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猶豫

(感謝書友hata625的打賞,多謝支持,三更了,阿草努力中。。。。。。。。。。)

折匯率領六萬大軍,糧草無憂之下,輕取龍州。

這個時候,他面臨兩個選擇。。。。。

一個是沿古長城向東北進兵,直取橫山城,另外一個,則是沿古長城向西南進軍,兵發洪州,過洪州之後,經烏延城,繞過橫山,沿長城西進,取鹽州。

到了鹽州之後,前面是大片的戈壁灘,過了戈壁灘,便能與中路大軍匯合在靈州城下了。。。。。。。

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選擇。

因爲西進之路太過遙遠,還要經過大片的戈壁灘塗,糧草飲水完全跟不上,這樣的進兵路線,自古以來,也沒有過。

於是,大將軍折匯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便留下一千兵馬駐守龍州,自己則率兵沿着古長城直取橫山城。

守衛橫山城的不用問了,此地向爲橫山諸部所有,多年以來,銀夏的糧草,都是經過這裡,運往橫山之內,供橫山諸部享用,駐兵這裡的正是享譽西北的步跋子。

在折匯想來,這應該是一場苦戰,也做好了攻城的準備,六萬鎮軍精銳以及軍中的攻城利器也給了他信心。

但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樣,橫山城此時空虛無比,只有三千左右的西夏兵卒駐守。

折匯大喜,在他看來,定是祥佑軍司將橫山守軍調往了東邊銀州。不過大喜之後。也有些疑惑。既然西夏人能料到秦軍首攻之地乃銀州,就不會不防備秦軍分兵纔對。

於是,折匯並沒有急着率部攻城,而是派出探馬,四處打探,甚至進入橫山外圍,觀瞧橫山諸部動靜。

結果是令人安心的,左近並沒有任何大軍駐紮的痕跡。

這個時候。折匯與衆將商議,得出了結論,西夏左廂軍司爲免腹背受敵,將兵力都集中在了銀州方向,在那裡等待秦軍與其決戰,折匯甚至可以想象,西夏左廂軍司最精銳的人馬應該在北邊,應對草原人的進攻。

這樣一來,西夏人的佈置也就有了解釋,屯兵一處。不給秦軍各個擊破的機會,爲了這個。甚至於放棄了橫山這樣的戰略要地,要知道,過了橫山,秦軍便可威脅祥佑軍司駐地,在西北方向,又是西夏東南另外一座重鎮夏州。

這個時候,折匯再無任何猶豫,立即率兵攻城,一日間,克橫山城。

駐兵橫山城的大將軍折匯,欣喜異常,笑喟諸將曰,種將軍用兵未免虛怯,還欲與我合兵一處,與西賊決戰於銀州城下,此非正合西賊之意乎?而今,我等領兵直插西賊側後,令西賊首尾難顧,已得先機矣。

西軍衆將此時也是歡喜,這次功勞看來不小,於是附和之聲一片。

探馬的回報,也和折匯想的差不多,祥佑軍司駐地石州空虛異常,石州已然近在咫尺,折匯哪裡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立即率兵直取石州,兩日見克石州城。

這個時候,實際上,秦軍已然對西夏大軍形成了包夾之勢,戰略形勢確實大好,也許只需等待時日,西夏大軍也便不戰自潰了。

而同時,大將軍折匯志得意滿之下,又一個香餌出現在他眼前,夏州。

夏州古名統萬城,赫連勃勃曾於此稱夏王,也是党項羌族的發源地之一,党項羌的祖先,曾稱夏州節度使,並助唐兵平黃巢之亂,收復大唐都城長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党項羌的老祖宗被賜姓爲李氏,也就有了党項李氏一脈。

夏州,銀州之間,沃土千里,是西夏東南重要的糧食產地。

如果秦軍能攻克夏州,那麼,秦軍便能繞過橫山,與中路軍產生聯繫了。

當然,最讓折匯心動的還是,拿下夏州之後,大軍輾轉騰挪的地方也就大了,一面可視銀州西夏大軍動靜而在合適的時候與種燧合兵,破西夏大軍於銀州城下,一面也可觀望一下中路的情形。

實際上,這纔是最誘人之處,伐夏功勳,幾乎盡在中路,這個毋庸置疑。

趙柱國。。。。。。。黃口孺子也,靠先帝寵信而有今日,想到那個趙家小兒如今能實實在在壓在他折匯頭上,折匯心裡便是一陣陣的刺痛和惱怒。

實際上,他與趙石結怨,深究起來,卻是十幾年前的舊事了,種氏七娘,折匯一直歆慕已久,幾經波折,眼瞅着種氏頹敗衰落,種氏那個倔強的老傢伙定不能再抗拒與折氏嫡支聯姻的誘惑。

