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

李虎點點頭,言道:“官面事上,確實不易,我們乃是綠林出身,官府視我們爲仇寇,剿滅來還不及,而一般的商家,如何會放心讓我們押貨。”

“天下有士農工商這四民,人說商人賤業,販夫走卒之徒,若是押貨,乃是正經生意,到底是商人呢,還是武夫呢?要知道我們眼下連黃籍都沒有,連這四民之一,都算不得數。若是出行百里,官府盤查起來,我們一個一個都要被徒遼東。”

李虎說得言之有理,這亦是山西這麼多綠林,寧可打劫,壞了商路,亦不肯成爲正式良民的緣故。

李重九想了下,言道:“爹,黃籍的事,我本想拜託李家的,眼下既然如此,我們找單莊主出出主意,或者跟着僱傭我們的行商一路行事,若官府盤查,就由他們出面。車到山前必有路,爹,你不必太過憂心。”

李虎想了下言道:“只是單莊主那我們已欠下不少人情了,再麻煩亦是不好,不如再想想辦法。小九,你說的對,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們父子齊心,還有七千寨那麼多兄弟,終歸有辦法的。”

正說話之間,外面一名山賊興致沖沖地跑了進來,向李虎,李重九言道:“大當家,少當家,好消息!好消息!”

“慢慢說。”李虎沉聲言道。

屋子裡所有人,皆是一起看向那名通報的山賊。

只見對方緩了一口氣,言道:“大當家,少當家,那六名上次失手被官府緝拿的兄弟,給放回來了。”

“真的?”

李虎不由jing神一震,當初七千寨被石艾縣縣令殷開山率鄉兵圍攻時,有數名弟兄被俘。

待李虎他們到二賢莊安定後,那幾人的家小是ri也哭,夜也哭。李虎看不過去,命人帶着山寨餘下不多的所有積蓄,去石艾縣找門路打點,看看能不能將他們救出來。

可是這一次,以往那些貪婪無比,恨不能把人剝下一層皮的胥吏,卻將錢如數退還,一個肉好都不敢收。

這些胥吏如實告訴他們,這殷縣令是個厲害角sè,這一次是下了狠心,要將七千寨的事辦成鐵案,這個六個山賊都上了鐵枷,不等秋後就要處死,並且還準備發下緝捕文書,通緝七千寨所有漏網之魚。

所以聞之消息,李虎亦是無可奈何,七千寨眼下有單雄信的庇護,殷開山不過一介縣令能耐再大,也管不到上黨郡來,但是這六個弟兄大家都不報有希望。

李虎已是做好替他們收屍的準備,但是沒有料到,他們居然返回了。

李虎趕忙言道:“這六位弟兄現在如何?”

那名山賊唉地一聲,回答言道:“是人人帶傷,所幸都還能走能動,不過送他們回來是幾個人到是。”

“倒是什麼?”

這名山賊回答言道:“他們既不是官差,亦不是一般的百姓,問他們來歷亦是不說,只叫我將這封信,交給少當家。”

說到這裡,這名山賊果真拿出一份信來,大家都是一愕,李重九卻是心領神會。

時已近初冬。

二賢莊附近草市亦是早早散去,羊販子趕着尚未販完的羊羣,沿街兜售了一上午的行商人,亦開始收拾攤位,挑着擔子,揹着揹簍回家。

這些行商在渡了一條小河之後,突然發覺今天小河的東面,來了一羣不速之客。

幾十多匹的高頭大馬,拴在河邊的青柳樹之上,不時的低啾一聲。

行商自有走關外販馬的行商,這些高頭大馬皆是一等一的突厥良馬的,尋常一匹兩匹亦是罕見,卻一口氣見到如此多匹。

但這馬商自沒有上前見識一下的意思,反而催促了同伴趕緊趕路,甚至從橋邊繞路。

事實上不用馬商催促,一旁的行商,看到那河邊亭子下,一排二十名鐵甲大漢時,早已是膽戰心驚。

這些大漢身上的鐵甲,黑沉沉的,夕陽西下,照在鎧甲之上,亦不反光,而加上那臉上的冷漠,以及眼底不時露出那一抹不將人命放在眼底的兇sè,足以令

這些行商望而膽顫。

不過這些鐵甲大漢固然見之心畏,但此刻卻齊齊一臉肅然,一動不動地候立亭子之外。

亭子之中有三人。

除了一名穿着鐵甲的大漢之外,另外兩人皆是女子,一名女子作丫鬟打扮,頭上梳着雙鬟,已是北國罕見的佳麗,每個行商見之不由愕然一頓足。

而令人暗贊是美人與鐵甲相襯的景sè,分覺得有幾分美感,但至於什麼美感,這些胸無點墨的行商亦說不出個準的來。

至於還有一名女子,卻是背對着衆人,披着一件雪白sè大氅,負手而立。

行商不少都是識貨的人,那披着一件月白sè大氅,圍領以雪山白貂貂皮而制,可謂是價值連城。

雖看不見她容貌如何,衆人只見對方只是一個負手而立的背影,已覺得她氣質卓羣,絕對是難言的傾國傾城絕sè。

見那皓白sè的手腕抓着馬鞭,路過的衆行商心底雖都有一睹對方容貌的打算,但見之亭子下那批森然而立的鐵甲大漢,心底皆是絕了這個打算。

於是路過的衆行商,只能以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心態,從亭子旁經過,彷彿只是欣賞一副絕世名畫一般。

