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講學

堂曰講武,氣勢非凡,肅穆威嚴,幾如大殿,只不過因爲新建而成,樣樣皆新,連空氣中都殘留着幾分土木芬芳之氣,未免少了幾分深厚的底蘊。

這講武堂在趙石眼中,設置的很有當世特點,有桌無椅,生員皆盤膝而坐,一人一桌,上有筆墨紙硯等物,很是古色古香,與他當初的設想完全不同,到是很有些皇帝陛下處理政事的乾元殿的味道,以空間來彰顯威嚴,以陳設來顯示尊貴,工部一干人等在這個上面駕輕就熟,雖未推陳出新,但卻與講武堂這大氣的名字很是契合。

督學大人到場,滿堂竊竊私語之聲隨即消失,生員或先或後,紛紛起身施禮,如對嚴師,直到督學大人拾級而上,來到正面臺上安坐,這才直起身子,紛紛落座。

趙石掃了一眼堂下,對於生員們的紛亂有些不滿,卻也沒說什麼,再略略一瞧,生員們所坐之處也很有意思,比起初入此處那次,卻是更加的涇渭分明瞭,軍人們坐在一邊,按照官職大小,還分出了層次,官高的在前,低的在後,而另外一邊,那些臉上帶着些文氣的生員也聚於一角,幾個沒回長安的世家子孤零零的挨在一起。

雖只幾個月,卻已分出團體來了。

未在這些小事上多作琢磨,趙石隨即開言道:“今日這一堂是臨時起意,所以也就不計較那麼多了”,聲音不高”但卻滿堂皆聞,清晰如在耳邊,這就是工部匠人們的高明手段了

“但你們須要時刻記得,凡我國武監生員,已爲軍旅之身,一言一行,皆須符合軍人身份,若再坐無坐相,站無站相”交頭接耳,搔首弄姿,幾如市井百姓,那怎麼能成?

講武堂,論武之所在,乃我國武監重地,更應誠心正意”身懷敬畏之心,熱誠以對,方顯爾等志向,此非閒談所在,爾等要謹記於心,之後若有再犯,定有懲戒”

雖非疾言厲色,但話卻很重,凌厲如刀的眸光所到之處”所有生員不自覺的都挺起胸膛,凜然如有畏懼。

趙石靜默片刻,這才微微露出些笑意,狀似滿意,繼續道:“說到志向,今日咱們就來說說這男兒志向,古人說的好,男兒何不帶吳鉤,封取關山五十州,又有封侯但在馬上取的老話,記得三國時還有人說過”大好男兒,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話,自從軍以來,這些沒少聽了”聽罷總有熱血沸騰之感,然細想之下,卻又覺着有些不對。”,“杜舞卿,你可知哪裡不對?”

像這樣的解惑授業可不多見,東拉西扯,狀似閒談,既不照本宣科,又無煌煌大道,確是別看生面,之並頗爲凜然的生員們心中略鬆,正襟危坐之餘,卻都豎起耳朵,想聽聽督學大人在這一堂上到底想說些什麼出來。

而杜褲卿乍一聽到自己的名字,身子一震,反射般站起身來,腦子有些發懵,強自定了定心神,心裡緊張,卻也有些欣喜,頭一個便叫他出來,意味着什麼?

電光火石之間,心念電轉,穩住心神,侃侃而談,“學生以爲,別”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督學所陳詩句,雖舒盡男兒胸臆,振奮人心,然多出私義,無濟世安民之心,於我輩男兒有益,卻不可盡取之。”

“好,所言不錯,直指人心,就是這麼個道理。”趙石笑着讚了一句,擺手讓他坐下,杜褲卿坐下之後,心裡怦怦直跳,才發覺短短几句話間,背後也出了一層細汗,不過心中卻是喜悅難言,旁人目光掃過來,也全都是羨慕和嫉妒,這個彩頭可是得的不小,只這一問一答之間,卻首開先河,得了督學大人盛讚,之後他在國武監生員中的地位定然是有天翻地覆般的變化的。

那邊,趙石繼續道:“從軍報國,說爛了的老話,但說的輕易,做到實處的又能有幾人

。。你們入國武監已半載有餘,今日我便想聽聽爾等的志向,種懷玉,你先說。”

шшш●ттκan●CΟ

種懷玉正是種五的大號,此時他還正琢磨呢,杜正臣這小子還真是命好,竟然上來就出了個大風頭,自己這妹夫也真是,好處怎麼就不給自家人呢?