就在這個時候,趙石橫空出世,趁平蜀之際,與種氏眉來眼去,竟是直接來了個橫刀奪愛,讓他折匯徹底淪爲長安豪門間的笑柄,那時他遠在潼關,聽聞此事之後,怒發如狂。

不但恨一個黃口小兒,膽大包天,竟然敢跟他折匯相爭,更怨父親兄弟們,不能阻了這門親事,讓他折匯成爲旁人口中的笑柄,那時,他更後悔的是,沒趁這個寒門子東征的時候,將其除去。

之後折木清對趙石的賞識,更是如同火上澆油一般,讓折匯記恨在心,若沒有他在其中作祟,趙石入折氏府邸看望病重的折木清的時候,也不會受那般冷遇。

時至今日,說那麼多其實也沒多大用處,這麼多年過去,兩位大將軍實是結怨已深,更何況,不久之前,折匯次子也因趙石而死,他自己也被從河洛軍前調回,轉而任延州指揮使,形同貶斥,這就是死仇了。

而今他率兵駐於石州,若能西進拿下夏州,那麼也許就有那麼一點可能在中路軍兵疲之際,搶先攻陷西夏都城興慶,這個誘惑真的是太大了。

於公於私,折匯都覺得,這是老天爺給他的機會。。。。。。。。。

當然,他也是領兵多年的大將,並不會魯莽行事,他先要做的就是,說服麾下衆將。

爲此,折匯除了將拿下夏州的好處與衆將說了個明白,更是將朝中一些隱秘之事,說於衆將來聽。

折氏雖世代從軍,但在朝中,耳目也十分靈通,這就是百年將門的底氣,旁人不知道的,他這裡都清楚的很。

朝廷有意整編西北鎮軍的事情,雖然還未明說,甚至也還沒有人明面提出來,但折匯這裡已經收到了風聲,之後衆將去留,以及他這位大將軍該如何安置,都關於利害,他又怎麼能不留心?

若是平日,折匯也沒多少辦法可想,最多,只能是在朝中活動,爲自己弄個好職位罷了,樞密使,或者兵部尚書,都是折匯爭取的目標。

當然,這麼一來,也就顧不上照看西北鎮軍中的諸多將領了。

而伐夏之戰,卻給了他甚或是西北鎮軍一個機會,戰後如何,是不是能大聲說話,到底看的還是戰功,這個在大秦這裡是毫無疑問的。

建功越多,之後安置越是優容,折匯將這個與當前之戰聯繫起來,與衆將分說明白,立時便激起了衆將爭功之心,效果十分不錯。

但這麼一來,首尾也是不少,朝廷政令沒出,西北鎮軍這裡先有了流言,追究起來,根本躲不過去,尤其是在軍中,處置起來將非常之嚴厲,擅泄機密事,在軍中五品下的將官,都得是斬立決,落在他這個大將軍頭上,也將十分不好受。。。。。。。。。。

不過,現在是伐夏之戰的戰場之上,只要能立下殊功,在功勞掩蓋之下,許多事情便會迎刃而解,朝廷不可能因些許流言而降罪於功勳赫赫的大將軍,說不定,爲安西北鎮軍之心,還要重用於他。

折匯在這個上面算的明明白白,也給衆將許下了承諾,這般一來,西進攻夏州之議,順利的爲衆將所接受。

折匯也清楚,一旦大軍西進,糧道也就拉的越來越長了,而左廂軍司會不會趁機來攻石州,切斷大軍糧道,也就成了唯一需要擔心的事情。。。。。。。。。

要不要知會種燧一聲,讓他看顧好大軍後路?

