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佈局朝鮮

第152章 佈局朝鮮

“大人,這奢崇明真的願意送甲冑三千給我們?”

西南、貴州織金關,宣慰同知府內,當一名身着明朝山文甲,頭戴彝族頭飾的中年男子詢問着眼前人。

在他眼前、便是坐在書桌背後,穿着漢人常服的安邦彥。

他身高並不高大,甚至有些五短,不過五尺左右的身高,長相也十分普通,只是比起尋常彝族男子稍微白淨一絲。

安邦彥聽到麾下的話,緩緩睜開眼睛,隨後才道:

“宋萬化那邊怎麼說?”

“宋宣慰使說,水西水東一家人,只要水西起兵,水東也會跟從。”將領回應着,而安邦彥聞言,便垂目道:

“告訴奢崇明,五千鐵甲,他要是答應,我和宋萬化一同起兵響應他,並且夾擊畢節府的孫傳庭!”

“但是起兵的時間必須定在冬季到來,直到下雪!”

“下雪?”將領有些不解,下雪對於他們並不是好事啊。

只是他的不解,被安邦彥看在眼中,嘴上解釋道:

“若是今歲貴州大雪,那麼四川、湖廣,以及中原和北方都會陷入大雪,到時候黃河結冰,北直隸的兵馬就是想要調集,也需要四五個月才能抵達貴州。”

“那個時候,我已經飲馬長江,直逼常德了!”安邦彥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這件事情爆發後,朝野震動,可以說是沐啓元在打大明朝的臉。

朱由檢飲了一口,微微頷首道:“先送給皇兄,請皇兄調兵部軍械所的甲冑前往石柱,順帶以皇兄的名義送上這畫。”

“行了、撤膳吧。”說罷、他又對張嫣道:“今夜去你的坤寧宮。”

家奴被抓後,沐啓元居然調集兵馬,用火炮對準巡按公署。

“廣西、廣東,常德以南,打下多少就是他宋氏的!”

“屆時、新王繼位,必然會爲了取得正統的地位,向我朝獻媚。”

陸文昭說出了朱由檢的想法,在朱由檢看來、對朝鮮、日本這種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僅僅用屠刀是很難征服的。

陸文昭和盧劍星見狀,紛紛作揖退下,而曹化淳則是上前道:

“殿下、御馬監運糧去大寧三衛的人看了,確實可以開墾,但耗費的精力確實巨大。”

最應該用的,還是駐兵有利益的地點,再以明朝的藩貢體質,以文化來滲透他們,最後再將文化滲透差不多的時候,忽的搬出其它有色人種。

“一切還得看黔國公府那邊,我料沐昌祚和沐啓元是不敢出兵的,到時候就可以用違抗聖旨這點將他們關押拘禁,之後找個機會將黔國公府移出去。”朱由檢微微眯了眯眼睛。

但如果不動手、沐氏又在雲南侵佔了三分之一的田地,變相損害了大明朝的利益。

朱由檢知道,大寧三衛南邊是遼澤,西邊是沙地,只有幾萬畝容易開墾的耕地。

見李若漣對自己笑,盧劍星也僵硬的扯出一個笑容,隨後不再言語。

清朝能熬過,是因爲大旱被明朝扛了,而之後從1644~1720年的低溫期,又因爲入關時製造屠殺,人口少,土地多,導致勉強能活下去。

朱由檢不殺他們,是看在沐氏爲大明朝、爲漢人、爲華夏守土兩百餘年的份上。

朱由檢嘆了一口氣,隨後搖頭轉身走入了書房。

“你去忙伱的吧。”朱由檢對李若漣說,而李若漣也知道,眼下的自己還擠不進這個圈子,需要積累時間,表示忠心才行。

“我哪裡需要弟弟讓名啊,吾是皇帝,天下皆知吾名,這名還是讓給弟弟吧。”

