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燕山傾倒

第622章 燕山傾倒

“賣報賣報,萬歲下旨國朝全國田賦蠲免兩年,以寬大旱之苦!”

“賣報賣報!萬歲下旨國朝全國田賦蠲免兩年,以寬大旱之苦!”

三月的尾巴,伴隨着春季即將過去,天下耕農也都知道夏季即將到來。

儘管《大明報》上的欽天監已經說過,大旱自今歲開始只會越來越輕,但許多百姓還是擔心着糧食絕收,糧價飛漲。

不過,伴隨着《大明報》的全國田賦蠲免兩年昭告天下,一時間許多百姓都激動的捶胸跺足,更有甚者人連着人跳起了節日才跳的麒麟舞。

全國免田賦兩年,這是國朝未有之事,因此一時間歌頌皇帝的詩詞小說頻頻而出。

只是相比較百姓的高興,廟堂上的人卻有些坐不住了。

“蠲免田賦兩年,現在唯一手段也沒有了。”

“殿下上個月就已經派出了許多齊國歸來的官員來替換地方官員,估計到十月就準備用府學學子替換村官了。”

“應下應當如何?”

“還能如何?我看不如向殿下服軟。”

“又不是沒有服軟過,可殿下根本置若罔聞,顯然我等早已成了殿下眼中的眼中釘、肉中刺。”

“全國田賦蠲免,想來明日金鉉和顏胤紹必然會在廟堂之上對我等窮追猛打。”

京城官吏坊內,當“全國蠲免田賦”的事情傳開後,被瞞了許久的燕山派羣臣總算知道齊王爲什麼在拖時間了。

他們怎麼想都沒有想到,齊王居然敢蠲免田賦,並且還是兩年。

這兩年的蠲免,最少會讓大明朝廷背上八千萬兩的負債,他們不知道齊王哪來的底氣。

一時間,成德的院子內擠滿了人,衆人七嘴八舌,宛若一個嘈雜的菜市口。

“嘭!”

“好了……”

成德被吵得不勝其煩,不由拍案而起,對着衆人皺眉教訓:

“眼下知道會輸便亂了方寸,既然如此,早前就不要那麼得寸進尺。”

“別以爲……”

“砰——”

成德的話音還沒有落下,只見小院的大門突然被人踹開,一隊隊手持步槍的錦衣衛衝進了小院之中,讓原本就擁擠的小院變得更爲擁擠。

“既然都在,那事情就好辦了。”

陸元高從門外走了進來,看着擁擠在院內的五十多名燕山高官,不由一笑。

“奉齊王令旨查案,在此地的諸位大人,請隨小子我走一趟吧。”

陸元高話音剛剛落下,一名官員便拔出腰間長劍,指着錦衣衛道:

“我等皆爲朝廷命臣,些許鷹犬怎敢抓我!”

“寧死不進詔獄!”

這人一拔劍,許多知道進入詔獄是什麼下場的京官紛紛拔出了長劍。

他們都知道由錦衣衛拿人和由三司拿人的區別。

三司拿人,那是查案,而錦衣衛拿人,那是定案。

在院內的五十多名高官畢竟經歷過大明多年治腐,人在這個位置,屁股早就被他們擦得乾乾淨淨了。

如果是由三司拿人,那他們根本就不會畏懼。

可如果是錦衣衛拿人,那就不是查案,而是屈打成招的定案了。

也就是說,對付燕山派,齊王壓根沒想過走正規的流程,他要的只是按死燕山派。

“殿下如此,難道不怕失信於天下人嗎?!”

錦衣衛拿人的其中關節,許多人瞬間就想到了朱由檢身上,不由的質問了起來。

對於他們的問題,陸元高也覺得十分無奈。

朱由檢這樣屈打成招,恐怕會打破大明的政治格局,不過……

“都給我抓起來!”

陸元高拔刀喊了一聲,他心裡清楚,成者王侯敗者賊,只要定罪,燕山派就這輩子都翻不了身。

“我看誰敢!”