想到這個,折匯有些頭疼,隨即,他便將此事拋到了腦後,與種家間隙已深,種燧斷不會拖住西夏大軍的同時,還要保證其糧道,讓他連連建功,自己卻毫無收穫,說不定,還要來信讓他不得西進。

那般一來,一旦種燧在銀州吃了敗仗,戰後則有的是官司可打了。

這個時候,折匯有了猶豫,後路定要安全無憂,這個不用多說,伐夏之戰最重要的就在糧道上,於是,折匯在猶豫中駐兵石州,開始加緊打探西夏左廂軍司的動靜。

這個時候的折匯是無比矛盾的,一面想着草原那些胡人騎兵能快些出現,一面又不希望他們出現在戰場上,因爲那樣一來,銀州大捷將不可避免,西夏人不可能在三面環攻之下,還能守得住銀州。

那樣一來,西夏人必定突圍,向哪個方向走,想都不用想,定是向西突圍,而他駐兵石州,正擋在西夏人的退路上。。。。。。。。。(未完待續。。)

第1529章 相議第1681章 來歷第966章 衝鋒第1431章 冷漠第714章 無題第918章 死戰(一)第114章 盛怒第1360章 聖心第1137章 相見第1400章 商隊第863章 收官(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165章 心思第234章 血夜(二)第1473章 大案第1344章 大坑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219章 詰問第1291章 大事第523章 戰報(三)第157章 比鬥(三)第472章 內衙第754章 離間第1070章 奪旗第606章 夜談(一)第972章 女奴第1353章 捉拿第12章 行路第984章 戰術第84章 風雲(二)第278章 關下第531章 商議第815章 內衙(二)第1357章 用人第177章 壽筵(四)第826章 鬼祟第778章 道途第763章 入甕(一)第147章 出行(六)第42章 謀算第156章 祝壽(六)第124章 頑劣(四)第620章 陛見(二)第332章 山匪(二)第325章 傳旨第503章 雲涌(三)第167章 揚威(一)第819章 天妖第1224章 豪情第287章 平靜第17章 血戰(四)第737章 退兵第371章 不同第1229章 軟硬第293章 小勝第1174章 宮飲第914章 安達第1402章 糾結第784章 議和(六)第1461章 怪事第1519章 長亭(一)第1310章 君臣(二)第114章 盛怒第982章 聯姻第1421章 建軍第52章 春光第564章 謠言第402章 獎懲(七)第527章 比武第964章 降順第1412章 遷徙(二)第1186章 種家第1184章 事多第890章 國武第996章 戰意第1334章 款待第103章 先生第838章 秘聞第1352章 陰私第1165章 遠見第1472章 名醫第471章 激鬥第505章 雲涌(五)第1510章 較量第1297章 皇帝第418章 聖旨第1300章 拖延第1097章 商人(三)第1519章 長亭(一)第848章 巾幗第256章 變起(二)第489章 勞軍第1073章 獻策(二)第1444章 文樓(四)第111章 夜宴(二)第326章 盜匪第900章 請戰第1508章 將來第527章 比武第861章 回府
第1529章 相議第1681章 來歷第966章 衝鋒第1431章 冷漠第714章 無題第918章 死戰(一)第114章 盛怒第1360章 聖心第1137章 相見第1400章 商隊第863章 收官(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165章 心思第234章 血夜(二)第1473章 大案第1344章 大坑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219章 詰問第1291章 大事第523章 戰報(三)第157章 比鬥(三)第472章 內衙第754章 離間第1070章 奪旗第606章 夜談(一)第972章 女奴第1353章 捉拿第12章 行路第984章 戰術第84章 風雲(二)第278章 關下第531章 商議第815章 內衙(二)第1357章 用人第177章 壽筵(四)第826章 鬼祟第778章 道途第763章 入甕(一)第147章 出行(六)第42章 謀算第156章 祝壽(六)第124章 頑劣(四)第620章 陛見(二)第332章 山匪(二)第325章 傳旨第503章 雲涌(三)第167章 揚威(一)第819章 天妖第1224章 豪情第287章 平靜第17章 血戰(四)第737章 退兵第371章 不同第1229章 軟硬第293章 小勝第1174章 宮飲第914章 安達第1402章 糾結第784章 議和(六)第1461章 怪事第1519章 長亭(一)第1310章 君臣(二)第114章 盛怒第982章 聯姻第1421章 建軍第52章 春光第564章 謠言第402章 獎懲(七)第527章 比武第964章 降順第1412章 遷徙(二)第1186章 種家第1184章 事多第890章 國武第996章 戰意第1334章 款待第103章 先生第838章 秘聞第1352章 陰私第1165章 遠見第1472章 名醫第471章 激鬥第505章 雲涌(五)第1510章 較量第1297章 皇帝第418章 聖旨第1300章 拖延第1097章 商人(三)第1519章 長亭(一)第848章 巾幗第256章 變起(二)第489章 勞軍第1073章 獻策(二)第1444章 文樓(四)第111章 夜宴(二)第326章 盜匪第900章 請戰第1508章 將來第527章 比武第861章 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