“這……是……”聽到自家殿下所言,曹化淳覺得有些不妥,但還是微微頷首應下了。

等收拾了山西、河套,確定遼河中下游平原可以開墾的時候,就是收拾遼東,收復鐵嶺、開原等地的時候。

他曾經在年幼時去過湖廣的常德,那個地方的繁華,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只要打下常德,便可以和明廷隔長江、洞庭湖、湘水對抗。

“另外、叫人送信給我安氏所有土司,讓他們等我號令……”

“呼……”

“說不定可以在戰後順勢推動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的改土歸流,衛所裁撤。”

“殿下、四川的二百四十餘萬石糧食,已經由我二弟沈煉押運,自重慶出四川,抵達武昌了。”

曹化淳交畫的時候,朱由校心中一暖,但當即對魏忠賢道:

他向盧劍星擠出一個笑容,而盧劍星還沉浸在自己升官到了指揮同知,並且監察南北鎮撫司的權力。

朱由檢還是準備等先收拾了山西,再收拾遼東。

到時候四川行都司、四川南部、雲南、廣西等地的衆多土司見明廷失了勢,便會羣起而攻!

御馬監的糧食,他不是爲了自己準備的,而是爲了滿桂和大寧三衛,以及準備在明後年收拾的河套。

但眼下瀋陽城幾次被圍,薩爾滸十萬大軍葬身,各地紛紛抽調兵力援遼,十分空虛,正是起義的好時候!

安邦彥難掩心中的雀躍,左手緊緊抓着大腿,過了數秒後才繼續擡頭道:

九月初四,北鎮撫司中、一份份標註甲等的重要情報被送到了李若漣的案頭。

“這件事情需要先斬後奏,便是皇兄也不會告訴諸多勳貴,你們的嘴巴要嚴,事情可以繼續辦,但話不能亂說。”

“加上南場和四川的糧,不交田賦的情況下,那就是一千六百萬石,這麼多糧食、恐怕需要三四個月才能拋售完畢。”

將他們移駐那裡,說不定可以等待機會,將三宣六慰重新收復。

一千六百萬石,拿到遼東去販賣,必然是能賺不少的,但時間太慢,運輸時間也很長。

“殿下所言甚是。”陸文昭作揖道:

“只是僅憑眼下的兵力,是否有些不足?”

“畢節以南、以東的地方,我打下多少,就是我的!”

交給皇店的唯一弊端,就是和偷偷賣軍糧的遼東將領、家丁容易撞車,引起不滿。

打仗要銀子,遷移百姓要糧食,這兩點是重點,代表大明能不能渡過漫長的小冰河期。

“我估算着時間,至多十月底,便能出兵對山西、北直隸南部進行衛所裁撤。”

想到這裡、朱由檢不免有些得意。

“卑職明瞭……”陸文昭等人紛紛作揖,而朱由檢繼續道:

“裁撤山西和北直隸南部的事情一旦發酵,貴州很有可能就會叛亂,老奴甚至也會伺機而動。”

安邦彥目光深沉,將領心中一悚,只因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哪怕奢崇明不答應,自家大人依舊會起兵造反。

只要把最難的十七年大旱熬過去,剩下的低溫期,可以慢慢遷移,或者利用東南亞糧食北運,分往各地常平倉來抗旱。

當初朱棣移岷王前來對峙黔國公府,之後失敗,再往後,黔國公府就越來越勢大了,到了晚明更是不可收拾。

“這次的事情幹得不錯……”

看着李若漣帶人向東宮走去的背影,崔應元氣憤的跺了跺腳,隨後只能咬緊牙關,敗興而去。

朱由校接過金印,單手遞給了曹化淳道:“不用告訴弟弟是我雕的。”

見朱由檢詢問,他下意識想起身,卻被陸文昭按住了大腿,這才後知後覺的作揖道:

在書信送出的同時,一匹匹快馬也紛紛以八百里加急的程度,從貴州各地,向着京城送去消息。

與此同時、南鎮撫司的崔應元也接到了消息,着急的拿着情報就趕赴外廷,準備提前一步把這軍情送到朱由校面前,以此來表功。

想到這裡、朱由檢回到現實,繼續對衆人道:

“四省的裁撤需要等到戰事畢後,因此眼下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山西三鎮。”

“萬歲與齊王之情,早就傳的整個北直隸都是了……”張嫣微微笑着,美豔的模樣,讓旁邊的一些太監都嚥了咽口水。

“依卑職之愚見,還是應該在遼東全境設立皇店,以皇店販米來打壓遼東日益高漲的糧價。”

“奴婢領命……”魏忠賢聞言,當即讓人拿出了一塊雲虎金印,沾染印泥後,便蓋上了畫中。

“回殿下、已經返回石柱。”陸文昭作揖回禮。

一疊疊價值千金的貴重顏料被端上來,隨後被朱由檢一點點塗抹繪畫。

對此、他識趣的離開了,而朱由檢則是在他走後道:

“貴州三部土司雖然勢大,但並非不可阻擋,相反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倒是在他走後,李若漣將一份份軍情送到了東宮的勖勤宮內,親手交到了朱由檢的案頭。

黔國公府可不單是像後世所說的那麼簡單,實際上權力鬥爭從朱棣時期就開始了。

不過在走之前,他頓了頓腳步,又轉頭對曹化淳道:

“這位是日後錦衣衛監察司的盧同知,你之後與他混個臉熟吧。”

說罷、朱由檢又看向盧劍星道:

“你和承恩去做,這一千六百萬石糧食賣完後,留七百萬兩銀子,其餘銀兩全部前往湖廣和四川買糧,必須在春種前買完這筆銀子的糧食。”

安邦彥一擺手、將領便退了出去,緊接着半個時辰後,一匹匹騎着水西馬的探馬,將書信發往了水西安氏麾下的各部土司,甚至一些衛所都牽連到了。

盧劍星的話讓朱由檢皺眉,但也知道這是事實。

畫拿到養心殿的時候,朱由校正在和皇后張嫣一同用膳。

因此、最簡單的就是利用這一次機會,將沐府手中的屯田收上來,將他們移駐別處。

河套的開墾難度,要比大寧三衛低,但即便如此,十數、乃至數十萬、上百萬的百姓遷移,屯墾三年所需的糧食,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既然楊應龍都能造成那樣大的威勢,不可能同爲四大土司的他們三個,無法顛覆明廷西南一角!

“退下去吧!”

馬上十二歲的他,只要不像自己的那幾個祖宗一樣磕點藥,按照朱元璋、朱棣、嘉靖和萬曆的血統體質來看,活到六十歲屬於輕輕鬆鬆。

努爾哈赤如果到時候還在山裡,大明就可以北上擊垮土蠻和科爾沁,佔據科爾沁草原,以及鬆嫩平原。

“對了、化淳啊,我做了一個二丈的貨船模型,你叫人搬去給弟弟瞧瞧。”

“因此、駐兵一事可以打擊李琿威信,從而當朝鮮之中隱藏的人浮出水面,發動叛亂。”

但眼下看來、要想收拾山西的同時,維持御馬監的運轉,那就必須先設立皇店。

朱由校看的也是心癢癢,畢竟新婚不過四個多月,還有一些新鮮感。

不得不說、繼承了崇禎身體後,朱由檢的國畫和書法、曲藝真是一夜間就得到了成長。

“卑職領命!”盧劍星作揖回禮,而朱由檢緊鎖着眉。

即便他沒有學過國畫,但隨着身體的肌肉記憶,腦中的記憶,還是很快就繪出了深山石桌、一女將身着甲冑,解鞍休息的風景。

沒有蒸汽機,就沒有輪船、沒有火車,也就無法實控大面積的疆域。

“是……”張嫣紅撲着臉蛋,好似要滴出水來,而朱由校咧嘴一笑,當即便拉着張嫣要走。

“滿總兵也承認,便是十萬人前去,上萬耕牛共往,恐怕在正旦節以前,也頂多只能開墾一二萬畝罷了。”