“砰!”

一名官員持劍大呼,卻被下一秒的鳴槍聲給嚇在了原地。

“繳械!”

陸元高一開口,錦衣衛們便上前用步槍砸掉官員們手中的長劍。

瞧着他們輕而易舉的模樣,陸元高不免嘲諷道:“不是說燕山學子精通六藝?怎麼連拿劍都如此軟綿綿的了?”

他這一聲嘲諷,讓不少官員臉紅。

曾經他們確實精通六藝,但隨着步入官場,基本都一門心思想着權謀、升官了,哪裡還有時間訓練。

長期下來,所謂六藝早就荒廢了。

沒有任何阻攔,五十多名官員被錦衣衛押出了小院,最後只剩下了成德一人。

面對此情此景,成德倒是早有預料,不待錦衣衛上前拿他,便跟着錦衣衛走向了院外的馬車。

這樣的場景,在眼下的官吏坊內各處上演,而看熱鬧的也大多是金鉉那一派的燕山、中立派官員。

事情發生過後,守舊派的周延儒、溫體仁、馮銓三人便聚集到了一起。

“殿下這招倒是很絕,只是壞了自己的名聲。”

大時庸坊內的溫府之中,當週延儒皺着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坐在他對面的馮銓都不由點頭:

“名聲倒沒有什麼,倒是殿下的籌謀從幾年前就開始,另外還敢蠲免兩年田賦,這纔是我佩服他的地方。”

“不過,現在田賦蠲免兩年而帶來的八千多萬兩積欠,殿下要靠什麼來還,這也是我所在意的地方。”

“銀行的存款一直上不去,去年又被挪用了一千二百萬兩,現在根本沒辦法動。”

“況且八千多萬兩積欠,如果真的要從銀行拿,那恐怕一下子就能掏空銀行。”

馮銓不知道大明銀行有多少存款,但想來應該不會太多,不然去年銀行不會只能擠兌出一千二百萬兩借給戶部。

既然銀行拿不出填補田賦的銀子,那這筆銀子從哪裡來,馮銓就十分好奇了。

“我現在想的是殿下何時就藩,就藩之後我們是否還能再起。”

溫體仁一開口,立馬吸引了周延儒和馮銓的目光。

周延儒和馮銓,一個是曾經齊王黨眼下的魁首,一個是浙黨的二把手,論智謀和權謀是不輸洪承疇等人的。

溫體仁看了燕山下場後,只覺得守舊派或許會是下一個燕山。

守舊派如果不尋思轉變,恐怕……

“我等應該無事……”馮銓看得明朗,不由說道:

“我等根基在士紳,而士紳眼下都被齊王以各種手段遷移海外、關外,等同我等在中原兩京十三省毫無根基。”

“我等的作用是什麼,得先明瞭這點,才能知道殿下會怎麼對付我們。”

“眼下燕山派雖然被打壓,但別忘了,和燕山一樣的還有官學派。”

“官學派現在還沒冒頭,但等他們冒頭了,廟堂之上也需要遏制他們的勢力,而我們的作用便是如此。”

在馮銓看來,守舊派幾近打壓,別說浙黨,就是曾經的齊王黨,現在也十不存一。

封建集權制的王朝就是如此,只要君主有足夠的儲備人才,那他就能隨意的決定黨派生死。

到了明代,君主的授意更是成爲了各大黨派競爭的重點。

朱元璋對淮西不爽,浙東立馬就能重創淮西。

朱棣對江南官員不爽,北方官員立馬就能壓制江南官員。

嘉靖對嚴嵩不爽,清流立馬壓倒嚴黨。

萬曆和李太后支持張居正,張居正立馬壓倒高拱。

朱由校對齊楚浙宣昆五黨不爽,東林黨立馬佔領政治高地。

他對東林黨不爽,閹黨立馬把東林黨脊樑骨打斷。

這樣的事情,基本也發生在朱由檢的身上,並且比起其它君主,他所擁有的人才儲備是令古今王朝君王都望塵莫及的。

他要更換一個黨派十分容易,與燕山派的鬥爭中,基本也是燕山派節節敗退,朱由檢穩坐釣魚臺。

地方錢袋子雖然很重要,但可以破解的辦法太多了。

“篤篤——”

當馮銓說出守舊派作用的時候,溫府大門被敲響,三人對話戛然而止。

府內掌事命人開門,只是當那小廝開門後,出現在門外的人卻讓他差點兩腿一軟。

“閣臣!”

