這個滴水成冰的時候,繼續cāo練他的jing銳。

三個越騎團,一個步兵團之中,從戍軍之中,挑選了上一次作戰之中表現出sè的jing壯入內,補足了缺額。

對於懷荒鎮而言,這四團皆是見過血,打過硬戰,取得過一場大勝的jing銳。

七千寨,李家鏢局,少林寺的弟子,大多都成爲了其中隊正,旅率,這樣令李重九對府軍有着絕對的控制力。

無論從士氣,還是作戰能力來看,四團之兵,在這個時代之中,縱然比不上玄甲jing騎,幽州鐵騎,突厥附離這樣的強軍,但是也可算上jing銳。

這一個隊伍,只要不成建制的被消滅,那些經歷過血戰的老兵,馬上就可以帶動新兵,不久之後,就可以恢復戰鬥力。

四團補充訓練完畢之後,李重九將戍軍二十五個旅,削減爲二十三個旅,並從民戶之中,挑選自願當兵的民壯,又擴編了兩個團士卒。

要知道一個上府,可以擁有六個團,也就是一千兩百人的兵力。

李重九補齊六個團,使得他的兵力,達到一個鷹揚府上府的標準。

李重九挑選府兵,需身高五尺七寸以上,年齡在二十至五十之間的男丁,這是因爲若個子太矮,則不足以開硬弓。

越騎團要求至少弓馬粗通,在馬上能shè九鬥弓即可,而步兵團則必需能開一石半的弓,這兩者都是大隋府兵最低的標準。

但大隋府兵jing銳,隨着楊廣三徵高句麗,楊玄感之亂,都折得差不多了。

之前懷荒鎮上,能做到這兩點的不多,但眼下有了足夠肉食,加上衆戍軍有心準備,故而李重九從中成功挑選了四百青壯,補充入府兵。

這新建的兩個團的府兵,旅率,旅副,隊正,隊副皆從之前四個團之中的老兵抽調,希望能儘快形成戰力。

若是真的條件允許,李重九是恨不得可以一口氣擴軍給兩個府,三個府,五個府的。

明年懷荒鎮,御夷鎮生存壓力大增。

這邊突厥南下已成爲定居,懷荒鎮作爲前沿,備受考驗。

另外室得奚部想要收服烏候秦水故地,李重九就必須向東用兵擊敗契丹。

據額託說,在烏候秦水故地,還有數萬室得奚人受到契丹人奴役。

若是這數萬室得奚人能夠解救下來,對於李重九而言,不易於平添了近萬草原遊騎的臂助。

草原之上,既是危機四伏,也是機遇處處的。

但隨着明年御夷鎮修畢之後,向上谷郡進軍亦勢在必行。

草原上不可能隔岸觀火一輩子,向上谷郡進軍,這關係到李重九將來是否有無一二問鼎天下的可能。

中原,這纔是天下大勢,風起雲遊的所在。

李密應該已是投奔了翟讓,李淵李世民晉陽起兵已是不遠,這兩邊對於自己的觀感都是不錯。

這是不是意味着,若是李重九得了上谷,可以與竇建德,羅藝掰掰手腕,若是一朝運來,說不準可以憑河北之地起家。

古人將起家之地不同,各作敘述,如自起關中而起,以長安咸陽爲都,乃高屋建瓴之勢,而崛起河南,定都洛陽乃宅中圖大之勢,至於河北,定於幽燕則爲挈裘之勢。

燕趙之地,自古出慷慨悲歌之猛士,民風重氣俠,好結朋黨,輕赴生死。

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shè崛起於此,漢武中興,劉秀以幽州突騎剪平羣雄,秦漢以來,燕趙jing兵爲天下雄!

這會不會是有異於秦漢關中模式之外,另一條奪取天下的途徑,讓李重九從天下諸侯,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一條問鼎之路。

看着南面的崇山峻嶺,李重九心底波瀾萬千。

正當這時,李重九的露布捷報,已傳至東都。

東都上林苑,也就是西苑,週二百里,古往今來皇家陵園之廣,莫過於此。

當初建立此苑,在費人力在此挖了五千畝的水面,名爲積翠池,名爲池,實際上比之東海,還在其上築方丈、蓬萊、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三十米,各距三百步。

楊廣的龍舟泛於池上,飲酒享樂,自雁門一役之後,這位重瞳天子,愈發的疏遠於朝事,而喜於歌舞了。

裴寂手持一封文書,坐着一小船來到龍舟之上,見楊廣正是高杯暢飲,當下言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前方大捷。”

楊廣看了裴寂一眼,言道:“哪裡有什麼大捷,你們難道以爲朕是好欺瞞的嗎?”

裴寂趕忙跪下言道:“啓稟天子,此乃千真萬確之事。是雁門的冠軍侯!”

“冠軍侯!”

楊廣聽了雙目之中,酒sè一醒,言道:“若是冠軍侯,絕不會有假,念與我聽。”

“是。”裴寂將露布上的捷報,唸了一邊。

楊廣聽畢之後,捏須哈哈大笑,言道:“真乃是朕之衛青,霍去病,好!好!好!”

楊廣連說了三個好字,顯然是龍顏大悅。

裴寂趕忙喜道:“這也是託了天子洪福啊。”

楊廣雙眼一眯,言道:“國難思良將,突厥人打得好,出了朕被圍雁門這一口怒氣,裴卿,你們上下是如何看得?”

“國家出了這樣的良將,應該如何賞呢?你們大臣可有主意了?”

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
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