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

清晨之時,通濟渠上水流激響,叛變趙軍的東陽水師艦船,正沿河水直下,追蹤着岸上的江淮軍。輔公佑帶着數百殘兵,看着面前的通濟渠上緊追不捨的艦隊,大是憤怒,但同時又無可奈何,只能狼狽地繼續逃竄。

就在這時候前方樹林突然衝出一支人馬,輔公佑的士卒心底一緊,但仔細看去原來是大將闞棱率一支人馬趕來。

輔公佑義子高項上喝問道:‘闞棱你也降了趙軍嗎?‘

闞棱聞言臉色一變,在馬背上默然了一陣,向高項身後的輔公佑道:‘輔公,我昨日失陷爲趙軍所擒,幸虧得王雄誕相救,不錯,我現在已是降了趙軍了。‘

輔公佑怒道:‘果然如此,你與王雄誕都是一丘之貉。‘

闞棱聽了道:‘輔公,之前你派人奪我兵權,命人囚我,我不能死戰,故而才被趙軍俘虜。至於你待我如何,待我義父如何,暫且不言。我此來是爲了救輔公以及數百位弟兄性命而來。‘

輔公佑在馬背上挺直身子怒道:‘我何必要你這叛徒來救。不必多言,來戰就是。‘

闞棱道:‘輔公若非心虛又爲何不敢聽我一言呢,我知道輔公此去是要與李唐總管張善安會師,可是輔公不知張善安的人馬早已被趙軍擊退。而眼下趙軍已是佈下天羅地網在前面等着輔公你去鑽,讓我勸你一句吧,現在投降尚爲時不晚。‘

輔公佑聞言怒道:‘小子,你竟然來動搖我軍心,以爲我會信嗎?高項給我殺了此人!‘

“諾!”

高項撥馬上前,闞棱見了避走,高項笑道:“難道將軍不敢上前一戰。真是膽小如鼠。”

闞棱傲然道:“江淮軍中我怕誰來,只是勸爾等一句,現在投降猶能活命。若是一會趙王大軍趕到,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高項怒道:“爾再敢發言動搖我軍心!”說完高項舉弓朝闞棱射去。

闞棱冷笑一聲。見箭射來不避不閃,直接一馬鞭臨空抽擊將箭矢從空中打落。這一幕看得高項大驚,這幾年他被譽爲江淮軍將領中後起之秀,有幾分自傲,有些看不起江淮軍中的老將王雄誕和闞棱二人,認爲他們二人不過是虛名。

但今日見了闞棱輕輕鬆鬆一鞭抽落自己用三石強弓射出箭矢,當下震撼,心知自己絕非此人對手。

闞棱向輔公佑一抱拳道:“輔公。言盡於此,不復再說了,你還不知道……罷了,現在還說這些作什麼。”

當下闞棱長嘆一聲拔馬就走。

高項策馬來到輔公佑面前道:“闞棱此人原本我以爲他有幾分骨氣,沒有料到眼下竟如此沒種作爲趙軍走狗。”

輔公佑長嘆道:“杜伏威三十多個養子中,就屬王雄誕和闞棱二人最有將才,而今罷了,隨我一起走吧,希望闞棱確實是騙我們的吧!”

輔公佑當下與高項率領殘兵繼續往下游行去,一路上又遇到幾股敗軍。會師之後輔公佑又有了兩千餘人馬。眼見聲勢重整,輔公佑倒是心情一鬆。

待行到快要抵達廬江郡地界時,突然聽聞一聲牛角號響。

四面馬蹄聲翻滾。竟是無數人馬趕來,輔公佑上下盡皆失色。但見敵軍旗幟之中,有趙軍最勇猛善戰的武衛軍外,還有歙州刺史汪華,崑山聞人遂安二人旗號。

輔公佑竟不知這二人何時也是降伏了李重九,充當他的部下。

輔公佑當下令人佈陣,準備與趙軍背水一戰,但趙軍卻絲毫沒有上前進攻的意思,反而在遠處侯立監視。這時候從通濟渠上。幾十艘戰艦順流而下。這戰艦直接在江淮軍上游數裡靠岸,隨即向岸上傾斜人馬。

但見一杆李字大旗高高飄揚。岸上黃屋左纛,附近的趙軍皆是呼出萬歲之聲。輔公佑不用猜。也知道是趙國皇帝李重九來了。

李重九此刻坐在黃繒爲帷幄的御車內,姬川,張玄素,虞世南等文官在側,左右廷衛軍士卒簇擁左右。

這時王雄誕,闞棱二人皆是策馬而來,在御車前下馬行叩首之禮。

李重九走下御車,對闞棱道:“久聞江淮大將軍闞棱之名,你能來助朕,我軍平定江淮易如反掌。”

闞棱有幾分受寵若驚道:“陛下過譽了,能爲陛下驅策,纔是闞棱的榮幸。”

李重九笑了笑,看向遠處汪華和聞人遂安的人馬問道:“他們進兵的速度也不慢嘛。”

一旁王雄誕道:“陛下差遣,這二人豈敢怠慢。”

李重九點點頭,這汪華,聞人遂安二人降伏,還多虧了王雄誕的勸降。當年杜伏威擊敗汪華和聞人遂安,迫使他們降伏,派遣去征討大將就是王雄誕。對於王雄誕,汪華二人心底十分敬畏。

所以張玄素以王雄誕名義至下邳,小沛勸二人投降時,二人見連江淮軍中大名鼎鼎王雄誕的降伏趙國了,還有什麼話說,當下就一併投降了。這一次作爲圍堵輔公佑的第三道防線,二人就自告奮勇提兵南下。

事實上不僅僅是汪華和聞人遂安,攻打徐州城後與江淮軍連連交戰,王雄誕和闞棱二人都替自己勸降了不少江淮軍人馬。以二人在江淮軍中威信,很少有江淮軍士卒見到二人還繼續抵抗的。

一次碰到負隅頑抗的江淮軍,王雄誕就脫下兜鍪,來到陣前大聲道:“你們都不認識我了嗎?何敢再戰?”王雄誕這麼說後,還在抵抗的江淮軍,立即都放下武器。

所以這一次李重九能兵不血刃,收編這麼多江淮軍士卒,實多靠這二人之力,難怪事後張玄素突然對自己道賀。

當時李重九問張玄素何賀喜之有啊?張玄素道,微臣爲陛下一戰而定江淮而賀,更爲陛下一次收得兩位勇將賀喜啊。

李重九聞言不由哈哈大笑,張玄素的話是不錯,自己以不付出太大代價,奪取江淮的目標已是基本實現。王雄誕,闞棱二人是江淮軍中名將,杜伏威的天下有三分之二是他們給杜伏威打下的,有了二人加入,趙軍這一次平定江淮不僅沒有太大的損失,反而勢力得到了加強,這樣不用休整,就可以返師洛陽與李唐決戰。

現在已是萬事俱備,只要再將眼前輔公佑的殘兵殲滅在河邊,這一次江淮討伐之戰,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大結局明天更新第七章 遊獵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
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大結局明天更新第七章 遊獵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