“錦衣衛辦案!”

小廝纔剛剛喊出一聲,便聽到密集腳步聲繞過影壁,一個個身着緋色圓領袍的錦衣衛出現在了溫府之中。

溫體仁三人瞬間站起,而陸文昭也從影壁背後走出,對着三人隔空作揖道:

“奉殿下旨意,請馮侍郎去詔獄走一趟。”

“……”聽到要去詔獄,馮銓雙腿一軟,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居然值得被請去詔獄。

聞言的周延儒和溫體仁也是臉色煞白,一時間根本不敢動彈。

“馮侍郎走不動,你們幫幫他吧。”

陸文昭瞥了一眼旁邊的人,隨後兩名錦衣衛上前把馮銓架了起來。

這個前一秒還坐在椅子上指點江山的正三品侍郎,眼下卻如一條死狗般被拖拽出了溫府。

這期間,溫體仁和周延儒不敢動彈,直到馮銓被拖出去,他們確定自己無礙,這才鬆了一口氣。

只是他們纔剛剛鬆了一口氣,陸文昭卻又開口道:

“奉殿下令旨,正旦節推遲的大朝會,將在五月初一召開,屆時萬歲也會回京主持朝會,請兩位閣臣和孫閣老、李閣臣他們好生操辦。”

“我等領命……”二人強裝鎮定的作揖應下,陸文昭見狀嘴角一挑,轉身帶人離開了溫府。

過了片刻,溫府再度陷入了平靜之中,但對於溫體仁和周延儒來說,他們心裡卻並不平靜。

馮銓是守舊派的三把手,他被抓也就代表着齊王在對守舊派進行敲打。

他們想不到,前一秒馮銓才篤定了守舊派的作用是平衡未來各黨,結果下一秒他就被抓走了。

這代表朱由檢雖然需要他們平衡諸黨,但卻並沒有說不能打壓他們。

如果他們有朝一日不聽話,那自然會有別的黨派來取代他們的位置。

馮銓被抓,這就是朱由檢對他們的敲打。

和朱由檢共事,可謂伴君如伴虎……

溫體仁和周延儒互相對視一眼,簡單作揖後周延儒便離開了溫府。

也在周延儒離開溫府的時候,燕山派在京官員被抓進詔獄的消息開始傳播。

與他們同屬一坊的金鉉也在有心人的告知下,很快知道了燕山派崩塌的消息。

聽聞消息,他愣在了原地,隨後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久久沒有回神,似乎不相信就這樣輕鬆的把燕山派收拾了。

原本金鉉以爲,殿下最少要發動百姓,才能把燕山派徹底連根拔起。

結果現在看來,自家殿下完全是雷霆一擊,先把燕山派的上層給摧毀。

只要上層被摧毀,中層慢慢更換,那基層自然就會因爲失去主心骨而四分五裂。

這些手段,一步步的來看,金鉉可以看懂,但組合到一起,他就有些不懂了。

尤其是對燕山派致命一擊的大旱減退和蠲免賦稅,這簡直就是絕了燕山派的根子。

自家殿下怎麼會知道今年旱情減退,百姓不會被慫恿?

如果今年旱情沒有艦隊,即便蠲免,燕山官員也能慫恿百姓。

可以說,只要棋差一着,燕山派就能再度佔據上風,結果就是一個大旱的問題,燕山派就失敗了。

金鉉嘆了一口氣,還是想不通自家殿下怎麼會能準確預測旱情減退的事情。

不過相比旱情的問題,如何接受燕山派即將倒下後的空缺纔是最大問題。

“伯玉!”

