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木華黎所說的,也正是蒙古人常用的作戰方式,乃蠻部也許會有不同,但應該也很有限纔對。。。。。。。。。
草原上的戰爭與廝殺,在木華黎看來,是十分簡單而粗暴的,不像漢人軍陣相搏那麼複雜,也沒有國武監兵書戰策上那麼多的花樣。
許多時候,戰事的過程都差不多,兩部開始交惡,或者越來越近,開始爭奪草場,之後兩部派出戰士,尋找到對方,展開廝殺,被打敗的一方逃走,戰勝的一方追逐,直到將敵人全部殺死或者吞併,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將對方驅逐出去也就算了。
像蒙古諸部與蔑兒乞人,塔塔爾人等部族這樣的世仇的戰爭要複雜些,但其實也差不多,敵人強大了,就會蠶食屬於你的草原,年年過來劫掠,殺死你的戰士,帶走你的部衆和牛羊。
而當蒙古人強大了,一樣會是如此,而像那樣面對面,殺的血流成河的戰事,在草原上很少見,如果發生這樣一個情景,雙方的戰士面對面衝鋒,只能說明其中一方已經有了勝利的把握,或者雙方都具備必勝的信心,纔會發起那樣的決戰。
不然的話,即便發現了對方主帳的所在,也是不能那樣拿着戰士的性命和鮮血去博取勝利果實的,因爲兩敗俱傷的部落,總會很快都消失在草原上,成爲別人的奴隸,對於蒙古諸部來說,戰士是最寶貴的財富。
他在蒙古諸部的時候。經歷過很多部落間相互的仇殺和爭奪,蒙古戰士給他的印象。就是如此了,他們像雪原上的狼羣,兇暴而嗜血,但卻極爲聰明。
他沒有聽過胡人與漢人打起仗來會怎樣,但按照他對雙方的瞭解,這次大帥北征草原,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沒有帶過多的步兵前來,不然的話。他認爲,按照蒙古戰士的作戰方式,步兵將成爲他們攻擊的主要目標。
那樣不但可以牽制住秦軍的騎軍所部,而且還能不但的消弱秦軍的實力,而笨拙的糧草輜重隊伍,更將成爲秦軍的致命軟肋。
大帥果然是英明的,在訴說着自己的意見的同時。心裡讚美着。
當然,在他看來,全部皆爲騎軍的秦軍優劣之處也十分的明顯,與草原騎兵作戰,如果很快發起決戰的話,秦軍將有極大的勝算。而要拖延下來,秦軍的勝算將越來越低,天時地利人和,很可能都會離秦軍而去。
所以他的意思時,決戰越早越好。尋找到對方的大軍,衝上去。就這麼簡單,即便敵人的數量再多,他相信,久經戰陣,以鮮血和屍體淬鍊出來,以嚴明的軍紀作爲約束,以精良的盔甲刀箭裝備起來的秦軍,在士氣旺盛,精力充沛的時候,於正面決戰中將是不可戰勝,兩萬五千秦軍將士,足抵十萬乃蠻部騎兵。。。。。。
但另外一位和他地位相差彷彿,與他還有同窗之誼的趙石心腹悍將王勝保卻不怎麼同意,他覺得,當然,不是完全不同意木華黎的主張,而是在戰略上有着不同的意見。
他以爲,勞師襲遠,乃兵家之大忌,兩萬餘秦軍將士,像胡人那樣來回奔波,會讓戰士疲憊,士氣低迷,有可能在決戰之前,便會失去幾分勝算。
不如坐等敵人找上門來,以逸待勞,乃蠻部的使者不是來了嗎,乃蠻部的斥候也在周遭遊弋,就在這裡,等他們過來,將這裡當做戰場,一戰之下,打掉乃蠻人的氣焰。
木華黎則辯駁,如果乃蠻人不跟咱們決戰,而是撲向雲外雲中怎麼辦,那樣的話,將使韃靼人受到慘重的損失。
王勝保滿不在乎的說,咱們又不是死的,他殺他的,既然不來找咱們,咱們就進到乃蠻部的草原,殺咱們的,看誰殺的多,殺的狠。
木華黎搖頭,韃靼人是咱們的盟友,雲中雲外草原的支撐,如果他們支撐不住,將來即便咱們打敗了乃蠻人,草原各部也不會再相信咱們,那樣的話,流了那麼多的血,殺了那麼多的人,咱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其實,歸根到底,這是兩種戰爭理念的衝突,胡人的戰術和漢人的兵法的較量。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在趙石眼中,兩個人的意思都很明確,儘快決戰,不過一個是主動進擊,一個是示敵以弱,坐等戰機來臨,但他們對於戰勝乃蠻人,都是信心十足。
