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天狼

糧道受襲,種燧不怕,因爲這裡離秦境很近,種燧自信,如果率兵迴轉,即便西夏祥佑軍司,左廂軍司主力齊至,也不可能留得下他十餘萬大軍。

而且,有大將王覽率領八千猛虎武勝軍兵卒爲大軍運送糧草,保證糧道。

出兵至今,種燧還覺得讓王覽一部這樣的精銳運送糧草乃大材小用,他們應該用於攻城拔寨的戰事當中。

不過,有王覽八千猛虎武勝軍在後,種燧卻也覺得安心無比。。。。。。。。。。。

事實也是如此,猛虎武勝軍成軍之後,就從沒有讓任何人失望過,這次也不例外。

數千西夏騎兵在猛虎武勝軍的反擊之下,丟盔卸甲,一千猛虎武勝軍兵卒據地而守,便讓西夏人吃盡了苦頭,當猛虎武勝軍騎軍來援之時,便是一場屠殺。

猛虎武勝軍在大將王覽率領之下,逐敵二十餘里,連破小股西夏軍,殺傷無算,在大股敵軍到來之前,毫不猶豫的率兵迴轉。

用兵之兇悍,決斷之堅決,皆爲人所側目。。。。。。。。。。。

小勝一場,卻並不影響大局。

此時,大將軍種燧已經意識到,折匯部應該已經凶多吉少了,即便折匯部仍在,他這裡也不打算率兵救援。

只因爲,他信不過折匯。

若是換一個人,種燧還會考慮,令一部在此,拖住祥佑軍司,另外一部,率兵攻橫山城,與西進大軍合力,也許能擊潰左廂軍司於石州。。。。。。。。。。。

這並非不可能,在得知橫山城失守的消息之後,只要足夠迅速,兩部配合默契,種燧相信。他能在短時間內破了橫山,與西北鎮軍合力攻石州,石州小城,左廂軍司腹背受敵之下,支撐不了多久。

但領兵的如果是折匯,種燧斷不敢輕起大軍去攻橫山。

實際上,現在說什麼都也晚了。大軍之後,竟然出現了敵軍騎兵。不問可知,折匯部十有八九,已然兵敗。

幾乎就在一日之後,兩千西北鎮軍騎兵,護衛着大將軍折匯,狼狽來到大里河畔。

人人浴血,各個帶傷,最讓人心痛的是,這些西北鎮軍的老底子。餓的連揮刀的力氣都沒了,戰馬大多已然脫力。

折匯部在石州與左廂軍司血戰兩日,大潰,折匯率騎兵突圍,血戰連連,八千西北子弟,突圍而出者。不足四千,沿途又受西夏人阻擊,能逃出來的,只有兩千餘。

西北鎮軍的兩個偏將,說到這裡的時候是痛哭流涕,六萬大軍。皆爲西北鎮軍之精銳,一戰之下,慘敗至此,幾乎全軍盡歿,西北鎮軍的家底,也算是一戰而空,不但種遂心痛。這些西北鎮軍的老人,更是如此。。。。。。。。。。

那許多同袍將士,埋骨沙場,他們又如何能夠不哭?

大將軍種燧根本沒見折匯,此時,見之也是無益,隨即,種燧便令人將所有逃回來的西北鎮軍扣押了起來。

但這樣大的動靜,根本瞞不住人,種燧只能盡力安撫軍心,還好的是,這裡都是殿前司禁軍,沒有西北鎮軍人等,不然麻煩還要多的多。

隨後,種燧立即命種磬帶着他的書信,傳信於大將軍趙石,一面派兵往西搜索收攏敗兵,盡人事以聽天命,自己則率兵駐於原地,觀望西夏人的動靜。

一面令王覽率猛虎武勝軍封鎖糧道,不讓消息馬上傳回延州。

大將軍趙石的回信來的很快,信很簡單,大軍已克靈州,前面一片坦途,你部率兵原地駐守,細加戒備,不久自有戰機。

折匯爭功冒進,兵敗辱國,罪不容誅,然此乃朝廷樞密事,我等無緣置喙,爲防其人回京,胡亂攀誣,暫羈押軍中,待回軍之後,隨戰俘一起解往京師。

西北鎮軍,遭此慘敗,軍中將領,難辭其咎,皆斬之,傷兵可速解往延州,善加安置,其餘留于軍中效力便可。

前面的到沒什麼,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其中隱含的意思,種燧都可以體會的到,還是怕現在放折匯回去,以折氏在朝中軍中的勢力,怕其爲活性命,不擇手段罷了。

但看到後面所說,卻讓他皺起了眉頭。

然後種燧便問回來已經瘦了整整一圈的種磬,種磬這才道,“大帥還有口信。”

“流言可疏不可堵,折匯戰敗,拖延不報,將來必有後患,不如借運送傷兵爲由,於其中選一二能言善辯之人,將折匯部之種種,公之於西北鎮軍,所謂公道自在人心,不怕有心人作祟。”

“如此,傳之於朝廷之耳,不比我等上書言事強的多了?”

