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餘波

(月票啊,兄弟們,加把勁,阿草拼了,呵呵,鼓掌歡迎將血又多了一位掌門,好像長老也來了一位,很興旺的樣子。)

等到一應事情商量着由誰來操辦,又由哪些人協助操辦,商量完了,其實這一次由太后主持的朝議就算完事了,至於那些繁冗的細節之事,就得操辦之人下去之後在中書議論了。

太后起身,羣臣躬身送之。

一直站在龍椅邊上的李全壽趕緊攙扶在側,太后拍了拍他的手,深深望了他一眼,回首道:“太子就留下吧,有什麼事,與臣工們商量着來,不要太急,知道嗎?”

太子一臉沉靜,也沒裝出什麼悲慼的表情來,就這麼點頭應道:“請太皇太后放心,皇孫曉得輕重,恭送太皇太后。”

太后邁着步子走下金殿,頓了頓,招手將趙石召到身邊,道:“就算被逼無奈,率大軍入城也太過孟浪了,之後上書請罪,別鬧的太不像話,再有,跟太子商量一下,什麼時候撤兵,要穩重些,別再鬧出什麼亂子了。”

當着羣臣的面,這就是給趙石下了個定論,至於請罪什麼的,就很是輕描淡寫,讓人不以爲然了,一番維護之意,已經是清清楚楚擺了出來。

趙石自然躬身聽着,一直將太皇太后送出金殿。

“太皇太后鑾駕起行啦。。。。。。。。”外面聲音漸漸遠去,金殿之中終是又恢復了平靜。

回到金殿之上,太子李全壽已經端坐在龍椅上面,頭一次坐在這個位置上,太子李全壽俯視衆臣,一種居高臨下的皇家威嚴自然而然便散發了出來。

但李全壽看上去並不算太興奮,泛着血絲的眸子掃過羣臣,一絲一毫的笑意也不曾露出來。

“定軍侯,冠軍大將軍趙石何在?”太子李全壽年輕的聲音在金殿上回蕩,洪亮而又堅定。聽上去與景帝的聲音是截然不同。

不光是趙石,羣臣也都愣了愣,趙石趕緊上前一步道:“微臣在。”

太子李全壽微微點頭,這個動作顯示出,他還不太適應坐在這個位置上。但這並不影響他接下來說的話。“父皇駕崩於宮中,怎容逆臣賊子逍遙於世?”

“定軍侯,朕命你抄拿外戚曲氏餘孽,交大理寺待堪。這是朕的第一道皇命,你可明白該怎麼做?”

只這一番話,羣臣凜然,還未登基,便已自稱朕躬。還未登基,便已下皇命,這是怎樣的一種自信,怎樣的一種威勢,怎樣的一種。。。。。。不屑,而對曲氏又是怎樣的一種厭惡和仇恨,其中滋味,實在讓人難以一一明白,即便是趙石。也有些吃驚的擡頭瞧了瞧。

金殿之上,所有人的呼吸都重了幾分,有許多人明白,從這一刻開始,景帝一朝已經是昨日黃花了。而大秦換了這麼一位,看上去有些剛愎,甚至可以說是剛烈的皇帝,也不知道對於大秦來說。是福是禍。

沒人站出來相勸或者反對,這事本來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是這麼早就開始,有些出人意料罷了。

趙石並未當即應下,而是沉吟了一下,躬身道:“陛下,二皇子那裡。。。。。。。。”

李全壽嘴角微微翹起,不知是冷笑還是譏諷,聲音中卻透出一股冷酷的意味,“朕要的是曲氏九族,你可明白?”

“是,臣明白,微臣這就去。。。。。。。。”

龍椅上傳來一聲輕笑,“不忙在這一時,定軍侯有功於國,有功於朕,散朝之後,先到勤政殿來,朕還有話交代。”

趙石應了一聲,退後歸班站立,不過心裡卻在想,一年前的太子殿下可不是這副模樣,這是被刺激的?感覺上,真的好像兩個人一般了。

開始時還急的什麼似的,這會兒又不急了,殿上羣臣卻沒有一個笨的,開始急,那是要在金殿之上,把這事兒定下來,過後不急,還用說嗎,既然已經定下來了,又沒人開口說話,也就不急了,看來啊,這場風波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呢。

說了這兩句後,太子李全壽利落的站起身來,“該說的,太皇太后都說了,若是無事,便且退朝。”