不多時,顏胤紹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在院內洗菜的金母聞言也走到門口打開了門。

見到金母,顏胤紹連忙行禮,隨後快步走入小院之中,來到會廳裡對金鉉笑道:

“王克儉他們都被抓入詔獄了,我估計安西的李德茂和張懋才也逃不過。”

“過後幾個月,恐怕國朝都要爲填補官缺頭疼,你我得早早準備。”

“另外王克儉他們被抓進去後,我們得拉攏一下在村鎮上的官員,把影響降到最低。”

顏胤紹說起了官缺的事情,本質上燕山倒下後,大明肯定還是會缺官的,只不過在朱由檢的安排下,官位的缺口不算太大,基本無法影響朝廷正常運轉。

不過,官位有好有壞,權力有大有小,怎麼安排還得顏胤紹和金鉉兩人才行。

另外,基層的燕山官員沒了主心骨,這個時候同爲燕山出身的金鉉和顏胤紹就能借機拉攏他們。

燕山派勢大,是無法一次性覆滅的,但朱由檢可以用金鉉和顏胤紹代替中上層官員,在短期讓他們的政治訴求發生變化。

這一點,金鉉已經想明白了,所以他也知道統合燕山派是他眼下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對於那幾十萬燕山派官員來說,他們目前的政治訴求就是升官發財,這對於缺人的海外諸國來說可是極好的官員人選。

因此金鉉見狀也不廢話,當即好顏胤紹討論起了如何拉攏基層燕山官員的問題。

也在他們討論之時,自京城爲點,向外擴散的錦衣衛已經開始了瘋狂拿人。

踹門聲或許是今日整個大明最爲頻繁的聲音,被破門的燕山官員官員不在少數,正七品以上的燕山官員都是這次被抓捕的目標。

他們的數量之多,足足有四萬餘人。

儘管相比燕山數十萬基層官員較少,但想要抓捕他們還是需要調動大隊人馬的。

在這破門之聲不斷響起的時局下,一向要強的北庭布政使張懋才踩上了椅子,將自己的頭放入了懸樑的布帶之內。

伴隨着雙腳踢倒椅子,張懋才瞬間撲騰起了雙腿,唾沫從口中涌出,不過一會兒便不再動彈。

片刻後,撞開大門的錦衣衛才大批趕入府內。

當他們瞧見自縊而死的張懋纔是,第一反應就是救人。

只是可惜,張懋才死去已久,早已無力迴天。

相比張懋才,同樣居住在安西城的李德茂要更爲頑固。

他用一把火點燃了宅院,帶着全家一起葬身火海。

這兩人死去的消息傳回京城時,錦衣衛對正七品以上官員的抓捕已經持續了六天。

燕山派中上層官員被一網打盡,朱由檢也就可走出齊王府了。

在四月初六這樣的日子裡,他沒有去皇宮看自己那大侄子,而是選擇來到了田間,看望那些在田裡務農的百姓。

雖然是夏季,但乾旱的勢頭已經減緩後,不少河流都恢復,北直隸的田間再度出現了水稻。

朱由檢坐看那一片片的稻子被大風吹得起起伏伏,心裡卻是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他將手上的信紙遞給了旁邊伺候的曹化淳,百感交集的開口:“他們的性子倒是多年未變。”

朱由檢說的是李德茂和張懋才,而聞言的曹化淳也接過信紙,隨即開口道:

“這次對付燕山有些過於容易了,便是奴婢都覺得不可思議。”

“你也覺得容易是嗎?”朱由檢看着稻田,表情平靜,而他的話似乎也在說,他自己都覺得太過容易了。

“容易不是因爲我們手段快,而是有人沒有施展手段對抗。”

“殿下是說……成德?”

朱由檢的話讓曹化淳再三猶豫後,說出了成德的名字。

他仔細想了想,成德雖然是燕山魁首,但他並沒有搞出流血事件,也沒有動刀兵,以至於燕山派連魚死網破的手段都沒有施展就被平定大半。

“他在詔獄之中如何?”