不想,沒兩句的功夫,還真就輪到他了,心裡一驚,不過到底是世家子,見的場面可非是寒門出身的杜褲卿可比的,這膽氣自然比旁人足上許多,站起來也不怯場,略一琢磨,當即便揚聲道:“學生之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爾。”,這一下,便是杜褲卿對這位相處數月,總是一身紈絝氣的傢伙刮目相看了,沒想這人臉皮厚的可以,不過敢在嚴剛可畏的督學大人面前胡說八道,這膽量也着實讓人佩服。

趙石也忍不住笑了,這種五平日所行他清楚的很,若是生員充足,斷不會招此類人進國武監,照他的意思,讓這些傢伙在長安發黴纔是正理,今〖日〗本想拿他開個頭,讓後面的人好說話,沒料想,這位雷出這麼一句大道理來,還偏偏說的大義凜然,好像真的似的,着實讓人哭笑不得。

“話是好話,但從你這裡說出來,怎麼聽都不對味兒,兼濟天下就不說了,你一個武將,想兼濟天下也沒那個機會,就說這獨善其身吧,我怎麼就聽說,你這善的就差着去欺男霸女了呢?”

一句話,種五面紅耳赤,在座的生員多數也滿臉漲紅,卻是被笑給憋的,不過挖苦歸挖苦”語氣中所透露出來的親近許多人卻都感受到了,多數都在心中暗歎,這種五到是好命,有那般家事不說,還攤上一位好妹妹,別瞅着現在一副紈絝子模樣,將來這位份還真不好說。

不過玩笑一開,氣氛立時鬆了下來,只聽督學大人在上面繼續道:“在這裡胡言亂語”若非看你當初在我府上大打出手,還有幾分血氣在,不然的話,我現在就革你出國武監,去,繞着校場給我跑上十圈,醒醒腦了再

種五灰溜溜的出去了”趙石的聲音繼續迴盪在堂上”“今日不用顧忌,我想聽的是真話,我國武監生員,難道連說真話的勇氣也沒有嗎?木華黎,你是我從草原上帶回來的,今天我想聽聽,今後你想做什麼?”,“木華黎只願跟在您馬尾巴後面,您馬鞭子指向的地方”就是木華黎弓箭所指的方向。”

不知就裡的生員都是一愣,心道,這胡人拍馬屁的功夫到是不淺,就是也太赤裸無恥了些吧?到是時常與其交談的一些人神色如常,不以爲意。

趙石自然知道草原上的蒙古人的說話方式”以及他們的榮耀忠誠所在,笑着點頭,“草原的寒風賦予了你堅定的意志以及超人的武勇,但你一定要記住,強大的軍人不光馬蹄勁急,刀鋒銳利”還需要有一顆冷靜與睿智的心,你懂嗎?”

“您的話就是長生天的意志,木華黎一定將它刻在心裡”木華黎正在試着讀那些兵法

將來您的身邊,一定少不了木華黎的影子。”,生員們驚詫的瞧着這透着古怪的一幕,恍惚間,就像是見到一頭爪集鋒利的惡狼,正在向威嚴的狼王俯首稱臣,這在中原漢家之地,更是獨特的絕無僅有,爲之後國武監生員們添了無數談資出來。

一個今生員站起來,大着膽子或是紅着臉訴說着自己的抱負,有的志向遠大,有的實實在在,有的老生常談,有的標新立異,督學大人也不耐其煩的一一給予點評,有些大傢伙都懂,有些則是聞所未聞,細想下來,卻覺大有道理。

