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自污(二)

“趙飛燕辦事到不糊塗。”

趙石氣色越發的好了,幾個御醫年老成精,雖然看上去油滑了些,但本事卻沒的說,去了那些虎狼之藥,經過飲食上的靜心調養,傷勢好的越來越快,不到一個月,他這裡已是行動自如,胸口煩悶之意盡去,臂膀之上氣力也是越來越足,除了還不能如先前般劇烈運動之外,其他已與常人無異。

身體好轉,也就不能總在牀上躺着了,在外面舒展一下筋骨,來回溜上兩圈,就成了他現在的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

而今天,趙飛燕那裡送來了三個人,趙石沒有親見,但趙飛燕信上說的明白,這三人都是江湖草莽,不懂什麼規矩,但都是一身本事,若大帥歡喜,就留他們在身邊,可爲僕從護院,於大帥安危不無小補。

只所以說趙飛燕不糊塗,還是這三個草莽豪傑的身份,都是秦人,來歷清白,和內衙或其他人物沒什麼瓜葛,而三人都有志從軍,到趙石身邊當個親兵真真是求之不得,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思謀的很是周全。

趙石也知道,前些日子在漢陰伏擊方火羽,聽說清虛道士聚集了不少江湖人物,一場激戰下來,雖說死傷慘重,但也讓方火羽身受重傷,這才爲隨後趕到的鐵騎逮了正着。

之後趙飛燕趁機招攬,除了那些和尚和道士之外,很有些人被他蠱惑,成了地地道道的朝廷鷹犬,其中大部分又都是蜀人,可想而知,今後內衙在蜀地多數就是趙飛燕的天下了。

對於這種類似於後世錦衣衛的朝廷機構,趙石這裡談不上什麼好惡,但本能的,還是想離他們遠些,但也不想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爲這些傢伙的目標,所以在趙飛燕此人上,恩威並用,儼然如對下屬,卻還保持着足夠的距離,雖然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但趙飛燕好似也是心知肚明,借勢而起,卻也時刻不忘表達自己的恭順。

就拿此事來說吧,若是送過來的幾個人都是蜀人,趙石肯定就要琢磨一下,趙飛燕這是不是要耍弄些手段,還是朝廷那邊出的主意,現在的趙石,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分的也很是清楚了,像蓄養江湖亡命,在朝廷就是一條大罪。

雖說豪門大戶人家,多少都有些護院什麼的私兵,將軍們的府上更不會缺教頭之類的人物兒,這些人當中少不得那種行俠仗義的草莽豪傑,但前提就是來歷可靠,身份文碟經得起推敲,不然應景的時候就是麻煩。

蜀中大戰,蜀人來歷哪裡會有清明的?若趙飛燕真那麼做了,不管他自己想沒想到,趙石這裡定然就會存下疙瘩,而這幾個人是秦人就不一樣了,一身的本事,收了也就收了,旁人也說不出什麼來的。

看似只是小事,但此中關節,將來如何,誰又能說的清呢?

不過趙石這裡還是補上了一句,“三個人,先上軍籍,補入親兵,不過都要問清來歷,派人暗中去查一查,讓他們和鐵彪,宋人逢呆在一處。。。。。。。。。。”

不過到底算不得什麼大事,揹着手在庭院當中溜達着,隨口吩咐,自然有人去將事情辦的妥帖。

南十八面無表情,瞅着年紀不大的大帥,揹着手,來回的走動,人高馬大的,彪悍之氣怎麼也遮掩不住,卻學老夫子般“閒庭信步”,看上去分外的不倫不類,嘴角不由微微翹起,這樣一個人,也只有橫刀立馬在屍山血海的戰陣之上,好像才相稱一些。

“哦,大帥又有家書到了。”

“老夫人問大帥是不是年前能回去,還有就是。。。。。。。要娶親,總得定個黃道吉日,準備一些時候,所以才問大帥歸期,還有,少夫人也問候大帥平安,還親手爲大帥縫了荷包。。。。。。。。。。”

說完,朝身後一人努了努嘴,立有一人上前送上了一個錦盒,趙石接過來,端詳了一下,盒子不大,卻很精緻,隨手打開一看,從裡面掐出一件物什,左右端詳了一下,嘴角抽*動。

只見那東西似方似圓,陣腳亂七八糟,還繡了些什麼東西,不過只要是智商低於一百六的,估計你是別想瞅出這繡的到底是個什麼,小丫頭的手藝實在不敢恭維,要說範家也算是鞏義縣的大戶人家,怎麼教的女兒還真是讓人好奇。