雖有些不合禮儀,但乾淨利落,這才顯示出了一點年輕人的活力出來,羣臣不自覺的鬆了一口氣,尤其是那些白髮蒼蒼的老臣,這一夜功夫熬下來,可真的讓人有些受不住,散朝對他們來說,着實是件好事。

等李全壽身影隱沒不見,衆臣紛紛起身,竊竊私語着,往外便走。

有的人能走,有的人必定是要被留下來的,比如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比如樞密使汪道存,比如六部尚書,比如趙石,也正如羣臣所想,這場變故風波,遠未到結束的時候呢。

王家門下惶惶然不可終日,曾與曲氏交好的更是心寒膽顫,夜不能寐,一直號稱軍中棟樑的折家,種家閉門不出。

若是在往日,必然已經有雪片般的奏摺遞進中書,來到勤政殿的龍案之上,甚至於金殿朝會也將變成一場沒有任何硝煙的戰爭。

但如今,這座雄城卻在刀兵之下匍匐,沒有奏摺能越過重重阻礙,遞到中書,更別說來到駕前了。

別有人在金殿上跳腳怒罵,咆哮不止,爭吵不休,因爲金殿之外,皆乃腰藏利刃的軍士,他們的刀曾斬斷過西夏人的頭顱,曾染過馬匪滾燙的鮮血,更本不在乎是不是會沾上朝廷“忠義”之士的一腔熱血。

所以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很平靜,太皇太后來了,走了,太子殿下來了,走了,沒人在他們面前說上半句,因爲他們膽寒不已,也因爲王氏,曲氏最堅定的心腹之人,皆都被圍在府中。

朝堂重臣的心中有些恐懼,他們知道,也許在頃刻之後,也許在明天,也許在後日,滾滾人頭必將落地,牽扯的人也定然不會少了,王氏這樣的百年大族,轟然倒下的時候,殘垣斷瓦也不知要砸破多少人的頭,也不知又會讓多少人肝腦塗地。

確實,這場風波還遠未來到最高潮的時候。。。。。。。。

。。。。。。。。。。。。。。。。。。。。。。。。。。

作爲勝利者的趙石不會去想這些無聊的事情,他跟在樞密使汪道存的身後,嗯,不得不跟在這位老大人的身後,因爲沒人敢於逾越而前,就這麼來到勤政殿前。

勤政殿前那一腔的熱血已經被擦乾了,勤政殿裡也再沒有什麼血腥味兒,駙馬都尉韓文魁在昨晚,用過人的隱忍,以及讓人悚然的剛烈,詮釋了他的整個一生,在最璀璨的時候,順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沒有幾個人會記得他的名字,也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所做的事情,甚至於一夜過後,在這裡留下的所有痕跡都已經消失不見,但只要有一個人記得,也就成了,韓氏一門將來便是富貴可期,這也就夠了。

衆人魚貫進入勤政殿中,勤政殿依舊是那麼肅穆,依舊能在這裡感受到皇家的威嚴,但一切都不同了,勤政殿的前任主人死在了這裡,而今迎來了他新的主人,皇權的更迭,並未給勤政殿帶來什麼新的變化。

太子李全壽如今要處置的事情非常的多,但他精力旺盛,在昨晚,將所有的怨毒和仇恨留下之後,之前也病怏怏的太子殿下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宮內的大小事情都要他來定奪,因爲皇后,皇貴妃先後逝去,也就沒有太后一說了,當然,之後可能要選一位景帝嬪妃來繼承這個稱號,但現在不行,而他還沒有登基稱帝,太子妃也不便處置宮務,太皇太后身子不濟,也無法處置這許多事情,所以宮內的事情也都壓在他的身上。

所以衆臣等了好一會兒,才被招進正殿之中。

這一次,商議的事情便要細緻許多了,毫無疑問的,禮部擔子最重,禮部尚書方謙,乃景王府舊人,景帝駕崩,新帝登基,諸般大事,都要他來出頭辦理。

不過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在新帝面前盡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幹,來取得新帝的信任,這是極具諷刺的一件事,但於官場中人來說,並不出奇。

說完了這件事,接下來其實才是正題,清理王氏,曲氏,以及他們的黨羽終於被擺在桌面上,這纔是朝堂爭競最激烈也最誘人的一環。。。。。。。。。

京師大族王氏一旦倒下,要空出多少的位置,要多少的人填補上去,京師門閥,少了一家,但餘下的人,顧不得有什麼兔死狐悲的感傷,因爲一塊香噴噴的蛋糕就這麼擺放在了那裡。

當然,之後的各種交易,妥協,爭奪,已經少不了新帝。。。。。。以及大將軍趙石一份了。。。。。。。。。

(解釋一下,之前的章節就不回顧了,有人問起韓文魁這個角色,其實很好理解,古人所謂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兩件事都是一個男人的奇恥大辱,韓文魁派人殺自己的弟弟也就很好理解了,殺父之仇報了,還能活在世上,但奪妻之恨,仇報了,就算活下來也不能擡頭見人,有這麼個人在,韓家就不用想擡頭了,不要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古代人,古人在一些事情上的底線,是牢不可破的。)

