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聊城的宮殿之內,宮燈昏暗搖曳。

宇文化及獨坐殿中,雙目如鷹,面色十分陰沉。

李唐的使者來到殿內,向宇文化及行禮之後言道:“微臣許敬宗拜見陛下。”

宇文化及言道:“許敬宗,你在李唐官居何職?”

許敬宗言道:“回稟陛下,暫居漣州別駕。”

宇文化及聽說只是一個區區別駕,當下露出輕蔑的神色,言道:“你有什麼事來見我?莫非安撫使是要投降我許軍嗎?”

許敬宗聞言笑道:“眼下我李唐勢強,何……”

許敬宗的話宇文化及的長笑打斷。宇文化及言道:“既然不是來投降的,我要你何用,李唐的使者你給我個理由,我就不拿你試我的寶劍。”

許敬宗被宇文化及那冷若冰霜的目光一掃,頓時心底一凜。這位出身匈奴破野頭之人,在江都之變中的殘暴衆所皆知。

許敬宗前倨而後恭,當下低下頭,言道:“陛下實在錯怪我了,你有所不知黎陽倉有失,吾奉安撫使之命前來告之。”

“黎陽倉,”宇文化及霍然而起言道,“是李重九乾的?”

“正是,”許敬宗言道,“陛下向李重九求援,但其狼子野心,無異於是開門揖盜。此事千真萬確,陛下一查就知。”

“滾出去!趁朕還沒有改變心意。”宇文化及雙目猙獰。

“陛……”許敬宗本想用此事來勸宇文化及與李唐一邊一起對抗李重九的。但見宇文化及殺意畢露,當下嚇得身子發顫,一句話也不敢再說,倉皇下殿。

待許敬宗退下之後,宇文化及鏘地一聲拔出寶劍,重重地砍在大殿的石柱上。

金石摩擦,火花一陣閃爍,衆侍從皆是遠遠推開,生怕爲宇文化及餘怒波及。

宇文化及當下喝道:“來人!”

衆侍從宮女們身上皆是發抖,無人敢於應前。

“不來者,一律殺之!”宇文化及大喝道。

當下十幾名宮女侍從上前,跪在宇文化及身前。宇文化及言道:“給朕溫酒,再給朕傳裴卿來。”

裴矩來到殿內時,宇文化及已是第三杯酒下肚,五石散的藥性也是發作差不多了。

裴矩見宇文化及如此樣子,沒說什麼,揮了揮手示意宮娥等皆是退下,自己坐在了宇文化及下首。

宇文化及看向裴矩,言道:“裴卿,黎陽倉失陷的消息知道了嗎?”

裴矩捏須言道:“剛剛聽說,陛下,李唐使者前來是有結好之意,爲何將他逐之。”

宇文化及冷笑言道:“李神通不過是個守護犬罷了,有着今日,仰仗着李淵之勢罷了,朕懶得與他呱噪。他不過想利用我宇文家來阻擾,李重九眼下橫奪河北之勢,我又豈會如他所願。”

裴矩聽了長嘆一聲,言道:“陛下,請恕老臣直言,李神通的想法,這確實是眼下我們最好的出路。”

宇文化及擡頭看了裴矩一眼,問道:“裴卿,你認爲我大許真的不行了嗎?”

裴矩言道:“陛下,事在人爲,我們還有數萬精兵,大可堅守聊城,魏縣,就算萬一守不住了,退一步也可去山東,與王薄會師,與李唐,趙國周旋,天無絕人之路,陛下這時萬萬不可失了鬥志。”

宇文化及拍腿笑道:“還是裴卿知我,我宇文化及豈是屈居人下之人。我當初說過,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爲帝乎。李唐想招降我,他李淵算什麼,我爹在時,李淵不過是俯首帖耳一頭狗罷了,而今成了氣候,卻開始指示人了,別人說我宇文化及是匈奴之後,他李淵不也是攀附隴西李閥嗎?”

