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李刑

李刑縱馬疾馳,身後是一千五百秦軍將士,五百人爲一營,分爲三營,成一個扇面,呼嘯着向前行進。

李刑,字文表,近三十歲的年紀,在秦軍將領中,算是秦軍年輕的後起之秀,不過隨着國武監生員涌入大秦軍中,像他這樣年紀的人已經是越來越多了。

而他和旁人也不太一樣,家世上算不得太過顯赫,但絕對和普通無緣,他的祖父,便是前樞密副使李嚴蓄。

按照輩分算來,如今統兵的大將軍趙石,算是他的姑父。

但說起來也是慚愧,大將軍趙石和李家的恩怨糾纏也實在是一言難盡,若非如此,自李敢當,李嚴蓄相繼卸任之後,李家也不至於那般落魄,族人子弟留在京師任職的,可謂是寥寥無幾。

而李敢當那一房本來與大將軍應該是最爲親近,但到李敢當離京之時,卻是將一房之人都帶了出京,竟是沒留下一個。

說起來,是伯祖父那裡太過於倔強嗎,也許吧,說不定也是怕自己走後,大將軍對李家子弟動手呢。

反而是他們這一房當年深深得罪過大將軍的留下的人還要多些,,這世事變幻之奇,誰又能說的清楚?

當年他叔叔爲了爭功,差點致大將軍趙石於死地,很是將大將軍得罪了一次,但到了後來,反而關係有所緩和,他祖父能晉升至樞密副使之職,恐怕大將軍是沒少出力的。

WWW●тtκan●c o

倒是李家大房那邊。後來在他姑姑李金花的婚事上,出盡了昏招。不但讓姑姑李金花對大房疏遠,而且也在大將軍心裡埋下了恨意。

這都是舊事了,也不去說他,反正李家自伯祖父和祖父相繼卸任之後,並無一人能將李家的重擔擔起來,反而還要顧忌大將軍趙石的看法,最終多數人黯然出京,再也沒回得去長安是真的發生了。

而如今。李家第三代中,也就數他在軍中權勢稍微大些,但與當年幾位祖父相比,還是差的老遠,也可見這些年李家之衰落了。

到得現在,李刑自己也不得不佩服祖父的眼光,當初便讓自己入了國武監。在大將軍趙石麾下效力。

正好也趕上了大軍北渡河中,尤其是太原府一戰,他隨在木華黎身邊,縱橫來去數千裡,身披三創,終是加官進爵。得領兵權,雖說還不能如木華黎,王勝保般獨當一面,但麾下可也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能走到這一步,除了他的領兵才幹之外。還要說這個國武監生員的出身,爲大將軍趙石的妻侄好像並不牢靠。但這個國武監生員,大將軍門生的身份,卻是至關重要。

如今的北征大軍中,這個出身足以讓他劃入大將軍嫡系裡面,而一旦領兵,這個身份起到的作用,更是難以估量。

他微微側頭望去,一千五百將士,縱馬疾馳,鋪天蓋地般席捲向前,他的心裡,瞬間便升起了無數的雄心壯志,這樣的大軍,這樣的敢戰之士,天下間又有誰能擋得住?

轟隆隆的馬蹄聲在耳畔迴盪,好像在回答他的疑問。

他這支兵馬,離大軍並不算遠,他們的目的是前方的一個鹽池,草原上鹽池並不少,其實不必大軍圍剿,但這個鹽池不一樣。

這是卡勒部在雲中草原靠北邊最大的一個鹽池,當年屬於汪古部,但現在卻被卡勒部所佔據。

自從擊敗了麻裡部之後,卡勒部無疑便是韃靼人中最強大的部落,許多肥美的草場以及大一點的鹽池,都在卡勒部的控制之下。

而大將軍已經下令,這一戰的最終目的,便是要將卡勒部在草原上連根拔起,如果按照草原胡人的說法就是,殺光高過車輪的男人,將剩下的女人和孩子都變爲自己的奴隸。

李刑是見過草原上特有的馬車的,車輪確實不算矮,但高過車輪的男人,那也恐怕是十歲以上男人了,他不得不再次感嘆,草原胡人的征戰是那麼的簡單而又血腥,好像容不下一點的憐憫。

在胡人的眼裡,沒有什麼無辜的概念,他們所看重的,除了牛羊馬匹,就是肥美的草場,爲了這些,他們可以跟任何強大的敵人作戰。

有着這些韃靼人嚮導,於草原作戰變得也容易的起來,遠不如傳聞中那麼簡單,這個李刑是明白的,草原作戰,艱難之處,一個是補給,一個就是找到敵人並與其決戰。

這兩點好像對於如今的秦軍來說,都不算什麼,補給什麼的秦軍根本沒在意,而他們的敵人,可能還不知曉,有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向他們撲過來。