將東西扔到盒子裡,啪的一聲蓋上,有些好笑,心中卻也突然升起一股暖流,離家已久,歸期將至,卻也真令人思緒凌亂,不好收拾。

驚鴻一瞥,那物什到底還是落入衆人眼中,幾個離的近的親兵已是面露笑意,少年夫妻,閨閣趣事,令人捧腹。

南十八咳嗽了一聲,“陳惜身說,大軍犒賞,可能還得等上一兩個月才能定下來。。。。。。。。。”

說到這兒,面容肅穆了下來,揮手讓伺候的人都離遠些,這才繼續道:“陳惜身已去拜訪過楊相,成於不成,卻無十足把握。”

將錦盒放在石凳上,趙石愜意的坐了下來,語氣輕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不必強求,回信上跟他說明白,不要再去走動了。”

“大帥所言極是。”南十八點了點頭,走近前來,也一屁股坐下,這才笑道:“前些日,南蠻使者陸續到來,大帥盡殲十萬蠻族兵馬,南蠻上下無不震恐,今遣使北來,獻上許多金銀珍玩,看來多數是有降順之意了,南蠻禍患,不平而平,大帥此戰,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若朝廷能善用之,則南蠻之亂,不復現矣,實乃國家之幸事。”

“咱們漢人打生打死,胡人蠻人便來撿便宜,只有殺的他們怕了,再跟他們講一講仁義道德,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一味安撫,到讓他們覺得咱們軟弱可欺。”想起後世聽到的,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寡民四等漢之類的話,趙石的語氣中滿含譏誚。

“示之以兵威,曉之以利害,此正國之大道,大帥所言正切中要害,十八佩服。”想到趙石在大戰之後,不顧士卒疲憊,力主張鋒聚率兵追擊蠻族潰敵,殺的蠻族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匹馬無還,再想到現在蠻人不但未曾起兵報復,還急急派來了使者,以表恭順臣服之意,南十八這幾句說的到是真心實意。

趙石想了想,卻還是沒忍住,張嘴便道:“你去與李大人商量一下,趁大軍未走,威懾還在,督促蠻族設立土司,命那些蠻王都到成都來,以後常駐於此,不許其離開,更不可許蠻族自行治理地方,最好是上書朝廷,派遣官吏轄之。

再有,不來成都的蠻王,讓蠻人派兵共討之,滅其族衆,分其財貨,有功之人,可以獎勵其官職,這般下來。。。。。。那個叫什麼來着?”

“哦,應該是分而化之吧?”南十八有些愣神,不明白這位跟蠻族有什麼深仇大恨,竟然要用出如此毒辣的手段。

蠻王都在成都?那就是讓蠻族羣龍無首了,又挑撥其相互攻伐,幾仗打下來,也不用大秦出兵,估計蠻族自己人之間便已有了仇恨,以後定然紛爭不斷,而有大秦在後面撐腰的部族,也必然勝多敗少,不出十年,估計蠻族裡面敢反抗的也就沒幾個了,最後還沒有自己治理地方的權力,過上幾代,還有蠻族嗎?都成了大秦百姓,還有個屁的蠻族。。。。。。。。。

他心思機敏,雖是覺着這位將事情弄的太過簡單了些,但主意卻是毒辣的很呢,也不知蠻族怎麼得罪了他,竟是讓他怨念如此之深。

擡頭仔細的瞧了瞧趙石的神色,這才故作輕鬆的又道了一句,“大帥不是想上平蠻策吧?”

趙石自失的一笑,“先生也說南蠻向爲蜀中之大患,不過在我看來,蠻人之所以能如此逍遙,還在蜀中地勢,便如北方胡人,依據的也不過是塞北苦寒,不利漢家軍伍征戰罷了,蠻族趁蜀中亂起而北來,奸yin擄掠,無所不爲,實爲可恨。

再者,還是那句話,我漢人自家爭鬥,卻引來這些豺狗咬上一口,想起來又怎能甘心?不敲掉他的瓜子牙齒,再給他套上繩索,還真以爲以後可以予取予求了?