種遂略一琢磨,不由連連點頭,自家這個妹夫,是越來越讓人放心了,這裡面的好處確實很多。

一來,流言既起,還出自戰敗歸來的傷兵之口,與他種燧便沒多少關係了,畢竟,折家在軍中可不只一個折匯,雖然折種兩家早已反目,但能避開,他也絕對不願跟折家徹底撕破臉皮。

二來,逃回來的西北鎮軍幾個將領,都掉了腦袋,折家再想找幾個夠分量的人爲折匯脫罪,也就不可能了,剩下的都尉校尉什麼的,說出來的話自然也就無足輕重。

這個時候,他再將折匯兵敗的戰報報上去,旁人也只能說大將軍種燧說的都是實情,沒有故意委過於人,因爲西北鎮軍那裡都已經傳遍了嘛。

三來,中路大軍已經克下靈州,不日便能到興慶城下,中路大捷,折匯兵敗之事,動搖不了軍心。

至此,種燧心中已然安定無比,這纔想起中路大軍竟然攻下了靈州重地。

再問種磬。

種磬臉色古怪,只乾巴巴的道:“大帥用兵如神,火燒靈州以及城外西賊大軍軍營,大敗西賊各路人馬於靈州城下,斬獲無算,小弟到軍前時,見得西賊俘虜,都快趕上中路大軍多了。”

種燧喜上眉梢,卻也有些鬱悶,只是拍案嘆息道:“折匯誤人誤己,真是該死。”

種磬點了點頭,因爲大將軍趙石在得到消息的時候,也說的差不多,甚至還有一句,折匯怎麼還有臉活着?

這一句,種磬感同身受,都是大秦將門子弟,兵敗至此,回軍途中,換了是他,一定已經抹了脖子,省得讓祖宗蒙羞,旁人受了連累,如此一死了之,不定還能得個剛烈之名,不定朝廷顧及折家臉面,再有同情之人遊說,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

但折匯還活着,數萬大軍一戰而歿的罪責,幾乎也就全在他身上了,朝廷不管怎麼做,首先都會重處折匯,說不定就要累及家眷親人。。。。。。。

折家怎麼就出了這麼一位?

種磬搖了搖頭,他祖母便姓折,種折兩家就算反目,之間的牽扯也不是一會兩會能甩得開的。。。。。。。。。

既然事情已經差不多有了結果,種遂的心思一下便轉回了當前戰事上面,戰事還沒完,圍殲折匯部的左廂軍司也不是絲毫無損,駐守銀州的祥佑軍司戰力不強,實際上,現在右路這裡,已然形成對峙之局。

西夏人雖然勝了一場,但並沒有徹底扭轉戰局,他麾下大軍幾乎完好無損,還有一戰之力。。。。。。。。

此時,種燧的目光遙遙望向了北方,期待什麼,自然不言而喻,但到了現在,草原胡騎的影子都沒見到一個,種燧懷疑,木華黎是不是已經回兵草原去了?

事實上,與他想的相反,右路最慘烈的一場戰事,就發生在屈野川旁的天狼原上。。。。。。。。。。

。。。。。。。。。。。。。。。。。。。。。。。。。。。。。。

日漸西斜,殘陽如血。

天狼原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草原戰士的屍體,再也聽不到草原騎兵們狂野而又充滿獸性的呼嚎聲,箭矢如同蒿草般遍佈地面,血水浸透了這片草原,許多地方如同溪流一般在流淌,無主的戰馬在戰場上流連不去,聲聲哀鳴,爲逝去的主人奏響最後的哀歌。

天上寒鴉遍佈,如同烏雲。

這已經成爲一處地獄一般的地方。。。。。。。。

一萬三千左廂軍司最精銳的士卒,以及左廂軍司兩千最彪悍的騎兵在他們的主將西夏東北經略使,左廂軍司司主李元翰的率領之下,結寨而守,牢牢的釘在了草原騎兵進兵的路上。。。。。。

