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使者(二)

“禮部左籤事,權領樞密事行衙外總管劉隸,見過將軍。”

使者躬身抱拳爲禮,吐字清晰,很有幾分風采儀範。。。。。。。。。

趙石不知什麼外事禮儀,也從沒關心過這個,他只知道,眼前這人是個漢人,好像還有些亂七八糟的官職,只是對西夏官職並不算了解,也不知權柄如何,重不重要。

西夏來人的隨從都被擋在了中軍帳外,進來的只有這位使者。

趙石微微側頭,他身邊一人已經輕聲道:“劉隸,自漢經,興慶劉氏族人,劉氏乃興慶少有的百年大族,據傳,乃祖上曾爲拓跋氏牧馬,小人在興慶時,也曾爲其招攬過。。。。。。。劉氏這樣的漢人大族,在興慶並不多見。。。。。。。乃西賊朝中漢人官吏之首腦。”

“興慶有個笑話,劉氏曾獻女充宮掖,得帝寵爲妃嬪,遭後嫉,逐其出宮,劉氏又獻其於國相府邸,爲國相庶子所納,皇帝大怒,欲重招其入宮,爲國相所拒,又欲治罪於劉氏,又爲國相所阻。。。。。。。”

“皇帝無奈,遂命劉氏進獻十女入宮,劉氏遂召衆漢官,選十數姿容靚麗者入宮,皇帝龍顏大悅,欲賞劉氏,然國相不悅,又命劉氏獻二十女入國相府。。。。。。如此往來,劉氏得選秀之職。。。。。。。”

這果然是大笑話,也只有西夏這樣的國度才能乾的出來,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國事聽上去也如同鬧劇一般。

不過。往深裡一想。真的是一點也不好笑,西夏漢官奴顏婢膝至此,真真讓人感到心寒。

趙石身旁這人說話聲音雖小,但大帳之中,各人卻是清晰有聞,作爲使者的這位自然是臉色紅了又白,白了又紅,看上去還有那麼一點羞恥之心。

其他大將軍護衛。卻是臉色古怪,看着這位使者,就像看稀奇古怪的物什一般,是的,他們已經見慣河中河東風物,對於胡人治下的漢人行徑已經司空見慣,但還是被聽到的這些給震驚了一下。

多數人都心想,原來自己還是少見寡聞,世間還真有這樣厚顏無恥到了極點的人物兒。

趙石旁邊的這人話還沒有完,使勁兒的揭劉氏的瘡疤。“後來聽聞,素來好色的劉氏族長。再不敢娶小妾了,就怕朝中党項貴戚朝他討要。。。。。”

趙石歪了歪頭,那人話聲立止,他要聽的其實不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但身旁這人可能是在西夏呆的久了,討人歡心的本事都在一張嘴上,也許做個奴僕之流還成,卻根本無法在趙石這樣的人面前討喜。

這人還是趙石在慶陽帶過來的,此人少時從軍,駐守邊寨,後爲西夏人所俘,兩國交戰,被俘的軍兵年年都有,開始時,兩國還交換戰俘,但後來兩國往來廝殺,流的血越來越多,成了世仇。

從此,兩國邊塞之上,用來祭旗的往往便是對方戰俘,更別提什麼交換了,世家子們在邊塞大量戰死,也就是從這時開始。

此人幸運一些,被俘之後,正好西夏軍中一位將領嫁女,於是,一些人開始獻上賀禮,作爲賀禮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實就是奴隸,此人於是也就成了奴隸,被送了去興慶。

開始時,他還有着些必死之心,想要趁機殺上幾個西賊,死也值了。

但俗話說的好,自古艱難唯一死,從邊寨,到興慶的漫漫途中,消耗了他太多的體力,也順便消耗了他的決心,到了興慶,想法也就變了,好死不如賴活着嘛。

此人讀過書,又當過兵,身上也頗有些勇力,脣舌又好使,很快便從奴隸中間脫穎而出,成了奴隸中的頭目。

數十載過去,這人卻是成了主家的心腹,娶妻生子,爲主家管着龐大的田園牧場,甚至一部分私兵,都交在了他的手裡,日子過的很是不錯。

只是他到底不願在西夏爲官,不然的話,一官半職對他來說,也是輕而易舉。

不過,在西夏漢人混的日子再好,也是朝不保夕。

一次與小妾飲酒,不知不覺又了醉意,也是年紀老了,心中思念故土之情越來越盛,迷迷糊糊間,便說了一些當年舊事,這些秘密在他心中存的久了,一旦開了口,根本止不住。。。。。。

