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

裴寂站在殿下不敢擡頭看李淵此刻的神情。

裴寂但感覺肩頭上迫來的壓力,他可以猜測到李淵這時應該是什麼樣一種心情。這是多年君臣相伴,裴寂聖眷不衰的緣故。

裴寂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我們曾試探過趙國數名知道此事內情官吏,但他們雖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現今我們細作已是確認,李重九新封的李貴妃,就是平陽公主。並且平陽公主在洛陽城北遇襲,內衛中一名參軍斗膽作了猜測,此事似乎另有真相。”

“其中有一些言辭有可能對秦王不利,微臣不敢多言,妄議陛下家事,可是也沒有確鑿的憑據指向秦王,一切都是猜測,畢竟此事罪魁禍首還是王世充。”

李淵接過裴寂遞上的公文,裴寂偷眼看了一眼,李淵臉上依舊是沉靜如常,裴寂不敢再看,垂下了頭。半響李淵道:“裴卿,你最近似乎一直與太子走得很近啊。”

裴寂聽了立馬噗通一聲跪下道:“陛下,微臣一直是效忠於你,太子的事不知從何說起啊?”

李淵道:“那昨日太子送你的兩個歌姬是怎麼回事?”

裴寂額上滲汗道:“陛下,當日太子誕辰,微臣去太子府上赴宴,看上兩個歌姬,後來太子知微臣有意,所以送來。”

李淵聽了笑了笑道:“兩個歌姬而已,朕不會小題大做的,只是裴寂你做事百密一疏,居然有人將此事捅給朕知道。朕本不想理會的,但是有時候你身爲大臣說話謹慎一點,朕不想年老了再失去一個摯友啊!”

裴寂連連叩頭心底怒道,此事必是李世民作的手腳。

李淵施展了一番帝王心術,打壓了一番裴寂後,將手中這份公文隨手丟入了火盆中,言道:“以後不要再風聞奏事了。沒有證據純憑揣測的話,朕不想聽。”

“諾,陛下。”

李淵踱步走到宮殿的門檻前,看着遠處的宮闕道:“公主的事就這樣吧!”

說到這裡。李淵話音頓了頓道:“記住我李淵女兒是戰死在洛陽的,大趙的李貴妃與朕一點關係也沒有。公主陪葬在朕陵寢旁的墳,繼續修,建得要好。”

“微臣明白。”

“還有……”裴寂正要告退,李淵突出聲道。

“陛下還有什麼事吩咐?”

李淵道:“李重九在洛陽稱帝,朕要向他道賀,你做事一向很合朕的心意,你說該準備些什麼賀禮呢?”

裴寂聽了一愣,向李重九道賀,李淵這話沒有弄錯吧。

但裴寂不愧是李淵身邊多年的老臣。謹慎地道:“公主府上還有很多不用的東西,棄了也是可惜,陛下是不是送去?”

見李淵笑了笑,裴寂知道他猜中了李淵的心思。果真李淵道:“可以,撿些她平時用得慣的。”

李淵對一旁宮人道:“去朕的寢宮。將朕的那紅漆的匣子拿來。”

不久宮人端上紅漆匣子,這匣子乃是金絲楠木作的。

宮人雙手託着盒子頭垂下頭,李重九從匣子中取了一支金釵,金釵上刻着一頭鳳凰。

李淵伸手在金釵愛惜地拂拭,眼角微微溼潤,露出幾分傷感的神色,然後交在裴寂手中道:“此釵名爲金鳳點頭。你將此物一併送去吧。”

裴寂接過金釵道:“陛下這。”

李淵嘆道:“朕睹物思人了,此釵原是皇后的,當年皇后臨終前與朕說,等她出嫁了就給她,可惜今日一幕皇后是見不到了,但朕這些年一直都記得。”

說到這裡李淵苦笑了下道:“裴卿。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裴寂道:“陛下,微臣也是爲人父母的。”

李淵點點頭道:“好,天下父母,皆同此心,去辦吧。此事不要聲張。”

“陛下是否讓微臣帶句話去?”裴寂問道。

李淵擺了擺手道:“不用了。”

四川夔州。

總管府的後院中,兩人正在對弈。

上首執黑子的老者,面色慈和,身穿錦袍一副雍容富態之狀,而下首與他對弈的中年男子,身上帶着儒雅的書生氣。

在二人周圍,都是唐軍健卒,站在身側,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對弈了一會,那中年男子沉思半響終於投子,笑着道:“郡王果真棋高一籌。”

那老者笑哈哈大笑道:“世侄,論帶兵我不如你,但論這方寸縱橫之道,老夫可是勝過你。”

中年男子垂頭道:“豈敢,郡王過譽了。”

不久幾名侍女上來奉上了瓜果珍盤,以及溼巾。二人接過溼巾,擦了擦手。

老者將溼巾擦手後往盆中一投,伸手往果盤中取了個荔枝開口道:“這是嶺南新熟的荔枝,我的部下命人快馬送來的,還滴着水呢,世侄來嚐嚐鮮。”