李刑已經隱隱猜到了大帥的意思,心下也暗暗佩服,草原之戰,好像就應該如此,疾如狂風,烈如驟雨,以敵人之資爲己用。

而自古以來,漢人在跟草原胡人作戰,被輜重以及步兵所拖累,總是將戰機讓在胡人手中,最終在胡人連番騷擾之下,軍兵疲憊,進退不能,最終被養精蓄銳的胡人大部所淹沒,並非漢人軍旅不堪作戰,而是他們失了戰場上的先機而已。

這一次,則完全不同,驅韃靼人爲先導,爲大軍指明方向,讓騎兵盡情馳騁,雖然糧草,刀具,箭矢都不很足夠,但以如今秦軍之精銳,李刑相信,若是真個碰到胡人的大部騎兵,也能一戰而勝。

遠遠的,一條黑線出現在遠方,再近些,輪廓漸漸清晰,那是長長的土圍子,也就是卡勒部的鹽池所在。

李刑馬上興奮了一起,疾馳中立即傳令,讓其他兩部左右圍上去,自己親率一部,衝進去殺人,務必不讓裡面的胡人走上一個。

更近了,土圍子中慌亂的身影已經清晰入目,在草原上已經呆了一個冬天的他也早就明白,草原上並不存在什麼突襲,在很遠的地方,馬蹄聲就能暴露自己的行蹤。

不過話說回來了,草原也是最佳的突襲場所,因爲騎兵的速度,一旦近到一定的距離,敵人就算知道了自己的行蹤,有心算無心之下,也將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在這裡不用考慮什麼地形,最多便是一座座土丘而已。

就像現在,大隊騎兵向前,毫無顧忌的放開馬繮繩,讓戰馬狂奔不止,大軍上下整體的速度是如此的驚人,衝上去,砍掉驚慌失措的敵人的頭顱,簡單的和吃飯喝水一樣,沒有成羣結隊的步兵阻攔,也沒有漫天而來的箭矢,更沒有高大的城牆讓騎兵們無可奈何,與中原作戰迥異。。。。。。。。

近了,近了,更近了,不用放箭,因爲敵人很稀少,當然,這是相對於秦軍人數來說的。

敵人的反應很慢,也許是根本不會想到有人來突襲他們,也不知道敵人來自何方,直到兩箭之地,土圍子中才出來了一隊隊的騎兵,他們顯然並不認爲這樣的造訪是帶着什麼善意的。

他們拔出彎刀,亂紛紛的列開一個單薄的陣型,然後。。。。。。。。然後便衝了上來。

李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草原胡人生活的雖然很苦很艱難,但無疑,他們中間有很多好的戰士。

但這樣的抵抗,註定是徒勞的,衰弱的韃靼人,就算再有勇氣,他們在作戰技巧上,戰略判斷上,戰術缺乏上,都與那些強大的部族相去甚遠,他們還保持着見到敵人,就衝上去砍殺的古老戰術。

而在這樣的大軍突襲之下,這樣衝上來,無異於送死。

李刑不慌不忙的計算着距離,很快便到了一箭之地,箭矢對於先在的秦軍來說是珍貴的,不用浪費在這樣的小規模戰鬥上面。

李刑當先抽出腰中風刀,揚起手臂,斜指向天空,隨即,身後長刀出鞘的聲音連綿成一片,映着草原上紅彤彤的太陽,刀光閃爍間,好像映上了幾許血色,剎那間,這一片平靜的草原上,已經殺氣四溢。

已經跑發了性子的戰馬狂奔不止,馬蹄踏在大地上,掀起一片片泥土,野性的呼喊嚎叫聲,與隆隆作響的馬蹄聲混合在一起,充斥於天地之間。

大軍呼嘯向前,在奔馳中已經排成一列一列,最終形成一個半圓包向了土圍子。

根本來不及讓戰馬跑起來,就已經與敵人接觸在了一起。

李刑將身子伏低,手臂猛的揮下,藉助着馬速,一刀便將一個顯得驚慌絕望的韃靼人劈了下馬,恐怖的血口子從敵人身上出現,噴濺出滾燙赤紅的鮮血,濺的李刑身上斑斑點點。

但李刑猛的收回手臂,將長刀擋在胸口,刺耳的金屬交擊聲傳來,撞擊的力量很大,讓他身子歪了一下,卻順手揮出風刀,將一個敵人的手臂斬向天空。

從天空望下去,如潮水一般的秦軍幾乎在瞬間,便已經將面前數百個韃靼戰士淹沒了,之後他們衝進土圍子之中,肆意砍殺殘敵,幾個黑影孤單的向北方逃命而去,不用去追趕,因爲秦軍大軍的斥候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這一片草原,他們也許能逃得性命,但絕對不會爲懵然不知的卡勒部帶去消息。。。。。。。

