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心裡還是有些堵,明明是一個家庭,感覺像是兩個階級,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士子階級,一個是低下的農民階級。可偏偏兩個階級集團,都不以爲然。
也許,恐怕,自己家也是這樣子的吧?說到底,還是缺銀子造的啊?若不然,一家人都吃上白米飯,吃上各色菜餚,哪有今天的事?
不過從小事上也能看出他們各自的心性,大舅母是有心計的,也有私心的,甚至會是那種就高踩低的。
二舅母質樸多了,儘管她在家,勞作辛苦,不掌後宅權利,自己男人孩子沒有一個人讀書,但也能甘之如飴。
連他們各自養大的孩子都是不一樣心性,明顯的自己還是喜歡二舅舅一家的三個孩子,大舅舅家的,雖然還小,但自己喜歡不起來,要吃自己的白米飯最少直接說,也顯得實誠,卻用珍惜糧食的美言來掩飾心裡的渴望,自己不喜歡。
就連外祖父也是,順着志啓的話用珍惜糧食美化他渴望,當二舅舅家的幾個孩子全是傻的糊弄呢!
罷了,自己也沒有立場說話不是?連自己也是被爺爺奶奶偏心着呢!錢哪!有錢就讓亞惠,亞融吃好穿好,有書可讀,也能叫爺爺奶奶安享晚年。順便能幫襯外祖父一家,說起來他們對自己算是用心的,怕自己長歪了不是?
吃完晚飯,各自散開,大舅母不必再收拾了,留給二舅母收拾碗筷。
家裡的活計,分的很清楚,大舅母管理後宅,做一天三頓的飯。
刷鍋洗碗,打掃衛生,上街採買,全是二舅母的事,二舅母除了幹這些,還得跟自家男人兒子一起下地做農活,因爲大舅母是小腳,不能出門。自然更不能做這些活計,但也能在家給她一房縫縫補補,做些刺繡。
不過二舅母的繡工也不差,二舅母帶着亞楠洗完澡之後,就坐在院裡抓起針了。因爲家裡是私塾,沒有養牲畜。就怕畜生吵着學生,也薰着學生。
而二舅舅則是聽了二舅母的話,從第三進院子的後門到自家菜地去,看看種的梨瓜還能吃了?晚上亞楠沒有怎麼吃,他們心裡還是着急的。可惜爹沒有發話,自己也不敢從廚房裡面弄東西另外給亞楠做一些。但去菜地採個瓜還是可以的,不過是少賣一兩個梨瓜罷了。
亞楠看着後門的寬敞,頓時想到了二舅舅他們平時恐怕不會走前院出去,不僅僅是不方便,也是不希望影響到私塾學子讀書吧?或許還有別的原因,比如,他們農夫的身份,不合適出現在前堂?
亞楠不願想會是這個原因,感覺心裡會難受,儘管跟二舅舅一家相處才半天時間,但卻極爲願意親厚他們。
“怎麼沒有熟的?”二舅舅有些垂頭喪氣的回來,二舅母一臉的詫異,看着菜地裡的梨瓜這一兩天應該有熟的啊!
“被人摘了!”二舅舅悶悶的回答,心裡知道不外乎是村裡的人做的,這樣的事,不止一次的發生過,但想到村裡人也都不容易,也就忍了,可今天外甥女還沒吃飽飯呢!
“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冒煙的?自家不能種啊?非要惦記別人家的?懶的抽筋!算了,不如我們抓幾個麻雀用火烤熟了吃?”
二舅母憤憤撒氣之後,倒也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就地取材,烤麻雀。
“二舅母,不要,不要烤鳥吃。”亞楠就是餓着,也不敢吃麻雀,就怕等會不經意間,就吃了自己的兩個鸚鵡,還不哭死自己?
“哈哈哈,這孩子,放心,舅母不會烤了你的鳥,舅母抓麻雀給你吃!”二舅母被亞楠護着鳥的萌樣逗笑了。
“小氣鬼,娘纔不會烤你的鳥呢,娘抓麻雀厲害呢!”志純還記着亞楠前面不給他玩鳥的事,氣性呢。
“不許這麼說你表妹,你是哥哥,得讓着表妹。”二舅母手指點點志純的額頭。
“好了好了,要讓着妹妹!等會給她多吃一個麻雀?”志純被自己母親點點,立馬悔改,態度良好。
亞楠笑了,果然是好孩子。
“大表哥二表哥識字嗎?”亞楠裝萌的問道,真希望外祖父大舅舅他們能順便教導二舅母家的三孩子。
“不識字,他們兩個哪有亞楠本事?亞楠才六歲,可識字呢!”二舅母對着亞楠笑的有些不自然,雖然是接受了家裡安排的命運,但心裡不可能沒有想法。
“那亞楠當大表哥二表哥還有表姐的夫子,教她們識字,好不好?”
亞楠不知道自己要在這住多少天,先教着吧!再說兩家相隔也近,將來還有機會教她們的,再一個,說不定很快自己能掙錢了,二舅母家的孩子已經大了,不能再耽誤了。
也許教着教着外祖父心裡也不過意,後面能接着自己繼續教導她們識字,就算不走仕途,識字總是比不識字強的。
亞楠可不知道外祖父的想法,外祖父就怕二兒子一家有了不該有的心思,兩兄弟爲了讀書爭奪起來,反而壞了一家的情誼跟前途。
安分守己才能過好日子,所以,外祖父規定了自家的家規,只有要走仕途的,才能一心讀書,當然,要刻苦讀書。而不走仕途的,趁早別識字,沒得多了不該有的心思。大舅舅深受外祖父的影響,也這麼以爲的。
“呵呵,亞楠喜歡玩這個?玩別的還成麼?二舅舅帶你到縣城玩去?”
二舅舅不敢讓亞楠玩這個家家,就怕爹心裡多想。自己明白,一家裡養兩個讀書人已經很難,再不敢有這樣心思。還是先轉移了亞楠的注意力再說。
“真的?好啊好啊!到縣城玩去!”亞楠一聽可以去縣城見識,頓時也顧不上教她們識字了,回頭再說。一定有機會教她們識字。
不去縣城,就不知道當地的經濟,從自己在趙家壩觀察的情況來看,這裡的百姓生活普遍清苦,雖然沒有食不果腹,但從沒聽到哪家頓頓是大米飯,村裡的百姓家家戶戶吃的是雜糧。
這也是趙家壩村人對趙亞楠爹不肯接納田地避稅產生不滿的根本原因,賦稅重啊!
勉強吃了一點點二舅母煮熟的麻雀,真心沒有什麼好味道,本來鹽就帶有苦澀之味,加上一不小心烤的糊了,麻雀渾身黑乎乎的,一點食慾也興不起來,幸虧晚飯的時候,多吃了幾口冬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