能多養活一點是一點,總比沒有土地被餓死強。

“而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楊鎬揭發這件朝鮮與後金貿易問題,隨後抓住機會,調兵入朝,甚至在清津(朝鮮西北部)駐紮。”

明廷在西南的改土歸流,早就惹得不少土司不滿了,只是礙於明廷實力強大罷了。

他的這問題交給了盧劍星,而盧劍星卻面露難色道:

“是……”李若漣一聽盧劍星居然是監察司的指揮同知,瞬間心中一悚。

向西開拓?可以開拓,但是打下中亞河中地區後,就達到了極限。

“謝殿下誇獎!”李若漣作揖回禮,而朱由檢也側頭對陸文昭道:

稍微鬆了一口氣,朱由檢再次提筆。

西南之地,明裡暗裡、有多少土司想要起兵造反,安邦彥心裡可清楚得很。

不過要打仗、就需要銀子,銀子不夠、糧食不夠,一切都是空談。

南洋苦西夷久矣,大明必須用一個大國的身份,拯救它們,並留在當地,爲當地的教育出一份力。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曹化淳道:

“你叫人寫信給承恩,支三萬兩銀子,在遼東全境開設皇店,限時一個月!”

伴隨着朱由檢的一句話,勖勤宮內的李若漣擡起了頭,並在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的朱由檢,以及坐在左右兩側的陸文昭、曹化淳,還有坐在陸文昭旁邊,一名不知名錦衣衛。

至於這個地方,朱由檢也想好了,便是後世緬甸東南,如今的孟艮府。

“讓人取來我剛剛弄好的齊王金印蓋上去,再告訴秦良玉,不要辜負弟弟的苦心。”

“速度不錯了。”聞言,朱由檢微微頷首,又道:

“若是可以,讓滿桂他們先試試興修遼澤的水渠,建立堤壩,隨後用沙地填入遼澤,或者引老哈河、遼澤水入沙地,圈養牲畜,以牲畜的糞便來豐富沙地。”

“馬祥麟到哪了?”

“密切關注老奴的動向。”朱由檢最後交代一句了陸文昭,便揮手示意衆人散去。

四十多年時間,足夠將這些地方初步的傳播大明文化了。

“好了……”朱由檢擡手,盧劍星也閉上了嘴,而朱由檢也對李若漣道:

一年吃走御馬監全部糧食都不是難事,更別提朱由檢還得供應大寧三衛了。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在山口紛紛設置石堡,以小股人馬進行騷擾,等他們精疲力盡,便是一舉建功的時候。

“殿下、如果有證據,那爲何不直接廢了李琿?”曹化淳作揖,不解詢問,而陸文昭則是解釋道:

“廢王一事,雖然爽快了,但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讓繼位的新王對我大明產生畏懼。”

“到時候,或許可以提出要求,加大對朝駐兵。”

所以他必須在天啓七年以前,完成乾旱最嚴重的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地的百姓遷移。

想來也是、三大土司加上麾下的無數小土司,部衆幾近十萬,是當初楊應龍之流的數倍之多。

此刻的盧劍星,換上了一身指揮同知的衣服,十分氣派,而近一年的從商經歷,讓他的氣質變得更加複雜了一些,也圓滑了一些。

“只要奢崇明答應條件,我二人以畢節爲界,畢節以北,以西的府縣,他打下多少,都是他的。”

“這……萬歲……”曹化淳手忙腳亂的接過,而朱由校也笑着側頭看向皇后張嫣道:

“寶珠、你需要像我一般,愛護吾弟。”

這個時候、就可以用膚色、禮儀、文化來區分敵我了。

但當他剛剛進入東華門,就見到了帶着五六名端着甲等情報的李若漣,並且對方已經跨過了金水橋,領先了他一步。

“若是改土歸流,衛所裁撤成功,便又是一二千萬畝的軍屯田。”