此事非是咱們份內之事,但只要於國有利,不妨一做,再說做不做還要看李大人有沒有這個膽魄,與我無干,先生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南十八也是搖頭失笑,“十八就怕大帥想的多,做的也多,最後成了蜀侯,那時候,十八可就不知是該恭喜大帥呢,還是要埋怨大帥了。”

趙石也笑着回了一句,“蜀侯?只怕是我想要,也是落不到頭上的,所以只要有個分寸,做的什麼以後也不會有人知道。”

“那可是可惜了。。。。。。”南十八意味深長的總結。

兩人對視一眼,都是哈哈大笑,對方心裡想的什麼,卻都又有些猜不透。

又談了一陣,卻有人來報,臨江伯府幕僚,參軍左祥說有要事求見。

聽到臨江伯幾個字,趙石的笑容便慢慢淡去,李任權到成都來已有些日子了,這人的行事也很有意思,先去拜訪病中大將軍吳寧,再去見李嚴蓄,而對威權最勝的趙石卻是視若不見,一直未曾到訪。

便是趙石自己也有些不明白,自己哪裡得罪他了,那時候派去東川的人可還沒到呢,難道這廝就未卜先知了?

最終聽到的傳聞是,李任權沒見到吳寧,反而是天天往李嚴蓄那裡跑,後來吳寧那裡是徹底不去了,估計是得了消息,大將軍處境有些不妙,這才避之唯恐不及,不過趙石還是有些不明白,李嚴蓄能給他什麼好處,怎麼就瞅準了那裡呢?

而南十八則猜測,他和吳寧都在養病,陳祖新來,如今蜀中看上去也只有李嚴蓄是大權獨攬,這才讓他有意親近,而李任權又是慶陽將軍,當年之事知之甚詳,覺着李嚴蓄和大帥必然勢同水火,這才疏遠一邊,親近一邊,大將在戰場上立功,之後怎麼保全自己的功勞,這人還是有些盤算的。

趙石這纔有些恍然,不過朝廷的爭鬥見過的多了,卻是覺得李任權此舉有些愚蠢,不管怎麼說,他趙石纔是如今蜀中大軍名正言順的統帥,較真起來,連大將軍吳寧都要靠邊站,他李任權雖說手握軍權,但到了成都,不向他這個大帥示好,卻去找李嚴蓄這個軍前巡閱使賣乖,也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

旁的不說,李任權知不知道李嚴蓄幾乎是給當今聖上發配到軍前來效力的?他怎麼就敢如此堂而皇之的靠上去?再說,他們兩個幾乎都與當年太子有些瓜葛,這麼湊到一起,不是找死呢嗎?

而南十八那裡又解釋,臨江伯身在慶陽府,如今又在東川,於朝廷大事或是其他都不甚明白也是有的,這到也算個解釋,道路不暢,消息不通,朝中又無奧援,多少大將就是因此獲罪,即使現在不動他,看來以後也有的麻煩呢。

“派去東川的人有消息沒有?”

“還沒有,不過算算時日應該也快回來了,莫非來人就是爲了此事?要不就見上一見?”

趙石嘴角泛起冷笑,上次派個親兵,這次派了個幕僚,也不知當年這位胖子將軍哪裡來的底氣和膽子,還是以爲,如今的他還是當年那個小隊正?

“好,去,把人叫到這兒來。。。。。。先生也在這裡聽聽?”

南十八卻是站起來笑着道:“就不用聽了吧?宜早不宜遲,十八這就去與李大人商議蠻族之事。”

“也好,那我就不送先生了。”

兩個人都沒當這是回事兒,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雖然以李任權現在的功勞也位置,趙石無權斷然處置,但離忌憚還差的老遠,更何況趙石這裡已存了些打算的。。。。。。。。。。

左祥跟着一名親兵穿門過戶,往宅子裡面走進來,只餘光所見,便知道這宅子佈置還算不錯,但卻並不大,只過了一進,便到了後宅。

瞅着那一隊隊巡視而過的彪悍士卒,左祥微微撇了撇嘴,這裡比夔州的臨江伯府可是差的遠了,這些軍卒看着還像個樣子,但據說都是羽林軍出來的,估計也只是樣子貨,哪裡比得上伯爺身邊那些百戰精銳?

不過是殺了些盜匪之流,便妄自尊大,就想讓伯爺低頭?京師權貴,不過是一羣不知道天有多大的尸位素餐之輩罷了。

再瞅那簡陋的屋舍,左祥心中更是不屑,韜光隱晦之策?那位小毛孩子真以爲住的地方小點,用的東西簡單些便能與衆不同了?可笑的很呢。。。。。。。。

不過不管其心裡怎麼想,作爲李任權的幕僚,心機城府都是不缺,進了院子,便一直目不斜視般跟人來到內宅。

這裡戒備越發的森嚴,十步一崗五步一哨,也不知多少人護衛在這裡,一雙雙如同刀子般的目光盯過來,左祥不禁有些後背發涼,心裡卻是曬道,竟然怕死到這個地步,也是稀奇。

領路之人徑直將他帶到一個單獨闢出來的小院兒門口,小心的敲了敲院門,一個身材和自家將軍非常相似的傢伙從裡面出來,打發走了那領路的小校,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轉頭便進了院子,聲音這才飄悠悠的傳來,“進來吧,小心些,我家大帥受傷還沒好,若受了驚擾,你有幾個腦袋可也不夠砍的。。。。。。。。”