就在衆人嘆息之時,噔噔一連串的馬蹄聲傳來。

衆人回頭,只見一名十五六歲揹負長弓,腰胯短刀的少年,策馬噔噔上了橋,之後一拐從路旁直插亭子那而去。

見之一幕,衆行商都停下了腳步,心道這少年,怎麼衝撞而去。

因爲這少年只穿着一身麻布短衣,即便是那亭中少女的僕役,都穿得比他奢侈許多,兩邊怎麼可能熟識。

但是令人詫異時,那名少年在亭前下馬之後,那些鐵甲大漢並沒有上前將此人按倒在地,反而是一人上前替對方牽過馬來。

這名少年居然直接走上了亭子。

見之這一幕,衆行商都是傻了眼了,這少年到底是什麼身份?

這少年就是李重九,而亭中那一襲白披風的少女,自然是從太原郡趕了幾百里路,親自到上黨郡的李芷婉。

李重九拾步走上亭子,看見李芷婉正是一副負手凝望遠方長河的模樣,其臉頰邊的白貂毛,順着帶着幾分寒意的北風,柔柔的舒展着。

李重九忽然有幾分,不認得眼前的李芷婉了,當初在山寨時,自己與對方脣槍舌劍,並沒有覺得。

但是此刻李芷婉,卻是帶着一種凜然的貴氣,這並非突然而成,而乃是李家門閥百年之底蘊,世家之後的雍容。

果真是要成暴發戶一夜即可,但是貴族卻需三代而成。

在他那個時代,那些不思進取的富二代往往成爲貶義詞時,人們卻習慣xing地忽視這個階層之中的jing英,將他們今時今ri的成功,地位,全數歸結爲有一個好爹。

難道只有布衣而王天下,纔是英雄麼?

無論是這位李三娘,還有他兄長李建成,李世民,還有他們的父親李淵,哪一個不是人中之龍,隴西李家,就是大隋天下中門閥世族的jing英。

“李兄!”

李芷婉已轉過身子,將李重九從思路之中扯回。

“三娘!”

李重九從李芷婉眼底,看到一份毫不掩飾的喜悅之意,當下先言道:“多謝三娘,救下我六名兄弟,七千寨上下對此之情銘記在心。”

李芷婉微微一笑,言道:“李兄,客氣了,雖談不上舉手之勞,但是此事既由我們而起,自當由我們解決。”

說到這裡,李芷婉點點頭,一旁的丫鬟劍雪,拿着一錦盒奉上交給李重九。

交給李重九後,劍雪調皮地向李重九吐了吐舌頭。

李重九接過錦盒之後,不明其意,只聽劍雪笑着言道:“李公子,這是小姐特意去太原郡郡守那,給你們七千寨弄來的九個人的黃籍。”

聽到劍雪這麼說,李重九臉上不由浮上了一絲驚喜之sè。

這正是李重九當前最想要的東西。

所謂黃籍,乃是當時戶籍,用黃檗處理過的紙﹐可避蠹魚,故而紙sè爲黃。而黃籍之上,硃筆隱注,紙張悉縫,有所在官府印章,記入案策,證明你乃是大隋朝正式的子民。

當初李芷婉下山時,李虎寫了一份山寨數人的資料,交由李芷婉,讓他辦下黃籍。此事後來隨着殷開山攻打山寨,衆人皆以爲是李家所爲,故而將此事都忘記了。

沒想到李三娘卻還記得。

李芷婉笑了笑,言道:“辦這黃籍,卻比救下你們六名弟兄容易多了。”

“這如何說得?”李重九不由訝然。

當時李虎的權宜之計,是七千寨山賊以曲部佃戶的身份,附籍至李家名下,待到數年之後,再改爲良人,眼下如此容易辦得,卻是意料不到。

李芷婉尚未開口,劍雪即搶先言道:“還不是今ri天子征討遼東,徵調民役,太原郡因民戶不足,特將大索貌閱之事,推延了數月了。故而我們小姐纔有機會央郡守將你們補入的。”

纔想的。李重九這才恍然大悟。;

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
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