朱由檢想到了身處詔獄的成德,並從成德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與舊人的記憶。

“只是將他關了起來,並未用刑,好酒好菜招待着。”

“眼下若是放他出來,興許他就成了燕山官員的衆矢之的。”

曹化淳看得透徹,不管成德到底是不是有意在幫助齊王府剪除燕山派內最不穩定的因素,但好處是不能讓他享受到的。

一旦成德享受到了好處,或者當即釋放,那成德就得被燕山官員和守舊官員針對了。

成德執掌燕山,對內排擠清廉官員,對外彈壓守舊諸黨。

可以說,周延儒麾下,曾經的齊王黨官員有大半是他帶着都察院清理的。

那些被排擠出燕山的清廉、理想派官員,也是他一手促成,或坐視不管的。

他眼下落難,想踩他一腳兩腳的人可不在少數。

把他關在詔獄裡,反倒成爲了保護他的手段。

這樣的手段,不由讓曹化淳想起了一個人,因此他看向了平靜眺望田野的朱由檢,小心翼翼詢問道:

“殿下可是想起楊漣了?”

“嗯……”朱由檢應了一聲,臉上有了幾分動容:

“成德受苦難時,我尚且有餘力幫他,但楊漣當年被關詔獄……”

朱由檢忽的沉默,末了才說一句:“他更適合教書育人,官場不適合他。”

“但成德很適合官場……所以奴婢覺得,成德或許可以保留。”曹化淳在朱由檢說完的時候補充了一句。

顯然,對於成德,曹化淳他們都不存在什麼憎恨的心理。

他們都清楚,成德是被大勢架上去的,也是他主動要求上去的。

沒有成德,燕山派這些年早就成了脫繮的野馬,這次打擊燕山的事情裡,如果掌權人是張懋才和李德茂這樣激進的人,那一場戰亂是無法避免的。

他們的定力比起成德可差太多了,看到局勢無法挽回,朱由檢不會妥協後,他們會慫恿天下燕山官員和百姓,不管以什麼手段,都會讓大明朝的國力遭受折損。

“殿下,成德對國朝是有功的……”

曹化淳小心翼翼的繼續開口,朱由檢聞言卻一笑:

“有功有過,即便是伱我說的也不算,把他關着吧,酒肉菜餚別少。”

“等我走了,再放他出來,不然以他的性格,出來之後還是要阻攔我就藩的。”

李德茂等燕山派的政治訴求是恢復刑不上士大夫,但成德的政治訴求很簡單,那就是朱由檢不要就藩。

只要他還能活動,他就會一遍又一遍的上疏,或者使用各種手段不讓朱由檢就藩。

也正是這一舉動,這一心思,纔會讓朱由檢想起了當年的楊漣。

只要楊漣還能活動,他就會一遍又一遍的上疏給自家哥哥,逼迫自家哥哥取消對東林黨的打壓。

兩者不一樣,但行爲卻很相似。

成德這個人,朱由檢有大用,但他不能在現在放他出來。

先不提現在是風口浪尖的時刻,單單成德訴求,朱由檢就無法滿足。

先關他個兩三年,然後等自己就藩之後再放他出來。

屆時,大明的官場能被整頓的更好,他的仇敵也大半被解決了。

到時候他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輔佐他的弟子來治理大明朝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深深吸了一口氣,眺望那成片的稻田笑道:

“今歲,百姓能過個好年了……”

下午更新六點吧。

(本章完)

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523章 荊棘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98章 黨爭再起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86章 上架感言第67章 戚金練兵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136章 出塞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98章 黨爭再起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40章 海運之爭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352章 直諫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112章 落幕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
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523章 荊棘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98章 黨爭再起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86章 上架感言第67章 戚金練兵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136章 出塞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98章 黨爭再起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40章 海運之爭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352章 直諫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112章 落幕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