到得後來,督學大人溫和的姿態終於起了效果,許多人膽子愈壯,爲求不與他人同,說了心裡話,卻是鬧出了不少笑話出來,最有趣的是一個長着一張娃娃臉的傢伙,竟然張嘴便號稱將來若能功成名就,定娶個十七八房嬌妻美妾,不讓前朝郭公專美於前的話出來,卻是得了督學大人一句,色而有志,其心可勉,若真天賦異稟,可爲佳話,名留青史也未可知的評語,聽得這一句,待得衆生員琢磨出其中隱喻,再也忍不住,也顧不得之前督學大人所說,這講武堂乃莊嚴肅穆之所在,滿堂鬨笑,至此,這一堂別開生面的“講學”算走到了高潮。

等到百多位生員一一過上一遍,已是一個多時辰過去,時光飄忽而過,多數人卻一無所覺,卻皆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許多生員事後談起這一堂講學來,皆是記憶猶新,也讓國武監之後在很長一段時日裡都有着說不盡的談資,而談論最多的還是在督學大人的點評上面。

如杜褲卿,如木華黎,如種懷玉,如王宗善,等等等等,這些人的名字在衆人腦海裡也開始漸漸清晰了起來,讓這些各有特色的年輕人慢慢嶄露頭角,在國武監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影響還有許多,比如說無形之中,督學大人在各人心目中的形象也開始從嚴剛可畏,向嚴師益友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對於那些曾在趙石麾下效力的生員來說,見慣了大帥雷厲風行,殺伐決斷的一面,今日這番經歷可謂是新鮮出奇,咀嚼良久,有着說不出的味道,不管怎麼說,督學大人的形象在衆人心目中開始鮮活了起來。

雖只短短一個多時辰,之後督學大人便很少露面前學,課業全由各位國武監教授講授,但聽過督學大人那一堂課的生員大多以爲,這些教授雖說老師架子擺的十足,卻都要遜色督學大人不只一籌的。

也確如種五,杜褲卿等人所想,後來那些回家快活的世家子們聽聞了出了這許多逸事,還有很多生員經了這一回,都有了鮮明的綽號出爐,風頭出的十足,皆是捶胸頓足,腸子青沒青不知道,但這後悔的有多厲害卻是再明白不過了。

更令這些生員們振奮的是,督學大人臨了時,親口勉勵道:“將來國武監之生員,多數必爲國之棟粱,其志雖有出入,今後卻需存忠君報國,濟世安民之大志向方可,我有意陳情御前,請立新軍,以國武監課業優異之生員充之,以期將來,征戰沙場,保家衛國,揚名於天下,望諸生員勉之,各遂其志,無一落空”,這一堂頗有些不倫不類的講學不但略略定下了國武監講學的基調,天馬行空,不依成規,之後多有開明之國武監教授效法之,讓國武監講學特異之處越發揚名於外,還定下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成立新軍。

將來先不必提,只現在,趙石心裡卻沒多少底,也只是一個想法罷了,先不說這新軍能不能建成,就說這些生員中有一多半並未上過戰陣,將兵卒交到這些傢伙手裡,能弄成怎麼一副模樣,真的很難說。

說到底,還是他有些不甘心將辛苦教導出來的生員散佈于軍中,那樣的話,不但有爲他人作嫁之嫌,而且可以想見的,很長一段時日裡,根本顯不出國武監優越的地方來,所以如黃埔軍校般,成立新軍也就勢在必行了。

不過雖說如此,現在說出來嘛,卻真的只能當做勉勵之言看了,另立番號,這在軍中絕非易事,麻煩肯定也不會只有那麼一點,只能用前路多艱來形容的。

所以說,這還只是他腦海中的一個構想,想要付諸於行動,卻還早的很呢。

話雖如此說,但對於國武監的生員們振動可是不小,另立新軍?由國武監課業優異者充之?這誘惑力可就大了去了,一支完全有國武監生員們來率領的新軍,凡是有點野心的,皆是砰然心動

除了這一件大事之外,還有另外一事也是牽動人心,讓人心癢難搔的!~!