雖說明顯受了輕慢,但這回左祥到真沒在意,歷來牙兵都是如此,他在慶陽見的多了,每次都生氣,那是和自己個過不去,不過他要是知道,這個胖乎乎的傢伙是京師辰王的嫡孫,也不知又會做如何想了。

院內頗爲空曠,樹也沒有一棵,只能看見一些樹樁,樹茬兒還是新的,顯見是不知爲何新伐了的,院子中間便有一個粗大的樹樁,也不知生了多少年,卻被砍作了齊膝高矮,左近又弄來幾個石凳,那樹樁卻被當做了桌子,上面擺着簡單的茶具,看上去有些怪異。

此時也容不得左祥細細打量,因爲那裡正坐着一人,身上罩着玄色,扭頭向這邊瞅過來。

左祥根本不用多想,這便是正主了,趕緊緊走兩步,跪倒在地,“卑職奮武校尉左祥,參見伯爺。”

“不用多禮,起來吧,坐下說話。”

“謝伯爺。”

他到也不缺膽氣,順勢起來,便坐在了趙石對面,更擡頭大膽的打量了趙石兩眼,果然如傳聞般年輕的要命。

旁邊一道憤怒的目光射過來,左祥不在意的朝那怒目而視的胖臉親兵微笑點頭,那張胖臉上的肌肉抽*動了一下,胖臉之上,一直掛着的好像什麼都不在乎的慵懶神色早就沒了蹤影,見左祥這般做派,還敢向自己擠眉弄眼,眼睛已經眯了起來,仔細瞅的話,已經是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左祥此時卻已轉過目光,因爲對面的“毛孩子”已經開了口,“你膽子到是不小,我叫你坐,你就敢坐,果然是臨江伯使出來的人,膽氣非比尋常。”

左祥微微一笑,好似根本沒聽出這話裡的怒意,卻是從容道:“伯爺謬讚了,卑職的膽子可是伯爺您給的啊。”

趙石對這些相互試探的廢話沒多大興趣,眼前這個人從坐下到說話,都沒離開過他的眼睛,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矯揉造作,一身的文人習氣。

“左校尉,你從軍幾年了?”

話題轉的有些快,左祥愣了愣,笑容有些僵硬了,“卑職從軍已有兩年。。。。。。”他是李任權的幕僚,也是這次伐蜀被李任權帶在身邊,這纔給了軍職,不然這參軍的職銜斷然不會落在他一個幕僚的身上,這樣的職位,都是給領兵大將的子侄們準備的,他一個文人,要來何用?

趙石笑了,毫不掩飾自己的譏誚之意,“兩年?奮武校尉?參軍?官職升遷的何其容易?敢問左校尉所立何功,竟升遷如此之速,而且還敢在我面前放肆,你憑的是什麼?是臨江伯嗎?

來人呀,先抽他十鞭子,教他些規矩,再帶過來說話,哼,要是在軍中,你這等人,來上幾個,老子就砍上幾個。”

這翻臉可是比翻書還快了,左祥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劇本一下就偏的離了譜兒。

根本沒等他分辨,已被李全德抓小雞般拎了出去。。。。。。。。。。

“伯爺。。。。。。。。。。大帥,卑職有要事稟告,看在臨江伯的面子上。。。。。。。。容卑職把話說完。。。。。。。。。。”

聽着漸漸遠去的聲音,趙石冷笑,李任權啊李任權,看你這下可還坐得住。。。。。。。。。。

(看過了無家和民國投機者,其他抗戰小說都成了渣,好小說總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別的不說,好小說裡面都是什麼人說什麼話,只要一聽這人說話,就能明白對方什麼身份,就比如說抗戰小說裡一般都繞不開的蔣委員長吧。

蔣委員長是國家領袖,雖然最後狼狽的很,但不可否認,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代表了國家和民族,尤其是在抗戰的時候,每本小說都繞不開他。

就說有些小說吧,蔣委員長說話辦事都弄的像個街頭痞子,利益薰心的商人,只知道打來打去的黑社會頭子等等等等,這樣的一個人,被你弄成這麼個樣子,全國人眼睛都瞎了還是怎麼的,選一個黑社會頭子當國家領袖?