也沒有留什麼俘虜,因爲大將軍已經下令,所過之處,不留任何活口。

第80章 收徒第21章 意外第1151章 拜會(一)第598章 相聚第713章 開端(三)第1030章 交戰(三)第970章 收穫第1460章 局面第813章 着涼第1462章 麻煩第856章 中書(四)第651章 教武第334章 山匪(四)第475章 大戰(一)第440章 演武(二)第904章 雁門第65章 來投第508章 雲涌(八)第1096章 商人(二)第605章 入宮第1556章 拜會(六)第400章 獎懲(五)第1535章 議戰第235章 血夜(三)第369章 始末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1174章 宮飲第1410章 佈局(二)第226章 進京(一)第1363章 進言第42章 謀算第53章 心思第165章 心思第1226章 西北第1363章 進言第336章 遇敵第1395章 虎牢第1236章 右廂第1034章 相爭(二)第854章 中書(二)第1480章 討饒第1412章 遷徙(二)第944章 大笑第863章 收官(二)第489章 勞軍第553章 奪關第1343章 大事第789章 家書第724章 洛陽第219章 詰問第940章 收穫第1213章 攻城第786章 議和(八)第1440章 贈譜今天只能一更了第787章 宣旨第1480章 討饒第172章 厚禮(二)第376章 遇匪(二)第90章 馬球第1331章 諫言第79章 僧道第1469章 女國第406章 親族(一)第1401章 歸程第1351章 搗亂第三百七十四章第779章 議和(一)第1530章 學問第1537章 女人第776章 鏖兵(九)第1186章 種家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606章 夜談(一)第1421章 種因第1360章 陰暗第413章 離京第925章 部衆第1127章 回府第1368章 趙氏第1075章 分封第505章 雲涌(五)第1100章 頒賞第1057章 激鬥第101章 捉賊(五)第1396章 破敵第1070章 奪旗第675章 尋源第598章 相聚第1462章 麻煩第1064章 秋獵第342章 突圍(一)第1316章 封賞(二)第422章 雜事第1335章 質問第441章 遊園(四)第53章 心思第440章 演武(二)第1511章 婚姻第1427章 夜談
第80章 收徒第21章 意外第1151章 拜會(一)第598章 相聚第713章 開端(三)第1030章 交戰(三)第970章 收穫第1460章 局面第813章 着涼第1462章 麻煩第856章 中書(四)第651章 教武第334章 山匪(四)第475章 大戰(一)第440章 演武(二)第904章 雁門第65章 來投第508章 雲涌(八)第1096章 商人(二)第605章 入宮第1556章 拜會(六)第400章 獎懲(五)第1535章 議戰第235章 血夜(三)第369章 始末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1174章 宮飲第1410章 佈局(二)第226章 進京(一)第1363章 進言第42章 謀算第53章 心思第165章 心思第1226章 西北第1363章 進言第336章 遇敵第1395章 虎牢第1236章 右廂第1034章 相爭(二)第854章 中書(二)第1480章 討饒第1412章 遷徙(二)第944章 大笑第863章 收官(二)第489章 勞軍第553章 奪關第1343章 大事第789章 家書第724章 洛陽第219章 詰問第940章 收穫第1213章 攻城第786章 議和(八)第1440章 贈譜今天只能一更了第787章 宣旨第1480章 討饒第172章 厚禮(二)第376章 遇匪(二)第90章 馬球第1331章 諫言第79章 僧道第1469章 女國第406章 親族(一)第1401章 歸程第1351章 搗亂第三百七十四章第779章 議和(一)第1530章 學問第1537章 女人第776章 鏖兵(九)第1186章 種家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606章 夜談(一)第1421章 種因第1360章 陰暗第413章 離京第925章 部衆第1127章 回府第1368章 趙氏第1075章 分封第505章 雲涌(五)第1100章 頒賞第1057章 激鬥第101章 捉賊(五)第1396章 破敵第1070章 奪旗第675章 尋源第598章 相聚第1462章 麻煩第1064章 秋獵第342章 突圍(一)第1316章 封賞(二)第422章 雜事第1335章 質問第441章 遊園(四)第53章 心思第440章 演武(二)第1511章 婚姻第1427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