第349章 韃靼第382章 倒黴第752章 大火第373章 氈帳第954章 自薦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60章 聖心第509章 雲涌(九)第1351章 搗亂第143章 出行(二)第572章 進退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543章 激戰第983章 賞賜第1055章 宴請(二)第1270章 元康第604章 折騰第1381章 進軍第29章 平涼第1211章 圍攻第339章 遇敵(四)第1351章 搗亂第759章 烽火第1253章 突擊第207章 嚴苛(九)第386章 回京(一)第460章 原委第48章 定軍(一)第1208章 初戰第367章 決定第1242章 西涼(六)第1418章 流放第1344章 大坑第843章 大軍第522章 戰報(二)第1346章 聚會第1130章 喜事(二)第390章 爲官第503章 雲涌(三)第242章 勸語第678章 相遇(一)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181章 決死第1016章 封號第1422章 黃四第1487章 商量第384章 兇險(一)第718章 開端(七)第1427章 血色第635章 定計第1237章 西涼第81章 捉賊第1375章 烏澤第1141章 家宴第147章 出行(六)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121章 頑劣(一)第1252章 峽口第1146章 國策(二)第128章 選擇第48章 定軍(一)第473章 打聽第675章 尋源第1516章 篇 章第1223章 降敵第860章 爲誓第959章 狂熱第553章 奪關第1364章 馬伕第1499章 暴烈第111章 夜宴(二)第364章 慶功(二)第261章 府中(一)第413章 離京第687章 新鮮(一)第1134章 晚間第1161章 李府第1284章 興慶第521章 戰報(一)第1086章 震撼第373章 氈帳第1075章 分封第404章 獎懲(九)第538章 催敵第599章 皇子第599章 皇子第1355章 偶遇第445章 棧道第818章 南宮第470章 秘聞第1029章 交戰(二)第1149章 國策(五)第1277章 右路第1472章 名醫第二百九十二章第842章 風浪第1002章 戰場第1171章 年禮第545章 兄弟第98章 捉賊(二)
第349章 韃靼第382章 倒黴第752章 大火第373章 氈帳第954章 自薦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60章 聖心第509章 雲涌(九)第1351章 搗亂第143章 出行(二)第572章 進退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543章 激戰第983章 賞賜第1055章 宴請(二)第1270章 元康第604章 折騰第1381章 進軍第29章 平涼第1211章 圍攻第339章 遇敵(四)第1351章 搗亂第759章 烽火第1253章 突擊第207章 嚴苛(九)第386章 回京(一)第460章 原委第48章 定軍(一)第1208章 初戰第367章 決定第1242章 西涼(六)第1418章 流放第1344章 大坑第843章 大軍第522章 戰報(二)第1346章 聚會第1130章 喜事(二)第390章 爲官第503章 雲涌(三)第242章 勸語第678章 相遇(一)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181章 決死第1016章 封號第1422章 黃四第1487章 商量第384章 兇險(一)第718章 開端(七)第1427章 血色第635章 定計第1237章 西涼第81章 捉賊第1375章 烏澤第1141章 家宴第147章 出行(六)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121章 頑劣(一)第1252章 峽口第1146章 國策(二)第128章 選擇第48章 定軍(一)第473章 打聽第675章 尋源第1516章 篇 章第1223章 降敵第860章 爲誓第959章 狂熱第553章 奪關第1364章 馬伕第1499章 暴烈第111章 夜宴(二)第364章 慶功(二)第261章 府中(一)第413章 離京第687章 新鮮(一)第1134章 晚間第1161章 李府第1284章 興慶第521章 戰報(一)第1086章 震撼第373章 氈帳第1075章 分封第404章 獎懲(九)第538章 催敵第599章 皇子第599章 皇子第1355章 偶遇第445章 棧道第818章 南宮第470章 秘聞第1029章 交戰(二)第1149章 國策(五)第1277章 右路第1472章 名醫第二百九十二章第842章 風浪第1002章 戰場第1171章 年禮第545章 兄弟第98章 捉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