第672章 勘議第409章 獎懲(一)第1427章 血色第310章 心結第1549章 降人第1260章 韋州(六)第864章 吉兆第730章 大防第153章 相抗第179章 壽筵(六)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676章 追查第490章 勞軍(二)第261章 府中(一)第1109章 盟約(四)第710章 開端(一)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36章 努力第1065章 戰歌第1443章 文樓(三)第1093章 終結(完)第612章 不歡第1054章 宴請(二)第959章 狂熱第708章 戰略(一)第1131章 聖旨第1422章 太子第1111章 盟約(六)第1454章 老僧第89章 較技第859章 餘波第684章 相遇(七)第1414章 笑話第720章 開端(九)第1421章 種因第1489章 收穫第221章 校場(二)第1319章 見歡第1040章 猶豫第333章 山匪(三)第1097章 商人(三)第84章 風雲(二)第653章 年關第945章 來歷第1343章 大事第1547章 大將第747章 震撼第1361章 結果第846章 暴起第385章 歸去第829章 皇權第161章 破寨第1553章 戰前第456章 驚變(二)第852章 大亂第236章 血夜(四)第634章 人來(七)第1183章 兵部第452章 條陳(一)第1433章 謀算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817章 天香第61章 孩子第1161章 李府第1341章 應對第448章 武學(一)第1160章 主從第1444章 文樓(四)第747章 震撼第1346章 聚會第1422章 黃四第170章 狀元第1425章 問話(二)第11章 明晰第162章 分配第986章 清除第440章 演武(二)第1420章 壓服第945章 來歷第142章 出行(一)第222章 來人第767章 燒糧第143章 出行(二)第319章 夜談(一)第683章 相遇(六)第1216章 棄軍第1175章 麻煩第1079章 改變第821章 天妖(三)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250章 小方第420章 明尊第1162章 交鋒第1106章 盟約(一)第187章 求情第416章 熱鬧第1498章 內外第798章 見駕(四)第1500章 運氣第684章 相遇(七)
第672章 勘議第409章 獎懲(一)第1427章 血色第310章 心結第1549章 降人第1260章 韋州(六)第864章 吉兆第730章 大防第153章 相抗第179章 壽筵(六)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676章 追查第490章 勞軍(二)第261章 府中(一)第1109章 盟約(四)第710章 開端(一)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36章 努力第1065章 戰歌第1443章 文樓(三)第1093章 終結(完)第612章 不歡第1054章 宴請(二)第959章 狂熱第708章 戰略(一)第1131章 聖旨第1422章 太子第1111章 盟約(六)第1454章 老僧第89章 較技第859章 餘波第684章 相遇(七)第1414章 笑話第720章 開端(九)第1421章 種因第1489章 收穫第221章 校場(二)第1319章 見歡第1040章 猶豫第333章 山匪(三)第1097章 商人(三)第84章 風雲(二)第653章 年關第945章 來歷第1343章 大事第1547章 大將第747章 震撼第1361章 結果第846章 暴起第385章 歸去第829章 皇權第161章 破寨第1553章 戰前第456章 驚變(二)第852章 大亂第236章 血夜(四)第634章 人來(七)第1183章 兵部第452章 條陳(一)第1433章 謀算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817章 天香第61章 孩子第1161章 李府第1341章 應對第448章 武學(一)第1160章 主從第1444章 文樓(四)第747章 震撼第1346章 聚會第1422章 黃四第170章 狀元第1425章 問話(二)第11章 明晰第162章 分配第986章 清除第440章 演武(二)第1420章 壓服第945章 來歷第142章 出行(一)第222章 來人第767章 燒糧第143章 出行(二)第319章 夜談(一)第683章 相遇(六)第1216章 棄軍第1175章 麻煩第1079章 改變第821章 天妖(三)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250章 小方第420章 明尊第1162章 交鋒第1106章 盟約(一)第187章 求情第416章 熱鬧第1498章 內外第798章 見駕(四)第1500章 運氣第684章 相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