說不上孰優孰劣,但卻要早作決斷。。。。。。。。
直到深夜,軍議才結束,趙石並未當即做出決定,其實在他看來,乃蠻人和蒙古人是不一樣的,乃蠻人佔據着草原上最肥美的草場,據說來往的商隊都要到乃蠻人的帳篷裡歇腳,他們還非常的富足。
和現在的蒙古人比起來,他們更像是家財萬貫的富翁,所以,他們比蒙古人對付起來更要輕易一些。
而擁有着富足的生活的乃蠻人,雖然強大,卻。。。。。。它稱霸草原的日子太久了,狂妄自大難免會成爲它的習慣,所以趙石不認爲戰機那麼難以尋找,也不認爲乃蠻部的戰士會像木華黎描述的那般可怕。
草原上的富翁,搶奪起來也許會更加的容易,他心裡已經有了些算計,但這還要看乃蠻人的反應,驕狂的敵人,總要比紅着眼睛跟你拼命的人更加的容易擊敗,這也許就是乃蠻人和蒙古人的區別所在了。。。。。。。。
所以,他命令全軍各部,做好出戰的準備,雖然沒有後勤輜重隊伍,也沒有大批的馬車可以徵用,但草原上最不缺的卻是戰馬。
一個戰士,準備兩匹到三匹戰馬,馱運糧草輜重也就足夠了,這已經能夠保證他們在幾個月之中,不用擔心糧草的問題。
如今秦軍上下正在汰換戰馬,但高大的河西馬並未徹底被拋棄掉,這些高大的戰馬,其實是戰士衝陣的最愛。
所以趙石決定,將河西戰馬集中起來,配以五千最驍勇的戰士,以他們作爲衝陣之用,斥候則配以一匹河西戰馬,再加上一匹草原馬,不論長途奔襲,還是短途衝刺,讓斥候們自己選擇。。。。。。。。。。
之後便是命各部將領,找那些曾在乃蠻軍中呆過的韃靼人戰士,向他們請教乃蠻戰士的作戰到底有何特異之處,也好早作準備。
戰爭的準備進行的很快,趙石自己也輪流與那些曾經幫助乃蠻人和克烈部作戰的戰士交談,其實並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聽到多數都是乃蠻人戰士數量多麼的衆多,鋼刀如何的鋒利,箭矢多麼的精良,盔甲又是怎樣的華美。
他們在和克烈部的交戰中,多數都是在採用圍剿的方式在作戰,將人數的優勢發揮出來,並不斷逼着克烈部的戰士與他們決戰。
而他們也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戰果,他們曾數次擊敗大隊的克烈部戰士,逼得他們狼狽逃走,但可惜的是,幾年過去,他們也不曾找到克烈部汗帳的位置,也許他們離克烈部汗帳最近的一次,就是那次圍殲了一個克烈部附屬的大部落,收穫很豐厚,但最終,卻連克烈部汗帳的影子都沒看到。
在這樣不斷的消耗中,克烈部漸漸完全的處於了下風,但乃蠻部也不很好受,他們最精銳的戰士,都被拖在了那裡,滿草原的追逐着克烈部戰士的影子,卻總不能將他們抓住。
而消耗卻已經越來越驚人,糧食,箭矢,鋼刀,流水般的送到了東邊,,數萬大軍,幾年下來,若非勝利就在眼前,乃蠻部的貴族們是一定不願意承擔這樣驚人的消耗的。
這些非是韃靼人戰士的猜測,而多數都是乃蠻部戰士自己說出口的,可信度極高。
趙石可以想象,乃蠻部即便未曾動用自己所有的力量來對付克烈部,卻也已經元氣大傷,彪悍的蒙古戰士,雖然即將失敗,但他們殺死的乃蠻部戰士,也已經不計其數,實際上,在和乃蠻部這樣的草原巨人交手中,克烈部支撐如此之久,已經可以稱之爲奇蹟。
也從側面顯示出,乃蠻部並非那般不可戰勝,而乃蠻部的貴族們根本未曾看到未來的危險,當他們打敗克烈部之後,必將吸引到成吉思汗的目光。
他們並未想到,或準備迎接蜂擁而來的蒙古戰士的打擊,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勝利,並想將勝利抓在手中。
也許在他們眼裡,成吉思汗鐵木真和克烈部並沒有什麼區別吧,當他們戰勝了克烈部之後,那位蒙古人的雄鷹也會嚇的顫抖着他的羽毛,俯下身子,成爲乃蠻部的鷹犬的。。。。。。。
聽到這些,趙石的心情已經是越來越放鬆,戰術也在心中漸漸成型。。。。。。。。。。
(月票,月票,今天身體終於好了些,準備明天上班,差不多一個星期啊,阿草耽誤的工作有些多了,尤其讓人心疼是薪水,唉,成年人不該得病的,以後也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