等到他第二天酒醒,再找小妾,已經找不見了,再一問,卻是回了孃家,回憶起昨晚說的那些話,這時他這冷汗一下就出來了,他知道,這個小妾有個兄弟,是主家二公子的親信,盯着他的位置很久了。。。。。。

大恐之下,他這裡一咬牙,也沒驚動旁人,只帶着自己兩個年幼的孫子,收拾了點細軟,悄悄離開了興慶,一路狂奔南下,用銀錢開路,又加上點運氣,最終逃回了大秦。

實際上,他那小妾不過是因父親突然病倒,這才匆匆趕回孃家,侍奉了父親兩天,重回家中,丈夫卻已逃之夭夭,最可笑的是,這一家還引起多少注意,連自家人也只以爲老爺帶着孫兒出城打獵去了。

此時西夏各處防衛鬆弛,根本不會關注這樣的小人物的去向,連主家那裡,都沒什麼動靜。

多日未歸之下,才引起了些恐慌,但出城射獵,遭了盜匪,在西夏已是常事,除了家人悲痛,主家有些惋惜之外,竟是沒引起多大的波瀾,誰也不曾想到,此人竟然逃回了大秦。

當然,和之前一樣,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只是酒後之言,就能嚇的人遠逃千里,可見,在西夏漢人地位之低,對於党項貴戚的行徑畏懼之深了。

而時至今日,西夏邊寨多有廢棄,管制遠不如當年得力,逃回大秦邊地的漢人也越來越多,此人祖孫三人加上親信隨從護衛七八個人,並不算起眼兒。

但他回來的時候不對,此時正是秦軍大軍征伐西夏的前夕,邊塞上封鎖的極爲嚴密,他這一行,立即便扣押在了慶陽。

等到大軍集結,伐夏諸路兵馬總管行衙需要熟悉西夏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的人,於是,這人被盤問了一番,便隨軍而來了。

尤爲難得的是,此人在興慶呆過多年,所見所聞比之旁人勝了不知多少,像這種朝中傳聞,也能隨口道來,也實在是一個異數。

今日有西夏使者來到大營,此人便被叫了過來,嗯,這人的名字叫馮澤。

中軍大帳之中,一個瘦小的白鬍子老頭,在雄壯如山的大將軍耳邊點頭哈腰,滿臉的諂笑,嘴裡還說着西夏人朝中的醜聞,偏是吐字清晰,極有條理,中間還有些文縐縐的味道,聽着就像長安茶樓酒肆間的說書先生在說書。

這樣一幕畫面,很有喜感。

但在大帳中的人,沒一個發笑,因爲大將軍笑了起來,但帳中親衛們都清楚,現在大將軍的笑聲,和方纔與軍中將領們談笑時是不同的,於是他們握緊了刀柄,閉緊了嘴巴,收攏了神情,突然間,他們就像變成了一尊尊雕塑。

“漢經,讀書人嘛。。。。。。。”趙石臉上掛着笑容,漫不經意的說着話。

使者開始時還在暗自打量着這位聲名赫赫的秦人大將軍,後來聽了那些言語,有些羞愧難當,但作爲興慶劉家的人,旁的沒有,這臉皮是一等一的不讓於人,不然的話,劉家早就被人笑死了不是。

看趙石臉上笑意濃重,心中微鬆,卻是正容道:“國相大人派下官來,不過是想傳幾句話於將軍,將軍何必非要計較那些細枝末節呢?”

話音未落,趙石指點着他笑道:“可能你是未曾聽聞我趙石在河中河東之作爲,纔敢來我這裡說話,似你這等侍賊如父之人,我在金國那裡見的多了,只是還未曾見過如你劉氏般無恥之人,既然李元康選人不當,我就替他換一個。”

這劉隸明顯是聽聞過秦人大將軍趙石在金國地界的所作所爲的,聽着話音,臉色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白了起來。

情急之下,不由嘶聲道:“將軍。。。。。。。。。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下官不過。。。。。。。”

趙石厭惡的揮了揮手,早有準備的親衛立即上前,一拳先將其嘴巴打爛,然後拖死狗般拖了出去,外面響起幾聲驚呼,然後便沒了聲音,不多時,一顆人頭已經送回帳內。

“叫外面幾個人進來,如是漢人,推出去斬了。”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間,又掉了三顆腦袋。