“據前往的御馬監太監所說,三頭耕牛公用一個犁,才能犁開草甸,每犁三分地,便要換一根繩子。”

清朝屠了多少漢人?難以計數,朱由檢不可能效仿來屠戮自己的百姓。

“如果建虜沒有和朝鮮私通貿易,老奴必然會對朝鮮下手。”

“可大人、那水東的宋萬化……”將領遲疑着說出了水東的宋氏,而安邦彥聞言,只是猶豫數秒,才道:

當然這是計劃、而計劃往往不會有變化快,但計劃也會隨着變化的變化而變化。

“盧劍星、你麾下的糧食到哪了?”朱由檢再次詢問,也揭開了坐在陸文昭旁邊人的身份。

“直賊娘!”

“眼下燕山大營的十六外拱衛營已經訓練四個月了,還有一萬多人沒有裝備甲冑。”

朱由檢揉了揉眉頭,隨後擡頭看向了盧劍星道:

“御馬監眼下的糧食,全部販賣遼東,以你的門路需要多久可以販完?”

“殿下是寫給秦老夫人的?”

“朝鮮那邊,北鎮撫司必須抓緊,最好在裁撤之前,找到朝鮮到底有沒有和建虜私通貿易的消息。”

“但如果兩方有貿易往來,老奴應該會向北邊的北山女真部落,或者土蠻進行掃蕩,與西邊的科爾沁聯盟。”

歷史上貴州安邦彥叛亂,明廷命沐昌祚、沐啓元出征,兩人懼怕,多有推諉。

但沙地和沙漠不同,沙地經過育肥之後,再引水源,便可以用來種地,並且大寧三衛的沙地,是放牧不良導致的,而不是缺少水源。

只要把老哈河的水接到沙地,再育肥,那可以開墾十幾萬畝耕地,養活數萬人。

況且、與順天、應天的勳貴不同,沐府手中還有兩萬多沐氏兵馬,這些兵馬大多由土官和沐氏子弟擔任將領。

“按照時間,應該十天後走揚州入淮河,出海向遼東奔赴,一個月後可抵達鎮江。”

曹化淳跟了上來,隨後便見到了朱由檢執筆,鋪上了畫卷,曹化淳見狀,便招呼太監們取來顏料。

對於有法理的,比如三宣六慰、舊港、呂宋總督,安南都統司等等,都可以以“王化”來收復治理。

天啓四年沐昌祚死後,沐啓元襲封他的黔國公爵位,而沐啓元輕狂不法,縱容家奴殘害百姓,巡按餘瑊按律逮捕犯法家奴。

看着吃的差不多了,朱由校也擺手道:

不過就好似朱由檢愛護自家皇兄一樣,哥哥自然是更爲愛護弟弟的。

寫完、朱由檢讓人把畫裱起來,而曹化淳端上了冰飲,並詢問道:

“如果沒有問題、可以先用之前天津水師和登萊水師陰乾的木頭來先弄貨船。”

“奴婢領諭……”曹化淳作揖回禮,而朱由校見狀,也笑着拉着張嫣向坤寧宮跑去。

魏忠賢等人見狀,紛紛跟上,不過倒是不忘留下了十來個太監,供曹化淳驅使搬運貨船。

曹化淳看着皇帝和皇后,魏忠賢離去的背影,鬆了一口氣後,便按照指示找到了那艘貨船,並且在見到的第一時間不禁一愣。

(本章完)

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179章 出兵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523章 荊棘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352章 直諫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163章 齊王黨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56章 盡是空餉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206章 殺遼商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112章 落幕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87章 一團亂局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78章 葉向高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121章 備戰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86章 上架感言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10章 局勢艱難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
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179章 出兵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523章 荊棘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352章 直諫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163章 齊王黨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56章 盡是空餉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206章 殺遼商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112章 落幕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87章 一團亂局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78章 葉向高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121章 備戰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86章 上架感言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10章 局勢艱難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