說到這裡,宇文化及言道:“黎陽倉不能丟,眼下我無法分兵,你就派人去齊郡,讓王薄率軍過河。李重九要應對劉黑闥,不可能同時對抗兩路大軍,就乘他腹背受敵之時,給我奪下黎陽倉即可。”

裴矩言道:“理當如此,不過微臣擔心王薄恐怕力有未逮。陛下有所不知,趙軍的番騎攻勢極猛,河間郡僅剩下高陽一座孤城,信都郡已被推進至長樂,煌陽,甚至李唐的趙郡,襄國郡都遭到了攻擊。我看用不了幾日,趙軍主力就會攻到了洺州。”

宇文化及皺眉言道:“無事,我只要黎陽,其餘的不必管,你知會王薄吧。”

裴矩言道:“不過陛下王薄此人乃是好利之徒,若不以賞錢誘之,恐怕……”

宇文化及冷笑言道:“朕知道,就將當初從隋宮裡取出的珍玩攏一些來給王薄送去。”

齊郡之地,乃古齊國都城臨淄之地,當初秦國破齊,以齊地設齊郡,琅邪郡。齊郡保留了齊故稱,齊郡冠帶衣履天下,齊人讀書好學尊儒,如打響反隋第一槍的王薄,就是齊郡鄒平人。

出使齊郡的許國使者,第一眼看到王薄後,吃了一驚。他未想到這位看得顯得溫文爾雅,好似一個飽學的儒者之人,竟是天下聞名的王薄。

是的,能作出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這首傳唱整個山東反詩的王薄,怎會是一介武夫。

王薄說話聲音十分好聽,言道:“蒙陛下奉爲山東總管,王某一直感念恩德,不知貴使前來,有何陛下的旨意示下?”

許國使者將宇文化及的意圖說了一遍,王薄聽了沒有反對,也不贊同,只是點了點頭,言道:“貴使遠來辛苦了,暫且休息一番。”

許國使者臉上一僵,言道:“這是陛下的旨意,總管可不能推脫啊。”

王薄將臉一板言道:“何來推脫,我王薄要行要做之事,還用得着推脫二字。”

許國使者言道:“王公的謹慎,我是知道的,只是眼下黎陽倉在李重九手中一日,我許國的聲勢就下落一日。陛下說了若是總管能攻下黎陽倉,可奉黃金十萬兩作爲酬勞。”

“十萬兩!”王薄倒吸了一口涼氣。

王薄笑了笑言道:“貴使方纔誤會我了,人人都說讀書人造反十年不成,我王某也是讀書出身,但天下就屬我敢第一個反隋。陛下殺了那無道昏君,就是我王薄的恩人,此事不用二話,我與屬下商議一番,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許國使者聽了這才告退,王薄召集衆將前來商議。

衆將聽說要與趙軍開戰,皆是發言。

一名將領言道:“大當家的,趙軍聽說可厲害了,從關外打到關內,又從遼東打到了黃河邊,弟兄們雖說都是和官軍幹過多戰的,但這硬骨頭還是不啃的好。”

另一名將領言道:“總管,宇文化及那小子聽說都快滅了,你還奉着他做啥?什麼黎陽,不黎陽倉的,我們在齊郡好好的犯不着過河。”

王薄言道:“各兄弟不要說了,趙軍再厲害,能有張須陀厲害。”

聽到張須陀的名字,衆人都是臉色一變,當初張須陀爲齊郡丞時,將山東義軍猶如螞蟻一般,一個個摁死,哪路義軍沒在他手上吃過大敗。

王薄說了頓了頓言道:“張須陀如何了得的人物,最後還不是給李密拔了,我們只要打下黎陽就好了。宇文化及說了,一旦攻下黎陽,就給我們二十萬黃金的賞格。”

“二十萬?”

“真的假的?”

“宇文化及有那麼多錢嗎?”

王薄言道:“你別忘了宇文化及可是抄了當初昏君的老底的,大隋立國數十年,什麼家當沒有,聽聞當初從彭城過時,車裡載的都是金子。兄弟們幹完了這一票,下半輩子都不用愁了。”

聽到這裡衆將一併言道:“大當家聽你的。”

“你說去哪就去哪。”

王薄見衆將如此,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

次日王薄從齊郡出兵,自白馬渡浮舟渡口,直向黎陽倉而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
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