他們是如此的堅定,如此的自信,將戰場設在了天狼原最開闊的地方,來面對成羣的騎兵的衝擊。

血戰連連,即便草原上最驕傲,最英勇的武士如今也要承認,守在這裡的一羣西夏人是那樣的英勇,是那樣的無所畏懼,是那樣的難以戰勝。

蔑兒乞人損失慘重,乃蠻人碰的頭破血流,韃靼人屍橫遍野,克烈部的戰士顏面無存。。。。。。

這些西夏人就像一堵堅固的大壩,攔在路途之上,讓草原勇士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河流。。。。。。。。。。。

第848章 巾幗第17章 血戰(四)第1100章 頒賞第756章 施政第1330章 入宮第208章 年關(一)第458章 童生第848章 巾幗第637章 國武(一)第1492章 過往第1034章 相爭(二)第527章 比武第592章 自污(二)第464章 炫耀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181章 決死第311章 邸報第1406章 夜宴(二)第1379章 伏戰第582章 戰後(三)第1323章 家宴第1375章 烏澤第792章 家聚第1474章 大案(二)第1290章 教誨第176章 壽宴(三)第309章 兩帥第1024章 揮兵第1561章 碰撞第72章 提親第1410章 樞密第1513章 請假第1200章 祭祖第1001章 血色第1447章 遊玩第1213章 攻城第933章 問答第765章 入甕(三)第376章 遇匪(二)第975章 王子第734章 臨汾第1270章 元康第207章 嚴苛(九)第255章 變起(一)第1561章 碰撞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495章 風起(四)第1003章 活着第1365章 想法第582章 戰後(三)第985章 開始第1132章 河中第864章 吉兆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1章 聚會第622章 紅鸞第726章 解州第741章 請見第23章 衝動第1202章 祭祖(三)第1072章 獻策第806章 書房第928章 大勢第1021章 遊說第352章 祝壽(二)第923章 安定第709章 君臣第535章 小勝第108章 談論第235章 血夜(三)第1343章 碰撞第1048章 變化第206章 嚴苛(八)第654章 建府第40章 陰謀第732章 決斷(三)第120章 世傑第1220章 詐城第1351章 搗亂第337章 遇敵(二)第49章 定軍(二)第550章 天蕩第915章 混亂第1020章 安達第1303章 女子第933章 問答第1147章 國策(三)第420章 明尊第1192章 忙碌第785章 議和(七)第195章 音境(一)第701章 亂子(二)第776章 鏖兵(九)第1354章 放權第1005章 降俘第1159章 朝局第1115章 盟約(十)第27章 完勝第568章 絕情第410章 獎懲(十四)
第848章 巾幗第17章 血戰(四)第1100章 頒賞第756章 施政第1330章 入宮第208章 年關(一)第458章 童生第848章 巾幗第637章 國武(一)第1492章 過往第1034章 相爭(二)第527章 比武第592章 自污(二)第464章 炫耀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181章 決死第311章 邸報第1406章 夜宴(二)第1379章 伏戰第582章 戰後(三)第1323章 家宴第1375章 烏澤第792章 家聚第1474章 大案(二)第1290章 教誨第176章 壽宴(三)第309章 兩帥第1024章 揮兵第1561章 碰撞第72章 提親第1410章 樞密第1513章 請假第1200章 祭祖第1001章 血色第1447章 遊玩第1213章 攻城第933章 問答第765章 入甕(三)第376章 遇匪(二)第975章 王子第734章 臨汾第1270章 元康第207章 嚴苛(九)第255章 變起(一)第1561章 碰撞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495章 風起(四)第1003章 活着第1365章 想法第582章 戰後(三)第985章 開始第1132章 河中第864章 吉兆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1章 聚會第622章 紅鸞第726章 解州第741章 請見第23章 衝動第1202章 祭祖(三)第1072章 獻策第806章 書房第928章 大勢第1021章 遊說第352章 祝壽(二)第923章 安定第709章 君臣第535章 小勝第108章 談論第235章 血夜(三)第1343章 碰撞第1048章 變化第206章 嚴苛(八)第654章 建府第40章 陰謀第732章 決斷(三)第120章 世傑第1220章 詐城第1351章 搗亂第337章 遇敵(二)第49章 定軍(二)第550章 天蕩第915章 混亂第1020章 安達第1303章 女子第933章 問答第1147章 國策(三)第420章 明尊第1192章 忙碌第785章 議和(七)第195章 音境(一)第701章 亂子(二)第776章 鏖兵(九)第1354章 放權第1005章 降俘第1159章 朝局第1115章 盟約(十)第27章 完勝第568章 絕情第410章 獎懲(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