剩下的幾個,臉色蒼白欲死,到了帳內,噗通一聲已經跪倒在地,其中到有一個膽氣還不錯,站的算是穩當,但無論是眼神還是身體,都已經出賣了他,誰見了他都能明白,此人心中怕是已經充滿了恐懼。

趙石瞧着這人,嘴角微翹,擺了擺手,隨即,又是一顆人頭落地,至此,李元康派到秦軍大營中的使者,已經只剩下了兩個。

這時,趙石纔對肝膽俱裂的兩個人道:“李元康有何話說?”(未完待續。。)

第1013章 女眷第368章 餘生第1226章 西北第316章 來意第1165章 遠見第597章 提議第986章 清除第57章 奪功(二)第1063章 秋深第163章 明斷第457章 君臣第929章 姿態第244章 國議(一)第1440章 贈譜第1354章 開端第309章 兩帥第219章 詰問第498章 心態第619章 陛見第312章 異數第34章 太子第1279章 兵敗第789章 家書第674章 喋血第844章 圍營第1174章 宮飲第558章 寨子(二)第1032章 交戰(五)第1033章 相爭第672章 勘議第936章 權勢第832章 御衛第1187章 酒樓第22章 說服第1386章 蜀僧第1392章 佛會第17章 血戰(四)第495章 風起(四)第1258章 韋州(四)第1293章 家宴第496章 風起(五)第381章 求生第1378章 埋伏第1158章 拜會(八)第456章 驚變(二)第1039章 自信第677章 餘孽第325章 傳旨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460章 局面第1405章 發飆第774章 鏖兵(七)第733章 決斷(四)第1093章 終結(完)第485章 種氏第1245章 西涼(九)第1368章 趙氏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157章 祝壽(七)第1391章 膨脹第283章 叢林第715章 開端(四)第87章 清明第806章 書房第133章 先生(四)第1115章 盟約(十)第1425章 宮中第943章 刺客(三)第1360章 陰暗第1351章 搗亂第1283章 天狼(四)第904章 雁門第1322章 年關第1498章 內外第388章 回京(三)第1369章 聚飲(四)第232章 黃雀第121章 頑劣(一)第895章 路途第1549章 降人第479章 圍城(二)第995章 一夜第848章 巾幗第1125章 南來第1255章 韋州第1295章 求懇第104章 目標第1431章 整編第1107章 盟約(二)第1141章 家宴第1557章 序曲第235章 血夜(三)第1024章 揮兵第1365章 想法第1467章 鬥氣第1006章 忠誠第317章 少君第634章 人來(七)第1172章 聯姻
第1013章 女眷第368章 餘生第1226章 西北第316章 來意第1165章 遠見第597章 提議第986章 清除第57章 奪功(二)第1063章 秋深第163章 明斷第457章 君臣第929章 姿態第244章 國議(一)第1440章 贈譜第1354章 開端第309章 兩帥第219章 詰問第498章 心態第619章 陛見第312章 異數第34章 太子第1279章 兵敗第789章 家書第674章 喋血第844章 圍營第1174章 宮飲第558章 寨子(二)第1032章 交戰(五)第1033章 相爭第672章 勘議第936章 權勢第832章 御衛第1187章 酒樓第22章 說服第1386章 蜀僧第1392章 佛會第17章 血戰(四)第495章 風起(四)第1258章 韋州(四)第1293章 家宴第496章 風起(五)第381章 求生第1378章 埋伏第1158章 拜會(八)第456章 驚變(二)第1039章 自信第677章 餘孽第325章 傳旨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460章 局面第1405章 發飆第774章 鏖兵(七)第733章 決斷(四)第1093章 終結(完)第485章 種氏第1245章 西涼(九)第1368章 趙氏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157章 祝壽(七)第1391章 膨脹第283章 叢林第715章 開端(四)第87章 清明第806章 書房第133章 先生(四)第1115章 盟約(十)第1425章 宮中第943章 刺客(三)第1360章 陰暗第1351章 搗亂第1283章 天狼(四)第904章 雁門第1322章 年關第1498章 內外第388章 回京(三)第1369章 聚飲(四)第232章 黃雀第121章 頑劣(一)第895章 路途第1549章 降人第479章 圍城(二)第995章 一夜第848章 巾幗第1125章 南來第1255章 韋州第1295章 求懇第104章 目標第1431章 整編第1107章 盟約(二)第1141章 家宴第1557章 序曲第235章 血夜(三)第1024章 揮兵第1365章 想法第1467章 鬥氣第1006章 忠誠第317章 少君第634章 人來(七)第1172章 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