老者剛開口,這邊侍女就動手給中年男子剝了個荔枝。

見中年男子吃過後,老者笑道:“這荔枝味道如何,白嫩如少女之肌,其中甘甜只有自己吃了才明白。”

中年男子見了笑道:“郡王真是好享受啊。”

老者捏須笑道:“這川蜀啊,物產豐厚,有天府之國之稱,陛下讓老夫節制川蜀,領兵打仗這可是苦差事,若不弄點事情來慰勞自己一番,豈非辜負了這趟辛苦的差事。”

中年男子道:“這也是陛下對郡王的厚愛,靖則不同,此番可是戴罪立功之身,若不破蕭銑,陛下必會責罰。”

這老者自是李唐河間郡王,替李淵節制川蜀兵馬的夔州總管李孝恭,而這中年男子則是行軍長史李靖,在李孝恭麾下參贊軍務。

李孝恭捻鬚道:“世侄不必擔心,老夫和許府君都在陛下前,替你求情了,陛下是個寬厚的人,你怎麼說也是出自我們隴西李氏,陛下不會不念此情的。”

李靖點點頭道:“我也知道陛下對我的洪恩,現在只是盼能早日破了蕭銑,以報答陛下,洗去此待罪之身。”

李孝恭笑了笑道:“不會的太久的,你的滅樑十策,老夫已是給陛下已是看過了,陛下說此乃是真知灼見。”

“郡王,”李靖聽李孝恭這麼說不由又驚又喜。

李孝恭笑道:“老夫這也是借花獻佛,若非你有才能,老夫纔不會向陛下推薦。”

李靖還是道:“郡王此情,李靖永生不忘。”

李孝恭揮了揮手,左右的人知機退下。

李孝恭沉聲道:“川蜀的蠻族都已是收服,而水軍戰艦我們也打造好了,順流而下討伐蕭銑的時機已是成熟,陛下下令總攻蕭銑的旨意,我看幾日內就會送達。”

李靖問道:“洛陽有什麼動向嗎?”

李孝恭道:“你不問嶺南,爲何卻問洛陽?”

李靖道:“李重九剛剛在洛陽登基,蕭銑派使者慶賀,兩家早是眉來眼去,達成同盟,我看我們若全軍攻川蜀,洛陽不會置之不理。可以讓陛下從關中出一旅,牽制洛陽,如此我軍可以放心伐樑。”

李孝恭聽了皺眉道:“我軍關中府兵剛剛在洛陽城下與趙,鄭兩軍大戰過,現在出兵時機不恰當啊。”

李靖道:“那我們可以拖延幾個月攻樑。”

“不行!”李孝恭肅然道,“世侄,你還忘了你當初險些遭殺身之禍之事嗎?”

李靖聞言默然,當初李淵令李靖攻蕭銑峽州。蕭銑當時據險而守,李靖認爲強攻損失太大,白白折損士卒性命,沒有答允。李淵聽聞大怒,認爲滯留不前,貽誤軍機,當下秘令峽州刺史許紹處死李靖,要不是許紹愛惜李靖的才幹,向李淵請命,李靖現在早就死了。

這是李淵第二次要殺李靖,第一次是晉陽起兵前,李靖爲馬邑郡丞時,察覺李淵要造反的意圖,故而自鎖上變至長安告李淵謀反。

但沒有料到李靖遲了一步,到了長安後,李淵已是起兵並打到長安城下。李靖被俘後,李淵下令處斬,李靖上書對李淵說,天下未定,你怎可因爲私人恩怨而殺壯士。李世民很賞識李靖膽氣才識,向李淵作保,李淵這才赦免他了。

不過經此二事,李靖大難不死後,謹言慎行了很多,現在聽到李孝恭這番話,不免躊躇道:“若是當初秦王能攻陷洛陽,我又怎麼會有今日的憂慮呢?”

李孝恭搖了搖頭道:“你說秦王,秦王現在自身難保了。”

“怎麼?”李靖訝然,他當初爲李世民提拔,纔有了今日,聽到李世民有事頓時替他不安。

李孝恭搖了搖頭道:“陛下似乎聽信了什麼謠言,說秦王當時攻打王世充時,有意在洛陽自立爲王。故而秦王班師回洛陽後,陛下一直對他很是疏遠。秦王以後恐怕很難有再掌軍的機會了。”

李靖道:“我以性命擔保,秦王絕非這樣的人。”

李孝恭看向李靖道:“你有幾條性命,當初若非秦王還有徐府君,你早就沒命了。竟還用性命擔保,嫌你活得不夠長嗎?”

李靖坐下憤然道:“陛下難道不知嗎?整個大唐除了秦王,郡王以外,根本沒有第三個人可以指揮十萬以上人馬作戰的。若用如李神通那般的庸將,哼,我看大唐危矣。”

“李靖慎言。”李孝恭肅然說道。

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
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