被民國投機者吸引,又瞧了兩本抗戰小說,唉,說實話,就像剛吃完大餐卻又端上了一盤考蒼蠅,一下子胃口便壞掉了。。。。。。。。。。。不是打廣告,真心喜歡。。。。。。。)

第739章 嘮叨第529章 艱途(五)第1126章 迎候第1171章 年禮第219章 詰問第1415章 區別第156章 比鬥(二)第194章 故人(四)第979章 見面第1265章 韋州(十一)第1344章 紛擾第1278章 猶豫第953章 狎妓第26章 突襲第3章 血色都市第474章 飛燕第1564章 相議第1410章 佈局(二)第1375章 大夫第485章 種氏第175章 壽筵(二)第120章 世傑第49章 定軍(二)第897章 交底第1443章 文樓(三)第1046章 來人第1297章 皇帝第372章 襲戰(一)第928章 大勢第1367章 聚飲(二)第1555章 覆滅第1533章 登門第1202章 祭祖(三)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028章 交戰(一)第1285章 漢官第1341章 應對第716章 開端(五)第1423章 告示第1359章 結親第1210章 誘敵第832章 御衛第249章 長史第1361章 結果第489章 勞軍第128章 選擇第974章 商議第371章 不同第481章 行進第547章 夫妻第1383章 談商第786章 議和(八)第425章 軍務第1009章 功勞第1071章 奪旗(二)第1125章 南來第723章 偏師第74章 夜戰第626章 任命第185章 太液第504章 雲涌(四)第1184章 事多第377章 遇匪(三)第196章 音境(二)第577章 激戰第783章 議和(五)第213章 年關(六)第570章 融洽第276章 爭強(二)第313章 香侯第1564章 相議第918章 死戰(一)第1123章 盟約(十八)第161章 殿議第1047章 狂勝第1494章 入城第1404章 請命第352章 祝壽(二)第234章 血夜(二)第373章 北行第1118章 盟約(十三)第1151章 拜會(一)第1153章 拜會(三)第1081章 平胡第1400章 罪責第951章 知府第1270章 元康第797章 見駕(三)第1401章 歸程第1209章 胖子第1178章 獻女第1419章 書信第1091章 終結(四)第606章 夜談(一)第617章 家族第977章 乃蠻第1398章 戰爭(二)第1267章 軍心第1065章 戰歌第1385章 寺廟
第739章 嘮叨第529章 艱途(五)第1126章 迎候第1171章 年禮第219章 詰問第1415章 區別第156章 比鬥(二)第194章 故人(四)第979章 見面第1265章 韋州(十一)第1344章 紛擾第1278章 猶豫第953章 狎妓第26章 突襲第3章 血色都市第474章 飛燕第1564章 相議第1410章 佈局(二)第1375章 大夫第485章 種氏第175章 壽筵(二)第120章 世傑第49章 定軍(二)第897章 交底第1443章 文樓(三)第1046章 來人第1297章 皇帝第372章 襲戰(一)第928章 大勢第1367章 聚飲(二)第1555章 覆滅第1533章 登門第1202章 祭祖(三)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028章 交戰(一)第1285章 漢官第1341章 應對第716章 開端(五)第1423章 告示第1359章 結親第1210章 誘敵第832章 御衛第249章 長史第1361章 結果第489章 勞軍第128章 選擇第974章 商議第371章 不同第481章 行進第547章 夫妻第1383章 談商第786章 議和(八)第425章 軍務第1009章 功勞第1071章 奪旗(二)第1125章 南來第723章 偏師第74章 夜戰第626章 任命第185章 太液第504章 雲涌(四)第1184章 事多第377章 遇匪(三)第196章 音境(二)第577章 激戰第783章 議和(五)第213章 年關(六)第570章 融洽第276章 爭強(二)第313章 香侯第1564章 相議第918章 死戰(一)第1123章 盟約(十八)第161章 殿議第1047章 狂勝第1494章 入城第1404章 請命第352章 祝壽(二)第234章 血夜(二)第373章 北行第1118章 盟約(十三)第1151章 拜會(一)第1153章 拜會(三)第1081章 平胡第1400章 罪責第951章 知府第1270章 元康第797章 見駕(三)第1401章 歸程第1209章 胖子第1178章 獻女第1419章 書信第1091章 終結(四)第606章 夜談(一)第617章 家族第977章 乃蠻第1398章 戰爭(二)第1267章 軍心第1065章 戰歌第1385章 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